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153章 大明实亡于万历
    崇祯现在没功夫搭理眼前这些令人心烦的大臣,他还想听主播把大明灭亡的根本原因说完。

    至于这些大臣的贪污腐败,他会找时间慢慢处理的。

    由于牵涉官员太多,他也不能一棒子打死,还需要从长计议。

    崇祯主播,除了吏治腐败,还有什么其他的原因

    “大明灭亡的第二个根本原因就是皇帝懈怠朝政。”

    主播说到这个,几個大明皇帝暗道不妙,祈祷主播不要当众点名。

    要知道主播面对的观众可是各朝古人,要是主播点名批评他们,身为皇帝的他们,颜面将荡然无存。

    而且更加重要的一点,他们的太祖要是知道了,少不得要大骂他们。

    朱元璋听得眉头紧皱,心中甚是烦躁。

    怎么这些子孙后代就没有一个令人省心的,就没有一个靠谱的。

    “从宣德皇帝之后,后面的皇帝不是无作为,就是不爱上朝。”

    “从成化皇帝朱见深开始,不理朝政成为明代断头政治的开端。”

    “成化皇帝在位期间,很少召见大臣,即便是召见的时候,也很少说话。”

    “由于成化皇帝不愿意召见大臣交谈,所以他就通过太监传话的方式与大臣交流。”

    “成化皇帝信任太监,缺乏与内阁朝臣的有效交流,直接导致了宦官势力的抬头。”

    朱元璋朱见深,你这个皇帝是怎么当的,不召见大臣,还当什么皇帝。

    成化看到了太祖的指责,可他不敢冒头,只能装死。

    他心中有苦说不出,并不是他不愿意和大臣交流,实在是有难以启齿的原因。

    在他童年时期,他的父皇在土木堡之变中成为瓦剌的俘虏,于是景泰帝继位。

    而景泰帝一心想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所以就千方百计的排挤他。

    年幼的他在懵懵懂懂中就卷入了皇家的斗争,对他幼小的心灵造成了严重的创伤。

    在那段时期,他既见不到父亲,也见不到母亲。

    就是在那种高度的精神压力之下,导致他形成了口吃的毛病。

    堂堂大明的皇帝,要是口吃的生理缺陷传了出去,他将彻底颜面扫地。

    也正是如此,他几乎很少召见大臣。

    除了内阁的几个官员知道他口吃的毛病,其他的大臣一概不知。

    “尤其是到了明神宗万历继位后,他在位四十八年,其中不上朝的时间长达三十年。”

    “在万历继位之处,他还任用张居正改革,开创了万历中兴。”

    “但后来因在国本之争中,他没能立自己喜爱的福王为太子,于是便对大臣产生不满,开始怠于朝政。”

    “自1587年起,他就经常不上朝,只处理一些重大事情。”

    “到1588年后,他更是整日居于深宫中不理朝政,以致朝堂上下党派众多,且互相排挤打压。”

    “身为一个皇帝,深居后宫,不理朝政,这就相当于亲手放弃了手中的权力。”

    “你不想要这个权力,下面的文武大臣想要,于是激烈的争权夺利,导致朝堂一片乌烟瘴气。”

    “主播之前介绍过,万历皇帝还是一位及其贪财的帝王,所谓上行下效,连皇帝都贪污腐败,下面的官员自然也都腐化堕落。”

    “甚至有官员瞒上欺下以谎报军情来骗取军功封赏,就比如当时辽东总兵李成梁就因此偏袒努尔哈赤,从而导致大明后期边患严重,最后清军入主中原。”

    “万历的种种行为,使得大明王朝的政治逐渐走向衰败腐朽。”

    “因此,明史中有一种说法,明朝实亡于万历。”

    朱元璋越听火气越大,他的子孙后代就是这么当皇帝的

    他每天勤于政事,恨不得一天十二个时辰上朝。

    可到了万历,居然三十年不上朝,他已经气得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万历什么大明到朕这里就亡了

