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汉末:家祖乡啬夫 > 第159章 枭雄本质,猜忌同族
    第159章 枭雄本质,猜忌同族

    以天子降诏这种方式,轻易夺取江夏,让周琦颇感意外。

    他想到了李儒的才能,有心结交一番,也好等到董卓兵败身死以后,能够将其收入麾下。

    别看周琦现在有了戏志才辅佐。

    可随着地盘的不断扩张,未来极有可能会面临多面交战的情况,戏志才肯定分身乏术。

    更何况。

    戏志才虽然擅谋,终究出身不好,对于世家大族缺乏足够的了解。

    与之相比,在对付世家大族这方面,李儒反而会是一柄最锋利的利刃。

    特别是吸收了董卓兵败身死的教训,李儒对于世家大族的防范以及仇恨,必会变得更深。

    荆、扬两州,士族林立。

    周琦初期或许还要仰仗这些世家大族,等到羽翼已丰,能够彻底站稳跟脚之际,可就好好说了。

    李儒这种人才,正是周琦所急需,所以才想着提前与之结交。

    周琦先写了一封书信交给使者,托其将带给李儒,信中毫不掩饰对于李儒的拉拢之意。

    周琦甚至直言“先生若有朝一日无处可去,请来扬州寻我,吾必不负先生。”

    哪怕周琦明知,这封书信不可能招募到李儒,却仍旧这么做了。

    他相信。

    等到董卓兵败身亡,李儒如走投无路之际,再想到这封书信,有极大可能会来投奔自己。

    就好比当初招募许褚、贾诩。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并非周琦认不清自己,而是为了以后铺路。

