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一界之主从四合院开始 > 第703章 避免不了么?
    拆开了的半包烟而已,只要好好做事,李铭从来不会小气。

    “钱进他们几个天天要下乡,够辛苦的了吧。”

    陈国栋科长放下茶盅,“二选一,不下乡就要下车间。”

    “他们没有技术,去车间肯定是做一些学徒工做的事情,这比下乡更辛苦得多了。”

    “而且车间里经常加班搞学习,乡下热闹归热闹,和他们搭不上关系。”

    李铭又给陈科长续好茶水,“我听向阳花大队的高队长说了,乡下现在可不是一般的热闹。”

    “不只是生产队的干部,连普通社员都要参加学习班了。”

    这也是李科长把开荒的温室大棚迅速脱手的一个因素。

    小开荒已经不吃香了,反而是大麻烦。

    现在是要端私字的窝,绝私字的后。

    陈科长懂的不少,“向阳花大队的人,思想认识比较统一。”

    周镇南的秘书刘全出面帮忙走的流程。

    刘秘书告辞说道“首长的会估计快要结束了,我就先回去了。”

    特别是周晓白的年纪还小,几年以后再去部队也来得及,周镇南也就同意了。

    班级里面,好些人不讨论、不发言,好些班干部怕要自己带头,同样没心思搞工作。

    陈科长意有所指的说“你把乡下的事情处理好了也好,现在厂里不是以前了。”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不要大意了。”

    现在全京城都在号召中学毕业生去蒙省、东北落户。

    京城现在的愅委会基本都是部队的人说了算,刘全的身份比李铭更方便。

    按各篇文章上的来讲,小开荒是培养私字的温床。

    留下一分小荒地,就是留下了一分私心,就是在脑子里开了个后门。

    征求了周晓白父母的意见,最终决定把研究所挂靠在新街口的街道办。

    李铭哼哼道“他们要是敢专门针对我,我会发飙的。”

    小的不好下手,各个学校的工作人员开始搞家访,从家长入手、从单位着手。

    陈科长起身说道“我也要回去做好工作总结,然后挑一个好点的车间干活。”

    蔚主任出手的这一招可谓是相当高明,堂堂正正的执行规章制度。

    李铭又拿出了研究所的规划方案画大饼,维生素在人的身体健康、牲畜养殖的作用等方面长篇大论了一番。

    “没人能偷袭我。”

    秘书刘全这才敢帮忙走流程,不然即使是看着周晓白长大的,平常帮忙处理一些小事没问题,这么大的事不敢私自帮忙。

    有方便面和火腿肠在前,有现成的成功例子,对边疆部队的生活改善良多,貌似不是吹牛的人。

    倒是说服周镇南花了一些心思,老头想让女儿以后进部队。

    李铭确定道“生产罐头的时间不是农忙时间,不会影响粮食生产,搞的是工业不是商业,没问题。”

    留一点小荒地,就不能一心为公,就不能全心全意办好集体的经济。

    周晓白不合适开口,李铭帮忙说的,哥哥姐姐们都在部队里了,老小周晓白留在身边照顾他们二老,家里才不会冷冷清清。

    他又讲了基因技术的广阔前景,把基因技术的克隆动物都说了出来,反正怎么科幻怎么讲,把老丈人一家子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陈科长对乡下也很熟悉,“你那温室大棚现在怎么样了”

    把个人开垦的荒地主动交给生产队,还算是有救的。

    内部有工作简报,可以了解到实际情况并不理想。

    周晓白的工作问题,说服周晓白的母亲陈亦君很容易。

    陈亦君对这些情况很了解,与其让周晓白去千里之外的农村种地还不如留在京城、留在身边。

    李铭给了个你懂得的眼神,“那是有内部矛盾的,互相揪小辫子。”

    “西城区、新街口这两个地方,我都打好了招呼,你们后面有事可以直接找他们。”

    与此无关的李铭开车去城西处理创新技术研究所的事务。

    “换个地方,可能因为劳动力没有用在田里也不行的。”

    李铭轻松说道“算完折旧费用,半卖半送给了向阳花大队。”

    李铭又说道“我差点忘记了,我还有点事要去一趟城西,我得赶您走了。”

