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明末:我,孙可望!绝境翻盘! > 第262章 孙可望:我之江山取之满清,而
    第262章 孙可望我之江山取之满清,而非朱明

    砰砰砰

    一颗颗铅弹打在了满城城墙上,大批满人中弹倒地。

    但是在绝境之中,满人的斗志仍旧没有熄灭。

    老弱拿弓箭,妇幼拿火枪。

    每个人都拼命地射击,试图打退西军。

    然而在漫天的喊杀声中,一架架云梯还是架上了满城的城墙。

    无数西军士兵蚁附登城。

    吐尔玛在城头上来回督战,三百八旗兵也竭力抵抗。

    大批满人拼了命的一样,疯狂地砸下一切可以砸下的东西。

    但是在十万驾前军的攻击下,他们的抵抗终究是徒劳的。

    一名驾前军率先登城,一名满洲妇女一刀砍在了他的身上。

    然而无论她怎么努力,力气太小的她终究无法破甲。

    这名驾前军回手一刀,一道血痕从妇女的身上绽放,她直挺挺地倒了下去。

    与此同时,更多的驾前军攀登上城,开始展开血腥的屠杀。

    “杀尼堪”

    “杀尼堪”

    为了活命,满人并没有被屠刀所吓到,而是鼓起勇气在城墙上和驾前军展开肉搏。

    只是这些老弱病残妇幼又如何是驾前军的对手

    一名名满人倒下,一具具尸体出现。

    在血色的杀戮中,满人逐渐崩溃。

    看着这些嗜血的汉人,士气完全衰落,一个个哭喊着向着满城内逃出。

    “三日不封刀”

    一名驾前军将领站在城头大喜过望。

    周围的部下一个个面露精光,在杀光城头满人后,争先恐后下了城墙。

    向着集中了大量财富的满城深处杀出。

    一名孩童摔倒在地上,哇哇大哭。

    一名士兵见状抬手就是一刀,结束了这令人心酸的一幕。

    一名妇女被驾前军一把抱住。

    这名士兵淫笑得翻看这个女人的面容,当看到一脸的麻子后勃然大怒。

    先是扇了两个大巴掌,随后一刀砍杀。

    在另一处,一位面容稍好的满洲女子被一名将领擒拿。

    这名憋了快三个月的将领立马开始扒她的衣服。

    “放开我,你这个尼堪,我可是固山格格”这名格格惊恐地大喊。

    将领闻言不惊反喜。

    “好一个婆娘,你是格格我正好当一回王爷”

    一时间不少驾前军将士都作恶了起来。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野兽,只不过在相对较好的环境还可以约束。

    而军队如果不约束,依仗着武力他们心中的野兽往往会压制不住。

    现在清军、西军、明军、顺军如此。

    以后的军队也是如此。

    当一个人可以肆意地杀烧抢掠,掠夺财富,而无需担负任何后果后。

    他或许可以通过道德感来约束自己。

    可一个群体,一支军队,却往往不能如此。

    就算是现代军队也得靠军纪约束。

    不然一旦野兽脱笼,后果自然不言而喻。

    无论是清军还是左良玉这些明军都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而现在放开了军纪的驾前军也开始无恶不作了。

    好在孙国主一样治军严明,行兵五要更是执行得一丝不苟。

    就连王进才这种兵力众多的将领进入贵州纵兵抢掠后。

    都被孙可望给弄死了。

    所以驾前军这头野兽也就只能祸祸满人。

    “兄弟们,杀光,抢光十几年了就这么一次机会,咱们可不能浪费”

