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红楼襄王 > 第406章 三堂合议
    第406章 三堂合议

    正统十一年,九月二十,应天。

    应天府衙内堂,知府贾雨村坐在上首,厅内还坐着二十几名官员,分别是府衙属官和下面的知县。

    拿出一份奏章,贾雨村笑着说道“诸位,耗费半年多时间,咱们总算不负圣上之重托,把应天土地清丈完成”

    “原在册耕地三百余万亩,现丈得四百五十余万亩,一应细目皆已列于章奏之中,今日请诸位来便是联名上奏”

    贾雨村只有一个人,要完成清丈他主要是起督促作用,具体差事都是由下面的人完成。

    如今联名上奏,自然是要责任共担,贾雨村可不是愿吃亏的人。

    只见他拿起笔署名后,然后就起身走到了一旁,并将笔递给了同知张方仕。

    后者也不迟疑,接过笔后快速写好,然后又递给了下一人。

    众人签押之时,只听张方仕说道“府尊清丈土地三堂也受了皇命,此奏想来三位堂官也该连署”

    既然要责任共担,那就该贯彻到底,张方仕这话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此事我明白”贾雨村应了一声。

    张方仕又问道“府尊何时将此奏送往布政司”

    这显然是信不过贾雨村,以为他是在搪塞,所以才要他给个明白话。

    “就今天”贾雨村皱眉道。

    “好卑职愿随府尊同往”

    听到这话,在场其余官员心里安定了许多,而贾雨村却觉得格外面上无光。

    于是他没有再接话,而是冷哼了一声出去了。

    待其离开后,便有知县伸出大拇指,赞许道“张大人,可真有你的”

    “咱们都是奉命行事,天塌了也该有高人顶着才是”

    “行了,都少说两句吧,府尊也有他的难处”张方仕叹息道。

    众人说话之时,贾雨村来到了衙门后方,这里便是他起居的官邸。

    “老爷,薛家大爷来了”

    “薛家大爷”贾雨村重复了一遍,然后才想起来是谁。

    “他在何处”

    “就在外厅,说是找老爷有要事”

    “嗯”

    贾雨村来到外厅,果然见到薛蟠在内,此刻正把玩着架子上的玩器。

    “薛贤弟大驾光临,着实令寒舍蓬荜生辉”贾雨村迎了进去。

    如今薛家出了王妃,薛蟠成了亲王的大舅哥,仅以这层关系贾雨村就不敢怠慢。

    “贾知府,你太客气了这次在下过来,是为求您帮忙的”薛蟠很直接表达了目的。

    示意薛蟠落座之后,此刻已有仆役端上茶来,贾雨村方才问道“贤弟遇着了什么麻烦”

    “倒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我有一个朋友,前几日贩私盐被上元县给扣了,所以想请府尊帮忙转圜一二”

    “府尊放心,绝对不会让您白帮忙”

    这次薛蟠还真就是受人之托,此刻他拿出的五千两银票,便是被抓那人家里给拿的。

    贩卖私盐这种事,说大也大说小也小,如果是别的什么人来求,贾雨村说不定也就高抬贵手了。

    然而如今整个金陵官场,因有朱景洪特意打过招呼,所以不会有人卖薛蟠的面子。

    不但不能卖,被其找上为自证清白,官员们还会更严格按规矩办。

    “贤弟,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我身为朝廷命官岂能徇私枉法”

    贾雨村叹了口气,说道“贤弟,这些银票你还是收回去吧”

    居然又碰壁了,薛蟠心中怒火上涌,收起银票后直接就走,此番行径是格外的失礼。

    薛家的生意想要免关税碰壁,薛家看上某富户园子想强占碰壁,如今求贾雨村放人又碰了壁

    想起最近发生的事,竟比宝钗选为王妃之前还多,连银票都失去了应有用处,这让薛蟠想起来就觉得糟心。

    再说贾雨村,在家里坐了一会儿,感觉心态平复后他便返回了府衙,此刻众人皆已签押完成。

    查看确认无误后,贾雨村方才拿起章奏,就要先往布政司去。

    临走之时,贾雨村停在上元知县身旁,吩咐道“伱们近日抓了贩卖私盐的贼人”

    “确有此事”上元知县答道。

    “此案要严办”

    吩咐完这话,贾雨村走出了内堂,同知张方仕还真就跟了上去。

    先去布政司,然后按察司,最后才是巡按衙门,虽然这三处相隔不远,但也够贾雨村好一阵忙碌。

    且说薛蟠回到府中,此刻的他是越想越气,然后就忍不住摔了东西,然后就被薛姨妈叫去训斥了一番。

    在母亲面前,薛蟠自是不敢反驳。

    但在薛姨妈训完之后,薛蟠便问道“娘我们何时去京里”