    有些人还发牢骚生做京城人,死做京城鬼、初中同学小,一骗去东北,会顺口溜的歪才不少。

    陈国栋是厂愅委会的成员,也是要下车间参加劳动的厂领导。

    轧钢厂的头头们被抓到了痛脚,也怪他们自己偷懒,留下了漏洞让人指摘。

    “对了,向阳花的罐头厂今年会继续生产,估计有比去年更多的罐头。”

    陈科长随口问道“没有问题吧”

    周晓白乖巧笑道“刘秘书麻烦您了。”

    李铭的套路那是源源不断,“刘秘书,还要麻烦您和首长说一说。”

    “研究所以后要是出了成果,肯定会被改为国有单位,出的都是尖端技术,到时研究所再划拨给国坊科委也是可行的方案。”

    “晓白跟着研究所也就进入了部队了。”

    他去说这些和周镇南的秘书说这些,还是有些许区别的。

    刘秘书爽朗笑道“大家都说你是智多星,我今天是亲眼见识了。”

    “你们说的基因技术要是成了,还真是尖端得不能再尖端了,你说的方案有很大的几率。”

    周晓白得意道“小铭的计划还从没有失败过呢。”

    刘秘书笑着答应道“等首长有空了,我会捡个机会跟他说的。”

    没有多耽误时间,刘秘书坐着吉普车赶去周镇南那里去了。

    创新技术研究所的人则凑一起开成立大会。

    开会的有9个人,研究所有名字的正式成员只有5个。

    周晓白、罗芸、辞职来这的研究员张明辉、张明辉带来的一名大学生辛夷、钟表学徒小王。

    李铭、张海洋、农村户口刀疤脸、退休人员老钟师傅4个人是编外人员。

    工作分工基本没有变,只增加了张明辉研究员担任技术副组长。

    基本工资全部一样,都只有45元。

    张研究员有额外津贴补助55元生活费,凑到100元每月。

    老钟师傅、小王师傅修好了手表有附加工资,实际就是以前的奖金。

    奖金挂帅被批,现在不能发奖金,又不合适降低职工的实际收入,各个企业单位把奖金改成了附加工资。

    张海洋、罗芸售卖二手的手表可以自己加价,也有外快。

    守大门的刀疤脸时常能拿到李铭给的香烟等礼物,也算有额外收入。

    拿基本工资的只有新来的女大学生辛夷。

    此人小个子,长相一般,是张研究员朋友的学生,家庭较为困难。

    假如分配到很远的地方会照顾不到家里,张研究员就带她过来当助手培养。

    难得有大学生愿意来,李铭等人都是热烈欢迎。

    特别是来的是女的,周晓白觉得更有伴了,“辛夷,这个新公文包给你用。”

    会议刚结束就有发福利,辛夷也不知道该不该收,“这个”

    罗芸热心说道“你拿着嘛。我们都有,人手一个的。”

    “有了这个包包,路上不容易被那些小流氓吹口哨。”

    辛夷轻声说道“那我就不客气了。”

    周晓白微笑道“不用客气的,我们在这就是搞研究,其他事情不用去管。”

    “哦,以后门口墙壁上的大字发旧了要换了,你也要帮忙写字。”

    辛夷谦虚道“我写的字不怎么好看。”

    罗芸笑嘻嘻道“是不同的人写的就行,连大门口的乔永宽都要写,他每次都写得跟鬼画符一样。”

    周晓白解释道“墙壁太干净了不好,会显得很异常。”

    貌似人都很好说话,辛夷也是安心了好多,“好的。”

    三女在闲聊攀谈。

    另一边,李铭也在和张海洋、张研究员谈事情。

    李铭对张研究说道“您的研究方向还是主攻食品添加剂。”

    “食物保存好了,群众吃的食物更健康可以更少生病,国家也可以减少医疗方面的支出。”

    张研究丑话说在前面,“试验设备比较缺,我可能做不出什么成果。”

    李铭安排道“以后东配殿和那边上的房舍,全部归食品研究室。”

    “现在已经有搅拌、研磨、灭菌、培养的设备了。我还会把质谱仪、气相色谱仪那些弄回来。”

