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红楼襄王 > 第384章 加冠封王
    第384章 加冠封王

    再说宝钗过了初选,每天的生活又归于平静。

    每天除了刺绣写字看书,她还帮着母亲打理家里的事。

    薛家在京里本就有不少生意,如今他们大宗搬到京中,便进一步拓宽了业务范围。

    如今家族生意平稳,又接了不少司礼监下派的皇差,已有蒸蒸日上的趋势。

    最让宝钗母女心安的是,从贾珍被打成残废之后,薛蟠也收心了许多,每天专心扎进了生意场里。

    “宝钗,你兄长的婚事,我已有了打算”

    “娘看上了哪家姑娘”宝钗放下了手里的账册,脸上带着好奇。

    “就是人称的桂花夏家,宝钗你可知道”

    两家同为皇商,本就是通家之好,如今结亲正可称得上是门当户对。

    “原来是夏家的姑娘”宝钗点了点头。

    “夏家大房如今只生了女儿,其中二姑娘闺名唤作月桂,我已遣人算过了正好与你大哥相配”

    “夏月桂”

    宝钗低声念了一遍,而后问道“却不知这位夏家姑娘,品性才学如何”

    娶妻乃是大事,贤与不贤影响可太大了,薛姨妈又岂能不重视。

    “前些日子我亲自去夏家看过,比起她家那大姑娘,这位二姑娘格外温柔体贴些,模样和才学也是一等一的好”

    见母亲提起时笑得真诚,宝钗便知她对这姑娘格外满意,于是她便接着问道“却不知道,夏家那边是何打算”

    虽然兄长已有所改变,可毕竟也是声名狼藉在外,人家夏家那边可不一定愿意。

    这时薛姨妈说道“此事伱无需担心,夏家那边也有意联姻,只差最后定下来了”

    “那便是极好了,大哥若是娶了嫂子,有人时刻劝导着他,往后他也就更稳重了”

    听到女儿这话,薛姨妈连连点头,而后说道“那最好不过了”

    正当母女二人说着话,外面飞快跑进来一个小丫头,进屋之后禀告道“太太,宫里来人了说是找咱们姑娘”

    其实不消这丫头说,薛姨妈也知道宫里来人,肯定是找自己女儿的。

    “走,我们去迎迎”

    以为又是坤宁宫派来的人,宝钗此刻亦不敢怠慢,便与母亲一道前厅赶去。

    此时薛家客厅之内,邓安双手揣在袖口里,正四顾打量着房间内的陈设。

    跟着他的还有十几名宦官,虽然东西也就一口箱子装好,但人多要的就是个排场。

    其实这种差事,邓安随便拍个小宦官就能应付,毕竟他可是朱景洪手下的大太监。

    但他这人很会看人下菜,又岂会怠慢宝钗这位潜力股。

    “张平安,余海你们拿什么跟我斗”想到这里,邓安嘴角露出了微笑。

    就在这时,后堂传来了连串脚步声,邓安听到后便将手从袖中拿出,特意还调整了自己的官帽。

    下一刻,只见宝钗扶着薛姨妈,在一帮丫头婆子簇拥下出现。

    一见来的是邓安,宝钗悬着的心便落下,而后她的目光扫向了厅内那口箱子。

    眼见薛姨妈要上前见礼,邓安这厮反应却更快,先行拱手见礼道“见过太太,见过薛姑娘”

    “公公驾临,未曾远迎,还望见谅”薛姨妈开口道。

    “太太客气了”

    这时宝钗亦开口道“敢问公公,此行所谓何事”

    见是宝钗开口,邓安便微微勾着腰答道“回姑娘话,此番外邦使团来京,圣上御赐了些珍贵皮子,十三爷让挑上一些好的,命奴才来送给姑娘”

    听到这话,在场不只薛姨妈,一帮丫头婆子们都深感惊讶。

    而面对朱景洪如此“当众”示爱,宝钗多少有些难为情,但还是尽量控制了表情不让人看出异样。

    “那可多谢十三爷厚赐,还请公公替我答谢于他”

    “这是自然”

    听到这话,宝钗接着说道“公公可知林家姑娘如今在坤宁宫为公主侍读”

    虽不知宝钗为何提起这茬,但邓安还是应道“奴才知道”

    “公公可否愿意,替我给她带几句话”

    “姑娘吩咐便是”邓安答得越发干脆。

    这时宝钗回过头,看向亲娘说道“娘,我有些私话要跟林丫头说,你们要不”

    薛姨妈点了点头,便对左右吩咐道“既是私话,我们就不要听了,都走”

    “公公,我等失礼,就先告辞了”

