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 第632章 小姑娘长得怎么样
    娄晓娥熟悉他的套路了,“你又想偷懒了”

    “像石英钟表项目这些才刚刚开始呢。”

    “更何况还有日笨分公司、镁国分公司、瓯洲分公司这些外国的事情要你拿主意呢。”

    李铭笑嘻嘻道“有大哥和你,又有黄顾问和各位经理帮忙。”

    “你可以处理好公司业务的。”

    大舅哥毫不留情的说“我这小妹可能只有算账是一把好手,其他还是不太行,还得再历练历练。”

    娄晓娥翻了个白眼,“看来你很不服气呀老爸都夸我做事比你和二哥强。”

    大舅哥呵呵道“老爸那是哄你呢你听后心里开心就好,别太当真了。”

    李铭笑嘻嘻的在旁看娄晓娥兄妹两互相呛声。

    娄晓娥嘴角微扯,“不服气,你就赶紧去镁国把销售网络建立起来再说。”

    “港城钟表店装修的事情,有黄顾问和汤经理,不用你指手画脚。”

    大舅哥翘着二郎腿,“我机票都订好了,你就等着瞧好吧”

    “我等着了。”娄晓娥没有继续拌嘴,“黄顾问,麻烦你先跟李董说下最新的情况。”

    “好的,董事长。”

    黄福义把这两天的消息汇总介绍完,最后提醒道

    “前天晚上又有危险品仓库被打劫,遗失了大量硝酸甘油炸药和引信装置。”

    “这几天遗失的炸药数量颇多。”

    听闻昨天下午有被误炸的,李铭啧了一声,“我们自己平常也要多注意些。”

    “虽然大部分警示其实是假的吓唬人的,我们统统要把那些警示当成真的来对待。”

    娄晓娥接话道“我会再次要求他们不能大意。”

    李铭强调道“还有要他们管住嘴巴,别在外面惹是生非。”

    娄晓娥点头道“一直有在强调。”

    黄福义插话说道“商业电台的主持人林彬,因为昨天下午的误炸,今天骂土瓜湾指挥部的人骂得更为猛烈。”

    “已经有传言,可能会给他点颜色看看。”

    商业电台是何家的产业,何家的屁股坐在海峡东岸。

    李铭也有耳闻此人的作风,“无耻无良无能污秽邋遢下流贱格,在电台里用这么一长串的词组骂人,可能也是第一个吧”

    大舅哥不以为然道“骂人的多了去,这人只算是比较激烈的。”

    这个心态是港城绝大多数人的心态。

    大家只是在报纸电台上骂个架而已,不可能真去线下动手。

    想当年,2030年代,那么艰难处境,都没有去线下搞那些民国的喉舌。

    港城的工商时报、商业电台等屁股坐海峡东岸的,现在都是有恃无恐。

    可惜,他们其实应该想到,这次的对手换人了。

    真假炸弹都冒出来了,还有什么事是不可能发生的

    港城也有一些胆子比较小的人,很谨慎的选择了提桶跑路。

    黄福义换了个话题继续汇报“荃湾工厂附近又有地皮出售了,这次是住宅用地,地价跟我们荃湾工厂的一样。”

    港城此时住宅用地稍微比工业用地贵一点,这两者的价格又远远低于商厦、写字楼、娱乐场所等服务业的用地价格,差十几倍

    李铭吩咐道“继续关注。”

    “这个季度结算后,统计下公司的流动资金,到时候大量收购工业用地。”

    黄福义应声道“好的。”

    大舅哥随口说道“今天上午,胡议员建议我们可以去山顶置业。”

    李铭随意道“我暂时不去,你们看着办。”

    大舅哥想起妹夫是搞秘密工作的人,确实不合适住山上,那里太多英国佬从事安全方面工作的人。

    虽然住山顶是身份实力的象征,不合适也没办法。

    娄晓娥没有这样的顾虑,“后面要是有便宜的别墅,也可以关注下。”

    “全买工业用地,投资风险过于集中,山顶的别墅很好出手,缺钱的时候用来筹钱变现容易。”

    李铭自无不可,“也行。”