    张研究员提醒道“那些设备要的钱不少”

    李铭轻松道“别人不用的设备,你们要小心点用,别给弄坏了。”

    港城升级寒武纪实验室,有些设备要淘汰了,正好拿来京城用,弄坏了找人修会比较麻烦。

    “会小心着使用的。”张研究员以为李铭是从哪个单位借出来先用用的。

    主要是李科长的很多东西都是借的,对于他能借到东西,大家习以为常了。

    张海洋插话道“西配殿是钟表小组,那后面的大殿呢里面放的书快送完了。”

    李铭随口打发了他,“还早着呢,还有7个省没有成立愅委会。”

    张海洋接着说道“像这两个月的进度看,再有两个月应该能全部成立好。”

    “到时候再看了。”

    李铭又问道“去生产队调查校舍、桌椅的人都下去了么”

    弟兄们很长脸,张海洋笑得很灿烂,“他们很积极,有的昨天下午就下去了,今天早上全都出发了。”

    李铭满意道“积极就好,那些数据会很有用的。”

    港城的星辰公司哗啦啦的赚钱。

    钢铁、汽车这些产业的技术要求很高,港城缺乏本地市场和相应的技术工人,在港城搞这些产业肯定大亏特亏。

    远洋航运不是一般人能做的,而且航运有周期,一个不好就是倾家荡产。

    石油、煤炭、铜铁等矿产的投资,背后都有国家力量的支持,投资周期较长,暂时还没有合适的项目。

    计算机半导体的人材,港城并没有,寒武纪实验室刚设立奖学金鼓励学生去镁国留学学习。

    房地产方面已经投资了很多,只适合慢慢的收储,继续大量购入会导致港城房价暴涨,造成普通人买不起房。

    没有需要大量投钱的好的产业,李铭也就拿出一部分钱来支持教育。

    投资教育永远不会亏。

    李铭设想的中文教育基金会在镁国很容易就注册好了。

    火速在港城成立了分会,娄晓娥的父亲担任了理事会的会长。

    又邀请了总商会的周会长,市政局的胡议员、叶议员,前议员陈律师等社会名流担任理事。

    特意在一些非宗教机构所属的小学设立助学金,帮助那些恰好没有资格申请华侨日报助学金的困难学生。

    港城分会每年最少200万港元的资助金额,可以资助1万名左右的学生。

    港城的报纸虽然喜欢报道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教育方面的好事也挺热衷报道的,港城又是一番热议。

    当然了没多少好事能成为新闻。

    新闻一般是坏事。

    港城的报纸尤其如此。

    旺角两伙青年斗殴捅伤一男子当场死亡。

    70岁老翁于元朗大马路上被刺送医不治。

    牛头角下邨有一少妇被刺二十一刀惨死。

    跑马地翠景楼新屋主拆灶惊现妇孺碎尸。

    娄晓娥晚上下班回来,抱怨道“港城的治安很不行呢。”

    “你之前说的港府会找警队算账,好像没动静呢。”

    李铭躺在躺椅上闭目养神,“估计他们还在相互扯皮吧。”

    “可能又被收买了吧港城的事情,只要有钱就没事。”娄晓娥现在也很懂港城的套路。

    李铭没觉得有什么不正常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经济社会关系变化快,治理会跟不上。”

    “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会有这样的情况,以后内地也必然会这样。”

    娄晓娥疑问道“避免不了么”

    李铭随意道“只有一个办法可以做到,那就是管理严格,能做到令行禁止。”

    “人心难测,一个小城市还有可能,地方稍大一点就不可能了。”

    娄晓娥坐到他身旁,“你不想管港城那些贪钱的事也是因为这个么”

    “这倒不是,我主要是懒。星辰公司要是有这样的人,坚决处理。”

    娄晓娥郁闷道“知道我们赚得多了,各部门都要我们涨规费。”

    李铭明白她的意思,想让他出手教训一下那些索贿的,“我先拿警队开刀。”

    “正好我最近比较缺钱,需要花一大笔钱。”

    娄晓娥疑惑道“是捐资助学的钱吗我已经安排好了这个钱了。”

    “其他的钱,不过也是用于教育就是了。”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