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明末:我,孙可望!绝境翻盘! > 第一百四十五章 再添一把火
    “既然如此,你为什么还要御驾亲征”

    孝庄缓缓道“把贵州事务交给洪承畴来处理,皇上你到了贵州也处理得不比他好,既然如此,何必前行贵州,让前线事权不一呢”

    “额娘,洪承畴他靠不住”

    顺治咬牙道“他的奏折,说什么他已经派人去云南用诈降之计稳住了李定国,并且探查到了云南情况,敛兵聚谷之计纯粹为子虚乌有,是孙可望的一厢情愿,并且让朝廷防备孙可望。”

    “这封奏折离奇无比,朕实在是不敢相信”

    有时间事情就是这么的离奇,真相反而由于太过于偏离逻辑,导致了几乎无人愿信,无人敢信

    云南方面在大敌当前之时,反而乱象丛生,这是清廷根本始料未及的。

    按道理说,贵阳都已经失守,再怎么样云南的永历朝廷也该彻底的紧张起来。

    那曾想,贾自明在滇都看到的却是,争功休元,宴饮恬熙。

    在清军大军压境的情况下,永历朝廷的文武都在李定国的放纵下,争权夺利,日夜笙歌。

    这种情况贾自明反应到了贵阳,洪承畴都吓着了。

    虽然由于十分信任贾自明,洪承畴还是向咱大清进行了反应。

    可咱大清也无法相信李定国和永历朝廷会如此啊

    这尼玛太不符合逻辑了。

    除了滇都的实际情况外,贾自明用妖术蛊惑住了李定国,让李定国幻想着天雷灭虏,更是不符合逻辑的存在。

    虽然这个时代搞点封建迷信再正常不过了,但是像李定国这样把国运赌在这上面的,实在是不多见啊

    洪承畴原本用诈降,用妖术,完全是死马当成了活马医。

    如今医活了后,他自己在贵阳心里都在七上八下的,摸不清情况。

    在北京的清廷,自然对他奏折里面报告的事情,狐疑不已。

    “皇上,洪承畴奏折里面说的事情或许是想要为朝廷解忧,或许是真有其事,总之哀家相信,洪承畴对咱大清还是忠心的,皇上不必虑他。”孝庄开口道。

    有时候,癫狂也未必没有好处。

    昔日的对手突然癫狂了,短时间咱大清也根本摸不着头发。

    想当初努尔哈赤在辽东癫狂时,咱大明得到情报不也是第一时间不敢相信吗

    八大王在四川精神不正常时,四川的那一堆军阀,刚开始不也不敢相信,觉得是士绅造谣吗

    李定国的谜之操作,洪承畴如实的上报。

    结果咱大清反倒是处于逻辑考虑,怀疑起了洪承畴。

    “额娘”顺治看着为洪承畴开脱的孝庄,眼角里闪过了一丝怒火。

    “洪承畴奏折所言,完全是在把朕把大清当傻子李定国若是如此,尼堪昔日又怎么会兵败”

    “依朕看,汉人终究是靠不住的,无论是洪承畴、还是孙可望、吴三桂,甚至尚可喜、耿继茂也是如此。”

    “只有朕前往贵州,以浩荡天威,压制住种种魑魅魍魉,我大清的江山才能安然无恙”

    孝庄的那点破事是顺治心中的一根刺啊

    多尔衮为什么下场那么惨

    还不是上了顺治他妈,顺治受不了吗

    只有是个男人,他妈被人上了,都会受不了。

    更何况顺治还是皇上呢

    他妈被上,这是他的逆鳞,一辈子的心灵创伤。

    而今他妈为和他妈传言一腿的洪承畴开脱。

    顺治心里自然就生出了恼怒。

    “皇上,满汉一体是我大清的立国之本,汉人们虽然大多靠不住,可也有对我大清忠心的人在。”

    孝庄闻言心中一惊,连忙道“皇上,若不是吴三桂这些人的出力,单靠我大清的满蒙八旗,能打下大半天下吗”

    “要是皇上真的对汉王们还有洪承畴如此看法,我大清就危险了”

    “额娘,难道不是吗”顺治不满道“吴三桂对朝廷之令多有不敬,洪承畴如今更是举止乖张。”