    许褚已经成为周琦忠实的属下。

    至于贾诩,经历过起起伏伏以后,早晚亦为囊中之物也。

    却说黄祖被迫交出印绶以后,不堪受辱,愤然离去。

    周琦虽极力挽留,黄祖仍旧选择离去,也让周琦颇感无奈。

    黄祖既走。

    周琦当即表周承为江夏郡郡都尉,周泰为折冲校尉,周瑾为横江校尉,并且请求使者将表文带给董卓。

    郡都尉秩比两千石,作为统率一郡的武官,周琦自然无权随意任命。

    除非到了天下大乱,诸侯根本不将天子放在眼中之际,才会胡乱给自己属下册封官职。

    周琦现在还是忠君爱国的人设,虽然也能自己任命,却仍旧上表雒阳,如此也不至于落人话柄。

    至于折冲校尉以及横江校尉,却是杂号校尉。

    本来在此之前,校尉这个官职含金量极高,几乎每一位校尉都秩比两千石,而且手握实权。

    可是如今,朝廷威严尽丧,诸侯为了拉拢人心,胡乱册封官职,也让校尉开始烂大街。

    周泰作为周琦同族,而且自身武艺、才能都非同凡响,这才得到了破格提拔。

    周瑾自不用说,不仅与庐江周氏颇有渊源,而且是戏志才亲戚,还跟随了周琦许久,精通水性,忠诚可靠。

    江夏水网密布。

    周琦之所以任命周泰为折冲校尉,就是准备让周泰在江夏建立水军。

    至于表周瑾为横江校尉,也是打算令其在扬州也组建一支水军。

    周琦相信,如果董卓识趣,必不会刻意刁难。

    新任江夏郡守周旌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过来此地赴任,周承已经开始挑起了大旗。

    周承虽说才能略微逊色,却是周琦同村同族,此前家贫,就连家中田地都是老啬夫所赠送,几乎不收田租。

    周啬夫此举,也是为了照顾族中晚辈。

    周承倒也颇有豪勇之气,得知老啬夫为民请命死于国相府前,周琦却不打算为祖父报仇,第一个站出来怒斥周琦苟且贪生,随后愤然离去。

    随后,周承更是始终跟在周琦身旁,每日任劳任怨,不居功,也不抱怨。

    他战功不如典韦、许褚显赫,才能不如周湛、周瑾出众,心思不如陈文敏捷,却好在稳重、忠诚。

    苟富贵,勿相忘。

    这些年周承不仅勤练武艺,还每日学习不辍,苦读兵书战策,哪怕算不得十分优秀的人才,却也可堪一用。

    才能不够,可以学习弥补,也可以找人辅佐。

    性格不好,忠诚度不够,反而是最致命的问题。

    就好比原本历史上的黄祖,算得上是屡战屡败,却胜在稳重,虽有败绩却不至于大败,每次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历史上的夏侯惇,差不多也是如此,被誉为常败将军,几乎算得上是曹操手下最器重的第一大将。

    夏侯惇勇武不及典韦、许褚,统兵不如徐晃、张辽,治军不如于禁、乐进,为何能得如此器重

    不为别的,只因夏侯氏与曹氏关系密切。

    有说曹操父亲本来出身夏侯氏,后来过继给了曹腾;有称曹氏与夏侯氏时代联姻,两族之间血脉交融,不分彼此。

    无论是哪种原因,都足以说明曹操与夏侯惇关系十分亲密。

    还有一些没什么功劳,却由于与曹操乃是乡党,早早就跟随左右的将领,也是深得曹操器重。

    曹操能够如此,周琦自然也会如此。

    族人与乡党,才是这个时代最忠于周琦之人,岂可辜负

    此时江夏郡文有周旌,武有周泰。

    周琦不求周承开疆拓土,建功立业,只需他能够守住江夏这份基业即可。

    江夏作为周琦攻取荆州的跳板,也只能交给自己完全信任之人。

    更何况。

    周琦还想要周承日后与江东士族联姻,如果没有身居高位,江东士族未必愿意嫁出嫡女。

    此间种种,周琦多有计较,自不为外人所道也。

    却说正在组织首批族人搬迁的周旌,忽然接到了周琦的文书,令其快马加鞭前往江夏郡赴任。

    周旌在惊讶之余,也不由欣喜异常。

    沛国周氏除了周琦以外,终于也出了一名两千石封疆大吏。

    周旌知晓江夏郡的重要性,不敢怠慢,星夜兼程前去赴任。

    有了周琦的鼎力支持,周旌自然轻而易举就坐上了江夏郡守的位置,却是发现江夏百废待兴。

    江夏郡位于长江中下游,乃是鱼米之乡,各种矿产、渔业、野生动物资源都非常丰富,应该非常富庶,人口众多才对。

    可是如今的江夏郡,登记在册的人口刚刚达到二十万,比永和五年还少了六万多人。

    按理来讲,不应如此才对。

    周旌翻阅了江夏郡这些年的文书,并且找来了郡中大小官吏询问,甚至是那些退休的老吏,也被周旌拜访询问。

    了解了江夏郡的历史以后,周旌不由久久不言,脸上也闪过一丝无奈之色。

    相比起中原与北方,南方世家大多源远流长,而且根基稳固,动辄雄踞一地数百载,宗族势力极其庞大。

    北方由于久经战乱,世家大族中途覆灭者不在少数。

    可南方的世家大族,很多都是从西汉开始就盘踞于此,有的甚至更加源远流长。

    由于南方偏远,宗族林立,朝廷鞭长莫及。

    所以才会出现,南方士族在朝堂上不如北方士族显赫,却在地方上影响力却要远远超过北方士族的局面。

    就比如江夏郡内,就以六大家族为主。

    其中江夏黄氏当属第一大族,最远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春申君黄歇,哪怕到了两汉时期,江夏黄氏也出现了丞相黄霸、太尉黄琼等人。

