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汉末:家祖乡啬夫 > 第323章 火烧博望坡
    第323章 火烧博望坡

    却说淳于琼得到高览奏报,言荆楚名将黄忠领步骑五千前来救援文聘。

    淳于琼又惊又喜,惊的是幸好已经攻下了叶县,否则再拖延些许时日,等到黄忠这支援兵抵达,再想破城可就难了。

    喜的是黄忠作为荆楚名将,只带五千兵马前来,若是能够一举破之,甚至斩杀黄忠,必是大功一件,能够鼓舞人心。

    若只有文聘及其麾下千余残兵,淳于琼未必瞧得上。

    现在有了黄忠这块肥肉,淳于琼内心顿时火热起来。

    他让麾下将领眭元进带着两千兵马固受叶县,自己却是带着韩莒子、赵叡二人,率领其余兵马驰援高览。

    淳于琼正行间,忽然遇到自前线溃逃的兵马,不由大惊失色,急忙抓来一些人询问,才得知吕威璜被黄忠斩于阵前,以致三千兵马溃败。

    值得庆幸的是,由于高览驰援及时,挡住了黄忠所率领的追兵,三千兵马才折损不多。

    淳于琼一面派人收拢溃兵,一面亲率兵马驰援高览。

    他虽然与高览有些不对付,却也知晓对方乃河北名将,若折损于此,对于士气的打击将不可估量。

    更何况,淳于琼作为先锋主将,如果高览战死,也会有着推卸不了的责任。

    最为重要的是,淳于琼眼馋黄忠首级,想要将之斩杀立下大功。

    淳于琼心忧前线战局,催促麾下士卒加速行军。

    淳于琼刚刚抵达战场,就看到袁军开始节节败退,急忙引兵杀入阵中,正好救下了受伤的高览。

    黄忠看到袁军大队兵马杀至,不敢恋战,急忙引兵撤退。

    淳于琼纵马来到高览身前,看着对方那受伤的右臂,不由心中暗惊。

    高览的勇武与谨慎,淳于琼可是知之甚详。

    现如今就连高览都受了伤,若非自己及时救援,恐怕已经折损于此,可见黄忠之骁勇。

    当他了解到情况,得知黄忠乃是暗箭伤人以后,也是心生警惕。

    “末将未能及时救援吕威璜,致其战死阵中在前;误遭贼将暗算,以致兵败在后,还请将军责罚。”

    看到淳于琼到来,高览咬牙上前请罪。

    淳于琼却非常罕见的没有责备高览,反而安慰道“吕威璜不听劝告,以致被黄忠斩于阵中,与将军无关。至于遭贼人暗算,只能怪黄忠匹夫太过阴险。”

    “天幸吾救援及时,尚未酿成大错,责罚之事暂且不说。”

    吕威璜虽是淳于琼部将,首战却损兵折将还丢了性命,自然让淳于琼丢尽颜面。

    若非高览力挽狂澜,保全了许多士卒,今日恐怕就会有一场大败,淳于琼以后也不好向袁绍交代。

    他虽与高览属于不同派系,如今终究乃是同一阵营,而且又出身颍川世家,对于科举制的忌惮远超高览,也是力劝袁绍南征楚国的主力。

    现在责罚高览非但毫无益处,反而有可能得罪在军队中实力强盛的河北派系,淳于琼自然不会做出此等蠢事。

    他安慰了一下高览,而后说道“汝且返回叶县养伤,吾自领麾下兵马前去追击黄忠,务必要擒杀此獠,为将军报仇雪恨。”

    高览却是急忙劝道“黄忠乃当世名将,不可小觑。且彼初胜一场,士气正盛,如今撤退,不过是因为兵少之故。”

    “依末将之见,此时应该回军固守叶县,等待陛下率领大军抵达,再与黄忠交战不迟。”

    淳于琼闻言脸色微沉,喝道“正是因为楚军兵少,吾才要前去追击,也好擒杀黄忠,建功立业。”

    “若此时放任对方离去,就如同放虎归山。”

    “陛下率军抵达还需些许时日,彼时楚国援兵恐怕也已经抵达宛县,届时再与之交战,恐难胜矣。”

    “且吾为先锋主将,攻打叶县已经花费了十日,期间折损兵马不少。如今吕威璜阵中被斩,高将军又被黄忠那厮暗箭所伤,若就此心生畏惧,撤兵至叶县等到大军抵达,又如何向陛下交代”

