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只为在盛世秀恩爱 > 分卷阅读173
    ,同学们顿时一哄而笑。

    大半节课过去

    同学们拘束的四肢渐渐伸展开来,就是保持一个动作练习胳膊腿也太酸了。

    “行了,今天就先学到这里。”算着时间,叶如尘勉强点了点头。

    众人立刻泄了气,伸伸胳膊蹬蹬腿,甚至有几名男生好不顾忌的摔坐在地上。

    “哇哦太好了”

    “终于结束了。”

    “啊我废了”

    叶如尘大发慈悲伸手一挥,“自由活动,散了吧。”

    哎同学们一时没反应过来,下课铃还未响,是自己理解的那个意思吗

    “还愣着干什么,玩儿去吧”

    众人欢呼着一哄而散,大半人撒开腿疯狂朝健身器材奔去,速度不亚于百米冲刺,眨眼间就围了个水泄不通。

    这么多人可不够分,没抢到的同学满脸羡慕加愤懑

    叶如尘笑着摇了摇头,点了两个体育委员的名字,“石茂学、史向明。”

    “在”两人立刻站直身体,看向叶如尘。

    “再来几个同学,和我去拿些器材过来。”

    话语将落,蹭蹭钻出来好几位同学,跟着两位体育委员一起随叶如尘走向操场边的储物间。

    史向明好奇地问道“老师,拿什么器材”

    叶如尘掏出钥匙打开门锁,光线射入昏暗的储物间,蹴球、毽子、石锁、软垫、沙包、大小跳绳

    只见其间琳琅满目摆满了东西,数不胜数,令人眼花缭乱。

    “哇”

    几位同学目瞪口呆,这也太全了吧,甚至还有很多不常见的东西。

    “别哇了,这几样各拿一些装筐里抬出去。”

    “好嘞,好嘞,嘿嘿”石茂学精神抖擞的上来就抱了三个鞠球。

    一旁的同学兴冲冲地把墙角的大筐拉了出来,其余人也开心地挑着东西。

    叶如尘道“石茂学、史向明,以后每节体育课,上课时你们两个负责带几个同学来领这些器材,下课前全体集合,再将这些东西原封不动的搬回来。”

    “嗯嗯,知道了老师。”

    三月春风拂柳

    第一批棉花籽已播种完毕,陇州日照充足,最适春播秋收。

    棉花是一年生作物,分播种期、苗期、蕾期、花铃期和吐絮期五个生长阶段。

    关乎陇州发展,乃至全国百姓生活变迁之大计,这一轮的棉花培育工作乃重中之重。

    田间地头,顾父拍掉身上的土,掸掸衣衫问道“如尘,这些棉花真能长成吗”

    “能不能的,半年后自见真章。”

    谢长观喃喃道“不知会是什么样”

    叶如尘眺目望去,脑海浮现出一幅棉花盛开的景象。

    蓝天白云下是生命的海,棉桃绽裂,肉乎乎的棉花如织锦般铺向远方,狂放地叫嚣着。

    纯洁无瑕的棉花朵,柔美雾光延绵不绝,是希望的颜色,终会温暖大燕每一位子民。

    那必定是令人振奋不已,天底下最美的风景。

    回到府衙,吕小胜送来了最新的陇州民报。

    短短数月时间,陇州民报便已深入民心,就连各大小村庄也都能见得到。

    这期间,城内几家书坊接连推出了数种报纸与杂志,好不热闹。

    但作为陇州最权威严谨的综合性报纸,凭借高素质采编团队、令人发指的低价、和面对周边最新大事件及时有效的反应能力,陇州民报赢得一众百姓信赖与赞扬。

    地位之坚,不可撼动。

    不日前,顾青辰派了几人前往相邻府城,陇州民报售卖范围跨出了陇州地界。

    一方面,在相邻府城售卖陇州民报,让人通过报纸了解陇州新风貌,能吸引一些人前来发展,加快陇州建设脚步。

    另一方面,则是计划进一步推行报纸。

    陇州民报在外地只是打个幌子,吸引下目光。

    毕竟是陇州本地的报纸,内容局限,在其他府城不可能长久卖下去。

    顾青辰的主要目的是“有间报社”。

    报社想要做大做强,自然不可能就一份陇州民报死磕下去。

    趁现在这一行还未兴起,他们要抓住时机成立分社,发行新报,打响名号。

    “我们的目标是,大燕第一报社”李福激昂澎湃。

    顾青辰勾了勾唇,没有说话。

    第125章 下班回家

    最新一期陇州民报首版头条, 刊登着“同山铁厂”破土动工的消息。

    同山铁厂的前身为各大小冶铁铸造工坊。

    自压水井在各县定点安装推广后,直接上榜陇州百姓最喜欢的生活物件。

    这取水当真方便,不少人都想在自家安装一个。

    它结构本就不复杂, 专业人士拆开一看便能仿制, 并且当时为了赶产量, 其图纸分发到了许多工坊。

    工坊来人询问图纸价钱时, 叶如尘一笑置之。

    他从没想过要在这方面获利,于是派人传话允许个人锻造售卖,不收取任何费用,并将详细图纸在衙门外公示了半月。

    尽管大燕产铁数量高, 铁质器具在民间被广泛使用。

    但这么一大块铁疙瘩,工艺步骤不比寻常铁具, 并且产量紧缺,市场供不应求,价格自然也算不上便宜。

    即便如此, 压水井依旧成为了各大小铸造工坊最火爆的订单。

    虽然贫苦老百姓一时买不起,但城内不少有点积蓄的人家都愿意买一个。

    有点小贵, 却也合理,在大家的接受范围内。

    这东西随便用个几十年不成问题,性价比够高了。

    问题在于

    铸造工坊太不给力

    寻常生意一般的工坊突然忙碌起来,紧赶慢赶完成了衙门的单子。

    结果一口气没歇完,就又迎来大批订单,不只陇州,还有周边府城的单。

    接单时老板笑靥如花,转过身汗流浃背。

    需求量太大, 多家铸造工坊人手不足,订单直接排到了数月之后。

    消息传到衙门, 众人一笑而过,唯有叶如尘放在了心上。

    之后

    便如这头条所写,恭贺同山铁厂成立

    由衙门牵头,整合陇州及周边多家铸造工坊,官督商办,实行股份制。

    紧跟这条资讯后的是招工信息。

    铁厂并非说建就建的,目前才刚选完址开始动工。

    这是个大工程,承包铁矿、扩大经营范围、按工艺分成不同部门、用“流水线”方式大批量投入生产

    股东一致拍板,决定要办就办大的,如知州大人所说,眼光放长远,市场面向全国

    叶如尘看着手中报纸,不经意间勾起唇角。

    廖北在一旁说道“等铁厂建成,正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