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汉末:家祖乡啬夫 > 第130章 本初生妒,周郎辞官
    第130章 本初生妒,周郎辞官

    城墙上。

    周琦看着溃逃的黄巾军,脸上终于露出了些许疲态。

    他唤来周瑾,吩咐道“送两封公文,一则告知左中郎将长社已克,令其领兵进驻城内。”

    “二则送往阳翟,请曹孟德前来长社会师。”

    周瑾离去以后,周琦又吩咐许褚道“仲康且率五百官兵出城,搜寻那些走散的官兵,期间要注意黄巾溃兵。”

    雨夜行军,周琦带领了五千兵马,结果走散、掉队了将近两千人。

    这些走散的官兵,周琦自然不可能不闻不顾,所以才专门派许褚前去搜寻。

    将所有事情吩咐下去以后,周琦强撑着身体的疲惫,开始在城内张榜安民,并且命令人看守黄巾俘虏。

    本来还混乱不堪的长社,随着周琦一道又一道政令的下达,很快就逐渐趋于平静。

    周琦并未下去休息,而是来到了县衙府库,看着里面堆积如山的粮草,脸上终于浮现出了些许笑容。

    “典君,辛苦你继续看守一阵,待左中郎率领抵达城内,就可以休息了。”

    破城以后,周琦率先让典韦领兵杀至县衙府库,将粮仓全都保护起来,有了这些粮草,朝廷的压力也会减轻许多。

    大雨又断断续续下了两日,周琦尚未等到曹操领兵前来长社,却是等到了杜远所率领的两万黄巾军。

    面对这点黄巾军,周琦与皇甫嵩自不会畏惧,以逸待劳很快就击破黄巾援兵。

    长社城,一个富户宅邸内。

    周琦看着病倒的戏志才,脸上带着深深的自责。

    前些天官兵冒雨行军作战,戏志才本就身子骨较弱,受凉以后就病倒了。

    虽然周琦寻来了城内最好的医师,暂时控制了戏志才的病情,可经由此事以后,戏志才也有些伤了元气。

    不仅仅是戏志才,官兵之中也有许多人病倒,特别是当初跟随周琦自安丰出来的官兵,病者最多。

    只因当初火攻彭脱之时,麾下就有许多安丰县的士卒,跟随周琦淋了一晚上的雨。

    这次奔袭长社,那些士卒再次淋雨,以致许多人都病倒了。

    “明公无需自责,若非天下大乱,吾等黔首想要建功立业,却是根本不可能。”

    “能随明公屡战屡胜,名留青史,受点风寒又算什么”

    周琦紧紧握住戏志才的手,道“若早知如此,吾必不会唤志才过来。在我看来,区区功劳,根本比不上志才身体重要。”

    周琦并非只是收买人心,所言皆发自肺腑。

    相比起戏志才这位谋士,讨伐黄巾的功劳又算得了什么

    看着周琦那真挚的眼神,戏志才眼中浮现出了些许笑意,而后坐起来,正色道“吾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周琦却是说道“你我相识相知四载,又有什么话不能明言”

    戏志才道“明公不过二十一二,却已屡立奇功。若出身士族,朝中有人,又有家族作为依靠,自是无妨。”

    “然以明公之出身,虽得袁氏赏识,终究锋芒太甚,恐遭人猜忌。”

    “如此讨伐黄巾纵能立下泼天大功,亦只可显赫一时,早晚必被奸人所害也。”

    周琦闻言,不由心中微动。

    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周琦在朝中没有深厚的背景,太过锋芒毕露,绝非什么好事。

    莫说是那些士族出身的子弟,可能会心中嫉妒,就连当朝天子,也不见得能够容下如此年轻有为之人。

    念及于此,周琦急忙问道“先生何以教我”

    戏志才道“恰逢明公屡次冒雨与贼人作战,或可以此为由佯装病倒,暂不理讨贼之事。”

    “以明公所获取之功劳,已有进身之阶,名声亦传遍天下,静看风云变化即可。”

    次日,曹操领兵抵达长社,正准备与周琦好好叙旧,却是听闻对方已经病倒,不由大惊失色,急忙前来探望。

    “子异,你身体如何了”

    曹操顾不得前去拜会皇甫嵩,就径直来到了周琦的床榻前面,紧紧握住对方双手,眼中满是担忧。

    看着曹操真挚的模样,周琦也是暗自感叹,居然会得到这位枭雄的友谊。

    他强撑着坐了起来,道“医师说了,我应该是数次于雨中作战,更兼操劳过度,这才导致风寒入体。”

