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 第642章 不是想搞就能搞的
    星辰公司缺信得过的人手。

    只能是大舅哥兼任着镁国分公司、日笨分公司的经理,还有即将设立的荷烂、瑛国分公司经理。

    这次薪加坡分公司的陆瀚良回港城,娄晓娥准备征询他本人的意见,是否愿意去接手日笨分公司。

    火星贸易的销售员也在加强培训,争取他们尽快成长起来,能够接手一些管理工作。

    这些业务员是跟随公司从零开始做起的,见证了公司的发展,也从中获得了高额回报,对公司的前景更为乐观,对公司的忠诚度会比外面招聘的人靠谱些。

    例会开完,星辰公司的管理层一起去荃湾工地视察。

    有一栋厂房已经装修好了,杯面的生产将会安排到这里,离葵涌的码头很近,十分合适出口。

    手表工厂也提上了日程。

    相比京城,港城的各项业务是突飞猛进。

    这也是没辙的事情。

    最简单的,内地生产的东西出口给谁

    苏国想骑在我们脖子上,我们好不容易才站起来,这是肯定不可能答应的,双方关系好不起来,出口数量有限。

    镁国此时是全球最大市场,它要封锁一个国家,各大主要市场的企业基本会遵守封锁的规定。

    日笨、四小龙的起飞全靠的是出口镁国市场。

    也是这个时期,内地和四小龙逐渐拉开了差距。

    虽说内因决定成败,但是外因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没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出口经济,不是想搞就能搞的

    几十年后,古巴、北朝藓也想搞好经济,镁国不给解除封锁,照样没辙。

    经济规律摆在那里,国家的起步发展需要从国外赚取收益,又或者能借到钱来投入到国家建设上。

    说到底,扯掉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谁实力强谁说了算。

    有实力的人才能安稳赚钱,没实力的随时做好被收割的准备。

    海淀。

    八益学校的礼堂前面。

    围了一圈小伙伴。

    张海洋站在人群中间,“现在有个跑腿的任务,不知道你们愿不愿意参与。”

    刘国平什么也没问,直接答应道“肯定给你办得妥妥的。”

    杨晓京小心思比较多,“有没有奖励的”

    张海洋得意道“哥们儿这里向来没有白帮忙的说法。”

    “出差补贴和自行车补贴都按标准的给,会不会垫钱进去那就看你们自己怎么花了。”

    刘国平追问道“是去乡下么”

    要用自行车,那就肯定不是外地,有出差补贴也不可能是城里。

    张海洋仔细说道“新研究出来了一款颗粒饲料机,想大规模生产被配件材料限制了。”

    “想在原材料的分配上做文章,就需要借助一些力量。”

    “现在打算在京城周边的农村收集一些支持的声音。”

    “你们的任务是明天去乡下的公社,请他们写份材料支持颗粒饲料机的推广。”

    杨晓京疑问道“空口无凭,我们怎么能说服他们呀”

    “你别着急。”张海洋娓娓道来。

    “酦酵饲料技术也研究出来了,到时候带上这份资料去乡下,生产队会热情招待你们的。”

    “他们要是不信,汇总他们的信息,后续会发个参观邀请函给他们,让他们眼见为实。”

    “他们要是信了,你们拿出模板给他们参考,请他们帮忙写一封支持的稿子。”

    杨晓京随口道“有底稿的,让他们抄一遍是吧这个简单。”

    张海洋立马否定道“底稿只能参考,不能一模一样照抄,照抄的稿子没用。”

    “而且底稿必须交回来,这个是报销的凭证。没有底稿的没得报销。”

    秦淮茹写的底稿不能流落在外,同时也避免了其他人瞎凑热闹,没稿子的不算数可以避免其他麻烦。

    杨晓京不太乐意的说“这还不能弄丢了。”

    “两人一组,能弄丢那也是奇葩。”

    张海洋接着吆喝道“愿意去的现在报名,然后分配公社名单,京城200多个公社,太远的不合适去,数量还是有限的。”

    刘国平接话道“算我一个。咱们办事总得有个名头吧”

    张海洋得意笑道“颗粒饲料机推广小队,这次鄙人是小队长。”

