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明末:我,孙可望!绝境翻盘! > 第一百六十二章 安顺之战
    顺治闻言扶起了额头,就连脑袋都疼了。

    吴三桂和洪承畴,不仅不好杀,甚至连捕都不好捕。

    可不控制他们又担心他们会学白文选,让咱大清在云贵成了第二个孙可望。

    “鳌拜,那你的意思呢”顺治喃喃道。

    “回皇上,在事情水落石出之前,吴三桂和洪承畴先不要动。”

    “要不然,他们就算没有反意,也会在贵州反了我大清。”

    “让大军按照原来的计划,等秋后就开始尝试进攻云南吧。”鳌拜回答道。

    “鳌少保,这样一来,要是吴三桂和洪承畴反了该怎么办”孝庄皱起了眉头。

    鳌拜拱手道“太后,可让多尼派吴三桂从北路进兵,独自进攻吴三桂,同时再让人时刻监视他大军的动向。”

    “而我八旗主力,则由贵阳到昆明的大路进攻,不求速进,只求安稳,如果事情有什么不对,我八旗天兵马骡众多,也能够迅速沿着大路折返贵阳。”

    “与此同时,可让洪承畴随军出发,再派罗托在贵阳总督大军粮食事务。”

    “如此一来,纵使洪吴反叛,吴三桂和李定国也呼应不急,我八旗天兵可迅疾后撤,保存实力。”

    此言一出,顺治和孝庄眼前一亮。

    “好就按照此策而行”顺治大喜过望。

    鳌拜真不愧是老谋兵事啊,按照他的安排,将吴三桂和多尼的满蒙主力隔离,再控制洪承畴和粮饷,吴三桂就算是反叛也造成不了白文选那样的效果了。

    当然这样做吴三桂要是真有反叛之意,他的部队就能够成建制的保留了。

    只不过事到如今,进退失据的咱大清已经顾不上那么多了。

    面对这么一个棘手的局面,顺治和孝庄也做不到十全十美。

    “速速传旨给多尼,让他按照此策而行。”

    顺治挥手道“同时,颁布敕谕,让孙可望不要去云南了,让他带着自己的兵马入黔助战。”

    “如果吴三桂没有反意,他的兵马可以为后援,如果吴三桂反了,孙可望也可以接应我八旗,把李定国和吴三桂一起锁死在云南”

    原本孙可望建议的剜残明腹心,由清军主力正面牵制,他带着几万兵马进入云南效仿李定国偷家是最为高明的战略。

    可是现在孙可望状告吴三桂和洪承畴有谋逆之心,为了不让八旗主力出意外,顺治帝也只能稳一步,先稳住西南局势再说了。

    “陛下圣明”一名名满清重臣恭维道。

    “索尼,你身为重臣,去广西颁布敕谕之事就交给你了。”顺治开口道。

    “请皇上放心,奴才必不辱使命”索尼恭敬道。

    “再传旨给李萌祖和张长庚,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让他们将朝廷为孙可望准备的五百万两饷银,速速押完桂林。”

    “等孙可望剃发之后,立刻发往广西,让他的殿前军入黔助战”

    “谨遵皇上旨意”众位大臣齐声高喝。

    顺治眼见如此,心里也是稍微的舒了一口气。

    “但愿孙可望的情报有误,洪承畴和吴三桂没有反意吧,否则我必诛他们九族”顺治心中冷笑道。

    一通安排之后,鳌拜迅速动身前往山东办理朱三太子一案。

    而索尼则是火速前往广西,准备给孙国主剃发。

    除此之外,许多道密旨也从北京发出。

    不止是西南地区的多尼等人,就连闽浙总督李率泰也接到了密旨在福建盯住了洪承畴的族人们。

    当然对于在皇宫当侍卫的吴应熊,咱大清更是打起了精神,盯得密不透风。

    九月底,当清廷因为孙国主的奏疏再次鸡飞狗跳之时。

    李定国终于率领十几万大军渡过了北盘江,逼近了安顺和贵阳。

    而明清之间的大战就此揭幕。

    安顺府,平坝卫。

    一支足足有三万余人的大军,依靠这個小卫所城,建立了庞大的营地。

    “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

    一名斥候手持着军令,急行而入。

    迅速进入平坝卫城中。

    这支大军的主将,咸宁侯祁三升接过军令一看,双眼陡然睁大。

    “传令,让狄仁品、李如碧、塔新策、王会来见我。”

