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直播鉴宝,恭喜大哥喜提牢饭 > 第335章 疯狂的拍卖会(一)
    第335章 疯狂的拍卖会一

    鉴宝海选活动结束两天后。

    “津海连线民间藏品鉴定及征集活动”的最终章,拍卖会,正式开始。

    根据丁强之前的说法,津门这边他们公司没什么关系,所以拍卖会办的比较保守。

    和在盛海那次,铺天盖地浮夸的宣传,完全不能比。

    这次只是在一些藏家的小圈子里,发了一些公众号文章。

    剩下的宣传基本全指望张扬这边的线上渠道。

    唯一能相提并论的,应该是场馆的大小。

    这次租的地方相当大。

    张扬领着沈书语一家子到二楼的室,透过落地窗看外面的主场馆时,还以为自己到了某些cba球队的主场球馆。

    比香江佳士得的拍卖会场还要气派。

    为了让现场的买家能看清拍品,场馆里到处都是显示屏。

    每个室里也有一个大显示器,实时展示台上的宝贝。

    配合着平板,保证能看清。

    张扬合理怀疑,活动的预算都花在这些设备上了。

    “这都快赶上去年,嘉德在燕京办的那场拍卖会了。”沈书语的爷爷马大师坐在沙发上感慨道,“小张,你师傅汪国声老在我面前吹,说你有多能干,我想着,你这么年轻,再厉害能有多厉害”

    “万万没想到啊,伱自己创立的拍卖会,都已经到这个程度了。”

    “老师您过奖了,这都是合作伙伴给面子。”张扬谦虚的答道。

    在一旁翻看拍品手册的男人,是沈书语唯一的舅舅,他也点头附和道“你这拍卖会确实厉害,竟然有四百多件拍品。”

    “这是我们最近几场拍卖会,拍品最多的一次,主要是津门这边的民间藏家太热情了,有的宁愿多交手续费,也要参加这次拍卖。”

    “那更说明你活动办的好啊。”马大师乐呵呵的说道。

    沈书语就坐在她爷爷身边,听完这话,悄悄冲张扬竖了个大拇指。

    意思是称赞他厉害。

    看得出来,这波秀事业,还是秀得挺成功的。

    张扬趁机给大家介绍了一下今天拍卖的主要环节。

    第一天是“竹木牙角和金属器物”;第二天是“精品陶瓷”;第三天是“书画与当代艺术”。

    在来之前,张扬已经和沈书语沟通过,沈姑娘表示,她家里人主要是来看张扬这个人的,拍卖会最多参与一天、甚至一个上午,就够了。

    加上沈姑娘的爷爷马大师,以前有收集各种雕像的习惯,所以最后定在了拍卖会的第一天过来。

    到九点过一刻的时候,一楼主会场的买家们开始入场了。

    这本来没什么好看的。

    直到有人突然喊了一句“那不是马为都吗”,气氛瞬间就不一样了。

    “我去,真的是马老师”

    “好久没看马老师参加拍卖会了。”

    “找找附近有没有拍照摄影的,是不是电视台在直播啊”

    “走走走,去要个签名”

    楼下熙熙攘攘的声音,引的沈书语好奇的往楼下张望。

    什么都看不到,她只能回过头问张扬

    “连马为都也请来了吗”