    刘国平乐呵呵道“海洋,你这次算出头了呀没有再当副手了。”

    张海洋嘻笑道“你们这帮骄兵悍将,个个自认为能耐大。这个队长不是我来当,还有谁能当”

    杨晓京突然说道“你们慢慢闲聊,我先挑公社,附近的四季青、万寿山这些都归我了哈。”

    有了开头的人,一窝蜂的都想挑离城近的公社,笑闹成一团。

    年轻人精力充沛想做事,还不需要发工资。

    轧钢厂的人最近都比较忙,没空下乡去折腾。

    这也是李铭启用这些人的缘故。

    港城。

    傻强在九龙挺了几天,还是过海去了港岛谭臣道。

    人在湾仔街市的阿海听闻此事,让手下人把傻强带到社团的新驻地。

    有神龛,有供桌,有太师椅,很典型的港城帮派风格的布局。

    话事人阿海和阿荣分坐两边。

    阿海亲自问道“李董介绍你来这的”

    身上又有新伤口的傻强点头道“是的,李董说我要是在九龙待不下去了,可以到港岛来投奔你。”

    阿海好奇问道“我也听说水果坚被他侄子掀翻了,不过好像很平和的过渡好了,你是怎么回事”

    傻强一五一十的诉说完自身遭遇。

    阿海答应傻强会给他安排一份差事,让人带傻强先去处理身上的伤势。

    看着远去的傻强,阿海摇头道“只有取错的名字,没有取错的外号,确实有点傻乎乎的。”

    阿荣问道“那就留下他了”

    阿海反问道“难道你有什么想法”

    阿荣直言道“我是在想,李董是不是有什么想法”

    “想法”

    “是不是想把我们吞了”

    阿海没忍不住,噗呲一声,嘴里的茶水全喷了出来。

    “你在讲什么笑话呢”

    “我还巴不得李董吞了我们。你问问手底下的人,要是换李董当大哥,是不是双手双脚赞成。”

    “人家看不上我们。”

    好不容易动一回脑子,还被好兄弟嘲讽,阿荣郁闷道“那他安排人过来是做什么”

    阿海也说不清楚,“可能看这人傻乎乎的,顺手救下了吧。”

    “就是没有李董的介绍,我都有点想收留傻强,这种讲义气的小弟多多益善。”

    阿荣征询道“那就给傻强一条街让他管着”

    阿海已经有了腹案,“先让他养伤,找机会让他立两次功,再让他管街。”

    “我们也不能寒了手下人的心。”

    阿荣砍人还有两下子,这样的帮派事务搞不来,“你脑子好使,都听你的。”

    “也不知道老黄说的大生意是什么生意”

    阿海有琢磨过,“黄福义经常帮李董处理私事,应该是知道了李董的新计划,提前给咱们卖个人情。”

    阿荣叹气道“地盘是抢到了,手下人也更多了,吃饭各种花销,每天都要花钱。”

    “没有大的进项,咱们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来投奔的人太多了,导致一时之间资金有点紧张。

    阿海也跟着唉了一声,“现在这种捉襟见肘的日子是不好过。”

    隔壁房间的电话铃声响起。

    心腹小弟迅速跑了过来,“大哥,是黄福义顾问的电话。”

    阿海起身对阿荣说道“我去接。”

    黄顾问邀约喝茶。

    茶楼包间。

    黄福义和阿海、阿荣正在密谈。

    阿荣惊讶道“运人去澳洲”

    “偷渡去南洋、去海峡东岸的我听过,澳洲挺远的吧”

    黄福义轻轻吹了吹茶沫,“没错。”

    “李董打算在澳洲买大农场、大矿场,需要人手干活。”

    “可是澳洲的政策不让我们的人去那打工。”

    “有人给李董出了个主意,可以变通的运人进去。”

    “李董让我找路子,我立马想到了你们兄弟俩。”

    “你们俩最近资金紧张,我也是有所耳闻的,多的帮不上,有生意就先问问你们愿不愿接手。”

    农场要的人不多,最多也就几百人;矿场要的人那就不好说了,很可能是好几千甚至几万。

    黄福义的身份今非昔比,能说是大生意,数量肯定不少,白捡的一门长期买卖。

    阿海面露感激的说“我们兄弟俩能有今天,多亏了李董和黄顾问的照顾。”

