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 第434章 算算日子
    第434章 算算日子

    清朝,内城的人是讲京城官话的,没有儿化音。

    儿化音是城南的胡同里的市井之音。

    讲儿化音的人可以明确的说,是身份地位比较低的人。

    格格、阿哥们要是不说官话说儿化音,那是会被嘲笑的。

    城墙废掉后,儿化音才进入内城。

    京城官话的形成历史也不长。

    明朝初期,京城附近没剩下多少人了。

    朱棣迁都京师顺天府,移入数十万人口,江淮官话金陵雅言跟北方的官话混合,发展出了京城官话。

    有谣言说满语影响了京城官话,纯属放屁。

    下令造满语的努尔哈赤,也是用官话在李成梁手下当小弟,那些王爷贝勒贝子学的都是官话。

    满语这玩意,清初就不行,使用人数太少,大多是典礼的时候用,或者奏章里用一下文字,对京城官话影响可以说等于无。

    60年代,普通话才刚普及,加上有一大堆从外地调入京城的人。

    这些随部队或者机关单位入城的人,基本是被分配住在一起。

    又有很多子弟学校,所以,路上碰到的小孩,只要听他们讲话的声音用词,就能区分出一些人的家庭。

    周晓白、张海洋这类人,此时就不大可能讲儿化音、省字的京城话。

    过些时候,跑出了学校的那一批人,跟胡同小孩互相碰到了一起,通过说话的口音就能区分出谁跟谁是一伙的。

    慢慢的混着学了一点儿化音后,见面就得报出字号才好分人。

    建国前,兵荒马乱,

    建国后,大量涌入。

    几十年后的所谓老bj很多其实不老。

    只是比后面的京漂早个几十年而已。

    开着会,李铭胡思乱想着一些有的没的。

    红星轧钢厂下午的会,一大摞的厂领导发言完毕,处长们又接着发言表态。

    开完会,都快要七点了。

    等他赶到城西小院,娄晓娥也没怪他没陪着看日食。

    其他时候,李铭都是宠着她顺着她,遇到这样的特殊情况也是没办法。

    娄母告诉过她,即使不满也要先忍着,使小性子也要看情况。

    使得不好惹人厌,使得好,那自然是甜如蜜。

    娄晓娥给他倒茶水,关心道“开了一整天的会,累得很吧”

    “还好,开会开多了,慢慢习惯了。”

    李铭现在改习惯了,处理小世界的事情都是等到开会的时候操作。

    “最近你们厂的会议真是太多了,这样不会耽误你们厂里的生产么”

    “暂时来看,对车间的生产影响还不大。车间本来就有学习思想的会,现在只是学习的内容有了些变化。”

    “你真不吃饭了么还是吃一些吧”

    进门的时候,娄晓娥问了李铭吃饭没有,他回了一句不想吃。

    “吃些水果就行,等会我还得去95号院。三大爷分家,我再给他们协调一下,等周末他们的亲戚来了再一起见证一下。”

    “三大爷真的要分家”

    “不分留着过年啊”

    “这不是阎解旷还在念初中嘛,而且阎解放还没结婚,阎解成现在就分家,有点说不过去。而且三大爷那么扣,都没想着薅阎解成的钱”

    以前,大哥是有义务扶助弟弟妹妹成家立业,相应的家产也是大哥拿大头,其他兄弟拿一小部分。

    现在没这个分财产的规矩了,相应的义务自然就没了。

    帮不帮,全凭个人喜好,帮了,社会只会称赞鼓励。

    几十年后,帮了,在网上可能会被人喷得狗血淋头

    时代不一样,观念不大一样,背后起主要作用的其实还是经济关系的改变。

    娄晓娥通情达理没跟他闹情绪,李铭更体贴温柔,详细解释道

    “阎解放已经在乡下,结婚的事情,三大爷最多支援一点钱物。房子、工作都不需要操心。”

    “阎解旷要是也下乡了,那就啥也不用说了。要是分到了工作,房子有单位负责,或者把西厢房分隔一下接着住。”

    “所以,阎解成现在分家也没问题,出钱帮忙养弟弟妹妹到成年,已经算是很尽职尽责的了。”

    “阎解成于莉已经闹分家了,三大爷要想面子上好看点,同意我说的分家方案是必然的。不然阎解成直接不交钱了,闹得更难看,三大爷丢人丢得更大。”

    听着别人的热闹,想着自家的事,娄晓娥叹气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你可是我的媳妇,咱们家有什么难事,说出来让我听听。”

    “我说的是我爸妈的事情。”

    李铭伸手把她揽到怀里,“今年估计没空,明后年,我找机会带你去港城看他们。”

    “嗯”

    娄晓娥对他说的话是深信不疑。

    吃完水果,李铭还在回95号院的路上。

    几个人聚集在95号前院,也是饭后闲聊。

    吴名望着二门的方向,“董大爷的房子快修好了,接下来该是三大爷您了。”

    阎埠贵意有所指,“老董这几天来回奔波,晚上去儿子家住,大早上要赶回来监工,有够折腾的”

    阎解成也意有所指,“其实,被子一盖照样睡,傻柱不就是这样住了二十来天么”

    李俊义不知道他父子俩打的哑谜,不过还是说出了阎埠贵想表达的意思,“那不一样,傻柱人年轻。董大爷年纪大了,他儿子肯定不放心这样住。”

    吴名转头看向中院方向,“说起傻柱,我听说他今天买了很多糖果回来,估计等会要给大家发喜糖。”

    李俊义感觉不意外,“傻柱打算星期天办酒席,今天再不发糖就有点迟了。”

    “这傻柱,居然要结婚了真是让人没想到。”吴名摇头感叹道。

    阎解成也纳闷,“关键对象还是个老师就傻柱这混不吝的,我是怎么想也没想到。”

    傻柱的婚事,实在是让四合院的大多数人大跌眼镜,没几个人看好的事情,居然成了。

    李俊义谈笑道“傻柱那张臭嘴,可能还真得要个老师才能管住。”

    吴名好事的扯上了阎埠贵,“你还是问问三大爷吧。三大爷就是老师,还是咱们院里的三大爷呢”

    阎埠贵懒得搭理吴名,聊起这话题就没劲,傻柱那傻啦吧唧的厨子他懒得计较。

    李俊义不同意道“你还别说最近半个多月,傻柱还真低调了很多。”

    阎解成怼道“傻柱什么时候低调过傻柱最近是忙着写菜谱,他没工夫跟你斗嘴。”

    吴名嘿嘿一笑,“可惜许大茂最近又是常常在乡下放电影,不然可以看看许大茂是什么脸色。”

    阎埠贵幽幽冒出一句,“算算日子,今晚,许大茂有从乡下回来。”

    感谢您的订阅

    感谢您的投票支持

    感谢书友雨夜星空的月票支持

    请您多提宝贵意见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