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地主家没有余粮啦 > 017 城里萧条
    赵广安难以置信,“老丈,我们与你无冤无仇,你为何污蔑我们”

    老丈充耳不闻,匍匐抱住官差的腿,泪雨如下,“官爷,西山村的人不安分,放他们进去,城里会乱的呀。”

    “”

    这老丈怕没长记性,不知道赵铁牛对西山村深恶痛绝吗

    赵广安偷偷看赵铁牛表情,见他眉间怒火升腾,不可遏制,善意的拍老丈肩头提醒,“老丈,你要不要看看我堂兄”

    老丈扭肩,挣开他的手,继续哀求,“官爷,你得替小民做主啊。”

    赵广安不知老丈为何这般,给赵铁牛使眼色,让他别冲动,随即与官差说,“这老丈怕是疯了,官爷莫管,依照税律,此次进城,我家该缴纳五百四十钱。”

    官差不会算账,但这行人大致缴多少税银还是大致有数的,五百四肯定多了,多出的银钱,通常是他们的茶水钱。

    他神色稍霁,踹开老丈,“什么西山村,人家是近溪村的”

    “”老丈捂着发疼的心窝,颤巍巍抬眸,“不不可能。”

    官差懒得多言,最近城中粮价大涨,这行人进城卖粮是好事,他提醒赵广安,“让你族人把家伙收好,进城后,别吓着人了。”

    “好。”赵广安顺势将碎银递上,招呼族人进城。

    老丈瘫坐在地,见赵广安抬脚往里走,不死心的拉住他脚踝,“你不是说自己是西山村的吗”

    因为这个,他们一家人宁肯挤草汁喝也不敢向他们求水,宁肯冒着被抢的风险走在最后也不敢靠近他们

    到头来,竟是自己弄错了

    他不信,用那双浑浊而沧桑的眼死死瞪着赵广安求个答案。

    赵广安抽回自己的脚,眼里满是诧异,“我胡诌的你也信”

    世道不好,他可不得留个心眼跺跺裤脚上的灰,伸手牵梨花,“走了。”

    当时要不是女儿警觉提醒他,现在恐怕已惹上官司了,是女儿帮他逃过一劫,他轻快道,“阿耶带你下馆子”

    梨花高兴的欢呼,拔腿就跑,族里众人急忙跟上。

    被官差轰开的难民们见他们畅通无阻的进城,没有严厉的盘问,不用被搜身,艳羡不已,“他们为何轻轻松松就进去了”

    烈日炎炎,官差们站了一上午,焉头巴脑的,哪有心思理会难民的抱怨。

    反倒是老丈精神抖擞的回答,“他们给钱收买官爷。”

    老丈脸上糊满了泪,神色却不见悲伤,而是有些癫狂。

    老黄牛经过时,他像中邪似的扑过去抱住老黄牛的腿,歇斯底里,“不准走。”

    “”

    这群人有粮,若都进了城,他们一家子只能等死了。

    老丈瞥到一抹黑灰色裤脚,松手就要抱过去,哪晓得刚伸出手,一双草鞋从头顶扇下,啪的一声。

    他顿时头晕眼花。

    “我儿在城里开铺子,我咋不能进城了”老太太抓着草鞋鞋跟,啪啪啪扇他脸蛋,“昨天看你可怜,老四又给水又给饭救你全家,你竟忘恩负义阻挠我们”

    老太太揪住他湿濡濡的头发,牙齿咬得咯咯响,“我扇死你个老东西。”

    老丈吃疼,反手抱住头埋向地面,呜咽的向官差求证,“这么彪悍都不是西山村的吗”

    “还提是不是”赵铁牛杵了杵锄头,凶相毕露。

    老丈打着哆,一股湿润自腿间蔓延开来。

    官差面若寒霜,拽下腰间鞭子就往老丈身上挥去,“滚”

    老丈嗷嗷大叫的往外头爬,不忘煽动其他人,“不进城,咱们活不了啊,乡亲们,咱们齐上阵,拼死也要撞出条进城的缝隙来”

    他眼巴巴的看向其他难民,既无人附和他的话,也无人思量,神情麻木且冷漠。

    他爬到儿子身边,“不能让他们进城啊。”

    “老丈,安生点啊,我们不会上当了。”

    昨天也有人这般怂恿大家伙闹事,结果城没进得去,还丢了命。

    方圆五里内的尸骨就是官差们扔的。

    这点老丈不知,梨花也不知,担心难民们一拥而上作乱,她跑得极快。

    暑热正盛,城墙边新搭了几处棚子,一群群黑甲护服的官差们坐在里边纳凉。

    而其他街道不见人影,铺子亦关着门,放眼望去,好像进了一座空城。

    她径直右转,忽觉身侧的人没动,蹙眉瞧去,“阿耶”

    赵广安愣愣的望着远处,“山珍饭馆关门了”

    梨花心下明了,灾荒闹到城里,家家户户紧着粮,哪家饭馆食肆敢开门迎客她一派轻松道,“咱去铺子自己煮。”

    赵广安呆滞的迈出腿,手里的锄头被他当拐杖杵着,抹一把脸上的汗道,“我咋看着城里灾荒比咱村严重呢”