    “是”亲卫得令,连忙退出了大堂。

    “大帅。”昔日地位并不在祁三升之下的狄三品四人,不情不愿地行礼。

    “晋王,令我军强攻安顺,打开通往贵阳的大门,你们都下去整顿兵马,准备攻城吧。”

    狄三品四人闻言,面面相觑。

    “大帅,我军粮饷不济,士气低落,此时强攻安顺只怕是难啊。”狄三品开口道。

    “没错,大帅,不仅如此,我大军的红衣大炮还在后方,攻城若无大炮相助,只怕是难啊”王会附和道。

    “德安侯,安顺城中不过是南一魁的五千守军而已,我军足有三万多人,还怕打不下一个安顺吗”

    祁三升正色道“这是晋王的军令,若敢违背纵使是本帅都得人头落地,你们若是不想被晋王军令所杀,就速去准备攻城”

    “是”狄三品四将悻悻然而退。

    三天后,打造完云梯和盾车的三万余名明军开始准备攻城。

    “大帅,我军缺乏红衣大炮,你确定要攻城吗”

    祁三升的一名亲信看着安顺城墙上的那几门红衣炮皱眉道。

    “军令如山,纵使没有红衣炮,我军也不得不强攻。”

    祁三升皱起了眉头,放下了单筒望远镜。

    “传我命令,三十余营兵马,从北、南、西三面攻城日落之前,我要看到安顺的城墙上,插上我大明的旗帜”

    “是”周围的亲兵闻言,高声回答道。

    咚咚咚

    沉重的鼓声响起,一面面日月龙抱旗挥舞,数十道狼烟飘扬。

    “攻城攻城攻城”数百名亲卫齐声高喝,喊声震天。

    在鼓声、旗帜、狼烟、喊声的作用下。

    三十余营明军收到了来自主将命令,开始浩浩荡荡的向城墙逼近。

    城墙上,总兵南一魁看着明军浩大的阵势,心里不禁打起了鼓。

    “开炮”一声命令而下。

    直面祁三升的安顺西墙上,六门红衣大炮发出了怒吼。

    轰轰轰

    一枚枚炮弹砸向明军,落在了地上,又不断地弹跳。

    等到六枚红衣炮弹落地后,在它们周围的明军松了一口气,因为这六枚炮弹无一命中。

    “杀”

    “杀”

    “杀”

    侥幸躲过红衣炮第一轮轰击的明军一边大喊一边带着各式攻城器械迅疾向前冲杀。

    轰轰轰

    安顺城墙上,巨大的红衣炮不停地轰击。

    终于,一辆掩护明军士兵,免受弓箭和鸟铳伤害的盾车被炮弹砸中。

    刹那间这辆包裹牛皮能够抵御火枪射击的盾车,在炮弹巨大的冲击力下四分五裂。

    恐怖的红衣炮弹直接穿过了这辆盾车,砸进了一名明军士兵的胸膛。

    噗

    这名明军士兵连叫都没能叫出来。

    一口鲜血长吐而出,在炮弹巨大的冲击力,他身上的棉甲崩开,强壮的身体崩裂,碎成了一片片血肉。

    一颗面带恐惧的人头飞向高空,在一名士兵的惊恐的神情,砸在了他的头上。

    “啊”一声凄惨的嚎叫响起。

    看着战友的人头,那名明军士兵疯狂的嚎叫,恐惧到了极点。

    还不止如此,穿过盾车,穿过第一名明军士兵后。

    那枚红衣炮弹的威力并没有耗尽,在盾车后面的密集人群中,又砸向了第二名明军士兵

    “不要怕,不要乱大炮打不死多少人,谁敢后退,必死无疑”