    其实全投工业用地是最划算的买卖。

    到1980年的时候,相比1960年,工业用地的价格上涨了2808倍,住宅用地上涨822倍,商厦、写字楼只涨了735倍。

    在工业蓬勃发展的70和80年代,港城的工业厂房是一房难求。

    傍晚饭后。

    京城,95号四合院前院。

    又到了乘凉闲聊唠嗑的时间。

    李俊义提着凳子出来,看到已经坐在院子里的吴名和董大爷等人。

    “吴名,你们厂的职工楼是不是又要停工了”

    董大爷悠闲的坐在躺椅里,扇着大蒲扇,“没听说轧钢厂出了什么事,怎么又会停工了”

    李俊义边走边说“上头昨天发了个新通知。严禁挪用资金搞计划外的基本建设。”

    “这个通知过应该会贴得满大街都是,您到时候可以仔细瞅瞅。”

    董大爷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吴名叼着只剩烟屁股的两毛三,一点没耽误说话。

    “我们厂的职工楼早过了审批的,拆迁征地都是市里统一安排的,不是计划外的基本建设。”

    “之前的建筑材料不够,厂里才分成几期慢慢盖。”

    李俊义追问道“一期、二期你们现在是第三期了吧”

    吴名回答道“是第三期了。反正厂里今天开会学习了文件,没听说要停工。”

    “而且我们厂用的不是流动资金,是额外利润的自筹资金,应当不会违反规定。”

    12条规定里的第五条,各级财政部门必须按照国家计划,积极保证基本建设的资金需要。

    各建设单位必须注意动员内部的资源,相应节约财政拨款,严禁挪用流动资金搞计划外的基本建设。

    有些建设项目,由于物资和施工能力不足,推迟到明年进行建设的,今年预算要相应减少拨款,在明年预算内统一安排。

    李俊义羡慕感慨的说道“要是我们面条厂也有小铭这样的能人就好了。”

    “有他在,我们厂全体职工都能住进楼楼了。”

    吴名笑嘻嘻道“我听厂里人说,通过火腿肠换猪肉,火腿肠加工厂现在每天的利润都有上千元。”

    “下个月,加工厂接了食品进出口公司的订单,解决了猪肉的问题,利润还能翻两番。”

    “这些钱都没有上交的说法,可以拿来建房。”

    海淀厂区9月的产量要用于出口,到时又只有一点点产能可以分出来给国内。

    离国庆不久了,现在京城各家复工的单位都在抢着用猪肉换火腿肠,自家单位不至于在国庆的时候没东西可以发。

    新上来的领导想稳定在单位的位子,就必须要给全厂职工安排好吃饭问题。

    包装好的火腿肠,可以存放一两个月,是个好东西。

    从外院晃悠过来的阎解成说道“加工厂自己都欠了好多钱,暂时帮不上厂里的建房。”

    “现在的建房资金是从鲁家山建材厂挤出来的。”

    李俊义眼馋道“你们的建材厂也是小铭搞出来的。”

    这时,易中海和刘海中一前一后扶着自行车进入前院。

    “一大爷,二大爷回来啦。”“今天够晚的哈”“吃晚饭了没”

    易中海笑着回应众人,“食堂打了些饭,在车间吃的。”

    刘海中兴高采烈地的说“今天讨论烘干机的转动轴问题,耽误了点时间。”

    “琢磨了好几天,总算是有点眉目了。”

    李俊义说着好听话,“有小铭给的点子,有您几位技术能手,手拿把捏的事。”

    刘海中听得眉开眼笑,假装谦虚道“我没做什么,厂里大伙一起努力的。”

    易中海笑了笑,没有出声。

    烟屁股烫嘴,吴名恋恋不舍的给灭了,没有继续抽,“看来小铭要搞的饲料生产线又成了。”

    “咱们厂又多了一项业务,机械分厂稳了。”

    厂子发展得越好,越有财力可以改善全厂职工的生活,发的东西越多,越有闲钱可以抽烟。

    刘海中肯定道“可以说稳了。”

    阎解成不以为然道“厂里开会讨论机械分厂都讨论了好几次了,机械分厂这个项目早稳了。”

    吴名提醒道“这事咱们厂里说了不算,还需要冶金部的同意。多了个大业务能有更多的把握。”

    李俊义想的更远,“设立新的分厂,那你们厂又要招新员工了吧”

    阎解成早跟人打听过,“从各个车间抽调人员,有之前科室下放车间劳动的干部,这次基本不招人。”

