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 第618章 你小子最近混得可以啊
    钱进经常抬扛不着调,人还是蛮靠谱的。

    “厂里上一次大量精简办公室的人员,咱们采购三科没有被波及。”

    “我们要是不多做点成绩出来,那些嘴碎的人肯定会拿咱们科说事。”

    李铭笑嘻嘻道“钱哥,可以哈”

    “我会把你这话告诉科长,让他多表扬你几次。”

    钱进笑着摆手道“还是免了。科长给我加些完不成的任务,那我有的头疼。”

    李铭哈哈笑道“职工楼工程建设组的人已经打了报告,想要厂里重新启动建房。”

    “厂里到时候肯定减少计划外采购的资金,没钱哪里来的采购任务”

    钱进一直想住进楼房,“厂里又要建职工楼了”

    “应该是会同意。”

    钱进挑了挑眉,“账上有了机动资金,肯定会有好些人盯着的,拿来建房算是用在了刀刃上。”

    工程建设组的邱组长也说过,很多轧钢厂的人都有这样的想法。

    厂里多出了房子,受益的人不少。

    也是临近中午。

    新侨饭店。

    张海洋又请好哥们吃饭。

    几名年轻人正在大快朵颐。

    正好巧遇的黎援朝也凑一桌,慢条斯理的用刀叉切牛排,“海洋,好些天没见,你小子最近混得可以啊。”

    “国防科委、一轻部那几个部门要搞的石英晶振项目会战,你都有掺和一份。”

    张海洋咽下嘴里的牛肉,得意笑道“小意思。”

    之前编工程事故案例选编一书的事情不显眼,这些人报纸都办了很多份,很普通的事情。

    杨晓京笑骂道“海洋你t的居然真敢把功劳给认下来。”

    “你有几斤几两,弟兄们都一清二楚。”

    张海洋撇了死党一眼,“最早提出请京城手表厂的技术员参与研究的是我。”

    “去昌平找京城手表厂的技术员,也是我去找的。”

    “有了这四名技术员一起帮忙资料,这才完成了整份石英机芯的研制报告。”

    “你们就说,我有没有功劳吧”

    刘国平哈哈笑道“说了半天,你丫就一跑腿的。”

    张海洋笑着贫嘴道“你丫就是嫉妒,嫉妒哥们儿的成绩。”

    黎援朝中肯道“功劳还是有的。我爸在家都说了这事,夸你小子还行。”

    “不过你怎么跟那个发起人李铭凑一起的”

    张海洋手指旁边两人,“这个事,这两孙子也知道,他们鼓动我去跟李铭会一会。”

    “不打不相识,后面那小子追我们学校的女生,多遇到几次就熟悉了起来。”

    刘国平嘿嘿笑道“其他的先不说。”

    “你先跟援朝好好描述下,你是怎么跟李铭切磋的。”

    杨晓京起哄道“没错援朝,这个太有意思了,你让海洋仔细讲讲。”

    张海洋辩解道“你们上去也不可能比我强”

    “援朝,双手能掰弯钢管的主,我打不赢也不算丢份吧”

    黎援朝点头道“这么猛的猛人,我倒是想认识认识。”

    牛排煎的刚刚好,够嫩的,张海洋继续切肉吃,“你贵人多忘事,其实你见过他一次。去年又一顺那次。”

    黎援朝想起那次连续拉肚子三四天的事,“原来就是他啊”

    张海洋坏笑道“你想起来了是吧”

    黎援朝咧了咧嘴,“记忆深刻。”

    杨晓京、刘国平都忍着笑,都知道那次的事情。

    张海洋边吃边说“他人挺仗义的。下次介绍你们认识。”

    “对了,援朝你今天怎么也在这吃饭”

    黎援朝随口道“我经常在这吃。你要是其他地方找不到我,就来这找我。”

    张海洋继续问道“不是,今天怎么就你一个人在这,其他人呢”

    黎援朝的小跟班众多,解释道“上午被我爸叫回家了趟,他们就散了。”

    “不想跟我爸一起吃饭,我就又出来了,他们人一会也会过来。”

    “你们仨今天怎么这么早来吃午饭”

    杨晓京放下酒杯,“海洋昨天就约好了,我今天早饭都没吃,饿着肚子来的。”