    “我身体已无大碍,只觉每日昏昏沉沉,疲惫不已。军中事务,恐难继续操持。”

    曹操不由叹道“子异复克长社,波才粮草匮乏,腹背受敌,正值建功立业之机,岂能错过此等良机”

    周琦闻言,却是不知该说什么。

    他自己苦心经营,屡战屡胜,立下了泼天功劳,却只是假右中郎将。

    反观曹操,未立寸功,就已经被朝廷任命为骑都尉,按照品秩来讲还在周琦之上。

    只能说,汉末出身实在太过重要。

    周琦拼死拼活,反而不及曹操有个好祖父,有个好父亲。

    这些话,周琦自不会对曹操讲,而是叹道“我亦有心为国除贼,奈何已经力不从心。如今正值击破波才最佳时机,切不可因为我之缘故,而错失战机。”

    “我已上奏朝廷,请辞假右中郎将职位。”

    “长社之内军务,还当有孟德兄与左中郎将多多操持。”

    两人见面,曹操担心周琦身体,并未叙旧太多,就忙着去处理军中事务了。

    正如周琦所言那般。

    现在的波才腹背受敌,没有了长社的供给,纵然夺得新郑,亦未免有些缺粮。

    以皇甫嵩的老谋持重,再加上曹操麾下五千生力军的加入,想必要不了多久,便能击破波才,平定颍川黄巾。

    周琦在这个紧要关头病倒,也是为了将功劳分润下去。

    雒阳,袁府。

    自从周琦于汝南大破黄巾,被朝廷封为假右中郎将以后,袁绍就失去了往日的洒脱,反而每日眉头紧皱。

    他固然看重周琦。

    但无论再怎么看重,在袁绍这位世家子弟眼中,周琦终究没有办法与自己相提并论。

    可周琦现在的名望与地位,已经要远远超过袁绍,这多少让袁绍心中产生了些许芥蒂。

    这种心理其实也非常容易理解。

    就好比之前一直不如自己的朋友,甚至还要仰仗自己才能赚点钱,却突然飞黄腾达,资产要远远超过自己。

    想必无论何人,遇到这种情况,心里都会不怎么舒服吧。

    好在周琦只是假右中郎将,仅有代理之职。

    袁绍自信,如果自己出仕的话,官职未必会比周琦低。

    不过他也担心,周琦在战场上又立奇功,所以每日才显得有些魂不守舍。

    当前线再次传来捷报,袁绍得知周琦奇袭攻下长社的消息以后,那份隐隐的嫉妒之心,就变得越发浓烈起来。

    不仅仅是袁绍,袁逢也为此特意找了过来。

    “周子异固然算我袁氏门生,却未免升迁太快,又能征善战,屡立奇功,为父担心伱未来压制不住对方。”

    袁绍问道“既然如此,父亲当日为何极力举荐其为右中郎将”

    袁逢捋了捋胡须,道“汝叔父欲借周子异之势,再次角逐三公之位,如此袁氏才能长盛不衰。”

    袁绍闻言眉头微皱,道“父亲虽有计较,亦当略作压制。”

    “宦官素来仇视周子异,若张让、赵忠等人再到陛下面前进谗言,父亲可酌情置之不理,如此亦能制衡一二。”

    “子异毕竟太过年轻,骤然身居高位,立下太多功劳,并非好事。”

    “多多磨炼,方能有大成就。”

    袁逢深以为然。

    两人正考虑着如何才能让周琦多磨炼一下,前线却是传来周琦病倒,请辞右中郎将职位之事。

    袁绍得到消息以后,不由叹道“吾本以为子异能够继续建功立业,未曾想遭逢此事,真是可惜可叹啊”

    天子本来因为周琦复克长社,大破杜远之事,还准备嘉奖一番。

    未曾想,很快就传来了周琦病倒,请辞右中郎将职位之事,却是打乱了天子的计划。

    “诸卿以为,周子异请辞,朕是否应当准奏”

    朝中公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终都将目光放在了袁氏兄弟身上。

    天子看到众人表情,遂向袁逢问道“周将军乃袁卿举荐之人,卿以为当如何处置”

    袁逢出班奏道“周子异虽有统兵之才,如今却正值讨伐黄巾关键时期,彼重病不能理事,臣以为当准其所奏,可令其暂时返回安丰,先以养病为主。”

    天子若有所思的看了袁逢一眼,继续问道“袁卿以为,何人能领其麾下之兵”

    袁逢奏道“骑都尉曹孟德已然领兵抵达长社,不如令其暂领周子异麾下之兵。”

    天子略作沉吟,最终说道“准奏”