    “太太自去便是,不必太过客气”邓安笑着答话。

    要说这邓安也是真的会来事,待薛姨妈一行离开之后,他又回过头对随行宦官们说道“你们也都下去”

    几息之后,厅内便只剩宝钗与邓安两人。

    “请你代我嘱托黛玉,要她务必爱惜身子,晚上要早些安歇”

    接下来宝钗说了一大堆,但中心意思基本相同,听得邓安心中挤满了问号。

    就这些话,有必要单独来说吗

    说完一番废话,见邓安还在静听,宝钗便道“公公可曾记下了”

    “记下了”

    绕到箱子旁边,宝钗面带浅笑“那就多谢了”

    “姑娘客气了”

    宝钗微微点头,而后看向地上的箱子,问道“里面都有些什么”

    听到询问,邓安立刻上前打开箱子,而后介绍道“有上等的银狐皮三章,上等紫貂皮八张,还有”

    待邓安介绍完之后,宝钗宛若不经意的问道“这些东西是单给我一个人的”

    邓安微微一愣,随即答道“只英莲姑娘得了几张”

    “但姑娘这些,十三爷特命要悉心挑选,乃是御赐之物里的珍品”

    一听只英莲得了几张,宝钗心里便觉得舒服了许多。

    “那你替我转告他,多谢他还记挂着我”宝钗面露浅笑。

    邓安立马答道“十三爷时时都念着姑娘呢,一得了圣上赏赐,出了大殿就说要送姑娘些”

    二人又应付了几句,邓安便告辞复命去了,然后薛姨妈才返回了厅内。

    接过丫头递来的皮子,薛姨妈细细打量之后,方才感慨道“都是些有价无市的好东西,市面上有银子也难买到”

    “是啊,娘你挑一些吧”宝钗平静说道。

    “这是赏给你的东西,我还是不拿为好”

    宝钗微微一笑“赏给女儿便是女儿的东西,便可任女儿做主了娘你挑一些吧”

    薛姨妈也不再推辞,转而说道“此乃圣上所赐,十三爷转眼就赏给了你,看来他确实很看重你”

    “他呀对别的姑娘更上心”宝钗笑着答道。

    看着女儿发自内心的喜悦,薛姨妈心中大致有了底,此时的她越发的安心了。

    若是能选上亲王侧妃,只要这位十三爷对女儿好,对薛家来说也是得天之幸薛姨妈如此想到。

    正统十一年,三月十五。

    清晨,朱景洪便起身了,在宦官服侍下洗漱穿衣。

    只是在束发环节,和以往有了些不同,宦官们在他头上左右扎了两个发髻,谓之“垂髫稚子”。

    老实说,朱景洪此刻装束很奇怪,甚至可以说是好笑。

    但现场宦官们都是专业的,能够保持全程不苟言笑。

    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朱景洪感到一阵恶寒,好在这种状态持续不了多久。

    “十三爷,公主来了”

    听到禀告,朱景洪说道“让她在外面等着”

    他可是铁一般的汉子,若被几个女孩儿看到眼前这副德行,以往硬汉人设岂不得崩塌。

    然而在他这院子里,朱云笙又岂会真正守规矩,朱景洪话才说完外面就传来了脚步声。

    “十三哥,你在哪儿”

    下一刻,朱云笙便领着几位侍读,出现在了朱景洪身后。

    看着他的两个“发包”,朱云笙忍不住笑道“十三哥,你这样子倒跟”

    倒跟什么朱云笙没再说,因为她已经哈哈笑了起来。

    这真不能怪她,只因为朱景洪现在这造型,确实显得格外的好笑。

    别说是朱云笙了,就连黛玉几人此刻也都转过头去,显然已经快憋不住笑了。

    朱景洪倒也慷慨,随口说道“你们要笑就笑吧反正一会儿就没得笑了”

    这倒是说的实话,此刻在大殿外的东侧厢房位置,已有礼官和仪卫设好加冠的仪仗,只等皇帝使者到来便可开始。

    众人在里面说了一阵话,大概过了有半个时辰,便有小宦官提前来传消息,告知皇帝使者就要到了。

    没过一会儿,果然外面有人声曲乐传来,然后便有人来请朱景洪出迎。

    在礼官引领下,朱景洪来到承明院大门处,果然皇帝使者已持节站在大门外。

    待其问安之后,使者持节进入大门,最终来到中庭香案后停下。

    按照礼官引导,朱景洪来到香案前叩拜,而正式的冠礼也由此开始。

    整个过程很是复杂,先是各种礼仪赞词,然后又是洗手又是搢笏

    一番忙碌之后,朱景洪进入东侧厢房,此刻网巾翼善冠团龙袍等物已备好。

    “惟兹吉日,冠以成人,克敦孝友,福禄来臻”

