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九零大厂时髦亲妈 > 22.第 22 章 小妞,你还记得我不
    楼小乔的自行车才进村子, 就有人热情的跟她打招呼。

    “楼小乔你回来了”

    “嗯,回来了。”

    “小乔怎么才回来。”往常这个时候确实已经到家了。

    还没进家门,小帅就跟个小炮弹一样从屋里冲了出来, 手里拿着一个本子,冲楼小乔挥舞“妈妈, 妹妹会读所有的拼音了。”

    亭亭在屋里叹着气,今天都在家里学拼音, 还没出去玩呢。

    楼小乔把自行车挺好,伸手接过来小帅手里的本子,看了一眼就夸他“真乖,晚上妈妈教你拼读。”

    学会拼音很容易, 但拼读就难多了, 要是日常不使用, 很多人的拼音到了用手机的年纪还没搞懂,小帅这个年纪的,有些孩子都开始学才艺了。

    “妈妈教,小帅学。”小帅说“我学好了教妹妹。”

    亭亭小幅度的叹了一口气, 以后是不是玩的时间就更少了。

    妹妹就只想着玩, 小帅也有些头疼的。

    “亭亭”小帅知道, 妹妹有点懒的。

    亭亭又像个小大人一样的叹气“我也没说不学,可是我也想出去玩。”

    好难呐, 村里跟她差不多大的孩子都在疯玩。

    楼小乔被她这幅小大人的样子给都乐了。

    亭亭最近很喜欢学大人讲话,她去隔壁找张玉娇的女儿玩, 老气横秋的问“琴琴, 你妈在家吗”

    这明明是楼小乔的语气,她倒是一五一十的学了去。

    张玉娇回来学她说话的时候,也笑得合不拢嘴, 直夸亭亭机灵,这孩子确实有一股子灵气。

    等妈妈回来,亭亭说什么也不肯在火坑边上坐着了“我要玩”

    然后眼眶就红了,小孩子真的很会哭,但亭亭不大声哭出声来,酝酿一秒就能红眼眶。

    妈妈很疼她的,还跟她说小孩子不能一直看电视,可她只想玩,也不想学习。

    亭亭闭着眼睛哼哼,哭了几声以后见没人理她,就省着点力气不哼了。

    楼小乔知道她想干什么,亭亭这孩子看着不闹腾,但其实比心眼儿多的小帅聪明,从很小的时候就能看出来,她很懂看大人眼色的,越搭理越要哭,说不定一会儿眼泪珠子就断线了。

    小帅秒懂“妈妈,晚上吃什么”

    这孩子,最关心的就是吃的问题,每天必问吃什么。

    亭亭吸了吸鼻子,也看向妈妈。

    楼小乔现在是能省则省“蒸一根香肠,再炒个青菜,另外炒个萝卜。”

    现在还没那么富裕,荤菜每天几乎都有,但主要的还是素菜。

    听到有香肠吃,亭亭就开始流口水,她又不难过了。

    小帅也很高兴了,以前好久才吃一次肉“胡萝卜还是白萝卜”

    胡萝卜炒来吃好吃,白萝卜炖来吃好吃,跟腊牛羊肉一起炖就更好吃了。

    楼小乔叹气,她又忘记买做泡菜的材料了“胡萝卜吧,顺便拔点蒜叶子。”

    小帅马上去菜园,亭亭小尾巴在后面跟着,两兄妹一起回来的,蒜叶子拔的有点多。

    “妈妈,这个菜有些开始老了。”小帅指着蒜叶子说“胡萝卜也有好多了,香菜也可以吃了。”

    炒胡萝卜好吃,最好吃了,起锅前加点蒜叶子。

    楼小乔看了他手里的蒜叶一眼,倒不是很老,但也没有先前那么嫩了,家里的菜种的有些多,这个季节堆在一起全部都可以摘了,但是吃不完,她想了想对小帅说“去菜园里面拔一把香菜,晚上再凉拌个香菜。”