    一名将领开口,进入满城的驾前军纷纷三光起来。

    这十几年了都没烧杀抢掠后,眼前机会自然得把握住。

    驾前军先是杀光了所有的抵抗者。

    而后开始仔细搜刮金银珠宝。

    待夜幕降临后,整个满城除了五千多女人外,再无任何满人存活。

    说是三日不封刀,实际上从第二天开始满城就已经没有不需要封刀的对象了。

    从第二天开始,无事可做的驾前军开始着力祸害这五千多满洲女人。

    待三日结束,这些满洲女人只剩下了最后的八百多存活。

    等到三日一过,驾前军开始招募民夫进满城清理的时候。

    密密麻麻的尸体,各种各样的惨状,出现在众人的眼前。

    所有看到这一幕的民夫都双腿颤抖,胆小者更是直接被吓疯了。

    待屠城结束后,三万多具尸体被孙可望下令焚烧。

    然后这些满人的骨灰被埋在玄武湖旁,上令一碑国主镇虏。

    又在上面兴建校场,令新兵日日夜夜踏在满人的骨灰上进行训练。

    从此南京城又多了一处名胜古迹。

    攻占南京后,十三镇驾前军兵分三路。

    以冯双礼为主将,张煌言等人为辅,率六镇兵马东进,收取镇江、苏州等地。

    以张胜为主将,统率骁骑、龙骧两镇,渡长江收取江北诸地。

    以张虎主将,统率两镇兵马回师西上,稳定皖南各地,并接收重地安庆。

    十镇兵马已发,而孙可望亲自指挥三镇兵马坐镇南京,并作为预备队。

    等整个江南收取后,他就要北伐、西征。

    打通整个长江航道,并率先出手,扰乱河南和山东

    做完这一切后,孙可望也终于能够休息,并且整理江南的内政了。

    “老宗伯率八百罗汉夺门,可谓是十年隐忍人不觉,一举夺门天下知啊”

    两江总督衙门,临时的国主府内,孙可望设宴款待了钱谦益夫妇。

    而万年策、程万里、刘玄初、方于宣等文臣也尽数在列。

    “国主廖赞了,老夫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钱谦益拱手行礼,感慨道。

    “老宗伯为了天下社稷呕心沥血十余载,此种壮举,孤将宣告天下,为老宗伯正名。”孙可望郑重道。

    此言一出,钱谦益整个人都面色涨红,身体忍不住颤抖了起来。

    文人都需要身后名,钱谦益已经七十有七了,孙可望此举真可谓打中了他的要害。

    “如此,那就多谢国主了老朽感激不尽”钱谦益突然起身,想要跪拜行礼。

    孙可望连忙阻拦道“老宗伯何须如此”

