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丑女如菊 > 分卷阅读535
    。”

    菊花一愣,老姑奶奶没了么那个老人,训人劲刚刚的,她还以为她要活到八十多哩,这就走了

    她愣神了一会,见爹跟娘都期盼地望着她,忙道“去吧我虽然出嫁了,也是郑家的闺女,何况姑奶奶蛮喜欢我的,我当然要去给她磕头。不过板栗和小葱怕是不能带,太小了哩,丧礼上人也多,气味只怕不好。”

    杨氏忙道“那是不能带,留给刘婶照看,要不然,娘也不能让你去。就这样,槐子也是要陪着你的。我们肯定要呆好几天,说不定要烧了头七才回来。槐子跟去了,一来能照应你,二来等送老姑奶奶上山后,你俩就先回来。”

    菊花犹豫地问道“你们都要那么久才回来哥哥和云岚姐姐也要呆那么久么老姑奶奶下葬后,还有啥事哩

    郑长河开口道“先看看,要是没事了他们也跟你们一道回来。我跟你娘要住几天,等烧了头七才回。”

    他虽然没有淌眼泪,可是嗓子沙哑,似乎哽咽了好一会。对大姑。他是不舍的。初二去给老人家拜年,她还亲去厨房,打了几个鸡蛋让他吃哩。他还跟她说,明年要帮她做八十大寿,哄得老人家十分高兴。谁晓得几天不见,人就没了。

    一家人商议完毕,郑长河跟杨氏当晚就赶了过去,青木菊花等人则是第二天早晨出发的。按当地习俗。三日下葬,他们在那边住一晚上,隔天将大姑奶奶送上山,就可以回来了。

    菊花一早起床。看着还熟睡的儿子和闺女,有些不舍,又自我安慰道,有何氏跟刘婶看着他们,只有比自己照顾更好的,再说,她不就是住一晚上就回来么,又不是在外住十天半个月的。

    槐子知她心思,反而催促她快走。何氏也让菊花早去早回,又叮嘱了槐子一番,让他照应菊花。

    刘黑子驾着郑家的马车送他们一程,到了无法通车的山路跟前才放下他们,剩下的路让他们自己走。

    “葡萄,跟着少奶奶要机灵点,甭傻呵呵的没眼色。”刘黑子见青木等人下了车。忙叮嘱了闺女葡萄几句。

    葡萄乖巧地应道“爹我晓得了。”

    要说菊花带着葡萄,既不是为了摆谱,也不是为了享受葡萄还不能干多少活计哩,她不过是为了让小女娃多见识些,然后趁机教她些为人行事的道理和规矩,最不济见人也要大大方方的,她可是准备好好调教葡萄的。

    槐子看着眼前的山径,跺了跺脚。问青木“还有多少路全是山路么”

    青木是去过大姑奶奶家的,点头道“全是山路,不过不太难走。这边的山比咱家那边的山要平坦好多,都不能叫山,顶多算是小土坡。走快点,能赶上那边吃晌午饭。不过就怕菊花和葡萄受不住。”

    他将葫芦架在肩头。小娃儿坐得高,看得远,十分高兴,话也多了起来,不时地叫声爹娘。

    刘云岚笑道“葡萄还要好些,小娃儿精神好,就累了,吃些东西又浑身是劲,反正我带了不少吃的。就是菊花,身子骨还不能累哩。”

    槐子上前挽着菊花胳膊道“走吧,不碍事的,待会我背她。葡萄要是支持不住的话,青木也背一程,嫂子就多累些了。”

    刘云岚不在意地笑道“我好好的,走几步路算啥就背葫芦也是能的。”

    菊花却招呼葡萄道“咱俩被小瞧了哩快点走。我都没出过远门,这么在山道上边走边逛,也不闷人,要是再过些日子出来就更好了,那时候草树青青,山花烂漫”

    她正说的高兴,被槐子用胳膊肘拐了一下,立时醒悟他们这是去奔丧,不是出来郊游的,于是心下惭愧。

    想来这就是区别,菊花没法跟郑长河似的伤心,一来她对大姑奶奶只有敬重,没多少亲近心,不比对外婆汪氏的感情深;二来么,这还没到目的地,还不能确切地感受死亡带来的伤感气氛。

    当下一行人闷头赶路,偶尔小声说些话。菊花在野外行走,看着道路两旁的山野田地和少量的村庄,心情确实不错,只是到底没走过远路,又或者是动过手术的原因,大概一个时辰的光景,她脚步就有些沉重了,倒是葡萄,还在撒欢儿地跑。

    槐子低头看了她一眼,也不跟她多话,就上前蹲下,不由分说地背起她,大步往前。

    青木见了微微一笑,轻声问刘云岚道“累不累”

    刘云岚摇摇头道“不累。瞧葡萄,都还精神着哩,我比她可要强多了。葡萄,你要是累了,可别撑着,让青木哥哥背你,我背葫芦。”

    葡萄早跑到前边去了,远远地答应了一声。

    青木摇头笑道“她想是不大出门,眼下新鲜着哩,等到了地儿,那腿怕是就软了。”

    菊花趴在槐子背上,一放松下来,果然觉得身子软软的,于是笑道“是这么回事。走的时候不觉得,一松下来就瘫倒了。槐子哥,你背了我。再放我下来,我可走不动了。”

    槐子大步前行,一边微笑道“那就一直背到姑奶奶那。”

    菊花扯了扯他的耳朵,小声道“姑奶奶那你晓得姑奶奶如今在哪儿净瞎说”

    槐子也觉失言,转头歉意地对她笑了笑。

    无论路途是如何的轻松,到了地头,立马被一股吉庆、肃穆、伤感的气氛包围。听着有些矛盾,但确实如此

    大姑奶奶的村子坐落在一个小山的山腰上。在山脚下,他们就听见唢呐高亢的调子满山回荡,铜锣也是响脆,并无多少悲戚的味道。带着些超度、缅怀的感觉。

    及至进了村,绕过杂乱的村居,循着乐声来到一个大院子门口,就听见和尚念经的声音和隐隐的哭声,院子里白漫漫一片,全是穿着白色孝服的人,一个个神情郑重、肃穆,既无嬉笑之容,也无伤心之意。

    待青木跟接待的一位汉子说明来意。报了身份,立即就有人送上白色麻布孝服不过就是顶在头上的短斗篷而已,第二代只是白色,若是孙子辈,帽子前沿还缝了一小块红布,重孙辈再在红布上摞一块绿布,腰里再系上根草绳。

    他们几个都是带红布的麻衣孝服。只有葫芦的孝服上多了一小块绿色棉布,装扮好了便被人领进灵堂。

    穿过前面一层穿堂,进入内堂,那漆成暗红色的长棺呈现眼前,棺前摆着个铁质大火盆,里面纸钱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