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 > 第422章 有点变态
    第422章 有点变态

    毕竟是首都,又是市中心,所以还是挺热闹的。

    步行街非常宽,有点像国内的夜市,两侧搭有白色的账蓬,一边是美食,一边是手工艺品。

    羊毛地毯,牛皮钱包,皮靴,鹿茸,牛角制品,蒙古袍大叔拉着马头琴,长调悠扬而苍凉。

    美食也很有特色。

    “李定安,这是什么,布兹其实就是包子对吧”

    “真聪明”

    这就聪明了

    长眼睛的都会看。

    刚翻起白眼,包子就捂到了嘴边,于徽音笑眯眯的咬了一口。

    “真香。”

    “第一次。”舒静好咬着一块牛肉干,“说准确点,他是第一次出国。”

    范蓉摇摇头“刚才,你说他是你领导”

    蒙语说的好只是其次,关键的是,感觉就没他不懂的东西

    就比如现在

    “大叔,你这奶茶怎么是牛奶熬的”

    “暂时是部一级的项目。”

    还有更惊悚的研究生都还没毕业,却负责项目

    思忖间,范蓉又突的怔住“公派出国,学术交流伱们的项目是什么级别”

    “他不是学汉语言吗,而且前年才毕业”

    什么意思

    愣着神,舒静好“噔噔噔”的跑了几步,从李定安手里抢了几块油炸奶酷,又跑了回来,“要不要”

    “考古。”

    “外国人不喜欢”

    前年本科毕业,今年研三,这是跳了一级

    关键的是,从汉语言到考古,跨度也太大了点

    “呀,还有抓饭”

    范蓉又愣住了“不可能。”

    “暂时”

    “你买不买”

    “这个汤呢”

    “就是石头煮肉,蒙语叫哈拉霍格不难做,但很费时间”

    “他经常来蒙古”

    “那是本科,后来又读了京大考古系的研究生,现在研三。”

    “巴坦,你可以理解为加了土豆、胡萝卜、白菜、面粉、牛奶的羊肉汤。”

    “他是老板啊实验室、课题负责人,我是助理”

    “没面粉,也没大米,连羊肉也没有甚至连個油花都不飘”

    就没人把他当中国人,太有意思了。

    “这个呢”

    “嗯,验收评定的时候,肯定还能提一提。”

    他还会讲价,想骗都骗不到他。走了一路,他不停的说汉语,但那些摊贩和老板都夸他,小伙子汉语说的挺好,是不是在中国留学。

    大叔都被问的愣住了你是来找茬的吧

    我也想按照传统的方法做,但也得能卖的出去

    惊讶一点一点,堆满了女孩的脸。

    “胡舒尔,油炸馅饼,肉的。”

    “翠湾,其实就是牛肉炖面条,里面有洋葱和胡萝卜。”

    “羊奶太膻”

    “这是什么,锅里怎么有石头”

    “蒙古和xj接壤,有抓饭不挺正常”

    “买,吃了太多肉,正好来一杯解解腻。”

    级别还能再提部一级的项目以上又是什么级别。

    她来蒙古都两年了,一到假期就兼职做导游,乌兰巴托、乃至蒙古所有的景区转了无数遍。但感觉,自己懂的还没李定安懂的多

    “你别把他当普通人看”

    “这又是什么”

    “老板他负责什么项目”

    范蓉越来越惊讶。

    “那你叫什么舒第采蒙古国传统奶茶,用牛油羊油或肉熬制。”

    一路走,李定安的嘴就没停下来过一边买,一边吃,还一边讲。

    李定安解释了一下,又叽里咕噜的说了几句,老板给他装了两份。他一个人吃一份,另一份分成三杯,一个女孩吃一杯。

    “他家里好厉害”

    “什么呀”

    舒静好好笑的看着他,“就普通的家庭。”

    “啊”

    “不用啊,都说了别当他是普通人看。”

    原来是这个意思

    无数的念头飞进了脑海,范蓉眼波流转“他多大”

    “二十三”

    好年轻,还好看

    人的热情和好奇感都是有限度的,转了差不多两个小时,于徽音和舒静好就觉得没意思了。

    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甚至大多数的都会说一点汉语,感觉没什么不同。以及大差不差的建筑,随处可见的中国元素,就连美食、特产,也没多大区别,

    像是到了内蒙的哪座城市。

    本来想去彩房子那里看一看,但李定安不同意,范蓉也不建议她们去。

    毕竟不像市中心,治安肯定要稍差一点。

    “带你去个好玩的地方”

