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明末:我,孙可望!绝境翻盘! > 第九十三章 这恶奴要噬主了!
    “侯爷,在下愿为先锋,为王师征饷千万”一名想通了关节的绿营参将拱手道。

    既然投名状要纳,那晚纳不如早纳。

    把广州附近的那些和平南、靖南二藩关系莫逆的士绅抢先拷掠一番,说不定出了成绩,入了孙可望的法眼,以后就飞黄腾达

    “好那你就带着兵马先行”张胜哈哈大笑,指了指这名绿营参将道。

    “多谢侯爷”这名参将大喜,连忙回应道。

    此言一出,韶州的绿营将领们反应过来,一个个捶足顿胸,懊恼不已。

    他们怎么就迟了一步,失去了这個露脸的好机会呢

    孙可望的军令一下,广东诸将不敢大意。

    一时间,驾前军、绿营兵、还有孙可望征招,穷的没裤子穿的土司兵,一个个嗷嗷地朝着广州扑去,与此同时义军也打着孙国主的招牌,在广东沿海兴风作浪。

    不止是广州,潮州和惠州也在孙国主的魔爪下一副风雨欲来的景象。

    啪的一声

    广州城内,平南王尚可喜勃然大怒,拍案而起。

    “孙可望真把广东当成自个的了他在肇庆、罗定、南雄、韶州征粮征饷也就算了,现在竟然敢到广州来”

    大批兵马逼近广州,此等巨大的军情,自然会第一时间送到广州城中的。

    “王爷,我们两藩可不能再退让了,一定要让孙可望看看我们的厉害,不然他这个奸贼必定会得寸进尺”

    靖南王耿继茂也是满脸的怒火。

    这尼玛,在罗定、南雄、韶州征粮征饷也就算了,毕竟耿继茂也是知道孙可望您老人家,兵多将广。

    又高居国主之位,事关天下一统之大事,正如当初的吴三桂一样,是双方之间的胜负手。

    朝廷都对您老人家忌惮三分,想方设法的拉拢,他耿继茂和尚可喜也是清楚自己的几斤几两。

    为了议和大计,在偏远府县征粮征饷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忍忍也就过去了。

    毕竟当初福建当局也忍了郑成功,他和尚可喜虽然是王爵,但孙国主的实力和地位也比郑成功要高得多,忍了孙国主也没啥大不了的。

    可孙可望您老人家征粮征饷征到广州来了是不是太过分了

    见过蹬鼻子上脸的,没见过这么蹬鼻子上脸的

    广州是什么地方是他耿继茂和尚可喜的老巢

    就算是在肇庆征,他耿继茂和尚可喜也忍了

    但他娘的要是让孙可望的殿前军在广州附近兴风作浪,耿继茂和尚可喜要是还没有动作的话,面子往那搁呀

    真当他们两个是泥捏着,好欺负啊

    “没错靖南王,要是孙可望的兵马到了广州,我们还不给点颜色看看的话,你我两藩就沦为全天下人的笑柄了”

    尚可喜怒气冲冲,他和耿继茂可不是福建的那帮人。

    福建的那些总督啊、巡抚啊一个个怕擅自对郑成功开火,会背上破坏议和的黑锅,自己人头落地。

    他尚可喜和耿继茂就不同了,他们可是藩王啊

    这藩王

    尚可喜一想到此处,脸色一变,要是郑成功这么嚣张的话,他还真就敢打。

    可孙可望毕竟不能跟郑成功同日而语啊。

    现在西南之事未决,清廷的三路进兵才刚刚开始。

    具体是什么情况,他和耿继茂还不得而知。

    这平定西南,一统天下,咱大清还眼巴巴指望着孙可望带路呢。

    这要是在广州与孙可望开战了。

    回头这事关天下一统的大事,要是出现了什么差池。

    就算他和耿继茂是藩王,也吃不了兜着走

    “孙可望在肇庆城和梧州城有什么动静有没有动武”尚可喜缓缓道。

    “回王爷,孙可望的兵马只是将肇庆城和梧州城给围了,勒索钱粮,并没有攻城。”

    “这个奸贼哼”尚可喜冷哼了一声。

    整个广东自然不会如韶州、阳江等府县一般,全数投孙。

    梧州城内有定南藩左翼总兵马雄,肇庆城中也有他尚可喜的亲信部下许尔显驻守。

    有这些三藩帐下的亲信大将驻扎,梧州重镇和肇庆重镇自然不可能轻易地落入孙可望之手。

    但也只是那样了。

    尚可喜和耿继茂两人加起来才两万本部,这广东可是足足有十府一直隶州,共计七十七县八散州啊

    这么多州府县,就算扣除了孙可望已经占领的四府之地,也有好几十座城池呢。

    他尚可喜和耿继茂的两万精兵那驻守得了那么多城池。

    除了广州的老巢外,也就在肇庆等少数几个重镇有驻兵而已,其余的各地驻军全是有奶便是娘的绿营

    “这孙可望只是征粮征饷,并未主动动手”尚可喜喃喃自语,权衡着利弊。

    孙可望不主动开火,他尚可喜实在是不好动手。

    这要是一开火,回头孙可望这个奸贼倒打一耙,破坏议和的黑锅,他尚可喜可真就背上了。

    更何况,此时清廷的重兵云集西南,根本没有精力管广东。

    要是真和孙可望开打了,尚可喜心里也害怕了。

    他和耿继茂就两万精兵,要是没有清廷的援兵,早晚会死在广州的。

    至于咱大清的援兵,别人不知道咱大清的虚弱,他尚可喜在清廷混了这么多年了,他能不知道吗

    清廷的十几万精兵全在西南,短时间内别指望着抽调了。

    剩下的也就江南地区的几千八旗兵可堪大用。

    可如今江南的八旗兵已经抽调了三千前往云贵。

    剩下的又要确保江南这个财富重地,要是孙可望兵围广州。

    没有八旗兵为中坚,清廷能不能组织起一支像样的援军都是个问题的。

    不要看咱大清坐拥大半天下,但其实心里也是虚的很啊。

    顺治五年,满八旗的丁口还有五万五千三百三十口。

    顺治十四年,也就是去年的公元1657年,咱八旗在东北抓生满洲都抓疯了。就这都只剩下了四万九千六百九十五丁口。

    历史上,李定国和郑成功又在磨盘山和镇江各自砍了几千。

    虽然磨盘山和镇江清军看似伤亡都不多,只有近万和万把人。

    可这两仗下来,咱大清连裤子都差点湿了。

    尼玛总共就不到五万丁口了,除了身子骨弱的,全族能够披甲上阵精兵不过四万出头。

    磨盘山和镇江两仗一打,顺治的心在滴血啊。

    这也是磨盘山和镇江之战后,领兵大将被清算的原因。

    磨盘山还好,李定国毕竟是垂死挣扎,可镇江打完后,顺治是真的哭了。

    人家洋人汤若望都记载了,顺治颇有逃回满洲之思想。

    其实满清高层动不动就想跑回老家,并不是傻得出奇,而是他们非常清楚自己的实力,知道自己究竟有几斤几两。

    镇江打完,加上其他零零散散的损失,满清全族丁口估计都不到四万了。

    这要是被汉人看穿了虚实,这恶奴就要噬主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