    他一下子愣住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刚才听到的,什么叫实亡于万历。

    他尽管不上朝,可朝堂也在正常的运转,并没有出什么乱子。

    怎么就把大明灭亡的锅扣在他的头上,他可不背这口黑锅。

    而且他之所以不愿意上朝,也是有原因的。

    朝臣联合起来和他作对,让他处处收到掣肘,他上朝就要受制于群臣。

    他想立自己喜欢的福王为太子,可群臣就跟商量好的,联合起来反对,说什么也不让他换太子。

    既然上朝受气,他索性不上朝,免得给自己添堵。

    不过要是后人把大明灭亡的黑锅扣他头上,那他不能再这么消极怠工了。

    不管怎么说,他是大明的皇帝,可不愿意大明毁在自己手上。

    要是杀了这个努尔哈赤,想必应该可以彻底覆灭满清。

    他之前听主播提起过,努尔哈赤建立了后金,也就是后来的满清。

    只是之前没想到努尔哈赤是他这个时期的人,要是这样的话,那就好办了,趁着努尔哈赤现在弱小,直接派兵剿灭了。

    崇祯大明实亡于万历,原来后世人是这么看待的。

    听了主播说的这句话,让他的心里好受很多。

    之前知道大明在自己手上灭亡,他已经好些天都没有睡好觉了,总是担心去世之后无颜面对大明列祖列宗。

    现在好了,他的心里负担总算是减轻了许多。

    “朱由校继位后,更是贪于享乐,无心朝政,并且重用祸国殃民的宦官魏忠贤,与东林党争愈发严重。”

    “一批被朝廷罢黜的正直官员,他们加入东林学院,并在期间进行讲学,提出要改变官吏腐败以及专权乱政等现象,随后自成一派,被称为东林党。”

    “除了东林党,其他官僚主义也在形成自己的党派。”

    “比如以浙江方从哲为首的浙党,以湖广官应震为首的楚党,以山东周永春为首的齐党。”

    “这些政党明争暗斗,互相倾轧,致使大明朝政混乱。”

    “1624年以后,阉党掌握朝政大权,欺压良善,无恶不作。”

    “其中魏忠贤更是擅权跋扈,且大力打压东林党人,他以挺击案等案件为由,使其党羽伪造东林党点将录,并借此制造了冤狱,迫害了大量东林党人。”

    朱由校朕也想重振江山社稷,可试了之后发现,大明已经穷途末路,无药可救,灭亡的结局不可避免,与其每天殚精竭力,还不如做点自己喜欢的事。

    他也知道自己的这种逃避行为很自私,身为大明的皇帝,直接摆烂不理朝政,对大明朝很不负责任。

    但是没有办法,他已经尽力了。

    他在登基之初,也有雄心壮志,想要扭转乾坤。

    可最后无奈的发现,不管他怎么做,依旧不能阻止大明王朝倒塌。

    在这种无力挽回的情况下,与其每天上朝处理糟心的政事,还不如做他最喜欢的木匠活,至少可以心情轻松。

    “宦官专权与党争,只顾自身利益,倾轧腐朽,大大消耗了大明王朝的国力,最后留给崇祯一个危机四伏的朝局。”

    “尽管崇祯积极探索治国方策,一心想要扭转政局,但因大明王朝积弊深重,且他又为人急躁多疑,最终他并没能挽救明朝政治的腐朽黑暗,反而还加剧了当时的阶级矛盾与社会矛盾。”

    崇祯这一次,朕必然可以扭转政局,还大明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没有人知道他登基的这几年是怎么过来的,各种心酸苦闷只有自己知道。

    他从皇兄手里接下的,是一个支离破碎的大明江山。

    为了修补好江山社稷,他每天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可效果却不见丝毫好转。

    眼瞅着大明江山日薄西山,一天不如一天,他深夜辗转反侧睡不着觉。

    但现在,一切都好转起来了。

    自从出现了天幕,自从有了主播,自从得到了土豆和红薯,他的信心一天比一天强。

    他相信有这么多的优势,必然可以避免重蹈覆辙,带领大明江山重振雄风。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