    纵然到了后世,位于湖北境内的黄冈、黄陂、黄安、黄梅、黄石等地名,也是因此而得名。

    由此也能看出,江夏黄氏究竟有多么显赫了。

    除此之外,江夏第二大族当属江夏费氏。

    费氏虽不如黄氏显赫,可季汉时期出了费观、费炜二人,倒也让费氏再度崛起。

    除此之外,宋氏、康氏、孟氏、喻氏皆乃江夏大族。

    江夏郡六大家族发展数百年,盘踞已久,根深蒂固,几乎占据了江夏郡绝大多数的土地资源。

    没有了土地,很多百姓被迫充当佃农以及家奴。

    六大家族太过显赫,与历任郡守以及各地官吏勾结,疯狂剥削压迫江夏郡的自由农。

    百姓不堪剥削,再加上江夏郡山川、河流、湖泊密布,所以很多人索性直接沦为山贼、水匪,还有些人直接逃入山林之中,被注销了户籍。

    这也是为什么,明明是鱼米之乡的江夏郡,居然会有很多百姓因为吃不了饭,而不断起义了。

    说到底,还是被各大家族以及贪官污吏所迫。

    也有一些人与投靠了江夏蛮,开始与江夏蛮各部落通婚、融合、混居,早已不分彼此。

    这些人,大多都没有登记户籍,所以江夏总人口才堪堪二十出头。

    不说其他。

    仅仅是山林之中的江夏蛮,以及与之混居的汉人,总人数都有七八万之众。

    六大家族藏匿的家奴、佃户、私兵,至少也有四五万人,甚至更多。

    那些山贼、水匪,以及被迫迁入山林之中的百姓,加在一起或许都有十数万人。

    如果把所有人口都加起来,江夏郡人口至少要翻上一倍。

    了解到了事情的前因后果以后,周旌不由苦笑道“江夏局势比我想象的更复杂,六大家族盘踞此地久矣,若想在此站稳跟脚,只能与之妥协。”

    周琦闻言,却是眉头大皱。

    如果与六大家族妥协,江夏郡虽然名义上归周琦所以,实际上却要看六大家族脸色行事。

    而且土地都被六大家族所占据,若不能收回这些土地,就不能招抚山贼、水匪,以及那些逃入山林之中的百姓。

    周琦看着周旌,不由微微眯起了眼睛。

    说到底。

    周旌也是出身大族,沛国周氏更是郡望豪族,在沛国的影响力丝毫不逊色于江夏黄氏。

    所以周旌与这些地方大族,很多时候理念相通,重宗族而疏百姓。

    这一点,对于宗族而言或许比较好,却不利于周琦的统治。

    “江夏六大家族,拥有大量土地的嫡系主脉,绝不能留。否则未来哪怕要在江夏郡征兵,恐怕也要得到各大家族的首肯。”

    念及于此,周琦当即沉声说道“叔父,江夏乃鱼米之乡,战略位置又十分重要,若任由六大家族盘踞于此,未来必成祸患。”

    “我欲将沛国周氏举族搬迁于此,有叔父与周承、周泰作为后盾,想必以叔父之手腕,想要剪除六大家族并不困难吧。”

    “等到剿灭了江夏六大家族以后,所收缴田地,十分之一皆归周氏所有。”

    “届时,江夏只余周氏,乃一郡望族,岂不美哉”

    周琦知道,对付周旌这种将家族利益放在首位之人,单单讲道理肯定行不通。

    唯有诱之以利,以各大家族田产作为诱饵,才能让周旌真正放开手脚,去做就连周琦都不敢做的事情。

    事实上。

    让周旌以沛国周氏的名义与江夏六大家族开战,比周琦直接用军队剿灭更好。

    周氏与六大家族相争,那是大家族之间的内斗,无论谁胜谁负,别人都无话可说。

    如果周琦直接以军队镇压,性质可就大不相同了,极有可能会得到天下士族的抵制。

    果不其然。

    周旌听到了周琦的话,不由眼睛大亮,道“子异说话算话”

    周琦重重点头,道“决不食言”

    周旌只是略作沉吟,继而说道“仅凭沛国周氏力量,绝对无法与六大家族相抗衡,必须要有军队支持。”

    周琦道“我可留下三千精兵,另让周承从江夏蛮之中征调七千兵马,再让周泰招募的三千水军。”