    高览无言以对。

    袁绍要求首战必须打得漂亮,可如今局势,袁军明显略有小败,二人的确没有办法向袁绍交代。

    淳于琼看着高览脸色,当即说道“汝无需多言,只管回去养伤便是,吾自会小心谨慎。”

    感受着右臂传来的疼痛,高览却是摇头道“将军独自前往,吾放心不下。”

    “区区小伤,将箭矢拔出包扎一下便是,根本无需回到叶县养伤。”

    黄忠此箭虽然射中高览臂膀,却没有伤到骨头

    高览也是担心淳于琼轻敌冒进,中了黄忠的埋伏,才执意带伤上阵。

    看着高览脸上的坚决之色,淳于琼眉头微皱,终究还是说道“高将军既然想要一同追击黄忠,吾亦不再多劝。”

    “只是你手臂有伤,不到万不得已,不许与楚军交战”

    高览急忙应允下来。

    却说黄忠所率骑兵追上文聘以后,正好接到了诸葛亮所派来的使者。

    黄忠看向使者,问道“军师派汝前来,可是有什么事情交代”

    使者道“军师让吾告知将军,若是淳于琼亲率大军追击,将军撤退之时在保证自己安全的情况下,可略微放缓速度,故意让袁军追上。”

    “假如遇到高览引兵来战,许胜不许败;遇到淳于琼引兵来战,许败不许胜”

    诸葛亮尚且不知,黄忠已经射伤高览,对方根本不可能再亲自领兵追杀黄忠了。

    黄忠皱眉问道“军师何意”

    使者摇头道“军师未曾告知在下,只是让将军依计行事即可”

    黄忠虽然心中疑虑,却也知晓军令如山,当即故意放缓了撤退的速度,果然等到了淳于琼所率领的追兵杀至。

    双方大战半个时辰,黄忠不敌,领兵败退。

    淳于琼见状,当即有些不屑的说道“黄忠这厮,也不过如此”

    淳于琼仗着兵多击败黄忠以后,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就打算继续领兵追击,也好能够擒杀黄忠这员荆楚大将。

    高览却是急忙劝道“楚军虽败,却阵型未乱。且依吾观之,黄忠应该未尽全力,恐是其诱敌之策,将军不可大意。”

    淳于琼闻言,也不由心中凛然,却仍旧领兵追击黄忠。

    期间黄忠数次与淳于琼交战,都以战败告终。

    就这样,双方且战且走,终于来到了天下闻名的南襄夹道。

    看着黄忠进入南襄夹道,淳于琼正准备引兵追过去,又被高览拦住。

    只听得高览说道“南襄夹道连通南北,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其道狭小,大军通行不便,极易中伏。”

    “将军既然已经败了黄忠数场,不妨就此撤兵,也能给陛下交代了。”

    淳于琼闻言,却是满脸的不高兴。

    他虽说的确赢了黄忠几场,奈何对方太过滑溜,袁军斩获甚少,就此回军告诉袁绍自己击败了黄忠,恐怕没有人会相信。

    他们只知道,先锋将领吕威璜折损于此。

    若换做以前,淳于琼忌惮黄忠这位荆楚名将,面对南襄夹道这种险地,未必敢带兵追击对方。

    现如今,淳于琼多次击败黄忠,难免有些飘飘然,当即沉声说道“吾起大军而来,若不斩黄忠首级,绝不退兵”

    高览见淳于琼心意已决,只能继续劝道“既如此,将军不妨先派出少量兵马,让他们多竖旗帜,虚张声势。若其中果有伏兵,可以少量兵马将之诱出,彼时吾等再率领大军杀出,必可出其不意。”

    淳于琼从其言,于是派出赵叡领兵两千,广竖旗帜,诈称八千先锋直奔南襄夹道而去。

    果不其然,赵叡刚刚领兵进入南襄夹道中间,忽然听得一声炮响,随后就看到文聘率领三千伏兵杀出,黄忠也是趁机从前面杀出,两面合击袁军。

    赵叡早就有了心理准备,哪怕兵力处于劣势,仍旧不慌不忙,让士兵们摆出防御阵型,静待援兵。

    正在外面严阵以待的存于琼,得知伏兵只有三千以后,当即有些不屑的说道“只有区区三千伏兵,看来黄忠那厮已经无计可施矣”