    用蒜叶的栩栩跟头,和香菜一起腌,加上点剁辣椒酱油盐,再淋上点热油,就很好吃了。

    小孩子吃辣也是有弹性的,好吃的就不怕辣,不好吃的菜,一点点辣味都不能沾。

    吃过晚饭,两个孩子撒丫子就跑出去玩了,楼小乔总算能歇会儿。

    坐下看了会儿电视,张玉娇就上门来了。

    刚才楼小乔回来的时候她还特地的看了一眼,居然没带腊肉回来,那就是卖掉了的,婆婆一直催她上门去拿钱,她知道这个时候上门很讨人嫌,磨蹭着不肯去,刚才婆婆又催她了,张玉娇气的不行“楼小乔不是那样的人”

    但沈大娘看谁都像个贼“人心隔肚皮,亲兄弟还明算账呢,你不去我就去了。”

    钱落到婆婆口袋里,可就再也拿不出来了。

    果然楼小乔一见面就把钱给了张玉娇,弄得她倒像是来上门讨债的了。

    倒是楼小乔不是很在意,她懒得跑去送那么一趟。

    张玉娇讪讪开口“明天还要腊肉吗”

    楼小乔现在一点力气都没有,指着旁边让张玉娇坐,她都懒得客气。

    “刚好你过来,把昨天的钱给你吧,明天还拿个十斤左右,香肠我还要,另外你家有猪下水没”猪下水也就是猪大肠,有人好这一口,熏成腊肉以后就没以前那么腥了,有人好这一口。

    钱是一毛都不差的给了的。

    张玉娇笑着接过“行,下水我家有两幅,你要是不想动,就跟我说一声要什么,我回去给你拿,相不中你再回去选选。”

    今天一天折腾的不轻,楼小乔确实也不想动。

    张玉娇兴冲冲的回到了家,她婆婆看她喜上眉梢的神色,就知道拿到了钱,手一摊开就对张玉娇说“钱呢,给我。”

    “凭什么”张玉娇脱口而出,喂猪可没她婆婆什么事,猪草是她打的,地里的收成是王盛顾的,今年家里交完农业税还有富裕,卖了两千斤大米和一千斤玉米粒,都叫她婆婆拿走了,她现在手里剩下的钱也只有王盛在外头打散工交给她的那些。

    要交超生罚款的时候,她婆婆都不肯拿出来呢,一问就是没钱就装穷。

    这老太太,常说要存钱养老,但真到老了,一分钱不想拿出来,她就知道肯定给了山上的舅舅。

    沈大娘叉着腰“你拿着钱干嘛,没得都送去娘家,就算不送去娘家,你们手头松也是拿不住钱的,还是放到我这里,这钱我也是给你们存着的,早早晚晚也得给你们,还不都是你们的”

    不管是以前还是往后,当父母的最喜欢说的就是钱都给你们存着,等我死了都是你们的。

    可年轻人又不是不花钱,等你死而且两代人也就隔了二十几岁,谁知道能不能等得到那天呢

    张玉娇有些强硬“别的钱我不说了,这钱是给二妞买奶粉的钱,过年也要花用,这钱不能给你。”

    沈大娘一听就怒了“我看你是要拿钱养野汉子吧,二妞都个月了,还喝个什么奶粉,旧社会的时候没奶就喝米汤,不也活过来了吗,还长得壮壮的,一个赔钱货,还要喝奶粉,吃的好以后难道不见阎王爷的”

    她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吃再好以后都会见阎王爷,平常张玉娇是不管她,但这样说她刚出生的女儿,她是怎么都不能忍的。

    “你有毛病是吧,这个钱都要省,你也迟早要见阎王爷的,怎么不多省上一口粮食”

    “王盛,王盛,你媳妇真是翻天了,竟然咒老娘我早死”