    “至于孙可望哼哼,他未经朝廷许可就把手伸入了广东,如今更是兵围广州”

    “汉人们如此,这让朕如何能信”

    “傻孩子,你是一国之君,看问题又怎么能如此肤浅呢”

    “额娘,难道不是如此吗”顺治反驳道。

    孝庄叹了一口气,语重心长道“福临,我知道吴三桂曾经几次拒绝朝廷之令,不肯出兵攻打四川,直到孙李内讧,朝廷许诺滇南一省之地后,他才肯带兵南下。”

    “这些事情你一直耿耿于怀,可你换個角度想一想,如果你是吴三桂,你愿意在孙李交恶之前,带兵再次入川吗”

    “这”顺治闻言,一阵语塞。

    “顺治九年,吴三桂就带兵攻打过一次四川,可结果却是刘文秀统兵入蜀。连胜了他七场,要不是保宁之战,刘文秀急功近利,露出了破绽,只怕他已经死在四川了。”

    “在西南局势未乱,敌情未明之时,吴三桂的按兵不动,才是上策,要是真按照你的旨意,冒冒失失的攻打四川,反而对我大清的江山社稷不利”

    顺治闻言脸上瞬间青一阵的,白一阵。

    早在顺治十二年、顺治十三年,清廷就想发动决战,一举拿下云贵,终结西南战事。

    可那时候,孙可望利用云南、贵州、四川、湘西的十余万顷耕地,将岔路口之战后剩余的十万明军,扩充到了二十余万人。

    清军的前线统帅,汉中的吴三桂和湖广的洪承畴均不敢轻易进兵。

    咱大清屡次要求吴三桂舍生取义,入川试探的圣旨。

    也被吴三桂设法搪塞了过去。

    平西王的此举,令顺治脸上无光,耿耿于怀。

    此时现在西南情况大体已明,看着孙国主列举的那些兵马。

    哪怕是顺治也不得不承认,那时候让吴三桂入川,实乃送死之举。

    “额娘,话虽如此,可吴三桂毕竟视朝廷法度如无物,又贪欲极大,非一省之地不足以养足其胃口。”

    “皇上。”孝庄敦敦教诲道“你知道你和你父皇的差距在哪里吗”

    “儿臣和父皇的差距”

    “没错。”

    “这”顺治一时间说不上来。

    “福临,你和你父皇最大的差距就是不知道用人,不懂吴三桂他们的心”

    孝庄沉声道“我大清虽说是吊民伐罪,以为明室复仇的名义,入主中原,可我大清在天下人眼里是个什么样子,皇上你这个应该清楚。”

    “想要让那些汉人们替我大清卖命,第一,需要我大清的满蒙铁骑保存实力,时时刻刻的震慑天下,只有这样,那些汉人们畏惧我满蒙八旗的实力,才不敢有什么非分之想。”

    “这第二,就是要因势诱导,对汉王、汉将、汉臣们,以利诱之。”

    “若无一省之地,若无开藩建府,昔日的三顺王会那么卖力的替咱大清打下两广吗”

    “虽然咱大清将两广之地封给了三王,可别忘了,两广也是三王打下来的”

    “如今定南王虽然身死,可平南王和靖南王两次抵住了李定国,现在又在广州钳制了孙可望。”

    “吴三桂此人,无论是实力还是才能,都远在三王之上,若无滇省之地,他岂能心甘情愿地为我大清卖命”

    “福临你要记住汉人中没什么真正死忠于我大清的人但我满人只有区区几十万,想要统治全天下的亿万汉人,就必须要在汉人中挑选出一批人来重用”

    “而对于这些人,唯有以威压之,以利诱之,才能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为我大清卖命也只有吴三桂这些汉人愿意替我大清卖命了,我大清才能以小族而御天下”

    此言一出,顺治心中一撼。

    孝庄所说的东西他也懂,可当他妈系统性的说出来时,顺治的心里还是震撼了。

    “额娘,你说的对,满汉一体,以汉制汉,是我大清的国策”

    顺治缓缓道“只是,吴三桂毕竟抗旨不遵,而孙可望更是肆无忌惮,我行我素”