    长社。

    卧床不起的周琦,得到了来自朝廷的诏书。

    周琦得知,天子果然准奏,让曹操带领其麾下兵马继续讨伐黄巾。

    甚至于。

    朝廷罢免了周琦假右中郎将官职,却没有任何其余赏赐,周琦心中顿时闪过了些许寒意。

    俗话说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

    黄巾现在尚未平定,周琦也只是生病而已,朝廷居然就如对待有功之臣,岂不令人心寒

    要知道,哪怕周琦现在生病不能领兵,仍旧立下了汗马功劳,多少也应该给些其他赏赐吧。

    现在呢,就这样轻飘飘打发他返回安丰县,岂不可笑

    更重要的是。

    包括袁氏在内的满朝公卿,居然没有人为周琦说话,这才是最可怕之事。

    周琦深吸口气,强压住心中的愤怒,终究还是收起了最后一丝侥幸心理。

    戏志才叹道“看来我所料不差,明公以微末之出身屡立奇功,置满朝公卿、世家大族于何地”

    “若非明公早日收手,日后必然满朝皆敌。”

    好似看出了周琦心中的愤怒,戏志才劝道“袁氏所为,亦乃常理。”

    “若明公之名望皆远超袁本初,此乃主弱臣强之势,必会招致袁氏猜忌。”

    “明公有名望、才学,袁氏也绝不会轻易放弃,否则其余世家欲结交明公者不知几何。”

    戏志才之言,倒也并非无的放矢。

    远的不说。

    如果袁氏真的放弃周琦,恐怕汝南太守赵谦马上就会对其进行拉拢,将周琦纳入麾下。

    周琦已经向世人证明了自己的才学,完全有能力兴盛一个家族。

    士人虽会嫉妒甚至忌惮周琦,却不会否认他的才能。

    那些想要更进一步的世家,也不介意利用周琦的才能,让自己家族走得更远。

    “既如此,待交接完毕,就返回安丰县吧。”

    说完这些话,周琦就感到了深深的疲惫,对于这个朝廷也是失望透顶。

    县衙之内。

    当皇甫嵩、曹操得知,周琦辞掉右中郎将职位,返回安丰养病的消息以后,都无比吃惊。

    “子异并非得了大病,怎会请辞”

    “且子异此前讨伐黄巾立下汗马功劳,就算请辞朝廷也应该给予其余赏赐才对,为何如此吝啬”

    看着愤愤不平的曹操,皇甫嵩却是深深叹了口气。

    相比起曹操,皇甫嵩更加了解朝中公卿的心思。

    事实上,他此前对于周琦这位年轻人,都起了些许嫉妒心理。

    不过皇甫嵩毕竟出身将门世家,也敬佩周琦的领兵之才,只是心中多少有些失落。

    皇甫嵩都如此,更不用说那些高高在上的公卿了。

    在皇甫嵩看来,周琦懂得急流勇退,未尝不是一个好的抉择。

    交接完毕以后,周琦唤来典韦、许褚、周瑾、黄邵等人,说道“吾已请辞,准备返回安丰县养病。”

    “你们是想要与我一同前往安丰,还是继续留在此地建功立业”

    周琦话音刚落,许褚当即喝道“明公立下如此功劳,尚未得朝廷半分赏赐,吾等只是跟随明公冲锋陷阵之马前卒,想必朝廷也不会将某放在眼中。”

    “某愿随明公返回安丰县,哪怕仅为县中一小吏,亦好过在此受那些鸟气”

    有了许褚带头,包括黄邵在内的其余人,也都纷纷应和。

    就这样,周琦在自己最高光的时刻,带着不足两千人返回安丰。

    皇甫嵩本来还想留下许褚、典韦,以及黄邵麾下千余黄巾,可是没有了周琦,这些人都不愿意继续留下。

    皇甫嵩也不好强求,只得放任他们离去。

    说到底,这些人的性质仍旧属于义军与部曲,并不受军中管制。

    这是本月最后一天,更了十八万字,平均每天六千,比不上日万的大佬,不也算太拉垮,感谢有大家的陪伴。黄巾之乱剧情差不多也要结束了,之所以这么突兀,原因有二。

    一主角刷了不少名望与战功,还收了个小弟,再争剩下的功劳吃相太难看,他顶不住。

    二一直刷黄巾军,剧情推动太慢,没这个必要。俺写书,该细写就细写,该略写就略写,不水文。

    至于主角的去处,这个不需要担心,很早以前就有伏笔,不会留在安丰,他会参与到下一个历史事件中。

    具体是哪个历史事件,兄弟们可以猜猜。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