    楼小乔等了好久,都坐在火坑边上舒舒服服的打完了一个盹了,张玉娇还没过来。

    夜幕降临,传来了孩子们吵闹的声音,她也休息好了,干脆去一趟张玉娇家。

    还没走到门口,就听到低低的哭泣声,仔细一听是个年轻的女人在哭,再仔细一听应该是张玉娇。

    张玉娇这个人很坚强也很泼辣,很少会当着外面人的面露出自己软弱的一面,但她跟原主以前是被婆婆欺负狠了的那种,经常在一起互相吐槽,排解心里的郁闷,两人互相知根知底的。

    见到楼小乔来了,张玉娇这才擦了擦眼泪,哽咽着带她去挑肉。

    虽然现在光线昏暗,楼小乔依旧看的出来她哭过,忍不住叹气,这年头女人还是地位低,就算是当婆婆的,当年也是这样被欺负过来的,张玉娇这么厉害的人,都能被人给欺负了去,换做以前性子软的原主,难怪让人欺负成什么样了。

    两人到了熏肉那屋,楼小乔也懒得一天天的搬了,干脆选了两天的量,明天再多带点过去,于是今天还额外挑了点内脏,猪下水一整副都拿走了,猪肝挑走了半幅,另外还有十几斤香肠,猪肉若干,七七八八加起来有六十几斤,张玉娇干脆搞了个背篓装了满满一背篓,手里又拎了两块,送楼小乔回了屋。

    第二天楼小乔又起了个大早,临走之前把早饭安顿好,照样留了一块钱,去菜园子里拔了一大捆蒜叶,就往县城去了。

    到得了县城就发现,以前是见不到一个卖腊肉的,现在居然有好几个农民打扮的挑了腊肉来卖,幸好楼小乔还带了些蒜叶做赠品,当天带的份量也是到了中午才卖完,她以前就猜到腊肉生意做不长久,但没想到这么快生意就变差了,人家还特地比照着她的价格,一斤少个一块钱,她不愿意少钱,到第二天腊肉就更难卖。

    放工的时候徐佳佳跟她说“腊肉生意我看是不好做了,你也少收些肉,别都烂在自己手里。”

    楼小乔说“我晓得的。”

    光一个小县城里头,腊肉的需求是有限度的,后面收了张玉娇家六十几斤腊肉,就没之前那么好卖,大概第四天才完全给到她钱,这几天沈大娘看她的眼神跟刀子一样,生怕不能在楼小乔身上戳出个洞。

    刚好又是快过年,徐家的生意也停了下来,楼小乔也不用去菜市场了。

    加上这阵子又赚了些钱,楼小乔手里头也有一千多块钱,这个年也能过得更宽裕些,只是她还想买个洗衣机,买个电饭锅,样样都是要花钱的,这样算花的可比赚的快多了。

    在家待了一天半,也做过年前的准备。

    家里面要打扫卫生的,家里也没有洗衣机,洗衣服要去河里。

    衣服也就算了,被单是要两个人一起洗的,刚好张玉娇在家里,见楼小乔没上门,约她去河里洗衣服。

    楼小乔想了想,干脆把孩子们的罩衣都换了,床单也换过,搂了一大框子衣服。

    这阵子早出晚归,跟村里人几乎没交集,楼小乔这一出现,跟她打招呼的人还蛮多的,见她跟张玉娇一起洗衣服,也跟着一起出去洗衣服的人也多了起来。

    “楼小乔,年后你打算去做什么”张玉娇有意无意的问“我听说你没嫁人的时候去广东那边打过工,那边找工作难吗,像我们这样的进厂好进吗”

    “你想去打工”楼小乔是不可能进厂的,死也不可能进厂。

    但她对这段历史却也很了解,既然有人问起来,她就按照自己的回忆,把她自己了解的情况一说“我们那会儿进厂要靠关系的,挑严的很,过年过节我都不敢回来,就怕回来了以后再回去就找不到工作了,现在你家里两个孩子还小呢,要出去也不方便吧”