    在那辆盾车周围,一名明军把总大声的呼喊,试图稳定军心。

    红衣炮射速慢,精度差,的确打不死多少人。

    可大炮一旦命中,其造成的毁灭性杀伤,却直击人的心灵。

    在巨大的炮弹轰击下,人的身体就像是豆腐一样,会被轻而易举的撕裂。

    面对这样的惨状,大炮固然打不死多少人,可对一支军队的士气却能造成无与伦比的打击。

    “不要慌张,不要乱大炮打不死多少人”不止是那名明军军官。

    不少经历战火的西营老兵也纷纷大喊,鼓励军心。

    如果是乌合之众的话,光是大炮的几轮轰击,就有可能让他们一哄而散。

    但是祁三升手底下的这支三万多人的大军,却是训练有素,纪律性和组织度极高的军队。

    在这支军队里面,有足够多的优秀军官,有足够多的百战老兵。

    虽然李定国清算了大批驾前将领,可即便是如此,这支军队也不是几轮炮火能够打散的。

    “速速前进”一名名明军军官发出号令。

    在炮火的轰击下,明军越来越接近安顺城墙。

    “开火”城墙上,随着红衣大炮的轰鸣。

    快速前进的明军进入了清军中小型火炮的射击范围内。

    城墙上,清军的佛郎机炮迅速开火。

    轰轰轰

    推着盾车的明军,在炮火的轰击下,大批将士死在了清军的手上。

    “加快速度,加快速度”明军中不断有呼喊声响起。

    虽然推着笨重的盾车攻城,在炮火的打击下会让明军损失惨重。

    可盾车也是他们唯一的掩体,如果不带盾车,分散冲击,固然能够减少炮火轰击下的损失。

    可这样一来明军士兵在鸟铳和弓箭的射击下反而会付出更大的伤害

    “可恶”看着自己的士兵在清军的炮火下遭到了巨大的损失,祁三升握起了拳头重重的砸了下去。

    “大帅,兄弟们大多数死在了清军中小型火炮上,可是没有红衣炮,我们的中小型火炮根本无法向前布置。”一名亲信将领苦涩道。

    面对清军中小的火炮,明军手中其实是有佛郎机炮能够给予还击的。

    只是在射程远超自己的红衣炮面前,明军的炮兵阵地若是想向前部署。

    就得遭到清军红衣炮的不断轰击。

    总而言之,清军的红衣重炮可以打明军的中型火炮。

    而清军的中型火炮可以打明军的轻型火炮。

    在这种情况,明军也只能放弃炮火还击,用士兵的生命去攻城了。

    很快,在清军的炮火下损失惨重的明军,推进到了安顺的护城河周围。

    “狗娘养的鞑子去死吧”

    被清军炮火打出了一肚子气的明军士兵纷纷破开大骂。

    “兄弟们,给我打”

    一声声令下,盾车后面的明军士兵,满腔怒火。

    用手中的鸟铳和弓箭对着城墙上的清军疯狂还击。

    “快填平护城河”一名明军军官大吼出声。

    无数明军扛着事先准备好的沙袋,疯狂丢入安顺城的护城河中。

    砰

    一声枪响,一枚铅弹击中了这名军官的脸庞。

    这名军官挥舞着自己的佩刀,不甘心倒了下去。

    “把总死了”

    “把总死了”

    几名明军士兵看到自己的长官死在了自己的面前,惊慌失措,不停地的大喊。

    下一刻,一支箭矢穿透了其中一人的喉咙。

    “敢乱军心者,死”另外一名明军军官手持硬弓大喝出声。

    在那几名士兵愣住之际。

    军官手中硬弓再次上弦,对着那几名士兵。

    “大人饶命,大人饶命”这几名士兵惊慌之下敢跪地哀求。

    随着一阵炮响,清军的炮火带走了这几名士兵。

    “打给我狠狠打”城墙上,不断有清军军官怒吼出声,督促着清军士兵冒着明军的鸟铳和弓箭开火。

    在双方的军官组织下,明军和清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碰撞。

    无数明军倒在了清军的火力之中,但是城墙上,在明军的鸟铳和弓箭的射击下,清军同样付出了巨大的伤亡。

    只不过清军占据城墙,居高临下,又可以依靠城墙上的女墙和垛口进行射击。

    所以明军的损失远远大于清军。

    很快在付出了无数具死尸后,安顺的护城河的一小段被明军填平。

    然而明军却依旧无法竖起云梯进行攻城。

    因为安顺护城河的后面,主城墙的前面,还有一道大约五尺高的矮小的羊马墙阻挡着明军的脚步,让其不能直接抵达安顺主城墙下。

    “给我凿开羊马墙”一名明军军官怒吼出声。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