    “去京里你不是说要在金陵打理家中事务”薛姨妈冷声道。

    那是薛蟠此前的想法,他觉得仗着亲王的大舅哥,可以在金陵地面上吃得开,可现实却狠狠给了他一巴掌。

    所以现在他又觉得,自己应该到京城去,那里或许能借亲妹妹的势,至少不会比在金陵更差。

    见亲娘心有疑虑,薛蟠又说道“母亲可别忘了,儿子也老大不小,如今婚事也该加紧了”

    “而且户部官身之事,到现在也还没个结果,儿子若继续在金陵厮混,又如何对得起祖宗”

    你说这厮不聪明吧,他又知道找这些理由。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此刻薛姨妈很自然被说服。

    无论薛蟠娶亲还是获得官身,对她而言都是一等一的大事。

    “那你收拾打点一番,把各项事情安排妥当,咱们就入京城去”

    “孩儿遵命”

    此刻十七八的薛蟠,就真跟个大男孩一样,哈哈笑着往外跑了去。

    但等他把族人召集起训话时,却又是另外一番样子,至少薛家没人敢轻视他,更无人敢质疑他的安排。

    大房出了个王妃,无论薛蟠在家里怎样胡来,所有人都只能忍着再忍着。

    当薛蟠安排人手准备进京时,他却不知因自己一番插手,导致官府严格进行审案。

    然而这一审可不得了,竟牵出了通倭旧案来,导致锦衣卫金陵千户所介入。

    而最终的结果则是,那位初次参与家族事务的公子哥,死在了金陵千户所大牢里。

    本来因为清丈的事,金陵就变成了个火药桶,此事一出暗中就有人推波助澜,最终竟闹成了官府残害良民,以至于在应天府激出了民变。

    九月二十五,大批在清丈中损失利益的平民,外加大户人家煽动的佃户们,好几万人出现在了应天府城外,要求官府给个明白说法。

    好在官府反应及时,关闭了城门才没让乱民闯入城内。

    群情激愤之下,应天守御千户所的兵卒,外加各官署的差役们,全都被派到了城墙上去。

    而此番蝴蝶效应的始作俑者薛蟠,早在三日前就踏上了进京之路。

    金陵都指挥使司,内堂值房之内。

    “大人,按察司又来了公函,希望咱们从镇江卫、滁州卫尽快调兵,加强应天防务”

    听到下属禀告,都指挥使王全义不为所动,只是说道“那就回复他们就说调兵之事关乎重大,如今局势还在掌握之中,不宜妄动刀兵”

    如今百姓围城,但局势依旧可控,只需令各卫加强戒备即可。

    安抚百姓乃是官府责任,王全义根本不想掺和此事。

    如果因为增派兵力,导致情况失控乃至发生没必要的死伤,御史言官弹劾下他王全义就得出来担责。

    所以即使按察司第二次来函,王全义仍毫不犹疑拒绝。

    “是”

    待这书吏离开后,都指挥同知孔金山开口道“大人,只怕咱们也要早做打算”

    “若真让暴民占了城池,咱们可没法儿交代”

    “那就先传令给滁州卫和镇江卫,让他们各准备两千军士待命,一有情况立刻开赴应天”

    正常情况即使都司也不能随意调兵,眼下暴民围城却不在此列,所以王全义才能下这道令。

    紧接着孔金山又说到“或许还可知会孝陵卫,让他们也准备好守城”

    “嗯”王全义也很赞同。

    孝陵卫不归金陵都司管辖,所以他们不能直接发令,而是要相互之间配合。

    “这帮人,搞出乱子来,给咱们也惹了麻烦”王全义忍不住痛骂。

    应天府近半年发生的事,王全义大致也清楚,他明白是士绅富户在捣鬼,把百姓的仇恨引向了官府。

    此刻按察司衙门内,藩臬二司长官和在衙属官们,此刻都聚集在了内堂议事。

    “诸位眼下引出了民乱,这可是了不得大事”

    “轻了说是我等教化无方,重了说就是作乱造反”何顾谨语气格外严厉。

    “无论怎么说,你我都辜负了圣上重托,都该为此事承担责任”

    话虽是这样说,但肯定是何顾谨与郑显林责任最重,所以在场属官们并不紧张。

    “百姓本在乡野,如此迅速集结起来,背后定然有人煽动,我所虑者是你我之间出了蠢人,和这本地士绅穿一条裤子”