    “哪里”

    李定安往远处指了指“蒙古最大、最高档的购物中心,乌兰巴托百货大楼”

    不就是商场

    于徽音和舒静好已经能预见到,可能还不如外面好玩。

    果不其然。

    刚下出租车,一股浓浓的中国风和熟悉感扑面而来。

    舒静好歪着脑袋,左瞅瞅,右看看“这楼,怎么那么像京城的王府井。”

    “像就对了两幢楼一前一后,都是五十年代的建的,而且是同一批设计师,同一批施工队”

    “啊,我们援建的”

    “当然”

    说着话,四个人进了商场。

    于徽音和舒静好对视了一眼,满脸都是失望。

    海尔的冰箱,小天鹅的洗衣机,海信的电视,景德镇的盘子和碗,洁丽雅的毛巾,三笑的牙刷,高露洁的牙膏

    外国的品牌也有,比如乔丹不对,这个好像也是国产品牌。

    上到二楼,才会看到一些日韩品牌,不多,但都很贵,比一楼的贵好几倍。

    蔬菜水果也贵,一公斤辣椒合人民币六十块,是牛肉的两倍,还是顶好的黄膘牛肉。

    换成羊肉,则是三倍。

    一颗拳头大的苹果二十,一斤白菜十二,一根黄瓜十块。

    “李定安,怎么这么贵”

    “全都要进口,当然贵。”

    “从哪进”

    “当然是中国,所有的蔬菜水果,以及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轻工业产品,都是从咱们那里进。”

    “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们对我们的认同感应该很高啊”

    李定安想了想,吐了两个字“教育”

    飞机上的时候王永谦在,他没好说固然有历史原因,比如被满清奴役了三百年,也有政治原因,比如他们和北边更亲近。为了去汉化,文化更是被阉割的稀碎,蒙古文化传承还不如内蒙完整。

    但李定安觉得,根子上就有问题。

    当然,只是胡思乱想一下,反正他也不是很懂。

    大致转了转,李定安带着她们下到一楼,又从后门出去,又穿过两道巷子,到了一条稍嫌老旧和古朴的街道。

    三个女孩都惊呆了这是什么,古玩街

    于徽音和舒静音吃惊的是蒙古竟然也有卖古董的地方

    范蓉比她们更吃惊乌兰巴托她不知转了多少遍,觉得没有哪一条路,哪一条街是她不知道的,但这里,真就是第一次来。

    再一瞅,真就小的可怜就一个小巷子,还没五十米长,大致数数,也就十五六家店。门口也没什么牌子和标识,不进去,还真就不知道是卖什么的。

    “李老师,你怎么知道这里”

    “看旅游攻略”

    “哪里有攻略”

    “tiktok国外版抖音,贼好用”李定安呲着牙笑,“还劲爆,要不要也帮你们下载一个”

    于徽音和舒静好一起瞪他。

    范蓉愕然好久,往店里指了指“李老师,这个我真不懂”

    意思是十有八九是骗人的,最好别进去。

    “没事,就随便看看”

    李定安带着她们进了店。

    看店的是个小伙子,穿蒙古袍,戴礼帽,说的却是字正腔圆的汉语“你好,欢迎光临”

    “nhгээдxaцгaar。我带他们随便看看。”

    “随便看,你是导游吗”

    “tnn是的”

    “留学生”

    李定安点点头“tэгээдчn你呢。”

    “我在国立教育大学师范类历史系读书,还没开学,帮我爸爸看店。”

    两人挺搞笑蒙古人说汉语,汉人却说蒙语,关键的是,还对答如流

    于徽音和舒静好鼓着腮帮子李定安又装蒙古人

    关键是装的贼像小伙子说帮他介绍一下,李定安说不用,他来就行。

    然后,小伙子的眼睛越睁越大。

    就比如一件带有典型的蒙元风格的錾花银盘,李定安从饰纹的起源,演变过程,以及涉及的历史时期,从匈奴讲到柔然,从柔然又讲到突厥,又从突厥讲到回鹘,然后讲到蒙元时期讲的详之又详,清清楚楚。

    别说范蓉了,连专学蒙古国历史的小伙子都感觉没他懂的多。

    “兄弟,厉害,你在中国学什么”

    “历史,考古。”

    “哪个大学”

    “京大。”

    怪不得

    小伙子竖了个大拇指“你这么专业,导游工资应该挺好高吧”

