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 第589章 不能落于人后
    罗芸拉开一张椅子坐下,“真的,你不觉得你的变大了好多么”

    周晓白心里小窃喜,“好像是有些。”晚上偷偷翻墙的某个小贼喜欢大的。

    “书上写了,咱们还在增长时期,有变大一些也正常。”

    罗芸挤眉弄眼的调侃道“你看得还挺认真的,我早都忘掉了那些。”

    周晓白只当做没看见,一本正经的说“你只是一时之间没想到罢了。”

    “晓白,你们两有没有亲嘴”

    “你就不要乱问了”

    “那就是有咯”

    “没有,就牵了手。”

    “他就没说想要亲你么我不信。”

    “说过了,不过我拒绝了。”

    “你干嘛要拒绝呀亲了就可以跟我说说亲嘴是什么感觉了。”

    “我懒得理你。”

    周晓白收拾桌子上的东西,“我要复习功课了。”

    罗芸有些纳闷的问“晓白,你好像挺着急学完这些课程一个学期的学完又立马学下一个学期的。”

    周晓白没有说她想成为科学家,多帮男友的想法,省得被闺蜜取笑。

    “这么多研究员给我们指点功课,大好的机会不能浪费了,后面要是他们回去上班了,就没人帮忙解答了。”

    罗芸不以为然道“到时候我们应该也可以回学校了,我们可以问学校的老师。”

    “学校的老师估计是没空教我们。”

    “那个李铭跟你说什么了吗”

    周晓白反问道“学校里的情况都是你告诉我的呀”

    “你不是说他们又分成了两伙了么压根没人关心上课的事。”

    罗芸又坐回周晓白身旁,“嗯听我哥说的,最近的整顿工作作风,让他们的分歧更大了。”

    “懒得去凑热闹,我还是在这陪你一起看书更好。”

    43日与44日两伙人,半个多月来大小矛盾不断,这两天又大打出手。

    很多公司创业的时候大家能够同甘共苦,等企业发展起来瓜分胜利果实的时候,容易有矛盾。

    两者差不多的意思。

    当然也有一些想法上的不一致,是是非非说不清,人心难测。

    李铭让周晓白别回学校,安心在研究所读书学习顺便管理账目。

    周晓白父亲周镇南没有反对,就是这个原故。

    周镇南很满意李铭办的创新技术研究所,研究仿制出方便面、火腿肠这两样好东西,还是一片静土,可以让闺女安心学习。

    让又一名岳父很满意的李铭此时已经回到京城。

    保卫科科长办公室。

    范家文带了张电报单来汇报,“科长。东风机械厂发来电报说灌装机已经完工,问我们什么时候派人去提货”

    李科长诧异道“前天收到的电报还说没那么快,怎么又突然完工了。”

    范家文笑道“现在的工厂好像都这样。”

    “我听财务科的人也在抱怨,生产进度不明不白的,时不时突然冒出一份催款的电报,发票却没有开过来。”

    “办的事情毫无章法。”

    之前一段时间财务有些乱,现在好些工厂都缺资金周转,找兄弟单位催一催。

    有没有另说,反正先试一试,要是有呢。

    越来越接近劳动节,很多工厂恢复了生产,李铭订购的各种机器设备已经陆续到了一批。

    “叫他们直接发货吧。我们就不派人过去了。”

    “要是质量不行”

    “怕什么,反正我们还没给他们打款。记得叫他们派个技术员过来指导我们操作。技术员的来回车票、住宿、伙食,我们会给报销。”

    “那我先去草拟一份电报。”

    “去吧。”

    范家文汇报完,坐在会客沙发椅上喝了会茶的秦淮茹这才起身。

    她已经被任命为联络员,暂时没有办公地点,先去了采购三科李铭的办公点,顺带汇总陈国栋科长的猪肉火腿肠置换数据。

    “李副组长,明天上午火腿肠加工厂筹备大会的议程拟定好了。”

    “拿过来我看看。”

    “好的。”

    李铭轻轻捏了下她细嫩的小脸,“你个小妖精,刚才故意站那么远做什么”

    “怕你打我呗。”

    “调皮。”

    “你先看材料,我花了好多时间写的。”

    “行。我这就看。”