    “这次事成之后,我们兄弟必有厚礼奉上。”

    黄福义微笑道“好说好说。”

    “关键你们不能把事情搞砸了,事情办砸了,肯定没好果子吃。”

    阿荣知道自己脑子转得慢,到了谈具体事情的时候不该开口乱问,陪着笑脸就行。

    阿海表态问道“李董他有什么要求我们兄弟必定会完全照着要求去做,绝不敢马虎大意。”

    黄福义伸出一根手指,“首先,运输途中不能死人。”

    阿海肯定道“我们肯定是不想的,死了人的话,我们也是白忙。”

    黄福义接着再伸了根手指,“再来嘛,你们成立一家劳务外包公司。”

    “去澳洲的人都算是你们的人,不能用骗的手段把人糊弄过去,你们要招募那种自愿去的人。”

    阿海疑惑道“黄顾问,恕小弟见识浅薄,这样操作是”

    黄福义一幅你们该懂的表情,“不是一锤子买卖,你们可以从工资里拿管理费呀细水长流”

    旁边的阿荣掩不住的笑容,这和收保护费没啥区别。

    阿海一针见血问道“那可以收多久”

    黄福义犹豫道“李董他没说,估计可以收个年吧。等那些人成为了正式的澳洲人,就不收了。”

    阿海诧异道“去的人连身份也要变么”

    黄福义理直气壮道“管理费不能白收吧港城收保护费都有清垃圾的服务。”

    是这么个理,阿海、阿荣俩人很认同的点点头。

    黄福义提点道“再说了,这个身份也可以再收一份中介费。”

    “你们俩现在首要的是去找一位律师,然后成立劳务公司,多学英文,到时候你们要和澳洲的人打交道。”

    大字不认识几个的阿荣感觉头很大,“要学英文啊”

    阿海懂得打交道的意思,要搞这种事肯定要收买澳洲官面上的人,不懂英文的话送钱都不好送。

    “没问题,我们明天就开始学。”

    “黄顾问您有没有熟悉的律师可以帮忙介绍的我们兄弟俩都是土包子一个,不认识那些喝洋墨水的人。”

    黄福义随口道“李董之前律师的梁律师,我和他的交情不错。他的业务能力可以,办事也很认真。”

    三人又凑一起商量了些更具体的步骤。

    怎么招人,怎么运人,怎么收买,这些杂事李铭是不会去管的。

    他只负责出钱和安排工作。

    这些港城的人只是去打前站的,他真正要招募的是内地的人。

    出国务工也不是不能谈,即使不能谈,也可以直接运人。

    特别是粤东北、闽南、闽西、闽东、浙东南,这一片人口多耕地少的区域有出海的风俗习惯。

    离海近的地方,此时此刻就有人在搞走私。

    参考于一份检察院、法院、海关等多部门关于查私联系配合办法的文件。要是没有走私活动也用不着出这份文件。

    边防部队不论,1973年9月,第一支专门打击走私的海警成立,粤省治安厅海巡大队。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很正常。

    耕地少吃不饱,人想往外跑是拦不住的。

    一个公社总共也就5000人的劳动力,能有3000人外出通过弹棉花等方式赚钱,地方上不是睁一眼闭一眼,就是有直接参与。

    这年头的人不傻。

    有些事情为什么能发生呢

    他们只是看不惯那种官僚作风的干部。

    老百姓有气,一个是官做大了,薪水多了,有事不跟人家商量,不平等待人,不民注,严重脱离群众,到处骂人、训人。

    有的官也不大,如支部书记,住房也不是很好,出去没有汽车,薪水也不多,就是要摆架子,动不动就训人。

    这样不行,老百姓不同意,也要批评你。

    可以做大官,薪水可以多一点,房子可以住好一些,坐汽车也可以,就是有一条,你不要摆架子。

    我只要求你一条,把官僚架子放下,跟老百姓、工人、农民、学生、战士、下级一起,平等待人。

    不要动不动就训人,有道理为什么要训人,可以解释嘛。

    要求应该不算很高。

    即使几十年后,相信大多数人也是会支持这么一点点要求的。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