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汉末:家祖乡啬夫 > 第137章 三军尽没,盖勋守节
    第137章 三军尽没,盖勋守节

    两人之间突然爆发的争论,吓住了在场所有官吏。

    他们没想到,向来谦逊好说话的周都尉,居然会选择与新任凉州刺史硬钢。

    不过听完两人的对话,再想想周琦往日战绩,这些郡中官吏大多都选择相信周琦。

    可如今处于战争时期,刺史的命令就是军令。

    他虽不能处置周琦这种秩比两千石的武官,可两千石以下的官吏,对于刺史的权威还是颇为忌惮。

    周琦被下狱以后,杨雍将目光放在了盖勋身上,沉声道“盖长史可愿领兵前去救援护羌校尉”

    盖勋略作迟疑,最终还是应承了下来。

    牢房,干净而整洁,狱卒态度也十分和善。

    像周琦这种秩比两千石的高官,哪怕被下狱,也不是这些狱卒所能得罪的存在。

    当然。

    想必任何狱卒,看到人高马大且手持武器的典韦、许褚,态度都会变得谦卑吧。

    周琦倒也没有仗着身份故意刁难这些狱卒,反而对待所有人都非常和善。

    “那刺史自己不通兵事,反而要将都尉下狱,简直岂有此理”

    许褚虎目圆瞪,显然憋了一肚子气。

    周琦坐在牢房内,却是没有了方才与杨雍据理力争的锐气,反而显得颇为轻松惬意。

    “都尉,你难道不生气”

    典韦看着周琦这副模样,忍不住出言问道。

    周琦叹了口气,道“生气又如何,不生气又如何”

    “凉州局势糜乱至斯,朝廷接连派来的三位刺史,都根本不通兵事。”

    “所谓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朝廷但凡早点派出一位精通兵事的刺史,局势也不至于到了此等程度。”

    一开始,周琦有能力改变凉州局势。

    奈何他处处受人掣肘,上面还压着凉州刺史,自己没有独自领兵作战之权,胸有沟壑又能如何

    有时候,他还挺怀念在赵谦手下领兵的时候。

    虽说赵谦统兵才能不咋地,至少对方愿意放权,而且对于周琦无比信任。

    正是因为这份信任与放权,周琦才能大展拳脚。

    可自从来到凉州以后,他虽然名义上乃是汉阳郡都尉,能够统管全郡兵马。

    奈何有刺史压着,却什么也做不了,岂不憋屈

    典韦、许褚闻言,皆默然无语。

    就在此时,却是有脚步声传来。

    三人转头望去,看到了满脸愁容的盖勋,朝着牢房内走来。

    “先生。”

    哪怕周琦官职比盖勋高,却始终保持着恭敬,是以看到盖勋来了以后,第一时间站起身见礼。

    盖勋看着周琦,问道“子异今日为何如此反常”

    周琦闻言,却是心中微惊。

    按照周琦往日性格,属于那种有能力、谦逊且比较苟的类型,基本不太可能当面与刺史翻脸。

    别人或许看不出来,盖勋却是感觉到了周琦的反常。

    周琦脸上露出苦笑,道“凉州局势糜乱至此,我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希望朝廷能够派遣一位真正有能力的刺史。”

    “未曾想,接连三位刺史都不通兵事。”

    “再这么持续下去,叛军实力必然会继续膨胀,最终恐怕会变得难以控制。”

    说到这里,周琦看向盖勋,道“此次叛军围困护羌校尉夏育,明显就是一个圈套,想必先生也能看出来吧。”

    “明知是圈套,刺史还让我们前去救援,岂不糊涂”

    盖勋闻言,先是沉默半晌,继而叹道“此间或另有隐情。”

    周琦神情微动,问道“还请先生细说。”

    盖勋见牢房内收拾的非常干净,索性引着周琦两人一起坐在床上,开始娓娓道来。

    “子异可知,新任护羌校尉夏育何许人也”

