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崇祯太子 > 第一百六十八章 请殿下渡江协调
    “报”

    随着一声长长的呼喝,一名斥候策马奔入清军大营,而早先严格无比的八旗卫兵却在听到这一声后以最快的速度打开营门,竟是连半点盘问都不曾有过。

    若在寻常时节,斥候在入营后便该换为步行,可现在那兵卒非但没有半点下马的意思,更在策马奔至中军大帐左近才从马背上一跃而下,显然是已启用了纵马营中的特权。

    “禀王爷,我军已与明军在火炮阵地附近接战,只是”

    那兵卒跑动的速度并不比营中策马慢上多少,十来丈的距离他也只是三四个呼吸的功夫便自下马处奔到了大帐之外。

    可他来的如此急促,却在报到最后时顿了一下,显然心中还是存着些疑虑。

    眼见斥候这般表现,卧于屏风之后的多铎,心中自是一阵烦躁,可他亦想知道那“只是”之后到底是什么,所以便耐着性子吐出了一个字。

    “说。”

    “明军是从伏兵背后出来的。”

    话音落下,帐中军将顿觉气氛压抑。

    明军从背后杀出便意味着猎人与猎物之间交换了身份,可他们所伏之地距火炮阵地并没有多远,就算真的不敌却也能够退至阵地固守。

    如此想来,帐中气氛着实不止于此。

    可这只是表面而已,没能算到明军的动作便代表着多铎在谋算之争中再次落了下风,再配上白日里的那番戏弄,谁敢保证王爷怒火不会顺势撒到自己头上。

    “恭顺王那边有消息吗”

    “还没。”

    “再探。”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多铎的声音虽显得有气无力,但似乎并没有含着多少怒气。

    待听到回报之后,他也只是稍稍思量一下便让斥候离去了。

    白日里他虽因朱慈烺的戏弄而有些怒火攻心的迹象,但于此同时他亦发现了自己的异常。

    自入关之后他几乎可以称得上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行事也渐渐从最初的如履薄冰变成了后来的履险如夷。

    可当渡江之后,兵事却日益不顺,这里面自然有那小子阴险狡诈的缘由,但他自己的疏忽大意、轻敌骄纵却也在里面起了相当作用。

    若非如此,便是那小子有通天手段,又能在绝对碾压的实力面前翻出多大浪花

    所幸他在这屡次失败下及时醒悟了过来,哪怕现在局面有些不利,他也还有诸般回天之法。

    何况今夜一战本就是诸法之中最普通的,火炮那边更只是虚以应事而已。

    所以,便是消息有些不利,多铎却也再不会如之前那般怒急伤身了。

    “这小子能在这么一片浊水中拼出一条路,确实有些本事。”

    多铎的声音仍然有气无力,可说出的话却让帐中军将们愣了一下。

    要是他这话里称赞的人是某個清军将领,那此时帐中定然会是一片应和,说不得那人便会在众将嘴里成为天上少见、地上难有。

    若再退一步,哪怕称赞的是明军某个将领,这么多人里也定会有几个敢于应承。

    可现在多铎称赞的人是大明太子,是大清争夺天下之路上的最大阻碍,又有哪个敢跟着一起夸赞

    气氛比先前还沉寂一些也便是能够轻易想见的了。

    “看来是病坏脑子了。”

    眼见诸将噤若寒蝉,多铎暗自嘲讽一声便准备再说些别的,可他还未想好该以何种话题调节气氛,却听又一阵马蹄声传入耳中,随后就又有一名斥候拜倒在帐外。

    “恭顺王于杭州城外二里遭遇明军”

    二里

    话音未落,帐中军将们便把握住了重点,随即若大帐中竟连呼吸声都不曾传出半声。

    今夜一战明军的主要目标是火炮阵地,这一点谁都能想到,但换成旁人于此大抵也只是围着阵地做些文章,左右也逃不过一个被动迎战。

    到了这里便体现出了多铎的高明之处,他虽在火炮阵地放了些人马,但主力却隐于一旁,待那边的战斗打响,杭州守军心思懈怠之时突袭城池。

    从整体看来,这般谋算抓住了明军急于端掉火炮阵地的心理,亦针对了明军数量不足的情况。

    一旦得手,不光能在今夜之战化被动为主动,更有可能使江南战局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若是刨去这些,单单从个人角度来说,在场每个军将都很清楚,这就是王爷在明国太子手中吃了数次亏后的复仇。

