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汉末:家祖乡啬夫 > 第279章 战略合围
    第279章 战略合围

    “踏踏踏”

    讨逆将军黄忠、中郎将严颜、破虏校尉文聘,率三万兵马千里奔袭,自南阳郡一路北上,进入了豫州颍川郡境内。

    严颜此时却是满脸忧色,道“此番主公让我等孤军深入,跨越豫州、兖州,深入袁军腹地,千里奔袭占据白马、濮阳、官渡,以绝豫、兖两州与冀州之间的交通。”

    “此计虽好,然我等长途奔袭,先不说白马、濮阳、官渡皆乃黄河沿岸军事重镇,恐怕袁军早有防范,难以攻克。”

    “就算侥幸攻克,只要我军粮道被断,必然不战自溃,如何能够守住此三地”

    也不怪严颜如此担心。

    周琦让三人奔袭白马、濮阳、官渡,就好似蜀汉时期魏延给诸葛亮献出的子午谷奇谋那般,都是兵行险着,孤军深入,偷袭敌方要地。

    此计看似奇谋,实则禁不起太大推敲。

    先不说魏延所率领的五千精兵,能不能偷渡过子午谷,就算能够偷渡过去,又能不能攻克长安,让镇守长安的曹魏都督夏侯楙弃城而逃。

    其中但凡出现任何一点意外,魏延及其麾下五千精锐,都避免不了全军覆没的结局。

    纵然侥幸攻下了长安,曹魏也能迅速调动兵马前来围剿,凭借五千兵马,在没有后勤支援的情况下,又能守多久

    当然,魏延献子午谷奇谋的时候,也让诸葛亮率兵自斜谷攻入长安,最终与魏延会师。

    魏延也不想想,如果走斜谷那么容易攻入长安,又何须冒险走子午谷呢

    如果让诸葛亮走斜谷的话,就必须先攻克散关,再攻克陈仓。

    此二城皆为军事要塞,易守难攻,特别是陈仓,历史上诸葛亮就曾折戟于此,灰溜溜的领兵撤退。

    想要连克散关、陈仓打通粮道,与魏延在长安会师,无异于痴人说梦,或许早在诸葛亮攻下陈仓之前,魏延及其麾下五千兵马,就已经战死在长安了。

    至于后世为什么很多人觉得魏延可能成功,甚至就连陈寿都因此认为诸葛亮奇谋为短,最重要的还是因为,司马懿对于子午谷奇谋的高度评价。

    且看司马懿如何凭借子午谷奇谋诸葛亮平生谨慎,未敢造次行事。若是吾用兵,先从子午谷径取长安,早得多时矣。他非无谋,但怕有失,不肯弄险。

    窃以为。

    司马懿之所以如此说,未必是真的认为魏延的子午谷奇谋能够成功,大概率是在使用反间计。

    魏延生性骄傲,本来就对诸葛亮否决自己的计策不满,如果司马懿的话再传到魏延耳中,又会是什么结果

    必然会让魏延心中越发不满,使得蜀汉将相不和。

    或许有人会觉得,只有五千兵马,不管成不成功,索性博上一博,成功了则能美女香车,失败了也损失不大。

    这种想法却是极其错误。

    五千兵马,就算放在后世拥有百万现役部队的华夏,都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如果一下损失了这么多兵马,必然会引得国内震动,爆发全面战争,甚至掀起三战都有可能。

    特别是对于蜀汉而言,先有关羽失荆州,后有先主夷陵之败,几乎掏空了这个政权的家底。

    诸葛亮数次北伐,除了第一次与最后一次,率兵的兵马都不多,最少一次甚至只派出了一万人。

    五千兵马的损失,魏国或许还能接受,对于蜀国而言绝对算得上是大败,能够伤筋动骨。

    诸葛亮正是洞悉了这点,才断然拒绝了成功率极低的子午谷奇谋。

    此时黄忠、严颜、文聘的处境,几乎与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不相上下,稍有不慎都会全军覆没。

    严颜较为稳重保守,终究还是没有压抑住心中的疑惑,对着黄忠讲出了心中所想。

    未曾想。

    黄忠闻言却是大笑出声,道“严将军且看,我们自从进入颍川境内,可曾遇到了敌军”

    严颜摇头道“未曾。”

    黄忠问道“严将军可知为何”

    严颜有些迟疑的说道“好像此前曹操曾两次出兵颍川,将此地人口掠夺一空。”

    黄忠点头道“然也。”