    周琦说道“此人乃段太尉昔日麾下骁将,随段太尉南征北战,斩敌无数,可谓是战功赫赫。”

    盖勋再问“段太尉又是怎么死的”

    周琦闻言,当即沉默不语。

    段颎之案,可是周琦一手经办,还被段颎赠送了平羌之策,眼睁睁的看着段颎死于狱中。

    战功赫赫的段颎落得如此下场,不外乎党争罢了。

    盖勋见周琦不语,当即自顾自说道“段太尉虽然战功赫赫,却为了升迁投靠宦官,夏育作为段太尉昔日麾下骁将,自然也是宦官爪牙。”

    “昔年因党争之故,宦官暗中鼓动陛下发兵攻打鲜卑,令夏育、田晏、臧旻三人,领兵数万,分三路进兵,远赴塞外两千余里剿灭鲜卑。”

    “最终三将落入重围,数万精骑全军覆没,三人各率数骑逃回,皆被贬为庶人。”

    说到这里,盖勋口中满是唏嘘。

    这场战事,发生在熹平六年,周琦穿越过来还没多久。

    这也是汉朝在对外的战争中,极其罕有的大败,朝廷为了脸面,并未大肆宣扬此事,就连史书记载都不多。

    所以对于此战,周琦了解也并不多,只知道确有其事。

    盖勋接下来的话,却是让周琦对汉军的那场惨败,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

    说起这场战争,其实也与段颎有关。

    段颎此前因病被罢官,夏育、田晏作为段颎旧部,虽然因为依附宦官的缘故,才开始混的风生水起。

    可没有战事以后,再加上靠山被罢官,两人在朝中的日子也越来越不好过。

    田晏犯事被治罪以后,也想要打一场仗建功立业。

    刚好当时鲜卑在北方做大,并且连年南下寇边,所以两人就买通了大宦官王甫,请求出塞征讨鲜卑。

    这下可好。

    王甫听到二人的建议,觉得这是壮大自身党羽的时机,如果真能出塞剿灭鲜卑,也足以留名青史,对于宦官的名声也是有好处滴。

    天子刘宏,当时又恰巧弄死了渤海王,还灭了宋皇后全族,惹得士大夫以及宗亲愤怒不已,全都上疏弹劾宦官,而且指责天子。

    这个时候,北击鲜卑既能转移内部矛盾,也能开疆拓土名垂青史。

    于是乎,天子当即不顾众人反对,执意发起了这场对鲜卑的战争

    士大夫集团虽然觉得,夏育、田晏二人不太可能建功,却也担心他们果真能够击破鲜卑,让宦官声势大振。

    思来想去,他们最终也推出了自己的代言人臧旻,令其跟随夏育田晏一同领兵出塞。

    估计是夏育、田晏担心臧旻过来蹭自己功劳,索性建议兵分三路,各自领兵出塞攻打鲜卑的大部落。

    然后呢,全军覆没了。

    周琦听到这里,不由暗自咂舌。

    好家伙。

    朝廷兵马本就不多,再兵分三路出塞两千余里击贼,那不是妥妥的给鲜卑人送菜吗

    数万精锐折戟北方,并不能说这些人战斗力不行。

    只能说,他们死的冤,死于朝廷党争,死于宦官与当朝天子的好大喜功。

    或许正是因为那场惨败,才让王甫在天子那里彻底失宠,才有了阳球缉拿王甫,灭其全族之事。

    汉末发生的许多事情,其实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谓是一环扣一环。

    按理来讲,夏育经此惨败以后,或许政治生涯就已经到头了。

    王甫、曹节先后身死,等到张让、赵忠等人执政以后,却发现自己没有了能够统兵的外援。

    于是乎。

    本来被弃用的夏育,再次有了腾飞之机。

    可惜给他机会他不中用啊,最终又被叛军围困于草原之上,眼看性命不保。

