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方知是水浒 > 第305章 上台,上台!
    这两天有事更得少,明天正常更新,会把之前少更的都补回来,拜谢大家了

    这时花台上发现了前方的吵闹,主持诗会的太学司业询问道“何事喧哗”

    学正闻言下去查看,片刻后脸色不好地回来“司业,有狂生妄言,学子们与其辩驳。”

    司业奇道“是何妄言,竟引发学子辨驳”

    学正气道“不知哪家书院狂生,大言不惭,竟说用脚做诗都比柱墙上的好,学子们气愤,让他上台作诗,或是道歉,他却既不上台,亦不道歉,正在那点评柱墙上诗词,说学子们的书没读好,才做出这等平庸文章。”

    司业皱眉,用脚做出来的都比柱墙上的好这何止狂妄,简直就是无理至极,居然还敢点评那些贴出去的诗词,也太过骄矜自大了

    他沉了脸色,道“可知是哪家书院学生”

    学正道“这个倒是不知,但看他年不过双十,大抵学子无疑,那柱墙上多是我太学生文章,这狂生胡乱点评,只怕于我太学名气有损”

    司业虽然心中不悦,但暗想这诗会本就是露天开放,谁都可以上台作诗评论,若是强加阻止,同样会损太学名声,他沉吟道“既然这狂生自大狂妄,那就让他上台作诗,做不出或是做得不如,也算惩治”

    赵柽此刻正在台下指着柱墙上诗词批判,浑然不知学正添油加醋,把用脚作诗变成了他的言辞。

    他正指着一句“月如美人颊”,批评道“中秋自古是圆月,你们谁看过美人的脸和圆月一样大,那还叫美人吗你们不会都喜欢这种美人吧”

    周围士子闻言无不恨得牙痒,却又没法反驳,确实没有美人长着圆月般大脸,那也就不算是美人了。

    赵柽又指着一句“天有不测风云,月有悲欢离合”,冷笑道“大中秋的,写甚么不测风云,真煞风景,还有这月有悲欢离合,分明是仿照东坡居士的人有悲欢离合,却画虎不成反类犬,狗屁不通”

    旁边一名士子立刻涨红了脸,那首词就是他写的,本来上了柱墙,心中洋洋自得,但此刻却恨不得找个地缝儿钻进去。

    赵柽又点评了几首,无不都是毛病,那几首词的学子在旁边虽然不服,但也找不出理由反驳,其中一人道“兄台既然这般厉害,为何不上台作一首让我等开开眼界”

    严学子更是道“兄台在此只逞口舌之利,不敢上台作诗,岂非纸上谈兵”

    赵柽笑着瞅了瞅众学子,还未待说话,那边赵棫道“我二哥若是出手,只怕你们会羞愧难当,掩面而逃”

    学子们气道“只说不做,不信有此才学本领”

    这时学正过来,脸带愤然地看向赵柽“你是哪家书院学生胡乱点评甚么,真有才学就去台上作诗,莫要在此处故做高深”

    赵柽笑道“真要我作诗”

    学正冷笑“司业发话让你上台,你可是怕了我看你是银样蜡枪头,光说不练的假把式,你这等学子我见惯了,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样样皆松,若是不敢,便给我太学生道歉,若不道歉,就找去你所在学堂书院,告你个行为不端之过。”

    行为不端虽然不是大错,但读书人重声名,做学生时有这种声名,对将来步入仕途多少会有些影响。

    学正这招不可谓不狠,赵柽却摇了摇头,笑道“我在家中读书。”

    学正闻言顿时一愣,大宋重教育,哪怕村镇之地都有学堂,一般来说读书人极少在家学习,都是去学堂读书,东京也是如此,国子学就是专为七品以上官员子弟读书准备的地方。

    而在家中读书的大概只有两种情况,第一种就是家有大儒,这种自然不必去外面,毕竟大儒也是要收弟子的,在家中读就是。

    第二种则是身份显贵,这种不用多说,顾虑安全,大抵是不会去学堂,而是请当世名师前来教读。

    学正看着赵柽心内疑惑,赵柽衣着打扮不像平民,他不由打起鼓来,暗想莫非是朝上哪家衙内公子

    赵柽见其表情知其所想,笑道“吾父乃当世大儒,书画文章皆称绝于世”

    学正自然不信,哪里有那么多大儒,尤其当下,只有两三人可配此称呼,但都不住在东京,看眼前这狂生携弟带妹,满嘴京城口音,一看就是开封人,便判定他在胡扯,连之前在家读书的话也断为谎言。

    学正不屑道“东京哪来的大儒,若不上台,就赶快致歉,不然寻到你学堂,当有好受”

    赵柽笑了笑,不再搭理学正,冲周处使个眼色,让他保护好赵福金姐弟二人,随后分开人群,顺着那条通道,向花台走去。

    这时已经吸引了许多人向这边张望,一传十,十传百,看诗会的十之七八都知道了发生何事。

    那些太学生,国子学学生,以及各家书院学堂的学生都愤愤不平,觉得赵柽实在太过狂妄傲慢,连用脚写诗这种话都说的出来,简直就是在折损各家学堂的颜面,毕竟柱墙之上张贴的诗词,几乎都是各处士子所写,涵盖了大半个东京的学堂。

    至于其他人,却是瞧个热闹,文人间的热闹好看,尤其诗会这种,说不得就蹦出首一鸣惊人的诗词来,到时候传唱开去,自家亲眼目睹便有了茶余饭后的谈资,可以添油加醋吹嘘一番。

    赵柽慢悠悠走到花台前登上,只见这台颇大,最里面排了桌子,桌上放了茶汤果子小饼之类,后面坐着七八个人,看穿戴是太学里的司业学正博士,此刻都面色不善地瞅他,显然是被他用脚写诗给气得够呛。

    而台的侧方有乐工几人,丝竹管弦俱全。

    另一侧则是誊案,负责记录作诗者姓名,然后将作诗人吟诵的诗词抄录下来,交给后面太学官员,众人商议之后,有出类拔萃的就张贴上柱墙。

    赵柽背着手,也不去记录姓名,往台中一站,眼望下面黑压压的观看人群,怕不是有数千上万人之多。

    其中太学学生就有几千,还有其他书院学堂的,剩下则是闻名前来观看的百姓。

    后面太学官员看他不过来见礼,都黑了脸,刚才下台的学正气道“简直狂悖无礼,狂悖无礼”

    司业皱眉,望向赵柽身影,总觉得哪里不对,似乎在什么地方见过这狂生。

    本章完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