    “颍川此前的确是人杰地灵,士族林立,无比富庶,然而先后经历黄巾之乱、袁术之乱,颍川人早就已经变得十分残破。”

    “袁绍此前攻打徐州之际,曹操就曾出兵掳掠颍川人口;袁绍攻打袁术之际,曹操更是一度占领整个颍川,将境内人口迁徙一空。”

    “吾等此时途径颍川,虽名义上乃是深入袁绍势力腹地,其实经过的区域几乎都荒无人烟。”

    “不仅颍川如此,陈国、东郡乃至整个兖州都如此,人口早就都被曹操迁走。”

    “哪怕袁绍后来名义上占据了这些地方,却因为没有来得及迁徙人口的缘故,甚至连基层官员都没有派遣。”

    “因此,将军无需担心我等深入袁军腹地,我们所经过的地方全都荒无人烟。”

    严颜听到这里,当即恍然大悟,拍着额头道“是我对中原形势了解不多,让将军见笑了。”

    黄忠笑道“严将军亦是谨慎之人,能够有此见地倒也不错。主公亲率大军占领颍川、东郡,为我们保证后勤补给,我并不担心粮道被断,只担心白马、濮阳、官渡此等军事重镇若有袁军把守,想要拿下恐怕不易。”

    “此三地距离冀州不过一江之隔,一旦吾等不能迅速将之占据,袁绍所派来的袁军将会顷刻便至,彼时将会打乱主公的全盘部署。”

    听到这里,严颜、文聘脸上都露出了凝重之色,不敢怠慢,急忙催促麾下将士加快行军。

    此番大将军周琦,兵分四路攻打袁绍,正是军师徐庶所制定的战略。

    徐庶此前设谋,先离间赵韪令其反叛,引得益州陷入内乱的漩涡;而后迫投降刘璋,让益州名义上归属周琦;最后更是设计让赵韪野心膨胀,再一郡将之斩杀,彻底解决后患。

    徐庶的层层算计,也让周琦轻而易举夺取益州,可谓功勋卓著。

    正是为此,徐庶才能后来者居上,哪怕出身寒门,仍旧被拜为军师中郎将,继承了戏志才的位置。

    若论机谋百变,徐庶或许略微逊于于戏志才;不过在军略方面,徐庶比戏志才更胜一筹,属于这方面的天才。

    周琦此番兴兵讨伐袁绍,向徐庶问计,应该从何处打开局面。

    徐庶说道“袁本初返回邺城之际,留下了其外甥高干为豫州刺史,命郑泰、张郃佐之。”

    “高干此人,出身名门,此前经略并州,政绩卓越,能文能武。”

    “郑泰其人,本为袁术谋主,不仅足智多谋,且对豫州局势颇为了解,深得豫州士人之心。”

    “张郃虽然战功不显,却与颜良、文丑、高览并称河北四庭柱。盛名之下无虚士,想必亦为良将。”

    “有此三人驻守豫州,主公率军北征,彼若据险而守,北伐之战必会遭受极大阻拦。”

    “一旦袁绍派遣大军驰援豫州,再想有所斩获,恐怕不易。”

    周琦听到这里,脸色也变得严肃起来。

    徐庶或许不知道张郃的本事,周琦却是知之甚详,有其与郑泰辅佐高干,豫州恐怕比袁术统治时期更难攻打。

    且正如徐庶所言。

    位于河北的袁绍,乃是高干的坚实后盾,必不会坐视周琦攻打豫州而不顾。

    周琦问道“军师可有破局之策”

    徐庶走到地图面前,道“若仅凭主公,想要攻打豫州恐怕不易。”

    “然此番袁绍称帝,大失人心,刘使君已然从徐州起兵进攻青州,纵然不胜,亦能牵制住袁绍部分兵力。”

    “且闻诸葛子瑜之言,陈公台单骑入长安,打算劝说曹孟德北出萧关夺取并州。”

    “无论并州还是青州,对于袁绍的重要性都更甚于豫州,若此二人能够给袁绍造成压力,则豫州可图矣。”