    如果夏育不是张让等人推举的将领,死就死了,就算全军覆没,杨雍也不见得会发兵救援。

    但是,夏育身为张让等宦官推举的将领。

    如果这么轻易被叛军所杀,张让这些举荐的宦官也会有连带责任。

    他们,自不可能为此背锅。

    假如杨雍没有什么动作,那么张让等人肯定就会进谗言,称凉州刺史坐视友军被围,却不发兵救援,然后将这口锅甩到杨雍头上。

    杨雍可不傻,知道其中的风险。

    故此,他哪怕明知这是叛军的圈套,还会大张旗鼓的派人前去救援。

    他并不是真心救援夏育,只是想堵住宦官之口,避免对方最后将锅甩到自己头上。

    说到底。

    无论周琦还是盖勋,亦或是那些被派去救援夏育的士卒,都只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而已。

    杨雍之所以如此针对盖勋,其实并非没有原因。

    首先,盖勋在凉州的名望实在太高,杨雍很难驾驭,自然想要借刀杀人。

    其次,盖勋接连弹劾了两位凉州刺史,都让他们被罢官治罪,这种以下克上的行为很容易受人猜忌。

    杨雍作为新任凉州刺史,自然不希望自己最后也栽在盖勋手上。

    周琦了解了事情的详情以后,当即气得咬牙切齿,对着盖勋说道“无论朝廷亦或是刺史,都将我等性命当做博弈之筹码。”

    “先生既知杨雍所谋,万不能如其所愿啊。”

    盖勋闻言,却是正色道“无论党争亦或是算计,我都不愿参与其中,只想为这个国家尽一份绵薄之力。”

    “前任护羌校尉泠征已经被叛军所杀,金城太守陈懿也死于叛军之手,若新任护羌校尉夏育再被叛军所杀,则叛军之势再不可挡,朝廷威严必将扫地。”

    “故,出兵救援夏育,并没有错。”

    周琦提高了声音,道“然贼人拥兵十数万,麾下又多为骑兵,擅长草原作战。”

    “明知必死而发兵援之,何苦来哉”

    盖勋坦然道“明知不可为,就不为吗”

    周琦闻言,呆愣当场,不知如何应答。

    他与盖勋终究不是一类人。

    周琦虽有兼济天下的心思,却显得更加理智,先虑己而后虑天下,说自私也不为过。

    至于盖勋。

    却是妥妥的仁人君子,乃是理想主义者,算得上是这个时代士大夫之表率,若所行之事于国有利,哪怕明知必死也绝不后退。

    论品德、操守与觉悟,周琦的确比不上盖勋。

    或许也正是因为盖勋这种纯粹为国为民的性格,才能在日后得到天子的信任。

    看着周琦沉默不语,盖勋却是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你也无需为我担心,既然已知乃贼人奸计,我自会多加注意。”

    “至于你,乃袁氏门生,只要我领兵前去救援夏育,想必杨雍也不会与伱过分为难。”

    周琦闻言,沉默了许久,才看着盖勋说道“经历这么多,先生难道还没明白吧大汉沦落至此,根源乃在朝堂,而非地方。”

    “我们在地方拼死平叛,以命相博,就算击杀再多叛军,恐怕也比不上朝廷一封诏令。”

    “一封诏令,可令多少人揭竿而起。”

    “一封诏令,又可令多少人放下武器。”

    “此行危险难测,我希望先生不要去,或许前往雒阳,更适合你。”

    盖勋闻言眉头微皱,深深看了周琦一眼,没有多说什么,直接起身走到牢房门口,对着典韦、许褚说道“照顾好都尉。”

    目送盖勋离开牢狱,典韦看向周琦,有些迟疑的说道“先生此行危险重重,要不我跟随前往,或能护得先生周全。”