    “我没听说啊。”张扬摇摇头。

    他心想,真是这位马馆长要来,怎么也得安排一间吧

    除非丁强他们傻了,才会把人家安排在大厅。

    对了,等会儿直播的时候怎么办

    画面拍到人家会不会不太好

    张扬一想就觉得麻烦。

    他一向觉得,这些名人来拍卖会,并不一定是件好事。

    之前在羊城、在盛海,丁强都有建议过他,说要不要找几个二线的明星或者老戏骨,来站一下台。

    说这样能快速打响拍卖会的知名度。

    他都拒绝了。

    理由是不要把拍卖会搞的太廉价。

    台上拍卖的都是几十万、上百万的宝贝,请一位出场费才价值一件乾隆青花瓷的明星过来,带来的流量能有多少呢

    人家发给女粉丝的微博,是能上热搜,但对拍卖会的成交额一点儿用都没有。

    当然,请年轻的女明星是可以的,参加拍卖会的有钱人,还是有喜欢这种调调的。

    不过张扬怕被重拳出击啥的,想了想还是算了。

    他是真没想到,来自己拍卖会的第一个“明星”,竟然是马为都。

    而且看起来还不是受邀来的,是他自己主动来的。

    张扬深感意外的同时,心里也在暗爽。

    看吧,只要把活动办好了,就是全国收藏圈都有名的马馆长,也得来我的拍卖会上买东西。

    至于马为都来的原因,张扬大概能猜到。

    应该是这第一天拍卖的木制家具,有能入他的眼,甚至能收进他博物馆的,所以对方得到消息,临时赶了过来。

    张扬悄咪咪的和丁强通了下气,让他拍卖会后,去和人家马馆长接触一下。

    说不定以后会有合作的机会呢

    十点整,拍卖会的上午场正式开始。

    第一件藏品,是张扬精心挑选的一件清中期的奇楠雕观音像。

    奇楠作为沉香中的极品、香料中的帝皇,一克的价格现在已经接近万元。

    而台上这件奇楠雕像,高40厘米,重达3940g。

    简直是奇楠界的巨无霸。

    起拍价定在,4000万

    这甚至只是克重乘以重量的简单乘法,完全没有考虑雕工和年代。

    相当于卖翡翠玉佩按原石的价格卖。

    所以最后的成交价,肯定不会比这个低。

    张扬希望用这件藏品,先让现场竞价的气氛活跃起来。

    实际看,效果还不错。

    这个价格一出来,沈书语的舅舅都吓了一跳,直接站起来,走近看屏幕上展示的拍品,想知道到底哪里贵了。

    马大师也问张扬“这么大一块奇楠,从哪儿找出来的”

    “藏家从南越那边带回来的。”张扬解释道。

    “听说那边好像是山区,以前明清时期,皇族的贡品就是在他们那儿采办的。”

    当时鉴定的藏家说,这件奇楠观音像,本来是雕出来准备进贡给乾隆皇帝的,没想到皇帝突然噶了,观音像就留在了当地,被供奉了起来。

    只看年代的话,这说法多少有些道理,因为成像的时间,确实是在乾隆末年。

    但看开脸,那观音一股东南亚人的长相,很难让人相信是上贡的宝贝。

    大概率是当地人不懂这东西的珍贵,当成普通的沉香木雕了件观音像,后来发现是奇楠,想坐地起价,于是编了这么个故事。

    这很正常,张扬在村子里收宝贝的时候,号称慈禧用过的恭桶都见过,没什么话是他们这些卖货的人不敢说的。

    尽管如此,奇楠就是贵。

    哪怕雕的观音像是“牙套妹奈何美色”,叫价依然在一路蹭蹭蹭的往上涨。

    很快就到了5000万的门槛,场上也只剩三方在叫价了。

    就在这个时候,一楼会场里绝对的核心人物,马为都,突然举起了手中的号牌。

    “78号,5100万”

    明星效应瞬间产生。

    之前那些有实力但是想先看戏的买家,迅速再次加入战场。

    看到这样的场面,张扬忍不住在心里说了一声“亏贼”。

    这位马老师,才是最好的托儿啊

    在马为都的帮助下,第一件拍品最后的成交价是6105万。

    张扬直接宣布开门大吉。

    第二件拍品,是一件清康熙的浮雕山水人物图笔筒,原材料差了点,是竹子雕的。

    好在有落款,雕刻者写了自己的名字,叫顾珏,能查到是康熙年间嘉定一位有名的雕刻大师。

    起拍价才80万,最后成交价120万。

    相比于前一件拍品的价格,这件竹笔筒,简直是白菜价。

    但这其实是张扬有意这么安排的。

    对拍卖会的组织者来说,拍卖是为了让买家更好的消费,让卖家挣更多的钱。

    所以张弛有度非常重要。

    一直用千万级别的国宝轰炸,虽然数字看上去触目惊心,但其实很容易流拍。

    还是得像现在这样,中间夹一件很一般的古董,让有钱的老板缓一缓。

    第三件,继续上硬菜,清代雍正御用的黄杨木雕灵芝如意。

    落款四字楷书雍正年制。

    拍品页面特意注明,经过专家团队鉴定确认,可以肯定,这件拍品是雍正时期的真品。

    也就是俗称的“保真”。

    起拍价,五百万整。

    “这个好看耶。”沈姑娘难得对藏品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我也觉得。”张扬笑着答道,“雍正的审美比较素雅一点,这件黄杨木雕的灵芝,没有太多花里胡哨的地方,挺有意境的。”

