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大苍守夜人 > 第164章 防得住洪水,防不了人心
    最后一波洪峰过去,持续了十多天的暴雨也停了,乌云移开,重新露出了太阳,江堤之上,万众欢呼,无数人跪在泥水之中泪水奔流,杨知府的两眼也微微有些湿润。

    这十天,他觉得自己被上了一课,这一课是何为“为官之道”,这一课,比他半辈子为官所收获到的东西更多。

    他拿出了官印,也不知道为何,没有给顶头上司秦知州报平安,而是生成了一只鸿雁,飞向京师。

    曲府之中,雨过天晴。

    林苏放下了手中的粉末,望着久违的太阳。

    逸仙院的楼顶,曲秀放下了手中的红楼梦,走出了凉亭,也望着远方,远方的雾渐渐散去,露出了贡院后面巨大的书山

    一只金雁从远方飞来,飞向他们所在的楼顶。

    林苏从小房间里出来了,金雁落在他的手上,化成一行字“雨季已过,海宁四十里江堤完好无损,江滩百姓无一人身死天大喜讯,唯报君知”

    逸仙院楼顶,所有人同时跳起,欢呼声震动全院

    林苏哈哈大笑“今日还真是双喜临门,海宁平安为一喜,大家猜猜另一喜是什么”

    曲秀猛地一震“叔叔,莫非是莫非是染料已成”

    “正是”林苏道“陈姐,你可以跟嫂子一起组建新的印染厂了”

    陈姐从房间出来,接近十天的艰辛,她身上沾了各种颜料,但她的脸色无比的动人“二少奶奶,公子十日辛劳,终于制成了特制染料,我刚刚验证过,十八种颜色,样样动人,更加不可想象的是,绝不掉色,纵然水洗几十遍,依旧如新,洗衣水中没有半点颜色存留。”

    这怎么可能

    曲秀和曲娟全都呆若木鸡,水洗几十遍不掉色

    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丁家染坊号称最好的染坊,他们染的布洗一遍就掉色,洗十遍颜色会变得很淡,洗上几十遍,不说没颜色,至少原来是个啥颜色,你绝对看不出来

    他只用十天时间,就破解了染色之难题而且还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印染时代

    她也好,整个曲家也罢,都想的是模仿,天地良心真的没想过要超越

    绿衣和暗夜也面面相觑,这就成了

    陈姐说他十天来辛劳,他辛劳个屁啊这十天时间,他玩了绿衣四夜,玩了暗夜五夜,抽空写了十章红楼,天天在楼顶躺着喝明前茶,每天雷打不动睡午觉,你把这叫辛劳

    陈姐和曲家姐妹去了,组织人建作坊不,叫建厂

    带着激动,也带着不敢置信。

    六儿从林苏这里拿到了第十五章红楼梦,快马加鞭赶回家,红楼送给了早已望眼欲穿的陆幼薇,她也跟陆幼薇说起了今天的见闻,她当时才刚进曲府,就看到了远方的鸿雁传书,见到了楼顶这些人的欢呼雀跃。

    这在她看来实在是太稀奇了。

    楼顶上的人,文才绝世,别人写出金光诗会贡祖先,他写出传世诗象闹着玩似的。

    别人赚了几钱银子欢呼雀跃,他每天据说可以赚几千上万,对金钱几乎没感觉。

    今天是怎么了

    很快,她就知道了原委,海宁那边,四十里江堤完好无损

    她将这事儿跟陆幼薇随口说了。

    陆幼薇的目光猛地从书上移开,好吃惊

    “小姐,这事儿大吗”六儿不懂。

    陆幼薇深吸一口气“他有没有说,这江堤跟他有什么关系”

    “没有说,应该跟他还是有关系的,奴婢觉得哈,可能他家产业都在江堤那边,江堤没事,产业也就没事”

    陆幼薇道“可是我知道的海宁江堤年年缺堤,从无例外,他怎么敢将产业建在那样一处绝地我要去找爷爷”

    她第一次放下到手的红楼梦没看,到爷爷书房外等了整整一个时辰,才终于等到爷爷下值

    “爷爷,你赶紧查一下海宁洪灾的情况。”