    周琦闻言,先是摇了摇头,继而深深叹了口气。

    他知道,盖勋此行,必败无疑,而且要全军覆没。

    盖勋自带光环,叛军以及羌人都不敢杀他,典韦、许褚可就不同了。

    他们虽然勇猛,可是在草原与十几万叛军厮杀,个人勇武又算得了什么

    叛军不会杀盖勋,却不会在乎典韦、许褚的生死。

    他们杀得叛军越多,拉的仇恨也越多,幸存的可能就越小。

    周琦自不愿两人前去送死。

    却说凉州刺史杨雍征调州郡兵马两万人,令盖勋统领前去营救护羌校尉夏育。

    哪怕盖勋提前有所防备,仍旧在抵达狐盘之时遭遇了羌人叛军。

    只得庆幸的是,盖勋并未陷入叛军包围之中。

    奈何叛军兵力众多,且又多为骑兵,盖勋很快就被叛军分割包围,断了粮道,烧了辎重。

    盖勋被围三日,粮尽,只得率兵突围,结果被叛军所败,麾下士卒尽皆战死。

    盖勋收百余残部,摆出鱼丽之阵,欲死战殉国。

    羌人精骑四面围攻,盖勋麾下士卒大多战死,他本人身被三创,仍旧丝毫不惧,反而指着身边的一棵树,说道“今日,我必横尸于此。”

    时有句就种羌滇吾,素为盖勋所厚,见盖勋麾下死伤殆尽,仍旧死战不降,当即挥舞着武器,驱赶那些想要冲上去杀死盖勋的叛军,喝道“盖长史贤人,汝曹杀之则为负天。”

    盖勋麾下尽没,已存死志,并不领情,反而指着滇吾骂道“死反虏,汝何知速来杀我”

    众叛军见状,相视而惊。

    滇吾被人指着大骂,却也不恼,反而下马想要将自己的良驹赠送给盖勋,放其离去。

    盖勋看着身边袍泽的尸体,心中充满了悲愤,已经存了死志,闭眼立于原地,不肯上马。

    滇吾见状,担心自己离去以后,盖勋就算不被叛军所杀,也可能会自刎谢罪。

    他思来想去,索性令人绑了盖勋,将其带回营寨。

    羌戎敬重盖勋之义勇,不敢加害,派遣精骑将其送还汉阳。

    却说盖勋带兵救援夏育以后,周琦在牢中每日神情恍惚,心忧无比,担心因为自己穿越的缘故,改变了原有的历史轨迹,以致盖勋被叛军所杀。

    他让典韦、许褚每日探听前线战报。

    当他得知,盖勋在狐盘为羌人所破,麾下士卒全军覆没以后,心当即沉入了谷底。

    “先生如何”

    典韦沉声道“先生为羌人所擒,生死不知。”

    周琦闻言,反倒是长长舒了口气。

    以盖勋的名望,只要没死在战场上,想必羌人也不会加害于他。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却说盖勋遭遇埋伏,麾下两万州郡兵马全军覆没的消息传来,凉州刺史杨雍顿时面如土色。

    他虽然听到了周琦的那番话,终究还是低估了叛军的实力,想着派遣两万州郡兵马前去营救夏育,纵不能功成,或许也能自保。

    未曾想,居然会是这种结局。

    此番虽是盖勋领兵,却为杨雍指使,而且出兵以前郡都尉周琦还极力反对。

    如今出了这种大事,杨雍罪责难逃。

    他尚未想到应对之策,就得知州郡官吏齐聚刺史府,许多官吏甚至不顾其刺史身份,出言质问。

    “两万州郡兵马尽没,盖长史忠勇不降,为贼军所执,皆因刺史不听周都尉之言也。”

    “州郡兵马死伤大半,叛军声势更大,凉州危在旦夕。”

    “刺史既不通兵事,何不释放周都尉,令其领兵平叛”

    “周都尉年少英雄,知兵善战,还请使君释放周都尉,率领州郡兵马主持大局”

    “两万州郡兵马尽没,刺史如何向那些士卒家眷交代”