    “是啊,唯一的问题是,它的颜色有点不太像灵芝。”沈书语看向自己的爷爷,“我记得爷爷你也有一件,木头雕的灵芝,那件就是红色的。”

    “我的和这件可比不了。”马老爷子笑着解释说,“我那是近代的木雕,和这种御用的东西,材质、工艺上的差距太大了。”

    “老爷子您对这件东西有兴趣吗”张扬询问道。

    要是真有兴趣的话,他刚好拍下来送给人家。

    反正手续费这些都是让自己挣了,张扬自己买,要比其他普通买家更划算。

    “哈哈,谢谢你的好意了,张扬。”

    “不过到我这个年纪,对这些藏品已经没太大的执念了。”马大师摆摆手,让张扬别太客气。

    “我有兴趣啊。”旁边的沈舅舅突然插嘴来了一句。

    “舅舅”沈书语出声提醒。

    “好好好,我也没说让小张给我买嘛,你急什么”

    “张扬啊。”沈舅舅拿起桌上的拍品手册,递给张扬,“能不能帮我看看,有没有什么硬通货。”

    “就是那种特别容易卖出去的宝贝,最好是上午想卖,中午就有人收的那种。”

    “你舅妈管我管的特别紧,我想用这种方式,搞个小金库。买金子吧,我怕贬值,买古董是不是稳一点”

    “这里面恐怕没有。”张扬摇了摇头。

    虽然对方亲昵的语气让他听得很舒服,差点就要推荐一两件了。

    但沈书语递过来一个眼神,暗示他千万不要。

    那当然得听沈姑娘的啊,谁知道沈舅舅到底说的是真是假呢

    “没有保值的吗不会吧”

    “这是在拍卖会啊,基本都会溢价成交的。”张扬解释道。

    “那就是起拍价其实还是划算的,对吧”沈舅舅抓住了张扬话的里漏洞,硬拖着他给意见。

    张扬没办法,只能给对方推荐了一件肯定能升值的宝贝清乾隆御制的,紫檀重檐庑殿顶三间式大佛龛。

    说是佛龛,但把它看成传统宫殿的模型也完全没有违和感。

    因为“重檐庑殿顶”本身就是故宫太和殿的建筑形式。

    而且这种建筑形式是明清皇家建筑中最高等级的,连皇室的太庙用的都是这个。

    “这件东西有这么牛吗我感觉有点像模型啊。”

    沈舅舅嘀咕了一下,发现沈书语看他的眼神不对劲,赶紧解释道

    “小张,我不是怀疑你的眼光,我是怕自己卖这件东西的时候,说不清楚它值钱在哪里。”

    “这个您完全不用担心,它上面都写得很清楚了。”

    张扬翻出当时给这件东西定价时拍的照片。

    在这个佛龛的背面,用汉、满、蒙、藏四体文字,记录了乾隆三十四年,由一位藏族高僧在燕京主持设计监造这件佛龛的经过。

    相当于石碑上的碑文了。

    听完张扬的介绍,沈舅舅终于放心。

    他攥着拳头,一副势在必得的样子。

    而沈书语听完讲解,继续追问张扬

    “我知道了,所以那种明清的鎏金佛像,就是放在这种佛龛里供奉的是吧”

    “没错,这是用来供奉三尊无量寿佛像的,据记载,是为了给乾隆皇帝的生母太后过八十大寿。”

    大概半小时后,沈舅舅眼睛都快望穿了,终于等到了这第二十三号拍品开拍。

    拍卖师在台上讲解拍品的时候,张扬注意到,底下很多买家都已经跃跃欲试。

    这是件好东西,真的很明显。

    而他身旁的中年男人,更是直接把手放在了竞拍的按钮上。

    “起拍价180万,有没有出价180万的”

    “21号,200万;”

    “133号,250万;”

    “”

    现场顿时报价声四起,热闹的像菜市场一样。

    “舅舅,你怎么不出价啊”沈书语看着自己舅舅呆滞的样子,感到有些奇怪。

    他这么爱出风头的人,应该第一个报价才对啊。

    “别急,你看那位大神。”

    沈舅舅指了指一楼的某人,顺着他的视线看去,原来是在说马为都。

    价格还在四字头慢慢爬升的时候,只见马为都突然举起自己的号牌,随后对着拍卖师比了个“八”的手势,接着点点头。

    “78号出价八百万”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