    李铭一目十行很快就看完了。最主要的一项就是把酝酿好的管委会候选人给过一遍。

    “我当指导员负总责。工厂管理委员会,销售、技术、质量、财务、福利,五个委员。符合精兵简政的原则。”

    “没什么问题,就这样办了。”

    秦淮茹笑道“那就好,省得我再改来改去。”

    “那些参加集资的人怎么说有没有后悔了的”

    秦淮茹回话道“没听说,400多号人才抽中50个人,有这么多人打破头皮想参加,不可能有人后悔的。”

    “大伙都摩拳擦掌的准备跟着你大干一场。”

    “5月3号交钱,希望每个人都能凑够钱。”李铭很细心的把日期选在了发工资的第二天。

    凑钱的时间充裕,那个时间点工友们手里都有些钱。

    秦淮茹称赞道“你总是替大家着想,办事周周全全的。”

    李铭随口道“想服众必然要付出一些东西。”

    “现在这个联络员比你在人事科的时候轻松一点了吧”

    秦淮茹语气轻快的说“事情少了好多。采购三科的李雪瑶也热情,愿意指点我。”

    “办公室里时常就她一个人,你去给她作伴,她当然开心了。”

    “她还邀我去你们采购三科建的养殖场参观呢。”

    “不要去。我还要建议陈科长,尽量少带人去养殖场,省得带了病毒和细菌传染给那些牲畜。”

    此时非州猪瘟只流传到西瓯、啦美的部分国家,还未流传到我国。

    传统的猪瘟,我国的科学家在1954年培育出了一株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效果非常好,世界领先。国际上称呼为c株ese stra,cstra,各国纷纷使用。

    除了猪瘟,还有败血型沙门菌病、猪丹毒、猪巴氏杆菌病、猪败血性链球菌病等等乱七八糟的病。

    尽量不让陌生人去养殖场是最好的预防办法。

    当然,李铭劝秦淮茹不要去的主要原因是他带周晓白去过。

    采购三科的人不会多嘴说他的私事,但是养殖场那里就不好保证了。

    秦淮茹听说是因为预防牲畜疾病,她又是农村出来的人,对养殖场没什么好奇的。

    “那我就不去了。我老家秦家村也有专业的养猪场,我得提醒他们。”

    李铭打消她这个念头,“你在城里生活时间长了不知道。”

    “生产队的饲养员绝对有受过这些内容的培训,他们只是没有按规章办事的意识。”

    “大部分的人以为猪舍那么脏,人怎么比都算是干净的,对这些防护细节没有那么严格的执行。”

    “更主要的是责任心。猪不是饲养员自己的,猪死了的损失由大家一起承担,责任心全凭个人的思想觉悟。”

    秦淮茹崇拜道“别人有什么小九九都逃不过你这双眼睛。”

    “我就看不穿你心里的小九九,让我摸摸,我想知道你心里想啥。”

    “我还能想啥,心里想的都是你。”

    李铭伸手把她揽到怀里使坏,“今天的小嘴真甜。”

    秦淮茹的眼神飘向房门,生怕有人突然闯进来,“除了棒梗读书的问题,其他事你都帮我安排妥了。”

    “工作和生活都无忧无虑的,我心里儿只剩念着你了。”

    李铭得意道“你也看到了那些中学的情况,棒梗没升初中算是运气好的。”

    秦淮茹承认道“还真是。幸亏棒梗没升初中,不然不知道会到哪里去疯玩。”

    “我婆婆都说了,还是上小学好,能够天天按时回家。”

    李铭好笑的说“之前她可不是这样想的。”

    “之前不知道会这样嘛。”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叫张大妈以后别操心那么多,她安心养老就好了,你会负责好一家子的。”

    “嗯。”

    秦淮茹又说道“待得有点久了,我该走了。”

    “没事,没人来。”

    李铭把很多事情都交给了几个队长负责,保卫科长的办公室,来人确实比较少。

    “再不走,我走不了了”