    张玉娇想到她婆婆的奇葩举动,就不是很想说话。

    每次给钱楼小乔都是给她送到手里头的,哪怕沈大娘去要,楼小乔也不肯给的。

    沈大娘只是个泼妇,又不是疯子,不至于找楼小乔撒火,这段时间就把脾气发在儿媳妇跟闺女身上。

    张玉娇跟她男人商量了一下,这两年手头上有些紧张,要不然去广东打工好了,现在外头的机会多,工资也比这边高了不止一倍,听说进厂一个月有一千多块钱呢

    王盛虽然也不想去,但家里两个女人天天吵架,心里也烦躁的很。

    这个时候的工人早就不像十几年前,是光荣的岗位,自从港商台商私营厂开始在沿海地区开厂,慢慢的工厂成为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进厂的人也不再是高学历的人,有的人甚至不用初中毕业,十四岁不到,就被同乡领着去沿海地区打工,当初楼小乔就是那样子过去的,直到嫁人才回来。

    现在的工厂更多的是学历低的那些人找工作的地方。

    一个月倘若能赚一千多,比老家这边坐办公室的人工资还要多,要是两口子在外头打工,干上几年就能在老家盖房子,早几年的原始积累是很简单的,这会儿也没有高昂的房价,打工挣来的钱,也都用在了老家建设上了。

    楼小乔问“那你打算让王盛出去”

    “过完年,先让他跟着人一起出去吧,地里一年也没多少收成,照样也累。”去年地里就多出来两千斤米和一千斤玉米,这些卖掉一共也才两千块钱,但一年下来没折腾死人,早晚两季稻子,双抢的时候连她这个大肚婆都要下地干活“我也算过一笔账,种地真种不出什么钱出来,还不如出去打工,在外头一个月最少也有千把块钱,另外我家小姑子年级也大了,干脆也带出去,我记得你也是差不多那个年纪出门的,所以找你问问。”

    王盛还有个妹妹,但楼小乔很少见过她。

    听说沈大娘很重男轻女,对这个女儿一直也不太好,后来家里大吵了一架,沈大娘就把王凤赶到地里头去住了。

    白天她要在地里干活,晚上睡在草棚子里头,守着地里的收成。

    这样的事,就算是在农村也是个新闻,村里人偶尔也会说起的。

    张玉娇嫁进来以后,跟这个小姑子的关系处的还不错,要不是她时不时的帮衬一二,王凤现在是死是活都不一定。

    也因为这,她跟沈大娘的关系也越发的不好。

    最近张玉娇起了让王盛出去的心思,自然也听到过外头的人讲,男人在外头都有些花花肠子,一不做二不休,干脆跟王盛说,让他把妹妹带出去,一是带出去打工,总比住在地里强,二是她有自己的小心思,到时候让王凤看着点哥哥。

    两人说着话,路上走来了一个瘦弱的小姑娘,见到了张玉娇腼腆的喊了声“嫂子”,又跟楼小乔点了点头。

    刚才王凤偷偷的听了点嫂子跟楼小乔的对话,也似乎提到了她,她当时就把心提了起来,生怕楼小乔跟嫂子说什么不好的话。

    她被母亲赶出去住了两年,最近觉得有人晚上在她草棚子周围转悠。

    这事儿她还不敢跟哥哥嫂子讲,她跟自己的好朋友说,那个女孩安慰她“要不你回去打工吧,你现在都成年了,去外头当服务员,去给人家看店,或者进厂都行。”

    两人从小就是班上成绩最差的女孩,关系也最好,算是抱团取暖吧。

    那个女孩早早去县城帮人家看店,一个月有六百块钱呢,能给家里挣到些钱,家里现在对她的态度也跟以前不一样了。

    王凤就有点点动心。

    结果前段时间舅舅来家里提,说老家的表哥想讨她做媳妇。

    王凤很怕,舅家在大山里头,表哥也是从小脑子就有问题的,她妈居然很是动心,跟她说要是答应嫁过去,她就能回来住,哪怕她晚上不敢睡着,也不想嫁到舅舅家去。

    所以张玉娇跟她提,要她来年跟着哥哥去广东打工,张凤想也没想就同意了。

    打工也好,总归出去了就好。

    所以这几天,王凤对着这个嫂子,带着刻意的讨好。

    王凤把背篓抢了过来,在自己背上背着,张玉娇拗不过她,笑着跟楼小乔说“王凤很勤快的,家里头每年收稻子,她都能当个壮劳力,你看她这样的要是出去找工作能找得到吗”