    “去年钱瑞明的下场,想来诸位还没忘记,现在收手还来得及”

    即便现场有人与本地士绅勾结,此刻也不可能主动承认,所以何顾谨只希望能劝这些人收手。

    “诸位你我皆为外官,实话说与本地士绅全无干系”

    “何大人推心置腹,是没把诸位当外人,你们可得考虑清楚”

    郑显林环顾众人,接着说道“现在收手还来得及,等事后锦衣卫严查,只怕就无转圜余地了”

    这时底下一人说道“郑大人既把话说明了,那卑职也有话要说”

    此人是布政司参政王信,管着一省的土地田籍,对应天清丈之事了如指掌。

    “你说”郑显林平静道。

    “今日之事,表面是因私盐案和通倭案,实则却是本地士绅撩拨,意图搅乱应天清丈之政”

    “所以卑职的意思是,擒贼先擒王只要拿下了应天那些大户,此劫或可迎刃而解”

    “无凭无据抓人,如此难以服众”

    “非常时期,非常手段此议或可参详”

    听着底下人议论起来,郑何二人心中皆感愤怒,这些人很明显是看热闹的心态,否则不会提出这等莽撞的要求。

    如今只是应天地面上动乱,真要是把城里这些大户平白抓了,自绝于士林到还是后话,只怕整个金陵都得乱起来。

    “你怎么看”郑显林看向何顾谨。

    “此事说穿了,百姓是被人蒙蔽,方才把矛头指向官府,只要把事情解释清楚,一切都可迎刃而解”

    “百姓定是损了利益,你如何能解释清楚谁又能解释得清楚”郑显林没好气说道。

    他二人谈话时,下方几人也都安静下来听着。

    当何顾谨目光扫来时,这些人都把头转到了一边,生怕此时被点了将去安抚百姓。

    “那自然是谁引来的祸水,就让谁去”

    “你是说贾知府”

    “嗯还有上元那个知县”何顾谨点了点头。

    “可若他们劝不下来,又该如何”郑显林问道。

    如果贾雨村劝不下来,又要继续劝的话,就得要更高官职的人出现。

    而在场所有人的官职,都比贾雨村要高。

    几位参政参议,副使佥事看向了屋顶,这个时候没人愿意趟这浑水。

    “贾雨村劝不下来,我再去劝”何顾谨冷着脸说道。

    “暴民行事蛮横,若是有个差池”

    没等郑显林把话说完,就听何顾谨说道“既然如此,老郑还是你去吧”

    “这我就更不行了,你瞧我这身子骨”

    见郑显林摆事实讲道理,何顾谨也就没跟他多废话。

    “对了,如今之事得向圣上陈奏,你我联名上奏吧”何顾谨沉声说道。

    “本该如此”说完郑显林又补充道“还应让赵巡按署名”

    “正是如此”

    众人各自忙碌起来,大概半个时辰后,贾雨村收到了三堂联合签押的公函,要求他向百姓解释情况,并设法劝其回乡归家。

    “哼这帮人,一个比一个是缩头乌龟”

    “此事缘起如何,他们难道不清楚解释案子解释得再清楚,这些人难道就会回去”

    此刻他不在府衙,而是在相隔不远的巡盐御史衙门,他的抱怨林如海全都听见了。

    林如海叹道“他们就是太清楚,这背后牵涉的干系所以才一个比一个躲得远”

    他的身子一向不太好,前些日子还晕死了过去,这一年他又是熬过来的。

    “林兄,你说我该如何处置”

    “劝吧能劝走固然好,劝不走再上报三堂,让他们伤脑筋去”林如海答道。

    按此前皇帝给的权限,贾雨村可以揪出幕后黑手,绳之以法以儆效尤。

    但如今上司不给力,他也就只有依令而行,蛮干或许可以化解危局,但风险却会陡增到压垮他的地步,贾雨村自然不会走这条路。

    只听林如海笑着说道“贾兄,此番清丈之事办妥,只怕你也该高升了”

    贾雨村摇头道“唉能安稳度过这次劫难,我就谢天谢地了”

    收起公函,贾雨村起身道“林兄好生歇息,在下先去办事了”

    “我送送你”

    “留步留步”

    看着贾雨村离开的背影,林如海叹了口气,而后说道“官场越来越不好待了,今年再上一道疏辞官吧”

    跟一帮盐商斗智斗勇,林如海本以为就够难了,但和贾雨村如今相比却又算不得什么。

    至少他不用担心士林风评,不用担心事败而后被清算。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