    看着气势汹汹前来质问的州郡官吏,杨雍只感觉头疼无比,却也不敢再耍刺史威风。

    说到底。

    他只是一位空降的刺史,在凉州并没有什么人脉,这次让盖勋陷入险境,又让两万州郡兵马全军覆没,显然是激怒了凉州官吏。

    他们此时都在想,杨雍当初如果早早听从周琦的建议,也不至于有此大败,盖勋也不会被贼人所擒。

    面对众人的逼宫,杨雍无奈,只得命人放了周琦。

    事实上。

    正如盖勋临走之前所说那般,周琦作为袁氏门生,杨雍本就不打算为难对方。

    只是杨雍新官上任,周琦却不给面子,当众顶撞让其下不了台,才让杨雍盛怒之下将周琦下狱。

    周琦出狱以后,受到了州郡官吏的隆重接待,对待周琦的态度明显比以前更好。

    如果说此前,他们与周琦相善,乃是因为盖勋的缘故。

    那么这次,周琦为了州郡兵马不受损失,而仗义执言与刺史正面硬钢,已经博取了凉州官吏的好感,他们也开始真心接纳周琦。

    周琦知道是因为众人逼迫,自己才得以释放,遂向在场众人一一见礼。

    官吏不分官职高低,周琦都一一感谢,谦逊的样子顿时深入人心。

    汉阳郡从事辛曾说道“两万州郡兵马全军覆没,盖长史也被贼人所擒,生死不知。今贼势甚众,州郡惶恐,都尉可有良策破敌”

    周琦沉吟半晌,最终叹道“如今冀县只有万余兵马,其余各郡县兵马亦不多,守城尚且不足,怎能奢求破敌”

    孔常问道“那么都尉以为,我们如今当如何行事”

    周琦略作沉吟,道“为今之计,当令各郡县严守城池,而后上奏朝廷,请求援兵。”

    他看着面露惶恐之色的众人,说道“诸位也无需太过担忧。”

    “叛军击败凉州州郡兵马,生擒护羌校尉夏育与盖长史,入寇三辅之地,意在西都长安,而非凉州。”

    “我们只需死守城池,朝廷会派遣大军前来围剿叛军。”

    周琦正整兵备战之时,忽闻盖勋被羌人送回,急忙带人出城相迎。

    当他看到盖勋本人以后,差点没有认出来。

    本来非常重视仪表的盖勋,此时却是不修边幅,邋遢的宛如乞丐。

    他眼眶深陷,眼圈乌黑,身体干瘪好像经历了大饥荒,本来充满睿智的眼睛,此时也变得十分木讷,整个人都宛若行尸走肉一般。

    周琦揉了揉眼睛,发现来人果真乃是盖勋以后,急忙跑上去将其扶住,问道“先生何至于此”

    盖勋看到周琦以后,木讷的眼中露出了些许神采,继而流出了两行浑浊的眼泪。

    周琦看到盖勋这副模样,既心痛又愤怒。

    他拔剑在手,指着送盖勋回来的那彪羌人骑兵,厉声喝道“盖长史名传凉州,岂能受尔等如此虐待”

    典韦、许褚以及城中士卒,看到盖勋这般模样,亦是怒火中烧。

    他们纷纷拔出手中武器,只待周琦一声令下,就准备冲出去杀光那支羌人骑兵。

    为首那名羌人见状,却是急忙解释道“我等素来敬重盖长史,怎敢虐待于他”

    “我们打了清水,盖长史不肯洗漱;送了干净衣物,盖长史不愿换上;奉上美酒佳肴,盖长史亦不吃一口。”

    “我们担心盖长史在营中饿死,才星夜兼程将其送回冀县。”

    周琦闻言,将目光放在了盖勋身上。

    “吾为汉将,兵败被俘,岂能受贼人衣食”

    嘶哑的声音,从盖勋那干裂的口中传出,周琦这才收回了佩剑。

    他对着那些羌人骑兵行了一礼,正色道“今日送还盖长史之恩,某日后必有厚报”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