    “福临,汉王们都是聪明人。”孝庄沉声道“他们有点小算盘也是人之常情。”

    “孙可望在广东我行我素,无非就是想要拿下广东,扩大自己的地盘,好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

    “无论他在广东做什么,你只需要记住,现在是莪大清一统天下的最后时刻。”

    “只要孙可望没有反心,我大清就得尽最大的努力去迁就他,稳住他”

    孝庄沉声道“皇上,你好好想想,孙可望此人虽然举止乖张,可只要他的滇黔地图是真的,献上的人头、圣旨是真的,的情报是真的,我大清现在就绝不能和他翻脸”

    “无论他在广东做了什么,只要无碍于西南战局,我大清自可听之任之”

    “额娘说的是,只要前明余孽一灭,这天下自然就彻底稳定了,至于那些汉王、汉将、汉臣们,我大清以后有的时间处理。”

    顺治微微点头道“只是如今,孙可望贪婪无度,对广州之地垂涎三尺,而洪承畴在贵州也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朕在北京距离两广和云贵足有万里之遥,西南和岭南的情况,哪怕是八百里加急,也需要半月时间才能传来。”

    “若是如此,西南若生变故,我大清必将反应不及,唯有朕御驾亲征,才能安定局势啊”

    “皇上,西南之事还是让洪承畴去处理吧,我大清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孝庄捏着佛珠沉声道“洪承畴已经没有退路了,他可不像吴三桂,虽为五省总督,可手底下并无什么亲信兵将。”

    “只要提醒罗托,多加监视,为了身家性命,此人必定不敢有二心”

    “这”顺治闻言犹豫万分。

    洪承畴的卖力咱大清也是知道原因的,不同于吴三桂这些武将。

    洪督师毕竟是文人,对身后之事看得极重。

    而贪生怕死的他又不敢引刀成快,杀身成仁。

    只要命罗托监视住他,洪承畴从理论上来说就翻不出什么浪子来。

    可事关天下大计,更和自己的痛苦息息相关,顺治实在是不愿意放弃御驾亲征的机会。

    “皇上,你莫非还是想着御驾亲征”孝庄皱眉道。

    “哀家已经把事情说得再明白不过了,皇上不愿意在北京等,哀家和鳌拜这些人又岂愿忍受这种万分煎熬的日子”

    “可不想忍又能如何若是我大清人人都不愿意忍,那咱大清的江山社稷岂不是乱了套”

    “贵州的事情交给洪承畴吧,我们再尽快议出一个方案来,尽量的让孙可望带兵助战,事到如今,我大清也只能坚持下去了。”

    “自太祖起兵以来,几十年过去了,现在是最后的时刻,要是在这个时候自乱了阵脚,皇上,哀家和你就都是大清的罪人,死后都无法去见先皇和太祖啊”

    顺治闻言,攥紧了拳头,内心极度起伏。

    “皇上,奴才斗胆,为了大清,还请皇上听太后的吧”鳌拜开口道。

    “皇上,圣驾绝不能轻易,为大清计,为天下计,还请皇上坐镇北京,稳定人心”

    岳乐跪了下来。

    “请皇上,为大清计”

    济度、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麻勒吉等满蒙大员,纷纷跪倒在地,向顺治请愿。

    看着眼前跪倒的一片,顺治心中极度起伏,手中拳头死死的握着。

    许久之后,他长出了一口气,五指松开。

    “看来皇上是想明白了。”鳌拜等人见状心中大喜。

    “既然你们都这些说了,那么朕”

    顺治刚说到一半,突然一名御前侍卫闯了进来。

    “皇上兵部尚书求见十万火急”

    此言一出,众人的脸色大变。

    顺治心脏突然剧烈地跳动了起来,脸色开始变白。

    现在这个时候,有消息传来,莫不是西南战事又重启了。

    “不好要是此时西南有异动,必是李定国率兵东征,发动敛兵聚谷之计”

    一想到此处,顺治双眼一黑,险些晕了过去。

    “皇上”鳌拜等人大急,连忙起身搀扶。

    “朕没事。”顺治扶着额头,急切道“快宣兵部尚书进来”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