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只为在盛世秀恩爱 > 分卷阅读212
    中,每每有要多花钱的地方,总会把那套旧说辞变着花样来一遍。

    好在国库并非真的空虚,皇帝坚持决定,户部也不再说什么。

    研究院成立一事定下,叶如尘心情颇好,买了顾青辰爱吃的糕点,悠哉悠哉回了家。

    走到门口,正见到顾青辰身边的嬷嬷带着一名郎中往府里走。

    叶如尘皱眉,快步追上叫住赵嬷嬷问道“阿辰怎么了”

    这两日,顾青辰有些乏力,叶如尘察觉他食欲也有些下降,就要找大夫上门看看。可顾青辰感觉自己没什么问题,想着秋日困乏,倒也正常。

    “叫了大夫,无事也得开服药调理,我不要喝。”顾青辰拒绝道,便没有找大夫。

    赵嬷嬷如实道“主君午饭没吃两口就吐了,还有些犯晕恶心,老奴这便叫来郎中一瞧。”

    一听这话,叶如尘忙道“那快些进去。”随后长腿一迈,快步向里走去。

    赵嬷嬷也不敢耽搁,带着郎中匆匆跟上。

    厅堂内,顾青辰面容略显苍白的坐着,掀开衣袖让大夫把脉。

    “如何着凉了或是饮食有问题”等大夫收回手,叶如尘连声问道。

    “都不是。”大夫摇头,笑呵呵道“恭喜大人和主君,是有喜了”

    “什么”

    叶如尘错愕,顾青辰更晕乎了,“我,怀孕了”

    两人都有些惊讶,元宵出生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当时把叶如尘心疼坏了,直说以后再以不生了。

    而后一段时间两人行房也很注意,好在哥儿本身就比女子难孕,自生下元宵后,多年再未有过动静,所以两人早就不想了,平日行事也难免放纵。

    岂料,这竟是怀了

    难怪顾青辰自入京后就时常觉得疲劳,他还以为是这些年养得娇气,突然赶远路太累了。

    时隔多年,叶如尘再一次感觉到当初那种欣喜震惊又茫然无措的情绪。

    “赏有赏,传令下去,府中上下多发三个月赏银”

    回过神来,叶如尘握着顾青辰的手,转头吩咐道“赵嬷嬷,派人去顾家报喜”

    “是是是,这就去”赵嬷嬷喜笑颜开,郎中也开心地领了红包,为顾青辰开了安胎药。

    元宵从外面回来,还没进门就蹦着喊道“我有小宝宝了,太好了我有小宝宝了”

    “哎呦,小主子你可慢点”旁边跟着的小厮忙护着,又笑着纠正道“是主君有小宝宝了,你有弟弟了”

    家有喜事,众人都格外兴奋但胎儿月份太小,不宜宣扬,这事也就专门通知了顾父顾母,和忠武侯府。

    顾母收到消息,即刻赶了过来,翌日更是直接收拾东西搬进了叶府,还带了一堆补品。

    顾青辰哭笑不得,“没这么要紧。”

    “谁说的”顾母严肃道“女子哥儿生产本就是大事,不可因为生过就掉以轻心。”

    “娘说得对。”叶如尘特别同意。

    第151章 灵华庙

    今年的殿试四月份就结束了, 新科进士大多已经被安置好位置,剩下一小部分虽未完全定下,但大抵也有了去向, 叶如尘看了看, 没选出适合进研究院的。

    会试三年一次, 叶如尘不可能等那么久, 便将目光移到了国子监。

    国子监是大燕最高学府,虽说皇亲国戚、文武高官的子弟皆可入学,但这里并不是纨绔子弟聚集地。

    国子监学风严谨,校规严厉, 除官家子弟外,还有各地保送上来的优秀民生, 其中包括地方官每年贡选的秀才身“贡监”,还有落榜但成绩优秀的举人身“举监”。

    叶如尘并不认为没中进士就是差劲,毕竟科举是真正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能走到会试已经是人中龙凤,再者说, 科举选人的题目又不适用他的研究院。

    经过半个月的精挑细选,还真让叶如尘在国子监找到了三个不错的苗子。

    三人都是举子,其中有两个民生,一个官生,均是年轻人。

    原本三人都有些犹豫,毕竟苦读多年,就是为了金榜题名,入仕为官。

    眼看走到最后一步, 说不定努努力下次就能进士及第,这时选择放弃, 去一个刚成立还说不清究竟干什么的研究院,多少让人有些心不甘。

    结果突然得知,进研究院竟然也是官身品级月俸还不比入翰林院的新科进士差,做出成绩能往上升官,三人都惊呆了

    虽说不知道研究院的发展空间究竟能不能和翰林院相提并论,但待遇方面确实不错,而且这里没有官场乱七八糟的激烈内斗。

    “我们研究院是真正的优中选优,不是谁想进都能进的,哪怕你进士及第,过来也要先通过考核,而考核往后会越来越严格。”

    叶如尘三言两语,说的天花乱坠。三人晕头转向,迷迷糊糊,只觉得未来可期此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错过就不会再有了

    于是等三人回过神时,他们已全部同意,被纳入了不知道前途在何处的研究院

    叶如尘眼底闪过一丝狡黠,拂袖而去,深藏功与名。

    入寒后,皇帝龙体有恙,好几次朝会缺席,最后再次退居乾清宫,由安王监国。

    之前那次不确定,但这次叶如尘能肯定,皇帝绝不是装的,而是真的病情加重。他进宫看望过几次,皇帝面色灰败,精神不振,已呈日暮西山之势。

    一月后,皇帝驾崩,举国哀悼。

    元公公拿出传位诏书,传位于安王,这是预料之中的事,众臣没有任何异议。

    国不可一日无主,大臣宣读了遗诏,安王在灵前继位,正式接管了皇权。

    按照礼法,新皇以日易月,守孝二十七天。期间礼部就开始准备相关事宜,等孝期一结束,立马完成了登基大典。

    十二月,萧呈渊入宫面圣,皇帝说“既然你执意如此,那朕允了。”

    当晚

    ,萧呈渊回了侯府,谢宁什么也没说,签写了和离书。

    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翌日一早,萧呈渊来到谢宁的院子,谢宁屏退了所有下人,屋里只剩随他一起来侯府的丫头长乐。

    还没靠近,就听到止不住的咳嗽声,萧呈渊走进了屋里,见谢宁面色惨白,嘴角染了血,手帕一片殷红,突然觉得心刺痛的厉害。

    谢宁说“稍后就走,侯爷无需着急。”

    萧呈渊偏过头去,“我不是来催你的,你可以多待些时日,等身子养好了再走也行。”

    谢宁道“不必了,不敢麻烦侯爷。”

    “你我夫妻一场,何必说这些。”萧呈渊顿了一下,“我也是希望你好,日后”

    谢宁没有搭腔,重山在门外喊道,“侯爷”

    “何事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