    “得早点开吃,不然待会就要饿晕了。”

    张海洋笑言道“早知道这样,我t要特意迟点来,饿不死你丫的。”

    刘国平的嘴也没闲着,“你迟一点来也没关系,我们自己会点菜。你来结个账就行。”

    张海洋顺嘴提道“吃了我的,你们俩个明天陪我去趟郊区。”

    闲着也是闲着,杨晓京不以为意道“赶紧说清楚吧,等会吃完了还没说,别怪哥们儿不认账。”

    张海洋三言两语讲明白,“很轻松的事情,我明天要去农业大学边上的畜牧研究所。”

    “路程不近,骑自行车两三小时,一个人太无聊了,找你们俩作伴。”

    刘国平有些不相信的问道“这么简单的事情,你就请我们上新侨饭店搓一顿”

    张海洋洋洋自得道“哥们儿敞亮吧”

    杨晓京也不信,“太敞亮了不过,你还是实话实说,到底要我们干嘛哥们几个绝对讲义气。”

    “我没糊弄你们。真就是太远了。”

    刘国平疑问道“你去那干嘛畜牧研究所你不会是要养猪吧”

    “还真被你猜对了。”

    张海洋接着说“火腿肠这个事,你们都知道了”

    “知道。”“吃都吃好几回了。”“味道不错。”

    好哥们不信,张海洋详详细细的说道“北三环大钟寺那里,火腿肠加工厂的厂房已经开工建设了。”

    “市里面还没有批下来申请的生猪配额,李铭觉得不能全靠市里面解决猪肉问题。”

    “他打算在乡下建几座养猪场,加工厂的职工入职后也不需要满员上班,闲着也不是个事,到时候全拉去乡下搞养猪场的建设。”

    “等建好了养猪场,估计加工厂申请的猪肉也有指标了,建养猪场的职工可以回城继续上班。”

    “要建养猪场,就得解决猪食问题。”

    “他就想找些畜牧专家咨询。现在也不知道找谁好,畜牧研究所的边上就是农大,可以想象研究所肯定是瘫痪了。只有实地去找人问问才能问到。”

    听了一通长篇大论,黎援朝忍不住说道“京城附近也有好几家农场,北郊农场、红星农场都是鼎鼎有名的,都有大型的养猪场,应该去跟他们打听吧”

    张海洋解释道“那些农场都有大片的自有土地,加工厂的养猪场不可能弄几千、几万亩的地,猪食来源不太一样。”

    “当然,后面也要去参观学习那些先进农场,派人去实地取经。”

    黎援朝不由笑道“你现在是跟上了班一样了。”

    张海洋掩藏不住的嘚瑟,“上回请你们吃饭的时候不是说了嘛。我现在每个月45块钱的工资,出差的费用按红星轧钢厂的标准报销。”

    杨晓京举杯示意,“今天这顿我们吃得心安理得。帮你保密了你有工资的事情,你爸才会每个月仍然给你发生活费。”

    刘国平端起酒杯不客气的说“就是,他小子现在是最富裕的。”

    黎援朝好奇问道“那李铭哪来的钱一直给你们发工资。”

    张海洋比划了个数字4,“方便面生产线的钱,一次就有4万块,这还是避嫌了往低了报价。轧钢厂的报价56万一条生产线。”

    黎援朝追问道“他这么有钱”

    张海洋压低声音说“来路都是明明白白的下乡跟生产大队租了荒山,开垦建温室大棚,产量爆棚,按指导价卖了一个冬天,纯利润好几万块钱。”

    “嘶”“牛逼”

    张海洋接着说“把产量提高、成本大幅降低,去年冬天大伙能吃上便宜的大棚菜,全是他的功劳。印刷了技术资料,送往全国各地,现在全国都在用他的方法建大棚。”

    杨晓京接话道“一块多钱一斤的黄瓜,降到2毛钱一斤,我妈还特意念道了几次。”

    张海洋嘿嘿笑道“温室大棚指导价降低了,他的大棚早回本了,可以不用算折旧费用,实际利润比一般大棚高,一个冬天还是能弄到两千块钱。”

    “他打算今年再种一次就把温室大棚半卖半送给生产大队了。”

