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东晋:我的权臣父亲 > 237 百保鲜卑
    人到一万,无边无沿。

    高平川,清水河畔,邓遐领着一万鲜卑精骑出现在道路前方,队形铺展开来,一眼望不到边际。

    “百保鲜卑恭迎大单于”

    呐喊声响彻旷野,震耳欲聋。

    车帘被掀开,桓熙走下马车,独自来到队伍最前方。

    邓遐远远望见桓熙,立即翻身下马,单膝跪地行礼。

    身后的鲜卑骑兵尽皆效仿,哗啦啦,甲叶摩挲声不绝于耳。

    百保鲜卑是从数十万河西鲜卑青壮之中选拔而出的精锐,身强体壮都只是最基本的要求,桓熙在打造这只骑兵时,走的就是具装甲骑的路数。

    铁甲森森,风旗猎猎。

    桓熙注视着眼前这一群铁疙瘩,脸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

    这就是他将来摧锋陷阵的利器。

    如果不是采用灌钢法,取代炒钢法、百炼法,以关陇的财政,根本就养不起这么大规模的重甲骑兵。

    邓遐单骑来到桓熙的身前,再拜道

    “末将有失远迎,还请梁公恕罪。”

    桓熙将他扶起,感慨道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我与应远分别数月,无时无刻不再想念你。”

    邓遐闻言,动容道

    “末将只恨职责在身,不能侍奉梁公左右。”

    桓熙摇头道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今日见应远麾下将士精神抖擞,军容如此雄壮,熙不胜欣喜。

    “应远你没有辜负我的期望。”

    哪怕邓遐身穿甲胄,桓熙还是亲昵的拍着他的肩膀。

    可见他对百保鲜卑的操训成果及其满意。

    邓遐受到桓熙的称赞,脸上难掩喜色,他得意道

    “梁公委我以重任,遐又怎敢懈怠。

    “自出镇银川以来,我便搬进了军营,与将士们同食同寝。

    “操训之时,也会亲自下场,与他们一同出力,侥幸凭着一腔赤诚,折服了众人。”

    桓熙闻言,仔细打量着邓遐,见他确实晒黑了许多,显然,正如邓遐所言,平日里他没少亲自下场,挥洒汗水。

    “应远,辛苦了。”

    邓遐听到这句话,只觉得往日的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

    “只要能对梁公的大业有所裨益,纵使刀山火海,遐亦甘之如饴。”

    桓熙点点头,他与邓遐之间的情谊,早已经超越了君臣之间的关系。

    邓遐今日说出这番话,桓熙自然是信的。

    桓熙转身对谢玄吩咐道

    “幼度,你去将寔儿、翰儿唤来。”

    离开长安之前,谢弈已经为谢玄赐了表字,即为幼度。

    谢玄随侍桓熙左右,自然也跟着他一起来到了高平川。

    “诺”

    谢玄领命而去,不久就将拓跋寔、拓跋翰带了过来。

    “孩儿拜见父亲。”

    兄弟二人躬身道。

    桓熙点点头

    “起来吧。”

    拓跋寔、拓跋翰才起身,就见桓熙指着邓遐道:

    “这是为父的心腹,邓遐,邓应远,也是梁国第一勇将。”

    桓熙将目光转回到拓跋兄弟身上,叮嘱道

    “寔儿、翰儿,往后你二人留在银川,要以子侄之礼侍奉他。”

    在桓熙巡视河套之后,拓跋寔、拓跋翰并不会跟随桓熙回去长安,而是留在银川,发挥作用。

    尤其是利用拓跋寔身为代王的影响力,招揽代国部落来投。

    拓跋寔、拓跋翰闻言,赶忙行礼

    “桓寔桓翰拜见叔父。”

    邓遐早已经知道桓熙将会如何安置拓跋寔、拓跋翰,也清楚自己今后少不得要与二人打交道,因此笑着应下了这份叔侄之情。

    只是在他心中,桓寔纵使被朝廷册封为代王,可也不过是桓熙的继子罢了,怎能比得上阿满的尊贵。

    因此,被拓跋寔、拓跋翰尊为叔父,邓遐内心也谈不上能有多么的喜悦。

    与邓遐会合之后,桓熙并没有继续乘坐马车,而是骑马向乞伏部位于高平川的主要聚落进发,沿途二人谈论的话题始终都围绕着百保鲜卑。

    这一万具装骑兵,自从成军以后,并未经历过战争的历练,真实实力,尚待检验。

    当然了,百保鲜卑们单个拎出来,让他们与敌捉对厮杀,普天之下,难有军队是他们的敌手。

    毕竟这些人都是桓熙从河西鲜卑之中精挑细选而来。

    但是战争不是单打独斗,军容再是齐整,单体战力再怎么出众,若是不能拧成一股绳,也难以取得胜利。

    桓熙骑坐在马背上,不无遗憾地说道

    “只恨现在不是用兵的时候,否则,定要找机会在战场上见识百保鲜卑的骁勇。”

    这些年,桓熙轻徭薄赋,民众自然是富裕了,但国家的财政,一直以来,都颇为拮据。

    桓熙连年征战,如果不是总能收获丰盛的战果,用以补贴财政,只怕桓熙也等不到今年才改革商税。

    但是商税收入,讲究的是一个细水长流,远水解不了近渴。

    尤其是凉州受灾,灾民现在都需要地方官府施粥供养。

    春耕期间,桓熙更是从关中调拨了大量的粮食,用以保证凉州的青壮年劳动力能够填饱肚子,有力气下地干活。

    同时,桓熙因为灾情,已经免去凉州地区一年的赋税,对于梁国财政,更是雪上加霜。

    因此,桓熙已经与王猛有过约定,至少在这一年里,不再擅开边衅,让国家能有喘息之机。

    此番北巡,其一,是为了视察鲜卑部落在河套地区的安置情况,借机施加自己在鲜卑部落中的影响力。

    其二,是为了进一步整合铁弗匈奴,增强对铁弗匈奴左右贤王部的控制。

    其三,则是要前往前套平原、后套平原展现军容,耀武扬威。

    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才有可能使代国部落弃国来投。

    当然,此前也提到过,桓熙出现在河套地区,能够吸引虞国的注意力,减轻洛阳地区的防御压力。

    苻健在得知桓熙北巡后,派出淮南王苻黄眉率军进驻雁门关,加强防备,便是明证。

    当桓熙在近卫义从与百保鲜卑的护卫下,来到乞伏部在高平川的主要聚落之时,单于台派驻的官员已经率领乞伏部的贵族们在聚落外迎候。

    由于乞伏氏一家早已经被桓熙强制迁徙到了长安,乞伏部的日常事务,自然是由单于台派驻的官员进行管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