    好些铺子的门被撞破,招牌悬下,仿佛进了盗贼一般。

    族里人也泛起嘀咕,“连个活人都没瞧见,不会出啥事了吧”

    太阳晒得大家伙脸庞黑红黑红的,年纪大的人更是感觉脑袋晕得慌,不禁后悔道,“不该来的呀,村里日子再不好过,乱起来还有逃的地,进了城,人家就是关门打狗啊。”

    “可不就是”

    梨花满头大汗,前襟拧得出水来,怕族里内乱,故作天真的反问,“城里不好,为何那么多人想进城哪”

    那人哑口无言。

    走了两条空荡荡的街,印着“赵记粮铺”四个字的招牌终于出现了。

    像其他铺子一样,招牌摇摇欲坠,门前一片狼藉。

    她跑过去敲门,半天都没反应,族里人眼皮一跳,“不会没人吧”

    他们进城就是奔着粮铺有粮,铺子没人也就意味着没有粮了。

    一时,绝望袭上所有人的心头,几个老人更是承受不住打击晕厥过去,其他人挤上前,狠狠掐其人中。

    大人们乱了套,孩子们也受不住午时燥热哭起来。

    梨花心头烦躁,又喊了好几声大伯。

    铺子里囤着粮,赵广昌不可能不在,估计没料到全族人都来了,以为她被坏人绑到这边威胁他拿粮的。

    想到这点,她让开位置,“阿奶,大伯母,你们喊大伯开门。”

    大伯不管她这个侄女的死活,还能不管媳妇老娘

    老太太手里还抓着那只草鞋,走路摇摇晃晃的,嗓子又干又涩,“老大,老大,开门哟,这么热的天,你要晒死我啊”

    她一喊,元氏和一双儿女也哭着喊赵广昌。

    良久,门里传来赵广昌的声儿,“娘,媳妇,你们怎么来了”

    老太太胸闷喘不上气,心知中暑了,掐大腿忍着,“还不快开门。”

    见门缓缓打开一条缝,她两眼一黑,直直往门里倒去。

    赵广昌把着门闩,骤然看到一团人影扑来,下意识伸手扶住。

    “娘”

    梨花心下大骇,学其他人做法,大拇指掐老太太人中,与赵广昌道,“大伯,先让族人们进去。”

    方才闹的动静太大,有人报官的话,官差不抓她们也会趁机敲诈一笔。

    赵广昌亦反应过来,“大郎,开门请族人进去。”

    妇人们推着孩子进屋,然后回去搬箱子,粮铺不大,站了人就没地搁物什,赵广昌给她们指后院,脑子乱糟糟的。

    见老村长靠门站着,他迎上前,“四叔,你们怎么来了”

    老村长扯扯喉咙,指扒车搬箱的赵铁牛,后者干得热火朝天,压根没看他一眼,他又去扯梨花衣服。

    老太太眼皮动了,梨花喂她喝糖水,平静说道,“村长爷的嗓子哑了,咱村的井干了,逃荒来了。”

    赵广昌拧眉,“粮仓的粮呢”

    “棺材里。”

    族人抬着棺材经过,他一眼就看出后面的棺材要轻得多,不像是粮,正要细问,小姑娘吩咐他,“阿奶还没吃饭,大伯快去弄些吃的。”

    赵广昌心头不喜,大人说话,哪有小姑娘插嘴的份儿他严厉的瞪过去,小姑娘似乎感觉到了,泫然欲泣的往老太太身后躲。

    “阿奶,大伯凶我。”

    老太太立刻睁开眼,一脸责备的瞪他,“老大,要饿死我啊,快弄饭去。”

    赵广昌不敢忤逆,“这就去。”

    果然,这种得罪人的事,还得老太太来做,梨花抓着老太太手臂,轻声细语的说,“阿奶,我扶你去后院休息。”

    她来过铺子,对后院熟得很,双手圈老太太胳膊往上使劲。

    老太太心下动容,朝长子伸手,“你大伯扶我就行。”

    别以为她老眼昏花,老大一开门,元氏就泪眼汪汪的,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终于找到诉苦的人似的。

    老大是她肚里出来的,要诉苦,也该她先。

    她搓搓眼,眼眶通红,“老大啊,为娘差点再也见不到你了啊。”

    赵广昌这会儿还懵着,听老太太这一哭,立即搀扶她,“出什么事了”

    莫不是村里的粮仓遭盗损失惨重

    “你媳妇不懂事啊。”老太太对元氏积怨已久,顾不得周围人多,喋喋不休道,“我说进城住几日,她倒好,行李收拾了几大箱”

    赵广昌头大,城里人心惶惶,好多富户都搬走了,老太太怎么还有精力计较元氏那点事

    “娘,村里如何了”

    “我说她几句不乐意,一路上不跟我说话,还撺掇文茵姐弟来气我。”

    “”赵广昌压下眉,“娘,说说村里的事吧。”

    “文茵姐弟被她教得没有半点规矩”

    “”

    老太太是一点不听他说啊。

    赵广昌头疼的看向小脸红通通的侄女,“三娘,你的病好了”

    “好了。”老太太自然的接过话,“老三去小蛇山求了符水,喝完她就好了。”

    “这事全靠老三聪明,认定道士在小蛇山修行找了去”

    赵广安 “”

    他就知道,一聊三房,老太太就抑制不住那骄傲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