    楼小乔看着个子小小的女孩,这也才高中生的年纪,就要出去打工了吗

    拒绝的话说不太出口,楼小乔想了想“你敢跟着哥哥去广东”

    这孩子看着很有主意的样子。

    王凤低下头“我想出去找个工作,挣点钱。”

    不想睡外头了。

    小时候做了妈妈不喜欢的事,她妈就把她往后山上赶,下井村的后山到处都是坟,王凤的胆子是那个时候练起来的的,她从小就没有体会到父母带来的温暖,只有嫂子嫁进来以后,对她还算不错,不过现在嫂子过得也不好,她就更不想再家里待了。

    她要挣钱,以后也要对嫂子好。

    楼小乔嫁进来以后,跟王凤打交道的次数不多,她很早就不住在家里了,在王家根本碰不到她。

    王盛虽然对妹妹很同情,但他毕竟是个男人,心思没那么细腻,只有张玉娇对她好,她也想加倍的对嫂子好,等她有钱了就给嫂子买新衣服,给两个侄女买新衣服,王凤这样默默的跟自己说。

    “我读书的时候成绩不好,不知道外头打工看不看这个。”王凤不是很有自信。

    楼小乔还能说什么呢,她哪怕满肚子的话,也没有办法去说,大道理在她身上有什么用呢,她只是想好好的活下去而已,于是勉强挤出来个笑容“外头不看那些的,勤快踏实就能找到活儿干。”

    王凤又跟她打听在外头有什么活儿干,当服务员好还是进厂比较好。

    从穿越过来,楼小乔还没跟人说过这么多话。

    王凤身上有股子朝气,青春活泼,不知不觉话就说的多了些,一直到洗完衣服回去路上,王凤还在问外头的事情。

    对外面的世界,已经开始憧憬起来。

    连带着楼小乔的心情也好了不少,这一路也没少鼓励她,走到家里的时候,王凤还留下来帮忙晾衣服。

    楼小乔知道,王凤这是想跟她多说说话。

    楼小乔跟别人不一样,不会因为沈大娘的存在而轻视她,脾气也很好,除了嫂子以外,也就只有楼小乔对她这样好,以前虽然也是住在隔壁的邻居,但统共加起来说话的时间还没有今天说的多。

    “小乔姐,我回地里去了。”

    “你还住在地里呢”楼小乔觉得心惊“外头不安全,你一个人不怕吗”

    王凤长得普普通通,但到底是个女孩子,还是个花季少女,难保没人会动什么心思。

    要是真的出了事,可真是后悔都来不及。

    “这段时间天气冷,我看你还是回去住吧,跟父母吵架是一回事,可不能拿自己的安全开玩笑。”楼小乔劝她。

    王凤看了她家方向一眼,还是摇了摇头,在哪里住又有什么区别呢

    “我走了。”王凤说。

    “你等等。”楼小乔转身,进去屋里找了几本故事会出来,这几本书翻得稀巴烂了,但好歹能打发时间,只要是认得字的都能看得懂“你一个人在那里住,会不会无聊,这几本书可以借给你看看,看完还我就行。”

    王凤有点怔愣的接过书,呢喃的道了声谢。

    手里的书皱巴巴的,也不知道被人翻看过多少回,一定是小乔姐喜欢看的。

    但她知道,这是人家楼小乔的一番心意,以前大嫂也会关心她吃没吃饱,但没有人会注意到晚上她躲在棚子里的时候,数着日子过的时候,心里到底想些什么。

    楼小乔摆了摆手“我无聊的时候也喜欢翻这些书看,这几本都是我看了很久的,你要是想看就来我这里拿。”