    礼官高呼之后,自又人来替朱景洪重新束发,一番忙碌后发髻被扎好,而后他被戴上了网巾固定。

    到这里,从伦理道德上来说,所谓的垂髫稚子已经不在,朱景洪已经是成人了。

    接下来穿上团龙袍,戴上了翼善冠后,一众礼官参拜于朱景洪面前。

    “冠礼斯举,寔由成德,敬慎威仪,惟民之责”

    到这里,冠礼的前半部分就结束了,整个过程其实也就十来分钟。

    “有制”礼官的声音再度响起。

    于是朱景洪起身走出东殿,来到庭院中天子节前,等候着传旨官宣读旨意。

    待朱景洪跪下之后,乐声停止而礼官声音响起。

    “制曰”

    “尔今加冠,孝于君亲,友于兄弟”

    圣旨内容不长,就是告诫朱景洪要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

    旨意读完朱景洪领旨,接下来就该他去谒见皇帝。

    此刻在崇政殿,帝后二人已经升座,殿内除宗亲宗眷,还有内阁大学时间六部九卿,以及五军都督府的高官们,当然还有到京的那些汗王盟主土司。

    崇政殿乃皇宫第二大殿,等级仅次于奉天殿,此地乃是举行常朝和殿试之地,今日用作朱景洪的封王之地。

    加冠当日封王,是世祖朱审焯定的制度,如今已形成了所谓的“祖制”。

    帝后二人乃是刚到,但其他人已在殿内等了许久,一个个都已有些疲乏。

    当听到外面传来通禀声,得知朱景洪就要到了,在场所有人都打起了精神。

    几息之后,朱景洪被传入殿中,而后以成年人身份叩拜高堂父母,这一刻此处没有君臣唯有父子。

    叩拜之后,自有礼官引其起身,接下来就到了封王的时候。

    朱咸铭看了眼一旁的程英,后者向不远处的礼官使了个颜色,然后此人便从锦盒中取出了圣旨。

    手持旨意来到殿前,只见这名官员缓缓展开圣旨,而后朗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面向全国的圣旨才用“诏”,所以诏书使用很少,大多数时候都是“制书”。

    刚刚站起来的朱景洪,此刻又得跪下叩拜。

    “朕仰荷天休,丕承帝统。景命有仆,祚胤克昌。式弘建国之谟,茂举大封之典”

    “咨尔第十三子禀资奇伟,赋质端凝。挺峻绰于金枝,挹英风于琼握”

    虽然此刻圣旨在夸自己,但朱景洪此刻想的却是皇帝某些语录。

    “哪有半分皇家嫡嗣的尊贵”

    “混账”

    “小王八蛋”

    当皇帝的话在朱景洪脑中回响时,此刻礼官仍在继续宣制书。

    “兹特封尔为襄王,予册予宝,宜敬宜承”

    这下真成襄王了朱景洪心感无奈。

    “尚其夙夜畏天,慎厥身修思。永钦予时命,以克有令誉”

    “钦哉”

    诏书宣读完毕,朱景洪三呼万岁,接下来就到了授予册宝的时候。

    象征亲王身份金册和金印被递给朱景洪,见此一幕的朱景渊心情复杂,他想起了自己被封王时的情形。

    而从今天开始,他便不再是唯一的亲王,朱景洪在身份上已和他完全对等。

    对此,朱景源自是乐见其成,此刻对小弟投去了祝福的目光。

    到这里,整场仪式已基本结束,接下来朱景洪还得去拜谒奉先殿,跟列祖列宗说自己已成年了。

    而如果是受封太子,就比这流程还要麻烦许多,朱景洪还得拜谒世祖陵和太祖陵。

    皇家比起寻常人家,讲究的就是这么个排场,而且是想尽办法将其复杂化。

    一番折腾下来,结束时已到了中午,朱景洪还得参加坤宁宫的家宴,毕竟今日也算是皇家的喜事。

    “参见王爷”

    来到坤宁门处,听到左右宦官的称呼,朱景洪一时还有些不适应。

    但也只是一愣神的功夫,朱景洪恢复如常进入殿中,此时太子睿王等人已经等着。

    就连朱景淳朱景浩二人,也受邀在殿内候着,今日这里有他俩的位置。

    “十三哥”

    “十三哥好”

    见朱景洪进来,坐在靠外位置的朱景淳二人起身见礼,而朱景洪则是微微颔首。

    只见他径直来到殿中,先是向帝后二人行了礼,然后才看向了哥哥嫂嫂们。

    一通见礼折腾下来,朱景洪最终坐在朱云笙对面,然后这场家宴才正式开始。

    然而,因为老四老六的矛盾,本次家宴也仅是面子上过得去,实则从始至终此二人都在较劲。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