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明末:我,孙可望!绝境翻盘! > 第一百八十五章 南北会师
    “蜀藩已经开始撤离,不如我等也离开昆明吧”梁诚开口道。

    在梁诚看来,昆明城中的工作已经接近完美。

    蜀藩、延安藩甚至是王尚礼的旧部,都已经举起了义旗。

    只要能够把这些人安然的带到滇南和王尚礼会师,那么梁诚就是大功一件。

    如果在昆明再待下去的话,身处云南的核心。

    只怕会被晋藩调动大军剿灭。

    “好我们这就撤离。”艾承业点头道。

    在他看来,突袭皇宫抓捕永历的计划已经失败,既然如此,明哲保身,脱离险境就为上策了。

    丁有才和冯万保二人也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主意已定,艾承业三人准备撤离了。

    “世子,不如火烧皇宫,如果永历藏身于皇宫之中,正好一把火把他给烧死”

    撤退的的决定虽然做出,但梁诚还是没打算让晋藩和永历朝廷好过。

    在这偌大的皇宫中,不知道藏了多少人。

    虽然晋藩的兵马将近,梁诚四人没有时间逐一搜捕。

    但一把大火,也能将皇宫烧成白地。

    如果永历藏身其中的话,也有相当的把握烧死他。

    “这”艾承业三人迟疑了。

    他们和梁诚不一样。

    张胜、张虎、梁诚这些孙可望的亲信,在安龙时期。

    便对永历不屑一顾,巴不得孙可望早日登基。

    在李定国接驾,国主一系沦为丧家之犬后。

    这些孙可望的亲信又对永历和李定国恨之入骨

    在这种情况下,既然抓不到永历,那么烧死他梁诚还是愿意的。

    当然了如果现在在昆明的不是梁诚。

    而是王尚礼、王自奇、万年策、马兆羲,这些比较有大局观的孙可望亲信,那倒不会做出火烧永历的行为出来,毕竟弑君这个名声不好听。

    可现在在昆明的却是梁诚。

    张虎、张胜、梁诚在西营中地位不高,正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这些孙可望的死忠,除了替孙可望办事外,对大局考虑的就不是特别多了。

    所以一直在劝说孙可望登基的是他们。

    李定国接驾后,撺掇孙国主举兵反攻云南的也是他们。

    张胜就曾有说,他一人就可擒拿李定国。

    张虎则疯狂的拱火,巴不得孙国主把自己的两个弟弟和永历一块给灭了。

    而梁诚现在在昆明,也没有考虑多少。

    再加上现在的孙国主根本不在乎那么多弯弯道道,一心在壮大自己,不在乎其他东西。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火烧皇宫为国主一系报仇,就成了梁诚的选择。

    可是梁诚是梁诚,艾承业三人是艾承业三人啊

    永历毕竟是皇帝,要是劫持他,打着保驾的名头,送给孙国主,他们三人倒是不介意。

    可一把火直接烧死他,这情况就严重了

    自古弑君者有几個有好下场的

    成济这憨憨还不是被清算了

    也就韩林儿的落水被揭了过去。

    要是艾承业把永历送到广西,之后孙国主自己把他给弄死,艾承业就算名声臭点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可要是在昆明就直接烧死了,为堵天下人的悠悠众口,孙国主会不会把艾承业三人给当成成济,诛个三族,这可就不好说了

    “怎么不肯给国主纳这个投名状”梁诚虎目一扫,冷冷道。

    “这”艾承业三人迟疑不定,弑君无论是心理压力还是现实压力都很大啊

    三国演义不止是在满清内部流行,西营中的大老粗们也经常喜欢听。

    想当初李定国就是看三国演义,把自己给看成了大明忠臣的。

    要是他当初看的是水浒传,看出了官逼民反,喊一声国主哥哥。

    就冲孙国主能把十几万大军交给两个弟兄,没弄什么国主令箭,千里锦囊之类的微操。

    西营内部就没什么事了。

    毕竟总共二十万人,给了李定国八万多,给了刘文秀六万,自己就带着几万驾前军,西营那时候真称得上是兄友弟恭。

    而三国演义中成济的结局可是有目共睹的。

    凌迟处死,株连三族,再加上千古骂名。

    这一条龙下来,谁特么敢光明正大的弑君啊

    要是单单自己死就算了,还特么株连三族。

    全族死光也就罢了,还留下了千古骂名。

    也就朱温手底下出了朱友恭这几个二愣子。

    可是朱友恭他们好歹也是毒杀。

    艾承业他们三人要是在大庭广众之下烧死了永历,这还得了

    “梁同知,这弑君对国主的名声可不利啊”艾承业三人冒着冷汗道。

    “国主又不在乎永历死活,咱们既然抓不到活的,干脆就放一把火把宫中的这些人全都给烧死好为兄弟们报仇”

