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华娱之风起2005 > 第三十章 娇羞 (求追读)
    陆远记得小时候家里有一台收音机,每到饭点爷爷就会提前打开,里面总是播放着各式各样的故事。

    有讲历史的,说三国,道强汉,慕盛唐,讽弱宋。

    也有说相声评书的,三教九流,形形色色。

    有一回一家人正吃着饭,收音机里播起常山赵子龙。

    说的还是长坂坡之战。

    三国嘛,在那个娱乐生活贫乏的年代里,男女老少大都喜欢听上两耳朵。

    说那赵子龙七进七出长坂坡,观其枪法有三十六式,或挑,或捅,或快或慢,招招精妙,勇猛无比。

    听到这全家人不自觉的竖起耳朵,

    他爷爷甚至当场拍桌叫好,恨不得化作那赵子龙去战场厮杀一番。

    收音机里男声还在继续。

    那赵子龙自是勇武,但那长坂坡,也不是个省油的灯,不仅长得我见犹怜,还是个风

    后面的内容陆远没听着,只记得收音机当场被老妈给没收了。

    他爸和他爷两个大老爷们愣是低着头一句话都没敢说。

    自此以后,那收音机也再没见过。

    现在回想起来,嘿,多大点事啊。

    时间真快啊,转眼间自己就长大了

    这人呐,大概是当你看到波涛汹涌这个词,脑海里第一时间浮现的不是大海时,也就意味着长大了吧

    陆远眼神飘忽,暗自出神。

    “陆远,你看我这样对吗”

    清脆的呼唤声打断了他的回忆。

    抬头,刘施施双手握着枪,红着脸,纤长的睫毛轻轻颤动,额头悄悄渗出汗珠,几缕发丝贴在额上。

    围着她转了一圈,陆远摇头“你这握枪的姿势不对啊”

    刘施施仰着脸,道“哪里不对,你之前不就是这么练的吗”

    陆远找来一根木棍,依次点向对方的腰,手,小臂。

    “握枪也有讲究,双手握枪,右手握枪根,置于右腰侧,前后托枪,两手之间的距离不宜过大,尽量缩小两手之间的握距。”

    刘施施点点头表示理解,尝试着调整双手。

    陆远看了两眼,还是不太对。

    实际上他能轻而易举看出刘施施动作中的多处错误,是因为私下做了不少功课,甚至翻看了一些与枪术相关的书籍。

    他能迅速掌握陈导教的动作,可不仅仅靠的身体素质。

    陈珑羡慕他的天赋,可这世上哪来的那么多天赋异禀,不过是把功夫花在暗处罢了。

    走到刘施施背后,陆远犹豫了一下,还是轻轻握住她的手腕,触感细腻,还有些凉意。

    刘施施微微愣神,轻咬嘴唇,没有做声。

    接着她耳边传来声音“两手距离要适当,否则出枪时会感到不协调,姿态也不美观。”

    温润的呼吸在耳旁缠绕,痒痒的像是无数只小绒毛蹭来蹭去。

    脸有些发烫,还伴随着一阵酥麻感,顺着耳垂一直往下。

    刘施施强忍着羞怯一把将陆远推开,低着头“我,我去喝水,待会就回来。”

    说完她匆匆往休息室跑去。

    被推到一旁的陆远感到一阵疑惑,喝水,刚才不是给了她一瓶吗

    直到看清对方通红的耳朵,他才回过味来。

    也说不清是什么感觉,内心像是被小猫爪子挠了一下。

    事实证明,女人这种玩意放起鸽子来毫无征兆。

    陆远在训练室等了许久,也没见到刘施施回来。

    期间,何润冬端着本破书在他面前来回晃了七八趟。

    陆远实在好奇,一把将他拉住“冬哥,看什么呢”

    何润冬挥了挥手中的资治通鉴。

    “我对宋朝不太熟悉,打算先了解一下,免得拍摄时出问题。”

    何润冬出生于美国,13岁又被父亲送往加拿大,直到成年后才回到湾湾歌手出道,因此对华夏的历史并不熟悉。

    陆远倒是能理解,毕竟是在国外长大,能想到在拍戏前特意了解剧本的历史背景已经算是称职了。

    想了想,他提醒道“这样啊,那你可得做好心理准备,宋朝的史记看多了容易让人抑郁。”

    何润冬不解,一脸迷茫。

    陆远也不解释,笑道“我有個关于宋朝的段子,你要不要听。”

    “当然,你快讲”

    陆远“说是宋朝时期有一个蒙古士兵被俘。

    他对宋军看守说他们的大汗很了不起,每天都去前线一次。

    宋军看守却笑着摇头,并且说他们的皇上更加了不起。

    因为皇帝根本不需要走动,前线每天都在向他靠近。”

    何润冬愣了两秒,紧接着脸上露出礼貌的微笑。

    实际上他压根不明白这段子哪里好笑。

    也是,毕竟不是在大陆长大的。

    陆远自讨没趣,胡扯几句匆匆离开。

    小白楼,宿舍。

    陆远倒在床上,脸上盖着份剧本。

    本子挺厚,扉页上写着少年杨家将。

    他刚才闲着没事又过了遍剧情,虽然早就知道关于杨家将的故事多是杜撰,却仍然为里面的人物感到悲伤与不值。

    为大宋昏庸的皇帝感到羞耻,为杨家的悲壮感到痛心。

    历史的尘埃里,多少庸臣昏主白享富贵,多少忠臣义士舍身成仁

    这个世界上,所谓的恶人有恶报,其实并不真实。

    面对现实,多数人总是习惯性地选择逃避,而非正视。

    因为正视意味着面对刀锋,什么样的人才能有勇气面对刀锋呢

    在杨家将中就有这么一帮人。

    金沙滩战役,杨家父子八人奉命跟随皇帝前往议和,八人去,俩人回。

    大朗,二郎,三郎战死沙场,四郎失忆被辽国公主所救,身陷敌国。

    七郎回营求援,却惨遭潘仁美陷害,公报私仇。

    好不容易在士兵的掩护下逃出,又遭遇辽军围堵,终是万箭穿心难逃一死。

    杨家众将士在前方奋战,后方潘美仁却在勾结辽人栽赃陷害,致使杨业一头撞死在李陵碑下。

    杨家众人当真不清楚宋太宗的为人,真的不知道朝廷上有奸臣恨不得他们死绝吗

    他们知道,至少杨业是清楚的。

    但他没有迟疑,毅然决定前往。

    他自始至终都知道自己守护的从来不是什么宋太宗,不是朝堂上那群衮衮诸公们,甚至不是大宋。

    他是为了天下苍生而战,守护的是那黎民百姓,而非王朝的碑石。

    陆远面试时和蔡依侬说喜欢佘太君,那只是单纯为了获得角色,实际上他心中最敬重的还是杨业这个人物

    杨无敌,何谓无敌

    一个人有了恐惧,再破除恐惧,那才是无敌。

    杨业说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只要有万分之一的和平希望,定将义无反顾,全力促成。

    在那个年代,放弃小我,成全大我,为了苍生抛头颅洒热血,那才是仁义。

    可叹,自古忠臣难善终,唯有小人长戚戚。

    呸,什么弱宋,什么狗屁宋太宗。

    无能又多疑,废物啊

    陆远愤愤地将剧本扔开。

    睡觉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