    其余各人也连忙出言,这才令钱谦益做罢。

    其实钱谦益这个人孙可望还是比较认可的。

    他这个人有些担当,别的不说,身为江南文坛领袖。

    他敢娶柳如是为正妻,给她名分。

    他是什么身份柳如是是什么身份

    不要说在这个封建礼教时代了。

    就算思想开放的后世,哪个有头有脸的人物敢光明长大,八抬大轿的娶个青楼女子啊

    所有在这件事情上,孙可望得竖起大拇指。

    钱谦益在此事上是个男人了。

    而且还不止如此,水太凉这个典故其实是满清后面编造的。

    只不过由于太经典了,所以才成为钱谦益永远无法洗脱的罪名。

    当然了,钱谦益虽无水太凉之实,但身为江南文坛领袖,剃发降清永远都是他的黑点。

    他这种身份的人一旦降清,其造成的恶劣影响可想而知。

    从某种意义上来来说,孙国主和他也算是同病相怜了。

    虽然降清论的实际作用没那么大,而且二人做出的抗清贡献更是数不胜数。

    但两人地位太高,容易成为众矢之的。

    所以很多事情就被一棍子给打死了。

    孙国主抗清的贡献和降清的作用自然不言而喻了。

    抗清的贡献他是第一,降清的作用嘛,实际上主要是永历朝廷发挥得好。

    很少事情真的赖不到他的头上啊。

    南明自个漏成了筛子,黑锅怎么能让孙国主一人给全背了呢

    而钱谦益降清之时,南京城中根本就不是他做主,根本无碍大局。

    总而言之,孙可望和钱谦益这两位难兄难弟。

    一个是先做贡献再降清,一个是降了清后再做贡献。

    孙可望现在还没下海就上岸了,无论如何也得拉钱谦益一把。

    “国主如此厚恩,老朽实在是无以为报啊”钱谦益激动地拱手,脸上更是感激之色。

    他降过清所有对于细节就没那么在意了。

    张煌言称孙可望为秦王,而钱谦益开口就是国主国主的叫着。

    这也是孙可望准备重用他的原因。

    不然等他登基的时候,手底下的大臣要是想不开闹出了为永历尽忠的闹剧。

    孙国主就有点麻烦了。

    “老宗伯,你可愿为内政首辅”孙可望微笑道。

    钱谦益闻言双眼睁着老大。

    “大明的内政首辅,老夫一个曾经剃发之人,如何敢当啊”他连忙推辞道。

    孙可望自有亲信,他一个外来之人如何能接这个烫手的山芋。

    要是引得万年策等人心怀不满,钱谦益就麻烦了。

    事到如今,南京已复,天下可望。

    只要能够为自己正名,钱谦益就心满意足了。

    毕竟七十七岁的人再搞争权夺位,他也力不从心了。

    要是年轻二十岁,钱谦益倒是对此乐不疲惫,喜欢争权党争。

    只是过去的已经永远过去了,内阁首辅这位曾经梦寐以求的位置,钱谦益如今已经看开了。

    “不是大明的内政首辅,而是孤的内阁首辅。”

    孙可望郑重道“老宗伯,实不相瞒,待江南稳定后孤就要另开新朝,一统天下。”

    “明室失德,本就该亡,若不是满清入关,这江山闯王已经坐了十四年了。”

    “而我孙可望也不是大明的孝子贤孙,打出明朝旗号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尔。”

    此言一出,钱谦益和柳如是心中一撼。

    而万年策等人则是喜笑颜开,方于宣更是大喜过望。

    这货早在云南就鼓吹孙可望登基称帝,到现在已经历时十年了。

    这十年来兜兜转转,国主终究想开了,决定进步了

    国主这一进步,大家自然也就水涨船高,能够跟着进步了

    “国主此言大善,国主的江山取之满清,而非朱明”

    “国主不称帝,还有谁能称帝啊”方于宣连忙开口,满脸地正色。

    “方侍郎所言极是,国主驱逐鞑虏,得国最正,自当为帝”兵部侍郎欧阳直也附和道。

    这两货以前分别是行政六部的礼部主事、兵部郎中,而今都是侍郎了。

    可以说孙可望谋逆团伙中的骨干分子。

    其中方于宣还给孙国主编了国史,查了孙国主的祖宗十八代。

    或编或造,最后得出了结论国主形势一片大好,天命在孙

    这货直到交水之前都在鼓吹孙国主称帝。

    后面孙国主交水兵败后,方于宣被直接抓住凌迟了。

    而欧阳直身为四川人,不但身体好,跑得快,而且跪得利索,直接跑到刘文秀面前痛哭流涕,把锅全甩到了死人头上。

    最后成功地融入了蜀藩。

    待清军南下后,他又在西南地区辗转三年,在雨林和蟒蛇为伴,在深山和老虎为伍。

    后来实在受不了,在1662年投了吴三桂在楚雄安家。

    后面三桂子起兵后,他大喜过望又插了一脚。

    好在最后还是苟了下来,活到了1698年才去世。

    他这一生十分传奇,历官数十,倾家十余次,辗转数千里,最后还是活了下来。

    而蜀乱就是他写的。

    里面详细记载了四川因为常年战乱,老虎泛滥,经常害人。

    估计是他在逃亡期间亲身和老虎打了招呼,做了邻居,所以才能写的那么好。

    书中更有名言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平蜀未平。

    现在行政六部被孙可望保护得好好的,这饱暖思人欲的。

    方于宣这些人实在是想进步啊

    孙可望听着手底下人的吹捧,也是心旷神怡,自豪无比。

    他捡起了李定国不要的广西一步一步地走到了现在。

    他的江山取之满清而非朱明根本没有半点虚话。

    两广、湖南、江南,那一处地方不是咱大明丢了,然后孙国主从满清手中夺回来的

    要论合法性朱元璋都不一定比得过他呢。

    人家老朱是先打内战,再除蒙元。

    靠着刘福通在北方顶着,他收拾了陈友谅和张士诚后再出手摘桃子。

    而孙可望虽然也打了内战,可是输的却是他。

    李定国夺了云贵基业后又迅速丢给满清,现在正在热带雨林里面吃香蕉呢。

    而郑成功也是自个不争气,五万披甲被梁化凤带着万把人给车翻了。

    而他孙可望从丧家之犬一步一步地走到了今天。

    先收拾广西,再取广东和湖南,最后击败满清主力,顺江而下夺取江南。

    如此功绩,就算和朱元璋比,也不弱于人啊

    要知道老朱还捧了蒙古人的臭脚呢。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