    梁诚气不打一处来,在李定国和永历朝廷的联手下,交水之战后,在昆明可是有数百位国主一系的人员被处死啊

    此等深仇大恨,张胜、张虎、梁诚这些人恨不得亲手杀了李定国和永历

    而孙国主对永历的鄙夷和漠视更是助长了手底下豺狼虎豹们的复仇之心。

    所以独走之事也就有条件诞生了。

    “而且永历十有八九就藏在皇宫之中,我们一把火说不定能逼他出来。”

    “更何况晋兵将至,火烧皇宫也能使我们安然脱身,岂不闻李成栋之事我们又有什么好担心的”梁诚冷笑道。

    贫苦出生又在孙国主身边多年的他根本就没把永历放在眼里。

    “李成栋之事”

    此言一出艾承业二人这才缓了一口气。

    李成栋的事迹可是大名鼎鼎的,先是在江南大杀特杀,带着三千兵马,屠杀了数十万义军

    有力的证明了人民群众的力量在军队面前,如果没有强大的组织的话,根本就不堪一击。

    二十余万义军,在区区三千清军面前就不堪一击了。

    而后又擒杀隆武、绍武二帝,干了南明的两个皇帝。

    然而就算是这样,当他反正之时,也没什么事情。

    有这个特例在,艾承业三人突然觉得,烧死一个永历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要知道李成栋可是弄死了两个啊烧死一个也就那么一回事。

    “梁同知,此事由我来办吧。”艾承业缓缓开口。

    火烧皇宫之事,丁有才和冯万保二人是没那个胆子的。

    就他们的地位,孙国主说杀就杀了。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哪敢放火烧皇宫啊

    而艾承业就不同了,他可是孙可望的侄子。

    就算孙国主打算给天下人一个交代,估计艾承业也就是一个贾充的待遇。

    火烧皇宫既能烧死大批驾前军的敌人,又能让晋兵疲于救火。

    就算烧死了永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反正艾承业现在觉得孙国主是不可能弄死自己的。

    说不定为驾前军报了仇后,人家还龙颜大悦呢

    “多谢世子了”丁有才和冯万保擦了一把冷汗,连忙道谢。

    “事不宜迟,本世子这就行动”

    艾承业大步向前,带着千余精锐,开始在皇宫之内,大肆放火。

    “同知,陛下的后宫该怎么办”丁有才询问道。

    “带几个漂亮的回去,送给国主,当初国主救了永历,他却勾结李定国把国主害得那么惨,让国主玩玩他的女人,也算是我们这些做臣子的一片孝心了。”梁诚缓缓开口。

    “好”

    丁有才和冯万保连忙带着手底下的人去抓捕永历帝还留在皇宫内的妃子。

    一时间,永历的寝宫周围,哭声一片。

    “哭什么哭伺候国主总比伺候永历这个逃跑天子要强,这是你们的福分懂不懂”

    在梁诚的威胁下,永历的妃子们害怕地停止了哭泣。

    很快在永历的三宫六院中,有十几名妃子被梁诚三人挑选了出来,准备送给孙国主泄泄火气。

    而没被挑中则长出了一口气。

    殊不知在不久的将来,她们就会追悔莫及,就连肠子都得悔青

    毕竟和咱大清以及缅甸人的排队相比,前往广西的确是她们莫大的福分啊

    很快皇宫的火势被彻底点燃。

    在漫天的大火中,梁诚四人收拢禁卫,带着三千余人,以及诸多金银珠宝离开了这里。

    而就在此时,李定国亲自带着的晋兵赶来,看着熊熊的烈火,牙呲欲裂。

    “陛下”一声悲吼响起。

    李定国悲愤无比,不得不下令晋兵先救火。

    就这样,滇京事变结束。

    蜀藩和梁诚四人的队伍安然脱身。

    而在昆明城中,李定国的次子战死,幼子被虏,南明的达官贵人、公侯将相死难者数十家,百姓流离失所者更是不计其数。

    昆明城郊。

    一处仓库中,熊熊烈火燃起。

    在刘玄初的安排下,蜀藩的撤离人员,点燃了附近的几处义仓,上百万石粮食化为了灰烬。

    “只可惜,存粮太多,仓促之间,难以烧尽啊”