    可现在

    二里啊,且不说恭顺王能不能顺利突破明军阻拦,便是他真能杀到杭州城下还有什么意义

    难道就真的破罐子破摔将突袭当成强攻继续打下去

    军将们能想到的问题多铎自然也能想到,可现在两军已然接战,他又有什么法子

    若在白日里,说不得还能派兵增援,但现在黑灯瞎火的,贸然派兵不但起不到什么作用,反倒会让局面乱上添乱。

    至于退兵就更不在多铎的考虑范围之内了,今夜他虽未全军出动,但仍给孔有德派了不少人马。

    如此情形,先不说退兵有全军溃败之虞,便是能安然返回他又凭什么退让

    只能击溃阻敌,试着攻上一遭了。

    念头既生,多铎也便不再纠结,左右杭州拢共也就那么些人马,便是真有预见又能派出几人前来阻拦

    “果然是能将本王逼到这般份上的人那。”

    多铎发出一声感慨,竟对自己在于朱慈烺的对阵中落于下风的事毫不避讳,军帐中的气氛却也因这一句话而与先前有了天壤之别。

    “王爷莫要妄自菲薄,您率军从关外一路杀至江南,所败将帅又何止几十今次不过一时不察被那小子仗着水师之利钻了空子而已,待您身体好些,区区杭州还不是手到擒来”

    察觉到多铎的情绪并不似想象中那般恶劣,帐中军将便纷纷为多铎开脱。

    片刻之前还有些沉寂的气氛须臾间就变得热烈了起来。

    “王爷,老虎都有打盹的时候,您带着我们一路闯关夺将,也是忒劳累了些,待图赖他们回返,我军定能一战攻下杭州。”

    “说得是啊王爷。”

    眼见麾下军将你言我语,并未因连番失败而丢了信心,多铎心中一块大石顿时落了下来。

    于他眼中,朱慈烺的确能算是个对手,可说到底也仅止于此而已。

    毕竟天下大势已逐渐显现,只要他们满人不被快速腐化,不要丢掉信心,便是江南局面彻底糜烂,大清也有能力将这浮起来的瓢再次按下去。

    只是旗务还需早些整顿,否则这些崽子若真习惯了优渥的生活却不知还能保下几分战力。

    多铎年少时虽干过不少荒唐事,甚至还曾和汉臣老婆有过三个月的深入交流,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颇有zz眼光的统帅。

    在他看来,妨碍大清夺取江南富庶之地的不光是朱慈烺和闷热的天气,更有商贾和大族对旗人的腐化。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他将这种腐化看得比朱慈烺这个摆在明面上的敌人还重。

    所以,他一方面纵容麾下军将盘剥江南世家大族,以削弱其力量,另一方面又准备着手整顿旗务,以此来保证旗兵战力。

    不得不说,英雄所见略同。

    至少在这个问题上,朱慈烺的看法与多铎完全一样,可说到具体措施上,两人却又因身份和基本盘的不同而有天壤之别。

    于多铎看来,世家大族等地方力量在明面上是敌人,可暗地里却是能够拉拢的势力。

    所以他能够纵容麾下军将对其进行盘剥、打压,而世家大族也对这些行为有极高的容忍度。

    但在朱慈烺这边情况却恰恰相反。

    这些本该是他坚定支持者的人却是导致大明崩盘的罪魁祸首之一,可由于双方在明面上还维持着君臣关系,朱慈烺若是没有恰当理由便不能对其进行打压。

    所以,在某些时候他的一些手段便不太能拿到台面上来说。

    譬如苏松之地的行动明明可以早些进行,但他出于这些考量生生拖了半个多月,而在这段时间中,江南世家大族在清军手里遭到了不小的削弱,有些人甚至还因反抗圈地、盘剥而遭到了灭门之祸。