    “有了这一万三千兵马,再加上江夏原本的五千郡兵,想要扫除江夏六大家族,易如反掌。”

    “不过,叔父不能兴无名之师,亦不能过度屠戮六大家族旁系子弟,多缴获的土地,应当作为奖励吸引藏于山中的百姓,不能私吞。”

    周旌正色道“这些我自然知晓。”

    交代完了一应事务以后,周琦就准备率兵返回寿春,临走之前却是秘密约见了周承。

    周琦看着周承,脸色严肃的说道“兄长,江夏对于扬州的重要性,你应该知晓。”

    “我离去以后,你千万注意自身安全,出行莫要带着江夏郡兵,而是从江夏蛮与我留下来的三千精锐之中挑选心腹亲卫。”

    “遇事以稳为主,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有不决之事,可派人快马加鞭前去寿春询问于我。”

    “周幼平骁勇善战,有名将之资,又是忠义之辈,平时多与之联络感情,大小事情都可与之商议。”

    周承道“唯。”

    继而,周承有些疑惑的问道“沛国周氏既然准备举族搬迁于此,又有族叔为江夏郡守,为何不让我遇事与族叔商议。”

    周琦凝视着周承,严肃的说道“今日之言,出我之口,入汝之耳,万不可令第三人得知,兄长可能答应于我”

    周承也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性,道“我以性命发誓,必不会有第三人知晓”

    周琦沉吟许久,忽然问道“兄长以为,沛国周氏与我周集乡周氏之间,关系如何”

    周承道“子异没有发迹之前,双方几乎从不往来,我也从不认识周氏嫡系子弟,对方甚至不屑承认我们乃是同族。”

    “自从子异开始崭露头角,沛国周氏就开始可以扶持周集乡周氏,双方关系才逐渐变得紧密起来。”

    周琦再问“那么兄长以为,沛国周氏与周集乡周氏之间,血缘关系还剩多少”

    周承闻言,当即苦笑道“若论血缘关系,除了拥有相同祖先以外,二者之间或许还比不上我们与邻乡的异姓之人。”

    “我们虽非同姓,至少世代通婚,血缘关系反而比沛国周氏更加亲近。”

    周琦反问道“那兄长觉得,沛国周氏可信吗”

    骤然听到这句话,周承顿时呆愣当场,满脸震惊的看着周琦。

    “子异不信任沛国周氏”

    周琦沉声道“道不同,不相为谋。”

    “吾志在天下,沛国周氏却只考虑家族利益,若铲除六大家族以后雄踞江夏,未来甚至有可能比六大家族更加可怕。”

    “我们本来只是偏远旁系,我这一脉更是人丁单薄。”

    “我若在世,凭借威望以及手腕,沛国周氏自然不敢有异心。”

    “若有一日我不在了,假如几个儿子压制不住沛国周氏嫡系,兄长觉得会发生什么事情”

    听到这里,周承脸色不断变换,最后只感觉后背冷汗淋漓。

    看着周承并不说话,周琦当即低声道“彼未尝不可取而代之”

    “轰隆”

    这番话,宛若晴天霹雳般在周承耳中炸响,脸色也变得有些苍白。

    周琦重重拍了拍周承的肩膀,道“周集乡周氏,我能信任者唯兄长一人也,我们之间的血缘关系,沛国周氏拍马不及。”

    “我将兄长留在江夏,就是希望兄长能够以沛国周氏族人的名义,帮我督查他们。”

    “兄长一定要注意,江夏郡的兵权,只能掌握在你与周泰手中,沛国周氏族人可以插手政务,绝不可插手军务,可记住了”

    周承深吸了一口气,道“子异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周琦再次重重拍了拍周承肩膀,道“今日之言,当永远埋藏心底,不可让其余人得知。”

    “对于沛国周氏,态度不要有任何变化,只需紧握兵权就行。”

    “唯”