    徐庶分析的并没有错。

    或许有人认为,汝南乃袁绍故乡,又是中原,人杰地灵,重要性必然远远超过青州以及人口稀少的并州。

    事实却并非如此。

    若单论一地的重要性,豫州的确更重要。

    然而诸侯博弈,看的却是全局了,而非一地。

    豫州虽然富庶,甚至是袁绍故乡,奈何经过袁术的祸害以后,早就大不如以往。

    袁绍如今根基乃是在冀州,在河北。

    纵然周琦攻下了豫州,却仍旧动摇不了袁绍的根基。

    反观青州,不仅与冀州接壤,而且只要夺去了青州,就能控制黄河,彼时无论是攻是守,刘备都将占据主动权,对冀州的威胁极大。

    因此,相比较豫州,青州对于袁绍而言更加重要。

    并州更是如此。

    如果让曹操占据了并州,那么曹操既能攻打冀州,又能攻打幽州,甚至会直接威胁到邺城。

    正是看透了这点,徐庶才断言,青州、并州对于袁绍而言,比豫州更重要。

    若二人果真如约攻打青、并两州,必然会牵制住袁绍的绝大多数兵力,如此就能给周琦夺取豫州创造条件。

    周琦也能看穿这点,当即问道“军师准备如何夺取豫州。”

    徐庶指着白马、濮阳、官渡所在的位置,说道“豫州难克,然兖州空虚,主公可派遣黄忠、严颜、文聘自南阳北上颍川,而后长途奔袭进入兖州,占据白马、濮阳、官渡。”

    “若派军驻守此三地,既可切断豫州的粮道,亦能挡住袁绍派去支援豫州的袁军。”

    “主公可让周承将军、张辽将军自江夏、庐江起兵攻汝南,牵制住豫州袁军主力,让江夏郡守周旌前往九江,相助徐晃将军攻打沛国。主公亲率大军占据颍川、东郡、陈国,既能保证白马、濮阳、官渡沿途粮道,伺机占据兖州全境,亦能对汝南完成合围。”

    “彼时,汝阳之兵已经孤军,四面受敌,纵有然高干、郑泰、张郃,亦难改变大势。”

    听了徐庶的这番话,周琦茅塞顿开,不由在心中暗赞徐庶的指挥艺术。

    周琦南征北战十数载,若论统兵作战,两军对阵,决胜疆场,自然要远远胜过徐庶。

    但是在全局战略上面,却是不及徐庶看得透彻。

    不仅仅是周琦,哪怕是已故的戏志才,在这方面也没有办法与徐庶相提并论。

    不得不说,徐庶的这番战略布局,可谓是胆大心细,步步为营,既兵行险招,亦使用堂堂正正之战术,简直无懈可击。

    为何如此说

    说徐庶胆大心细,是因为他居然敢派遣大将孤军深入,直接从南阳越过豫州、兖州,继而占据黄河以南的白马、濮阳、官渡等军事重地。

    骤然一看,如此用兵与找死无异。

    要知道,古代行军作战由于要保证后勤补给,因此非常机会孤军深入。

    且不论白马、濮阳、官渡这些军事重镇全都易守难攻,纵然派人千里奔袭,恐怕都很难将之攻克。

    就算侥幸拿下了,若高干派人断其粮道,这三万大军也会成为瓮中之鳖。

    然而,徐庶早就考虑到了这些。

    正如黄忠此前所言,颍川、东郡乃至整个兖州,人口几乎都被迁走,连最基本的官吏都没有。

    这也就使得,黄忠等人北上不会遇到任何阻力,远比偷渡子午谷更容易。

    有了周琦亲率大军占据颍川、东郡,不仅能过保证黄忠等人的粮道,还可以与周承、张辽、徐晃一起,对高干形成合围之势。

    高干麾下兵马本就不多,主力已经被周承、张辽牵制住了,根本无力切断黄忠粮道。

    之所以说徐庶心细如发,乃是因为他建议把周旌调去帮助徐晃,一起率兵攻打沛国。

    周旌何许人也乃沛国周氏之家主,在沛国之中颇有名望与影响力,哪怕已经将家族迁到了江夏,由于周琦势力的不断膨胀,在沛国的影响力却是不降反增。

    可以想象,当徐晃、周旌领兵攻入沛国以后,会出现何等情景。

    果不其然。

    沛国百姓、士人,得知大将军周琦派军杀至,又有周旌前去劝降,徐晃所过之处,各地士人、百姓,无不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没过多久,整个沛国就已经完全被徐晃占据。

    与此同时,周琦在占据颍川以后,没有继续往东郡推进,而是往东占据了陈国。

    陈国与颍川相同,都被曹操掳掠一空,根本没有驻军,被周琦轻而易举占据。

    如此一来。

    高干、郑泰、张郃尚未反应过来,就已经被周琦麾下兵马围困在了汝南郡,已成孤军。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