    陆天从微微一愣“莫非是林家遭了大灾”

    “不是”陆幼薇都喘了“他刚刚接到一则消息,海宁四十里江滩在这次洪灾中,完好无损去年,他拿十万两白银签下国书,要给海宁十万百姓一个安稳的家,朝中大员个个笑他是个败家子,可如今,江堤完好,百姓无一人致死,他想给百姓的家,真的给了爷爷,你不觉得这其中别有玄机吗”

    陆天从猛地一震。

    这些时候,他收到了太多的奏折,都记不清是什么地方了,反正粗略地一串连,长江两岸,无一处净土,但此刻听孙女这么一说,他大脑中快速回忆,曲州,是受灾极重的地方,但曲州治下的海宁

    没有消息

    以前海宁可是重灾区

    曲州知州秦放翁每次都会上书朝廷,海宁流民死了多少多少,有多少多少人流离失所,朝廷该当赈灾,可今年,他没见到海宁的字样

    难道说今年海宁真的没遭灾

    怎么可能

    江水奔涌,海宁地势较低,谁有通天的本事让江水改道

    立即联系秦放翁

    陆天从刚刚有这个准备,但很快就改变了主意,直接联系海宁杨知府。

    官印一亮,杨知府出现在他面前,微微鞠躬“见过相爷,相爷亲自见召,下官实在没想到”

    陆天从目光从杨知府身上越过,一下子就看到了他身后的江堤,一线笔直的江堤延伸向远方,宛若无穷无尽,他的心头大震,居然出现了这样一条江堤,什么时候修的谁给批的经费为什么他不知道如果不是看到长江那边的一个弯道和名胜古迹望江楼,他几乎怀疑这里不是海宁。

    “杨知府,你身后这是”

    杨知府一回头,再转过来时笑了“禀相爷,下官所站之地,乃是昔日的流民江滩,这道江堤是去年十月至十一月间修成的,因为没用国库的资金,所以下官也没有向上峰汇报。”

    陆天从眉头深锁“没用国库的资金那是何人投资”

    “江滩流民自己建的,当然,主要还是林苏林三公子的功劳,他在此地建了三座工厂,免费了几乎全部的物资,江滩流民出力,他出物资,最终成就了这么一条宏伟的工程。”

    陆天从更惊“这条江堤耗费之巨,本官能够想象,他一人承担还有,象这样的工程,怎么可能区区一年间建成到底是何等妙法”

    杨知府笑了,相爷以为这江堤是石头吧并不是海宁百里平原,哪有如此多的石料这是三公子制造的一种新型材料,叫水泥用来建防洪大堤真是神器啊,价格低廉,坚固如铁,更大的好处是便于建造,这四十里江堤,说来相爷或许不信,它只用了一个月时间

    陆天从大惊失色。

    一个月建成

    价格低廉

    天下洪灾泛滥,每年雨季,都是全天下人的受苦日,如果这种建筑神材能够广泛推行,那简直是

    他心潮起伏,就想第一时间去找林苏。

    但是,多年为官,他还是非常沉稳的“杨知府,你做得非常好朝廷赈灾马上就前往各州各府,你速速将本府的损失报给秦知州,安抚好灾民”

    杨知府道“相爷,南部十三州灾情遍地,我这里你就不必赈灾了,我已经与林家达成了共识,明日起,就全府赈灾。”

    “林家赈灾”陆天从脸色微微一沉“杨知府,你也是为官多年,如何会犯这等忌讳”

    灾情面前,朝廷赈灾才是正理,如果有哪个善户想赈灾,小打小敲的官府视你为善,如果范围过大,就是大忌了。

    你想干嘛

    收买人心吗

    杨知府惊了,他似乎真的是有些被喜讯冲昏了头,他刚刚跟林家老太太见了面,老太太真的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啊,一听说海宁有大量灾民,立刻表示,林家可以承担十万两白银的赈灾,反正三郎会赚钱,他不总是说老娘败家吗老娘也不能只顶着个败家的名不干败家的事啊