    “还行”

    李定安敷衍了一句,放下了银盘。

    于徽音瞅了瞅“你怎么不买”

    仿的,怎么买

    李定安笑了笑,舒静好又惊呼一声“你们看,青花大罐好大”

    确实挺大,高五十左右,腹径足有三十,胎骨厚重,器形巨大,纹饰繁密有序,胎色灰白坚致。

    画的是童子戏水图,人物生动,线条柔合,青花饰纹深沉而浓艳,还带有不同程度的黑斑,底部无釉,但有旋纹,偶尔的地方能看到暗红色的小点。

    包浆匀润,蛤蜊光也很亮,基本都符合元青花的特点。

    别说,乍一看,挺真。

    舒静好张大了嘴,指了指黑斑“锡光”

    李定安点点头。

    她又指指底圈的红点“火山红”

    李定安又点点头。

    “元青花”

    李定安顿时就乐了你想什么好事呢

    舒静好没忍住,又看了看标签6000000000nt。

    她低下头算了算合人民币,才一千万出头好便宜

    东西要是真的,拿到国内能翻一百倍

    “买不买”

    买个头

    “你别老做白日梦行不行”

    “元青花喛,本就是元朝烧制,出现在这里不挺正常”

    正常个嘚儿

    它可以出现在总统府,可以出现在国家宫蒙古国会大厦,或是国立博物馆,但绝不可能出现在这里,也不可能只卖一千万出头,更不可能随随便便就能碰到。

    也别觉得这里是蒙古,东西看着也是哪哪都像,就以为应该是真品敢有这样的侥幸心理,就等着倾家荡产吧。

    李定安按着她的肩膀转了一圈“好好看我说的是柜子里,别看墙上那些挂毯和唐卡藏传佛教卷轴画,看铜器、银器、瓷器是不是很眼熟。”

    确实有点。

    要是光看这些,感觉和京城的文物商店区别不大

    嗯京城

    舒静好抬起头,眼神直勾勾的,愣了好久“潘潘家园”

    “还好,没算笨到家。”

    这里的物件,不管是铜的、铁的,还是瓷的,包括墙上的彩毯,十件中有九件都是从潘家园进的货。

    国际倒爷吗,倒腾点文物很正常。也更说不定,这家店就是中国人开的

    “怎怎么这样”

    不然呢

    数遍全世界,就中国的文化传承最完整,这儿与中国的渊源又那么深。

    关键是国人贼爱好这个,偏偏眼力都不怎么行,却贼自信

    不骗你骗谁

    李定安摇摇头,继续往下看。

    看到几幅唐卡后,他本能的停了下来。

    一幅横轴,质地好像是牛皮,宽一米,长足有三米,卷首画着一男一女,立像,但没穿放服。

    画的还贼形像,贼立体,不是一般的清楚。

    之后,像是受了什么刑罚,一男一女的头颅、四肢、躯干被分解开。再之后,甚至剥开了肚子,剥开了皮,掏出了内脏,取出了骨头

    每一幅图的旁边还写着密密麻麻的小字,像是梵文,更像是用血写上去的。

    扫了几眼,三个女孩齐齐的往后一缩,感觉浑身的寒毛都竖了起来太恐怖了,甚至有点恶心。

    李定安却看的津津有味,可能是嫌看的不够清楚,又拿出了放大镜。

    一看就是十多分钟,他直起腰,指了指标签“五亿,能不能偏宜点”

    小伙子下意识的问“谁买”

    “你觉得呢”

    那三个人躲的远远的,恨不得搂一块。

    “那就两千万”

    哈哈

    等于从一百万人民币直接降到了五万。

    看吧,这就是装本地人的好处。

    当然,也可能是李定安表现的太专业,小伙子觉得骗不到他。

    当场付款,用的还是微信,李定安喜滋滋的把长盒夹在了胳膊底下。

    又随意瞅了一圈,他指指一幅正方型的唐卡“这幅也包了”

    售价五百万图格里克,合人民币一万过一点,他也就懒的讲价。

    三个女孩一看,又瞪大了眼睛依旧是一男一女,依旧是立象,依旧不着寸缕。

    但这次更露骨欢喜佛而且画的很是生动,小孩来瞄一眼,都知道这两人在干什么。

    眯着眼睛瞅了几眼,范蓉心里冒出一丝念头他怎么尽挑这种稀奇古怪,还让人不怎么舒服的东西

    感觉有点变态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