    却不知他们在给大清递降表时有没有想到过有这么一天。

    言归正传。

    已然调整好情绪的多铎并没有在获知情况和预想不同时再生出怒气,甚至还表现得极为从容。

    毕竟在他想来,散于各地的大批人马正在集结之中,便是今夜谋算真的落空却也还有机会。

    可身在杭州城中的朱慈烺就不能如他这般淡定了。

    方元科率军离开之后,他便一直在城墙上观察着里许之外的动向。

    好吧。

    黑灯瞎火的,他其实除了看见一点点火炮阵地的火光之外什么都看不见,但今夜一战意义颇大,哪怕他在面上并未漏出半点关切之色,但心里却难免忐忑。

    此时方元科所部进展顺利的消息已然传来,从城墙上似也能隐隐听到些许喊杀之声,可向仁生作为今夜杀招却迟迟没有动静,他又如何能不忐忑

    “殿下,无需忧虑,只要方元科能把火炮毁了,便是有什么意外却也无伤大雅。”

    按着常理来说,方国安是不应该说这种话的。

    毕竟自家侄儿那边进展顺利,且有可能只凭本部便将鞑子阵地端了,而友军这边却还未按原定计划杀出。

    哪怕他这套说辞并无其他意思,但在旁人听来却也难免有些捧一踩一的嫌疑。

    只是这会的太子殿下已皱眉往城外看了许久,显然心中非止星点焦虑,他犹豫再三之下终归还是抛了自己的圆滑,将安慰的话说了出来。

    “报”

    随着一声呼喝,急促的脚步声自城墙台阶下传来,待他们顺着响动看去之时,便见一喘着粗气的壮硕兵卒跑了过来。

    “殿下,敌军试图趁夜袭城,向二将军正带兵拦截,望殿下早做决断。”

    话音落下,朱慈烺心中不由嘡地一声果然还是低估了多铎。

    他知道多铎能料到他要端掉火炮阵地,所以他便按着对方有了充足准备的情况做了谋算。

    可谁知多铎终归是积年“老”帅,在朱慈烺的思维还停留在火炮阵地时,他却已挑出这个圈层,将算盘打到了杭州城上。

    “清军有多少人马”

    “看不太真切,但其前军应有千余之数,后军当比前军多出不少。”

    听到方国安的问话,那兵卒不假思索便答了出来。

    他走时向仁生已自敌军队列当间杀入,虽不知后军数量如何,但从前后两边传出响动的远近便能做出判断。

    当然这判断只是大体而已,上下有些波动却也在情理之中。

    “殿下,听闻朱部堂所募之兵已然不远,莫不如您先过江协调一二。”

    “嗯“

    听到方国安的话,朱慈烺稍稍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

    此时虽才开战,但多铎的谋算显然要比自己高了一层,若是宿卫没能挡住清军,那么凭留在城里的这点人马,自然也无法将清军阻在城外。

    可宿卫拢共只有千余,便是他们战力不凡,又有几成把握能够拦住清军呢

    若是向仁生真有成算,那么当也不会让回报的兵卒说“早做决断”了。

    只是

    “不能派兵增援吗”

    朱慈烺不甘心地问了一句,却见方国安轻轻摇了摇头。

    军队作战凭的是战阵之力,于此时派兵加入战团,先不说各军之间根本不可能协同,便是战阵大抵也会于须臾之间彻底凌乱。

    数千年来,将帅们最大的任务便是在保证己方阵型完好的同时,设法破坏敌方阵型,战斗的胜利也基本取决于哪方的阵型首先被迫。

    所以在这样的思维惯性之下,不管多铎或是方国安都压根没有生出过派兵支援的念头。

    只是

    “方国安。”

    “末将在”

    经过一番细细解释之后,方国安便见太子殿下陷入了沉默之中,可谁知殿下沉默片刻之后却似是想明白了什么一般,对着他直呼一声。

    “随本宫出城阻敌”

    “殿下不可啊”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