    这几本书是楼大乔看完了给她的,大乔反正有钱,每期的故事会都会买,看完了就丢给她了,知音她手里也有几本,没看完倒是不想给人。

    王凤觉得鼻子有些发酸,匆匆把头别了过去,往她住的小草屋那头去。

    夜幕降临了,她的草棚子里还有蜡烛,今天晚上总算是不用睁着眼睛等瞌睡。

    王凤一走,楼小乔笑着摇了摇头,找村里人闲聊去了。

    现在楼小乔的人缘也比以前好,她去找人打听小县城附近的企业。

    毕竟是省会周边的县城,那比一般的地级市都是要好些的,周围的国企也多,且不说机械厂纺织厂这些大厂,离的最近的就是一个印刷厂,而且楼小乔依稀仿佛的记得,最开始找她买东西的就是那个印刷厂的人。

    既然菜市场的东西不好卖,她打算去附近的厂子外头试试。

    “楼小乔,你家那个腊肉生意还做不做,我这里有些腊肉想拖你帮我卖了。”

    “是啊,我家也有些,多了没有那么多,但十斤八斤的我家还是拿的出来的。”

    现在大家隐隐有巴结楼小乔的意思了。

    大家也都是听张玉娇的婆婆说过,卖腊肉有钱赚,一家两家的,就想卖上一些,反正过完年,吃腊肉的日子也就不长了,这年头谁家没杀个一头猪的,人口要是不多,一头猪能吃到天荒地老。

    楼小乔跟这些人不熟,于是出门去找张玉娇。

    听说楼小乔是来找她帮忙收腊肉的,张玉娇先是一愣,随即就笑着应下了。

    “你还打算继续卖”张玉娇想想就笑道“这生意看样子是做得。”

    楼小乔冲她笑了笑“还能卖上一阵子吧,王四顺不给我生活费,家里也缺钱。”

    张玉娇一想就明白了,这才几天功夫,楼小乔就收走她家里一百多斤肉,倘若她有这个本事,也愿意多干上几天啊。

    不过楼小乔为什么会叫上她

    张玉娇转念一想也就明白了。

    虽说她跟楼小乔差不多时间嫁到村里,可楼小乔性子腼腆,很少出门,恐怕现在人都没怎么认全呢。

    “行,我把小的那个抱过来,陪你去村里走走。”张玉娇指了指屋里。

    过了分吧钟,张玉娇就抱着个软软的小孩儿出来,脚边还跟着个四岁跟亭亭差不多大小的,楼小乔随手摸了把兜里,掏出一把巧克力糖,随手就塞到那孩子手里。

    “阿姨没带什么好东西,这几颗糖你随便吃吃。”楼小乔笑着说。

    这孩子小名叫琴琴,跟亭亭一块儿玩的,在楼小乔面前也不陌生,看了一眼母亲的脸色,就把巧克力踹兜里了,乖巧的道谢“谢谢阿姨。”

    楼小乔夸了这孩子几句,又随口问了些孩子读书没之类的。

    张玉娇叹气“按年纪是要送幼儿园去了,打算过完年就送的,但咱们村子的学校没幼儿园,要送到白云村那头去,去那边就要交借读费”

    她到不吝惜给孩子的教育,但去年下半年就知道超生费涨了,家里也没多少钱。

    当时想着等秋收了卖了粮食就送,谁知道钱被婆婆拿走了。

    为了这钱,张玉娇跟婆婆大吵了一架,所以这回卖腊肉的钱,说什么都不给婆婆了,家里为了这笔钱吵了好多回。

    想到腊肉就感激起楼小乔来,张玉娇也就越发卖力些。

    “哟,你们两个怎么一道出来了”打招呼的是村里开小卖部的女人,名字叫菊子,是个很干练的人。

    张玉娇压低了声音说“菊子家这几年是富裕起来了,但以前没开小买不到时候也苦的呢,家里都靠她,她人也能干的很,去年也是养了两头猪的,我去帮你问问她家腊肉卖不卖,对了她家香肠味道也好。”

