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崇祯太子 > 第九十三章 军情(二)
    对那鼠尾来说,这一趟虽杀了几个娃儿,可自己这边也损了不少降军。

    若能从少年口中问出些什么倒也算是功劳,退一步讲,哪怕问不出什么,能将人活着带回也能算是将功补过。

    可现在人已经被那几个蠢货拖死,再加上跑了一個的事,功劳什么的自然也就没了指望。

    毕竟自家与那明国不同,首级虽也能算功劳,但其价值却远低于战场上的实际表现。

    “要追吗”

    “都快到城下了,再追不是找死吗”

    此时两人都已了没了再谈买卖的兴致,不约而同的在心里寻思该怎么将这事圆过去。

    半晌之后,袍子心念一转,朝着那几个还跪在地上的降卒努了努嘴后便说道“人是他们拖死的,要不就把他们几个交出去吧。”

    一开始鼠尾并没有明白其中含义,还以为袍子的意思是将责任推到降卒身上,可他正要反驳,脑中却突然灵光一闪,转念间便明白了袍子的意思。

    “实在不成也只有如此了。”

    话音落下,那几个降卒顿时慌了。

    杀死重要奸细自然是大罪,但这最多也就是挨上一顿板子,又或打入奴籍罢了,左右祸是自己闯的,承担罪责却也是理所应当。

    可要是有人借题发挥,说自己是为了灭口才动了手脚的话,那可是会全家遭殃的啊。

    “大人,这等罪过我们实在承受不起啊。”

    “大人饶命大人饶命啊”

    “好了,好了,这不是正在商量吗嚎什么”

    鼠尾看到这几个卒子的表现,心中不知作何感想,但说出的话却是极度不耐烦。

    “大人,今日我们遇到九个奸细,一番苦战之下才将其全部歼灭,您看这样可好”

    人多了自然会有相对机灵一些的,就当其他几个降卒还在哭丧着脸不知如何是好时,一个瘦些的降卒总算想到了应对之法。

    “这么说我等有功无过”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其后几人又对了对说词,待到将要晌午之时此地才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少年死得惨烈,但若没有他们的牺牲,这至关重要的消息却也无法送达应天。

    只是

    “小子,不是我不让你进城,可你什么都不肯说又让我怎么放你”

    “大人,我真有紧急军情要面见太子殿下。”

    听到紧急军情这几个字,城上的百户心里不免有些打鼓。

    按理来说,这等时节有来路不明的人出现在城下,漫说放他进城,便是箭放的慢些也能算是过失。

    可看这娃儿不过十五六岁的样子,身上更是染着不少血迹,鞑子若是要派奸细大抵也不会派这么个人来。

    “娃儿,要不你先在这里等着,我估摸着太子殿下差不多该来了。”

    “大人,您要是做不了主,不如去找上司问问”

    少年的话说的有理,可在那百户听来却是只能腹诽你当我不知道这个可我现在的上司就是太子殿下

    “莫急,殿下应该快来了。”

    听到这话,少年自是怒气渐生,可一想到战死的兄弟却也只能耐着性子等着。

    不过那百户总算没有大言欺人,也只过了一两刻功夫那少年便听城上传来阵阵问安声,随后便见一个大篮子缓缓垂了下来。

    “上来。”

    少年面色铁青地跨入篮中,不过片刻功夫他便从城垛子中间冒出了头,可还未等他跳上城墙便有几人一拥而上将其死死按住。

    “你们”

    “娃儿,莫怪,你是从外面来的,还是得小心些。”

    此时一阵屈辱感止不住地涌上少年心头。

    他明白这是必须的,可这一路上不顾生死,到最后却得了个这般待遇,换做谁来怕是也无法安心承受吧。

    “能来传递消息的都是义士,如何能这般对待”

    此言一出,兵卒们稍一犹豫便放开了少年身上的绳索,可是围在他身边的人却又多了几个。

    见此情形,朱慈烺自是不能再多说什么,毕竟应天存亡系于他一身,必要的防备还是得有的。

    “见过太子殿下。”

    那少年草草行了一礼,朱慈烺却也并未在意。

    现在他已看清这少年身上的搏斗痕迹,自能想来其心中应是有些不满。

    “说正事吧。”

    “小民祝宝子,是祝塘人士,此来是有重要军情禀报殿下。”

    说到这里,祝宝子顿了一下,待看到太子殿下正一脸关注地望着自己时心中怒气似也消了不少,随后他便将这几日的发现全部摆在了朱慈烺面前。

    自抵达应天附近之后,他们便一直藏身于湖泊水网之间,也不知是不是鞑子兵不习水性的原因,反正这些日子鞑子兵巡逻时也没到水泊附近。

    之后他们一直寻找入城机会,可大军围城,这等机会又如何能轻易寻到。

    不过也正是因此,让他们发现了清军最近的动向似是有些诡异。

    按常理来说,十则围之。

    鞑子兵力虽强,可这几日时不时便会有大小不一的队伍离开应天。

    这些队伍稍则过千,多则近万,陆陆续续算下来大约也有数万之众,若是再将第一批离营的那支算上,甚至已能达到七八万之数。

    如此情形,他们大人自然觉得诡异,所以也就冒险派了些人手去探查情况。

    这一探之下他们发现清军已将不少人马散出去攻打附近州县,而应天这里想来也没有留下多少人马。

    “你们大人有什么想法”

    “我家大人想请殿下夜袭鞑子大营。”

    听到这话,朱慈烺不禁犹豫起来。

    夜袭的事他从掌了兵权的那天便在一直盘算,这倒不是什么英雄所见略同,说白了就是兵势不如人,想要不当沙包便只能剑走偏锋。

    可话说回来,这个消息可信吗

    且当祝宝子所言非虚,他们的确看到了不少清军离营,但在这么多斥候的巡视之下,谁能保证他们没有看到清军回营,清军就真的没有回营呢

    若再想得小心一些,这会不会是多铎的引蛇出洞之策呢

    好纠结啊。

    朱慈烺不断思量,但匮乏的信息却让他完全没有头绪,更别说判断出这个消息的真假了。

    “你先住下,容我再思量思量。”

    “殿下,我家大人还等我复命呢。”

    话到这里,朱慈烺忽然想起,似乎还没问过他们大人的姓名便随口问了一句,但之后的答复却让他精神一振。

    “我家大人是前任江阴典史,阎应元。”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