    言毕,淳于琼当即引兵杀入其中,大破楚军,杀得黄忠、文聘丢盔弃甲,仓惶而逃。

    等到淳于琼领兵出了南襄夹道以后,心中越发骄傲,根本没有停歇的意思,仍旧带领大军对着黄忠、文聘紧追不舍。

    此时正值盛夏,黄忠等人出了南襄夹道以后,就钻进了通往南方的小道之中。

    淳于琼引兵追至,正欲继续追击,高览却是劝道“南道狭窄,草木过深,不可追也。”

    淳于琼自追黄忠以来,可谓是屡战屡胜,心中难免有些骄横。

    他看到高览如此模样,再想到沿途对方不断劝说自己撤兵,心中就有些不悦。

    若当初果然听了高览之言撤回叶县,岂有今日连战连捷之功

    他当即脸色一沉,喝道“汝不过被黄忠射中了臂膀,何故便畏之如虎”

    “此番追击黄忠吾等连战连捷,黄忠那厮已经黔驴技穷,于南襄夹道所设埋伏也是着实可笑。此时不乘胜追击擒杀黄忠,更待何时”

    “汝若心中畏惧,可自领兵退去,休要在此聒噪,乱我军心”

    如果没有此前南襄夹道中埋伏之事,淳于琼或许还会谨慎一些。

    可是对方明显已经手段尽出,埋伏也奈何不得自己,现在只剩下仓惶逃窜,淳于琼自然再无畏惧。

    高览被当众斥责,不由羞得满脸通红,却也不知如何反驳,只得带着本部三千兵马离去。

    目送淳于琼率兵进入南道以后,高览身旁副将却是说道“黄忠明显已经成为丧家之犬,若能将之擒杀,必为大功一件,就算将军负伤追击,亦能分润些许功劳。”

    “此时撤退,若淳于琼果真擒拿了黄忠,吾等不仅半点功劳捞不到,反而会让人耻笑。”

    高览闻言,也不免有些迟疑。

    可是当他看到南方那些,能够将人完全遮蔽的漫山遍野草木以后,终究还是下定决心,说道“此地太过凶险,若楚军在此设有伏兵,根本发现不了。”

    “吾等且屯兵于此,若淳于将军完好通好这里,再追上不迟。”

    “若不幸中伏,亦可前去救援。”

    却说淳于琼领兵进入南道,看着前面那片巨大的斜坡,不由问道“此乃何处,为何如此大区域都只有草木,而无人将之开垦成良田耕种”

    一位知晓内情的士卒答道“启禀将军,前面那个长满草木的山坡就是博望坡。这里之所以没人将之开垦成田地,乃是因为土质太差,庄稼在里面很难成活,甚至连普通的杂草想要活着都难。”

    “将军且看,这些能够生长于此的草木,生命力都无比顽强。”

    淳于琼闻言,不由恍然大悟。

    他抬头看着头顶的烈日,感受着自南方刮过来的风,不由笑道“今日若是无风,行军必然十分闷热,可见天助我也,欲让吾擒杀黄忠于此。”

    方才那名士卒却是说道“将军有所不知,由于这里地处南襄夹道以南,几乎每日都有大风。”

    士卒说得没错。

    南襄夹道沟通南北,无论是冬天北方的寒风,还是夏天南方的南风,都要经过这里。

    空气对流自然会让这里的风比较大。

    淳于琼闻言,不由脸色微沉,略显不满的看了眼那名士卒,明显是在恼怒对方说了实话。

    那名士卒见状,忐忑不安的退了下去。

    淳于琼继续领兵往前追击,身后大军几乎全都进入了草木旺盛的博望坡一代,却是不见了黄忠等人踪迹。

    淳于琼正疑惑间,忽然看到前面的草木之间冒起了滚滚浓烟。

    紧接着,火势汹涌的朝着袁军所在位置席卷而来。由于风大的缘故,火势越来越猛,以骇人的威势扑了过来。

    淳于琼见状心中大骇,暗道“误中贼人计矣”

    他尚未来得及指挥兵马撤退,袁军就因为扑面而来的大火而丢盔弃甲,疯狂逃窜,甚至互相践踏,数万袁军顷刻间崩溃。

    “咳咳咳”

    大火必然伴随着滚滚浓烟,正好位于下风口的淳于琼,当即被浓烟熏得有些睁不开眼睛。

    看着那越来越近的大火,淳于琼不由失声叫道“吾命休矣”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