    因为菊子厨艺好。

    楼小乔刚想问,就菊子这么能干的人,她不能自己去卖吗,俩女人就搭上话了。

    菊子一听是来问腊肉的,二话没说就带着人往屋里去。

    “我家腊肉确实有些多,每年都是从头吃到尾的,老实说腊肉是好吃,但过了立夏味道也就没那么好了,倘若你要收我就匀给你一些。”带着人就往后头屋里走。

    菊子家盖着两层的小洋楼,但后头有一排小屋,这会儿哪怕农家盖了房子,也是要额外辟出小屋做饭熏腊肉干嘛的,穿过堂屋时见堂屋里有个高中生模样的男孩子,听到有人进门的声音,不耐烦的看了几人一眼,如果楼小乔眼神没问题的话,她看到那个男孩子翻白眼儿了。

    虽然说是青春期有些叛逆吧,但这个白眼也翻的忒没礼貌了些。

    菊子显然也察觉到了,不好意思的笑笑,走到后头那屋才压低声音开口“这孩子不太懂事,回头我去说他。”

    连儿子都不敢得罪的样子。

    这个时候,后排屋里头传来了男人呼呼喝喝打牌的声音,其中几个声音还高亢的很,有个粗噶的男声呵斥着让菊子倒几杯茶过来。

    菊子冲里面说了几句话,里头这才安静下来,她先带着两人去挑腊肉。

    熏腊肉那屋里,坐着两个老人在烤火,老头年纪很大了,听到有人走近屋子的声音,微微睁开了一点缝,眯着眼睛继续睡。

    年长的妇人是菊子的婆婆,脸色不善的说“都是做生意的,你自己不会卖吗”

    菊子又陪着笑说“这不是快过年了嘛,我店里也忙,卖给她也是有赚头的。”

    老太太冷漠高傲的看了楼小乔一眼,冷哼一声,倒是没有别人那股子热情。

    那眼神好像楼小乔占了她家多大便宜似的。

    楼小乔觉得有些窒息。

    不过菊子家的腊肉熏的是很好,外表金黄干度也够,香肠肥瘦相间的,已经晾到干干的了,楼小乔干脆一口子拿了六十斤,这是她两天售卖的量,算账的时候菊子还特地绕开了她婆婆,借着要称重的由头,拎去外头小卖部的门面上去算的。

    “一共就算六百吧。”菊子把零头给抹去了。

    这回楼小乔没欠着她的钱,而是一口气给了她六百,毕竟菊子给她少了好几块呢,跟张玉娇拎着腊肉就往家里走。

    后头又喊了一声什么,菊子小跑着进去,给人倒茶去了。

    然后又是菊子儿子发脾气的声音,男孩子还在变声期,声音很有辨识度。

    楼小乔没有立马拎起腊肉就走,而是回头看了好几眼。

    张玉娇说“嗐,不是我说人闲话,菊子家早些年也是穷的很的,那会儿她男人还算勤快,后来做小卖部发达了,这男的就开始不干活了,家里里里外外都是菊子张罗,他家还不拿她当个人看,他家要不是菊子,猴年马月才能盖楼房。”

    顺便又说了几句菊子公婆的闲话。

    她公公年轻的时候就是有名的懒汉,婆婆是个泼辣的妇人,以前家里很穷的,只能去山里找媳妇了,菊子娘家是山里的。

    说着话,两人一人拎了十来斤的腊肉,已经往回走了。

    这一路过来碰到好几个人主动问楼小乔要不要收腊肉的,也碰到人打听她平常在哪里做生意的,楼小乔并不一一作答,只是张玉娇见缝插针的跟人聊着天,楼小乔顺便找了找死去的记忆。

    “七婶,您也出来了啊。”张玉娇笑着把腊肉放在地上,跟七婶打招呼。

    七婶是个很能干的妇人,微胖眯眯眼,看着为人也和气,当初楼小乔跟王四顺撕逼打官司,就是这个七婶帮忙在王山那里说项,王四顺才没能在村里取得支持的。

    在楼小乔的记忆中,七婶好像有个女儿在省城读大学,今年已经大四了。

    七婶也问了楼小乔要不要收腊肉。

    几人分开后,张玉娇说道“七婶为人不错,你下回想收,可以找她。”