    周承重重点头。

    周琦之所以有这种想法,并非刻薄寡恩。

    试想一下。

    就算一个村子里的同姓之人,往上三四代都是亲戚关系,血缘关系也已经有些淡薄。

    他们甚至有可能为了一点事,直接打出狗脑子。

    更不用说。

    沛国周氏开枝散叶,传承数百载,族人遍布各地,旁支与嫡系之间其实早就没有了任何关系。

    周琦如果是嫡系,自然不担心这些问题,沛国周氏也能真正得到信任。

    只不过。

    周琦乃是远到不能再远的旁系,而且家道中落,人丁单薄,如此就会形成主弱臣强的局面。

    无论于国还是于宗族而言,这可都是大忌。

    周琦现在想要迅速发展,急需沛国周氏的力量,但沛国周氏又何尝不是在利用周琦,完成家族的蜕变,从一郡豪强转变成一郡士族

    如果沛国周氏能够雄踞江夏,族中很多子弟都在江夏为官,那么要不了多长时间,整个江夏郡都是沛国周氏的天下了。

    他们忠心耿耿倒还好说。

    一旦嫡系之中有人生出了别样心思,如果周琦不能未雨绸缪,未来必然会酿成大错。

    周琦两世为人,对很多人都抱着戒备心理。

    他除了在安丰县与周湛相处较多以外,对于其余沛国周氏族人,全都无比陌生。

    哪怕双方都姓周,在没有感情基础的情况下,周琦也不会真正信任他们。

    所以在周琦看来。

    沛国周氏可以利用,却也要提防。

    与沛国周氏相比,跟随周琦打天下的典韦、许褚、戏志才、陈文等人,或许更值得信任。

    辞别了周旌、周承、周泰以后,周琦当即带兵返回寿春。

    他相信,以周承的沉稳,一定能做好自己暗中交代过的事情。

    他也相信,以周旌胆敢废立天子的性格。

    为了沛国周氏能够独占江夏郡,应该要不了多长时间按,就会在江夏郡掀起腥风血雨。

    当然。

    周琦想要的政治清明,人口众多,百姓安居乐业,没有世家大族压迫的江夏。

    如今江夏六大家族繁衍生息数百年,早就已经如同沛国周氏那版,族人遍布各地,人数多达数万之众。

    但绝大多数的土地资源,都掌握在极少数大族嫡系那里,旁系所能分到的土地并不多。

    有些大家族的旁系,甚至有可能像当初的周承那般,家中连一亩田地都没有,想要生活下去都非常困难。

    他们虽然也算是各大家族的旁系,其实与各大家族之间,已经没有了关系。

    这些人,自然不能被清算,反而会变成周琦治下的人口。

    临行之前。

    周琦忽然对着周承说道“兄长,嫂嫂早丧,伱膝下无子,无以继承香火。”

    “待过些时日,我且为你说一名端庄秀丽、知书达理的世家嫡系女子为妻,届时你可莫要推迟。”

    周承闻言,不由脸色微红,道“既是世家嫡系女子,岂肯下嫁于我”

    周琦却是失笑道“兄长也是时候要转变一下心态了。”

    “如今的你,可是秩比两千石的江夏郡都尉,手握重兵,又是我周琦族兄,谁敢轻视于你”

    “那些世家大族看似高傲,却也无比势利。”

    “若能将家中嫡女嫁给兄长,也就相当于与我这位扬州牧联姻,他们恐怕求之不得。”

    “娶妻尚且不够,小妾也可以从那些豪强家中娶十几个,多多生娃,为周家开枝散叶。”

    “不仅是你,我也要找十几个小妾,若不够,寻二十几个亦无妨。”

    “唯有如此,才能改变我们家族人丁单薄的现状。”

    本来准备今天爆更的,奈何昨天娃子生病,把我的节奏彻底打乱了,今天又是新地图,稍微有点卡文,写书写的无比烦躁。

    思来想去,还是以质量为主吧,这本书我尽量对每一章都仔细雕琢。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