    “嘿嘿去忙吧。”李铭缩回了手。

    秦淮茹整理好衣物,镇定自若的回办公楼。

    安静的办公室。

    李铭泡茶看报纸。

    黑省哈尔宾林业机械厂干满干好八小时。

    鲁省清岛内燃机厂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贵省红星拖拉机厂狠抓革命、猛促生产。

    晋省太源钢铁公司发电厂历史最高产量。

    粗看的时候没注意,李铭仔细一瞧,四个典型工厂所在省,就有了特别的含义。

    他自言自语道“套路真深。晚上开会的时候,可以用这个举例,4个省都有愅委会。”

    轧钢厂的新举措,白天时间多搞生产,开会时间尽量移到晚上。

    义务加班,李铭也就没空陪周晓白去看芭蕾舞表演。

    对于他,此事更有利,正好有借口不用陪女人去逛街,不用担心分身乏术。

    白天的保卫科本来就没什么事,不用开会,他就更有空闲到处乱窜。

    晚饭后他向来很闲,夜里才有些微忙碌。

    铃铃铃铃铃铃。

    “喂轧钢厂保卫科。”

    “是高队长呀”

    高队长在电话里说“我们在检查的时候,发现一些菌棒长了绿色的杂菌。”

    李铭询问道“严重么”杂菌的生长速度超出一般人的想象力。

    高队长仔细说道“发现得及时,只有一点点。”

    “我们已经按你给的技术资料,把这些菌棒都挑了出来,拿到了其他房间存放。”

    “资料上讲,可以用甲醛和酒精混合液去处理,我们就先试了下,具体效果还要留待观察。”

    “我怕接下来更多杂菌出现,甲醛可能不太够用。”

    李铭放心道“我会安排好甲醛。”

    “主要是最近气温升高了,有利于杂菌生长,菌房要适当的进行通风降温。”

    高队长说“那行,我会让他们多注意。”

    两人简单交流完就挂了电话。

    一件小事,制作场所简陋,技术生疏,生产了那么多菌棒,必然有漏网之鱼,一些菌棒长出杂菌在预料之中。

    砰砰砰,砰砰砰。

    “请进。”

    杨大奎推开房门,“科长,书买到了。”

    新赶印出来的横排版的选集,整个京城就两个地方有卖,新几口和西单的新华书店。

    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早早有人在那等着排队,排的队还非常非常的长,因此前两天都没能买成。

    李铭笑着告诫道“以后不要说买,记得说是请到了。”

    “连排了三天的队,辛苦你了。”

    知道科长是为自己好,杨大奎嘿嘿赔笑道“没啥辛苦的。”

    “这两天天气好,不冷也不热,排队那还有一大堆的人唠嗑。”

    “今天还有报社的记者来采访呢,不过他们没采访我。”

    李铭接过书,有股子浓郁的书香味,好闻。

    “一看你普普通通没啥特别的,问了你也是白问。”

    “文章的版面有限,记者只会问那些比较特别的人,像是女同胞、老人家、小孩子、战士、戴眼镜之类的那些人。”

    杨大奎佩服道“科长,您真神。就跟您亲自去了现场一样。”

    “记者采访的还真就是您说的那些人。”

    好听的话可以多说些,李铭笑道“没啥稀奇的。比较有代表性嘛,要是我去采访我也是那样采访。”

    杨大奎又说起一个重要信息,“科长,我排队的时候听人说,海淀那里的华清大学正在建塑像,都快要建成了。”

    一个星期后会上报纸,全国跟上。同时也在筹建的其实还有绍山,进度稍微慢了些。

    李铭不意外,“李主任已经听说了,厂里晚上开会就是讨论建塑像的事。咱们厂不能落于人后”

    “也是建很高很大的么”

    “小的就不用开会讨论了,厂里可以直接建。咱们厂要建得比华清大学的更高,还要挑个有寓意的数字。”

    为了避免会议拖沓,李铭打算把经典的1226米说出来。

    有了第一座,这个数字迟早会有人想到,李铭觉得还不如他来早点搞定。

    傍晚。

    95号四合院。

    大门口。

    下班的人陆续回来。

    刘海中和许大茂恰好前后脚到。

    俩人面无表情,互不理睬,就当没看见对方,路过前院也没怎么停留,径直回后院家里。

    前院闲着下象棋的董大爷说“这俩人还闹不对付呢”

    阎埠贵瞅了眼已经走进中院的许大茂和刘海中。

    “这一次整顿工作作风,两个人都下来了,心里不自在呢。”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