    刘国平惊讶道“一年几千块说不要就不要了”

    张海洋切了一声,“哪里差这么点钱方便面生产线的技术,他直接上交给了红星轧钢厂。”

    “火腿肠生产线的图纸,现在也是没有厂家问,不然早送出去了。”

    “他现在搞出来的木屑种植香菇,这个更猛,一斤木屑出一斤香菇,木屑能值几个钱”

    杨晓京刚好懂得些,“一担柴火也才两块多钱。只要不是开车去装木屑,木材厂的人能让我们随便装。”

    张海洋喝了两口葡萄酒,觉得还是有些许过于苦涩。

    “香菇的指导价还不能降下去,不然乡下的那些农民就麻烦了,会少一大笔收入。”

    黎援朝城府较深,没有杨晓京、刘国平那样一惊一乍,“他是想继续获取暴利那他得完蛋”

    张海洋摆摆手,“人家压根没有这样想。”

    “早把技术贡献出来了,让生产大队跟土产公司合作,生产的香菇用来出口换取塑料袋进口。”

    “木屑种植香菇有个绕不过去的门槛,需要透明塑料袋。”

    “技术成熟稳定了,只要把塑料袋跟香菇产量挂钩,按不同价格收购,基本影响不到野外采摘的香菇价格。”

    为了让一些技术实力比较落后的厂家能微利运转,不同实力的厂家生产的产品,会有不同的包销出厂价。

    农业生产的不好划分太细致,一般是按公社、县、市等地域来划分。

    零售价有固定的价格。

    供货价高于零售价的事情是常事。

    这中间产生的亏损由财政资金补贴。

    杨晓京敬佩道“做事情真老道,把不利的情况都想好了,一套一套的。”

    刘国平同样很是佩服,“关键能想出这么多东西来。”

    张海洋见得多了,已经习以为然,“这些也不是他想出来的,他是把别人的想法拿来改进尝试。”

    “香菇种植的技术,是他去年收购旧书的时候看到的草稿,他觉得可行,就拿到乡下去试验。”

    “温室大棚技术也是看了报刊杂志,跟着四季青公社学了半个月,他自己再琢磨改造了下。”

    “方便面、火腿肠也是从别人那看了,然后改进出来的。”

    黎援朝点评道“一件事情还可以说运气好,都做成了这么多件,只能说人家眼光确实好,头脑灵活。”

    “香菇这个事有点意思,塑料袋是有什么要求么”

    张海洋回答道“我当时在忙工程事故案例印刷的事情,没跟着去乡下看。”

    “聊天的时候说起过,透明能见光的就能用,关键是要密封成一个袋子。会漏气的不能用。”

    “等土产公司的塑料袋准备好了后,又可以开始新一批的制作。到时候有空的话,我带你们去乡下看。”

    杨晓京埋怨道“之前叫你带我们去研究所摘蘑菇,你都没带我们。”

    张海洋颇为郁闷的说“研究所的20个香菇菌棒是李铭送给周晓白种着玩的。”

    “罗芸和周晓白都反对,她们觉得你们会惹事生非,不想你们去搞破坏。”

    “别人的东西,人家不乐意,我也没辙啊。”

    “说起来,每次投票表决做决定的时候,我t一票抵不过她们的两票,研究所的事都是她们两个人说了算。”

    刘国平安慰好哥们,“周副司令的宝贝闺女,惹不起。”

    杨晓京也劝道“咱们好男不跟女斗。”

    张海洋强撑面子道“我也是懒得跟她们计较。真有事我直接跟李铭商量。”

    “现在天气炎热,我没地方存放香菇菌棒,不然我要一些自己养着玩,就是一句话的事。”

    黎援朝很有兴趣的问道“要什么样的地方”

    “通风、阴凉的地方,不能没有光线,也不能有太多光线。”

    黎援朝开口道“那我来养几个。”

    张海洋诚恳道“援朝,你要,我肯定是给你安排好。但是你肯定没时间折腾。”

    “一天要浇好几次水,你大忙人一个,哪有工夫去管这些。”

    一听这么麻烦,黎援朝打消了念头,“那算了。我手头上还好几摊子事。”

    公子哥作风,也就愿意养些花花草草,不是真想变成农民。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