    刘玄初坐在马上,望着远方,叹了一口气。

    昆明附近的数百万石粮食,存储于各个仓库之中,造反这种事情分秒必争,蜀藩在撤离之时,不可能环绕昆明城全数烧尽,反而要抓紧时间迅速南下,以脱离李定国的追击。

    “茂暇先生,黔国公咬舌自尽了。”

    “什么”刘玄初心中一惊,连忙前往查看。

    “黔国公,你这又是何苦呢”

    陈建带着久战的疲惫,不停地的摇头。

    沐天波满口鲜血,嘴里发出一阵阵奇怪的声音。

    此时的他估计心里在痛骂说书人,这咬舌自尽又死不了。

    戏剧和终究当不了真。

    沐天波这一口下去,人活着比死了还难受。

    “给黔国公医治,给他一匹马,放他走。”陈建挥了挥手。

    “广平伯,你可不能放虎归山”刘玄初阴沉着道。

    “他和大王关系很好,又曾为我蜀藩仗义执言,我陈建恩怨分明,放他离去吧。”陈建叹了一口气。

    沐天波其实已经很不错了,在南明勋贵中,只有他才真正的对得起大明朝三百年的恩遇。

    刘玄初闻言眉头一皱,但最终还是没说什么。

    “茂暇先生,你和右通政沿着大路去宜良,我率骑兵在这里先看看,锦衣卫的人通知我,延安藩和保国公的旧部也在举事,我先等等梁诚他们。”

    陈建缓缓开口,决定带着一千精骑先留下来观望一下局势。

    “若是早知道延安藩和保国公的旧部会举事,我们或许可以夺下昆明。”刘玄初沉声道。

    蜀藩、延安藩和王尚礼的旧部,这三股势力如果能够沟通好的话,其实有机会直接夺取昆明的。

    在昆明的万余守军中,蜀藩有三千人,延安藩有千余人,丁有才和冯万保各有数百。

    而李定国所能依靠的除了晋王府的数百卫士外,就只有靳统武的三千人而已。

    至于城中的其他几千兵马,都是秦兵而已。

    真打起来的话,秦兵们面对清军时消极怠战,面对蜀藩等部兵马时难道就能够为李定国死战了

    在李定国和永历朝廷的操作下,秦兵早就对他们寒心了。

    北盘江之战,十几万秦兵之所以消极殆战只是因为对面是清军而来。

    西营的将士是不愿意降清,所以才能打上一打。

    要是遇上的是陈建等人的兵马,投国主的口号一喊,估计秦兵们就不是消极怠战而是倒戈一击了。

    南明之所以还能够打一次北盘江。

    一个重大甚至是关键的原因就是李定国的抗清自带大义。

    如果没有满清的威胁,估计滇京事变等不到现在了。

    西营的内部在李定国和永历朝廷的倒行逆施之下,早已经大打出手了。

    如果不是因为有满清这个强大的外部压力,西营的各大势力在晋藩的压迫下还能忍受这么久吗

    所以在昆明城中,其实陈建等人才是优势的一方,而李定国的晋兵才是真正的劣势方。

    要是所有势力能力团结一心,事先联络,那么夺下昆明城根本就没有多少压力。

    只可惜各大势力的心思也不一啊。

    哪怕是蜀藩也是在绝望之中才决定起事的。

    而延安藩和王尚礼的旧部,也是因为局势有利,才会放手一搏的。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梁诚的锦衣卫竭力联络。

    也做不到统一行动,滇京事变的成果也只能局限于此了。

    很快,梁诚四人带着三千余兵马出现在昆明西南方向的官道上和陈建会师。

    而在此时,王尚礼前锋骑兵,已经沿着管道急行北上。

    两日后,南北两路兵马的哨骑成功在宜良以南的五十里处相遇。

    与此同时,在前线的大军之中,一场惊涛骇浪已经爆发。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