    吴名补充道“建厂需要上面部里出钱,即使招人,这回也不是我们厂里说了算了。”

    “今天的通知刚刚强调不准自行招人,连招临时工都要市里愅委会的批准。”

    听了好半天的董大爷插话道“像小铭那样成立合作社招几百个人,给的工资可以跟一级工相提并论的好事,这几年我都没见过。”

    吴名笑道“这次机械分厂估计还得小铭当建厂指挥。”

    “他身上又多了摊事,这样子下去他连吃饭都要没时间了。”

    董大爷关心道“从早到晚忙工作,谈对象都没时间。”

    阎解成嘴上没把门,“听于莉说,研究出火腿肠的那个什么研究所去海淀加工厂参观了。”

    “有个小姑娘看起来跟小铭的关系比较好。”

    本来准备回家的易中海、刘海中又停下了脚步,大事要多听会儿

    吴名连忙问道“小姑娘长得怎么样”

    阎解成也没多想,回答道“于莉说,人长得可好看了,和瓷娃娃一样。”

    吴名老婆不知道什么时候冒了出来,“那就有戏了。”

    “小铭早说过了,他娶媳妇只有一个条件,长得漂亮他还特意强调了三遍。”

    董大爷也不扇大蒲扇了,笑眯眯道“最好是能有个对象,可以帮他管一管家。”

    吴名不置可否道“那也要是好人家。”

    易中海叮嘱道“小铭没说,咱们不能给他乱说。你们也不要乱传。”

    说完话,易中海没有继续停留,扶着自行车回中院家里。

    “大伙知道就行,不要乱传。”刘海中找补了句。

    刚刚没有及时想到这点,又让老易当了回好人,刘海中颇为可惜的回家去了。

    “一大爷、二大爷说的对,大家别瞎嚷嚷。”阎解成想起了去年的事。

    李俊义坏笑道“解成,你自己主动点,该表示的表示。”

    吴名老婆笑着调侃道“那样的话,等于莉下班回来,非得收拾阎解成。”

    李俊义笑着接话道“也不要多。给大伙发点糖,我们的嘴巴严严实实的。”

    吴名哈哈笑道“我就不用糖了,给两支大前门就行。”

    阎解成手指几人,“你们就可劲的坏吧。以后再有好事,我也不说了。”

    从院外面又回来一个人。

    阎埠贵开口问道“你们聊什么这么热闹”

    一直在看热闹的董大爷笑道“聊了点轧钢厂的事。”

    “老阎,街道办这次又要搞什么活动了”

    阎埠贵扶着自行车下了台阶,“没搞活动。”

    “王主任开会和我们讲了下节约用煤的事情,要求我们加强宣传。”

    “我想好了,在院墙黑板报上出一期节约用煤的内容。”

    董大爷奇怪道“前天的广播上不是说了么煤炭部都开了生产动员会了,还需要特别节约用煤么”

    煤炭此时是主要的能源,可以说是工业的粮食,几乎各行各业都靠煤炭的动力。

    自然是特别重视煤炭生产,大管家亲自抓这个工作。

    部里的人、煤炭学校的人、设计院的人,抽调了大部分的人去各个煤矿,去宣传去劳动。

    让那些煤矿的工人停止武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挖煤搞生产上面。

    “现在去挖煤,那也需要好些时间才能送进城里。”阎埠贵说完话,先把自行车停回西厢房走廊,回家拿水、拿大蒲扇。

    是这么个理,谁来节约有不同的意见。

    李俊义抱怨道“让那些用煤大户节约吧”

    “咱们家里再怎么节约,一天也要烧三个四个蜂窝煤,一点都没有浪费,没地方可节约的了。”

    董大爷颇有同感,“俊义你说的没错,节约主要还是要抓工厂和机关单位。”

    “我看了报纸,市场用煤节约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说了,调查了1000多个单位食堂,做熟每斤粮食平均用煤1斤1两。”

    “节约的单位只需要3、4两煤,那些浪费的单位居然要用4斤煤。”

    “4斤煤这样用得也太多了,比咱们家里用的小煤炉还更耗煤,太离谱的浪费了。”

    吴名提点道“董大爷,有可能那些煤不是在食堂烧掉的。”

    董大爷追问道“你是说有人偷了单位的煤”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