    当场把几个丫头都乐得笑开了。

    杨知府也被刺激到了。

    但现在听相爷这么一说,也感觉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别家还好办,林家可是很敏感的,需要知道林苏名扬天下的第一首诗就有反诗之嫌,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四十州

    我靠这诗不是反诗,杨知府都不服

    如果如今以他一家之力,赈一府之灾,那满府的人,会不念他林家的好

    杨知府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感谢相爷提醒,拜谢而去。

    陆天从收起了官印,胸口轻轻起伏

    “爷爷,你得赶紧禀报陛下,令各州各府立刻采购这种神材,抢修各地堤岸,兴许明年,就没有这么可怕的灾情了。”

    陆天从站立未动,眼神游移不定。

    陆幼薇急了“爷爷,不管他是什么样的人,都无损于他是一个绝代奇才,大苍百姓需要他,需要他这样的神材,水泥煤事关亿万民众的性命啊爷爷”

    陆天从缓缓点头“事关亿万民众生命爷爷懂得它的分量好吧,我去见见陛下”

    陆天从入了宫,见到了陛下,将海宁的情况说了一遍,他敏感地注意到,陛下的脸色似乎没有开朗,反而更加阴沉,陆天从的心也悄悄地沉了下去。

    陛下召见了其他几位大臣,议事。

    几位大臣各自发表意见。

    张文远说,以石防水乃是铁律,哪有“水泥”可以防水的除非他在这泥水中施了妖法需要知道,他跟妖族的结交,天下皆知。

    妖法论一出,震惊了所有人。

    对赵勋补充林氏包藏祸心,天下皆知,事关国计民生的事情,岂能任由他从容布局如果有一日他举旗造反,启动设计在各条河道上的妖族机关,河道缺堤怎么办

    宋都报告,刚刚接到秦知州的奏折,他说本次洪灾之时,海宁上空妖气冲天,不知是吉是凶

    陆天从仰天而叹。

    听到防洪利器的消息,亲眼看到它的神奇之时,他有了一种冲动,改变这个时代的冲动,或许这冲动本身也带有他自己追求官声民心的功利心,但毕竟也是一种为官的正常思维,但很快他就明白,事情没那么简单。

    当陛下脸色阴沉之时,他就知道这次群臣议事会是何种结果。

    妖法是借口。

    他们要压制林家才是理由。

    国王陛下忌惮林苏也是理由。

    哪怕天下苍生牺牲亿万,与他们何干

    但帮林氏扬名,为林氏收买天下民心,却真的有可能动摇他们的统治。

    这就是上位者的思维方式。

    这些,陆幼薇不懂,陆天从如何不懂

    所以,海宁的奇迹不仅仅没有流传天下,甚至于在各地官印之中,海宁的事迹,是一个禁忌。外府的百姓,根本不知道最有效的防洪利器,已经出现了,却在上位者的口中尘封。

    水泥的事情,林苏已经想到了,他甚至跟水泥厂的负责人李忧亲自联系过,详细问过水泥产量的问题,他意识到很快就会有大批量的订单前来。

    一场洪灾,一次大考,海宁在这场大考中脱颖而出,官府自然会关注到,一经关注,谁不心动水泥的春天要来了。

    但是,出乎他意料的是,三天时间过去了,居然没有人跟他谈及水泥问题,海宁那边还有传言,水泥乃是妖法,看起来坚固只是假象,一旦你真的购买,只要林家的人打个响指,这坚固的水泥立刻就会化成泥沙

    一听到这些传言,林苏真的怒了。

    还是低估了朝堂官员的无耻啊

    林佳良更是大怒,这些人也太不要脸了,为了打压林家,连亿万百姓的性命都不顾了。三弟,我现在真心希望我早日为官

    如果他为官主政一方,他才可以将三弟的设想转变成现实。

    林苏笑了“殿试也只剩下七天了,这七天时间还会发生很多事情,但有一点是不会变的,你,将是林家走出去的第一个文官,你的治下,将是百姓的乐园”

    林佳良紧紧抓住他的手“三弟,咱们都会是三弟经天纬地之才,忧国忧民之心,如若不能为官,苍天不容”

    外面传来一个声音“公子,有人拜访”

    林家兄弟对视一眼,会是谁呢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