    一路过来碰到好几个人,张玉娇都一一跟楼小乔讲了。

    谁家的好,谁家的能收,谁家是刺儿头不好打交道。

    楼小乔把这些默默地记在了心里,对张玉娇又有了新的认识

    正在楼小乔的“事业”做的风生水起的时候,王四顺的日子就没那么顺利。

    伤的不是很重,王四顺在医院待了几天,就出院了。

    出院那天,露露给他办了一个很盛大的出院仪式,送上了一捧鲜花。

    王四顺觉得有些晕乎,不过很快就被露露哄的团团转。

    这次是露露主动提出来,要领证赶紧领证。

    这一次,王四顺留了点心,过年前他收了一笔工程款,但没跟露露说,没钱的滋味实在是太难受了。

    两人领完证,这回王四顺也没带着露露去最好的饭店用餐,反而带着对方去了家里“亲爱的,咱们以后不是要买房子吗,还是要省一点才好。”王四顺嘴里说着甜言蜜语,心里却是打起小算盘来。

    男人嘛,对娶回家的女人,心态也就不一样了,露露虽然是个时髦精,但这种东西看多了也就是那么回事,娶回到家,该干嘛干嘛,日子还是照常过。

    王四顺说“你看,咱们以后是要过日子的人了,能省上一点算一点,这段时间我身体不好,外头馆子里的油不好,咱们还是在家吃吧,我想喝你炖的骨头汤。”

    在家做饭

    露露脸上的笑容僵了僵,顿时就有些不好了,结婚纪念日可是大日子,今天都要在外头吃饭,难不成他以为自己娶的是楼小乔那种煮饭婆

    “亲爱的,今天可是结婚纪念日,难道不该去省城潇洒潇洒吗,我听人说省城开了个日料,今天来了只蓝鳍金枪鱼,这种事情很难得的,难道咱们不该一起去庆祝庆祝”

    “可是,我的腿还没好,也没办法开车。”王四顺指了指自己的腿说“要不这样,等我好了肯定带你去吃那个什么鱼,今天咱么就在家吃吧。”

    露露顿时就不好了,那个鱼又不是什么日子都有的,她也是兴致来了想吃,并不代表下次他们去吃刚好就有,王四顺这是什么意思,以前绝不可能这样对她。

    “你伤的不是左腿吗,右腿不是还好好的吗”露露耍起小性子来。

    穿越到九十年代,她已经够委屈了好吧,现在还要嫁这么个二婚头,一想到这里就得给自己恶补一下,不多吃点实在是对不起她穿越以后受到的委屈,越想越生气,也只能在物质上补偿补偿自己了。

    瘸了这条腿,用那条开车这种话也说的出来。

    王四顺脸一僵,刚才的温柔小意敢情都是假的吧。

    这女人是怎么回事,以后要是每天日料西餐的,谁家能扛得住这,铁打的家底都经不起这样花用。

    “露露你听我说,以后还要过日子的,咱们以后还要买房,都这样花钱了,怎么存的下钱来,这样好吧,以后我一个月带你去一次你想去的餐厅,好不好”

    “王四顺,我看你是把我哄到手了,眼里就没我了是吧,以前追我的时候可不是这样。”

    谁都没想到,两人在结婚的头一天就爆发了一次大规模的争吵,露露气不过,更是甩着小坤包就下了楼。

    外头的冷风啪啪吹在她脸上,打得露露脸上生疼。

    这会儿快过年了,平常一起打牌的那些牌搭子也都回家去了,茶馆里都是些不认识的人,她又是大着个肚子,就算是再猴急的人,人家也不勾搭这么大月份的孕妇,露露在茶馆里头转了一圈,也没找到什么娇娇咪咪的,觉得无趣就从茶馆里跑了出来。

    刚走出茶馆大门,就被人拦住了去处。

    “小妞,还记得我不”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