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重生之彼得大帝新传 > 第十七章 震惊欧洲的胜利
    在欧洲,各国之间彼此接壤,北边的瑞典与南边的那不勒斯王国,相距也不过几个月的行程。而这还已经算上了十七世纪落后的马车速度的结果。

    因此,对于欧洲各国来说,他们尤其关心他国事务。因为那很可能会对接下来自己国家的周边环境产生变化。而较强的民族独立性也使得吞并一个主权国家变得异常困难。

    后世都德一篇《最后一课》,可谓是异常痛恨批判侵略者普鲁士的文章。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割让给了新生的德意志帝国,他们被迫学习德语,可谓是国家大辱。

    可是很多人不知道,阿尔萨斯和洛林其实无论从法理还是现实,他都只能算是日耳曼人的国土。

    事实上,这两个法国的省份,乃是在拿破仑统治时期,皇帝拿破仑从当时还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德意志境内侵占的两个邦国。在阿尔萨斯和洛林,其实说德语日耳曼人占了绝大多数,相反说法语的高卢人反倒是个少数民族。

    因此在学校里要求使用德语教学是一个很合理的教学。反倒是法国政府在学校中使用法语教学,才是做的不地道。就像我国不可能为了其他几个少数民族,在汉民族占了绝大多数的地区,要求在课堂上用其他民族的语言教学,这很明显是不现实的。

    而年少的都德显然有意忽视了这一点。

    而普鲁士重新崛起,建立统一的日耳曼人的帝国,在当时是普遍意识到分裂的神圣罗马帝国必将跟不上时代,最终会被抛弃的观点。众多邦国的有识之士都纷纷用自己的方式企图让一个邦国统一神圣罗马帝国。

    而小德意志论和大德意志论便甚嚣尘上。最终普鲁士选择了小德意志论。

    所以说,根据普鲁士的建国指导思想,占据了神圣罗马帝国阿尔萨斯和洛林,以及直接或间接控制了南部数个邦国的法兰西第二帝国,便是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了。

    因此从某一方面来说,法国人才是阻碍了别国的统一,是侵略者。而普鲁士反倒是反抗侵略的不屈的象征。

    否则,没有这样的精神,为什么铁血宰相卑斯麦要带着毒药上战场。明明没有把握,一旦战事失败,立刻服毒自杀。侵略之前,连自己也不敢确定,就敢这样干。这样的人,法国人居然还好意思说是人家是侵略者,却决然不提法国人自己在战争中的糟糕表现,实在太过无耻。

    法国人的糟糕表现,无耻之度,还不仅仅只是表现在战场上。在后方,尤为如此,拿破仑二世兵败被俘,巴黎立刻起义,然后就是保皇党,共和派以及其他乱七八糟的政治派别在内斗,政府坐马观花地一个礼拜换了好几届,浑然忘记了普鲁士的大军正在向巴黎开进的现实。

    其实在当时,只要法国全国统一战线,凭借他当时仅次于英国的实力,就算是耗也能把实力相对孱弱的普鲁士王国耗死。

    可以说,普法战争后期普鲁士人在向巴黎开进,不仅没有受到激烈的抵抗,反倒是不少在巴黎政治投机失败的家伙跑到普鲁士一方,做起了带路党,此可谓世界一大奇观。

    重新回到俄哥战争,之前彼得在俄罗斯大闹特闹,改革什么的欧洲各国也都是了解的,不过在他们看来,俄国想要发展到他们这个程度,还是需要很久的。

    至于封锁,且不说此时的欧洲有没有封锁的概念,就算有,当时如此多的欧洲诸国,彼得只要随便找几家盟友便可以了。况且彼得开放国内市场,其实对他们来说是求之不得的。

    欧洲诸国政府之所以认为俄国要发展到他们的程度是需要很久的时间的,这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彼时的欧洲,一直到二战之前罗斯福改革。全世界还没有系统的有人提出政府干涉经济的理论。

    欧洲诸国的工商业,俱都是在自由主义市场理论下自己逐渐发展壮大的。而彼得的工业改革,其实就是政府引导的工商业改革。

    相信见识了后世德意志帝国和日本明治维新的诸位,不难想象这种由政府主导或是引导的工商业的全面发展,他的生命力和动力有多么的恐怖。

    这可以说是把别人数百年的成果浓缩到几十年里完成。是一个非常狠辣且无耻的招数。至少对那些辛辛苦苦发展了好几百年的国家来说,是如此的。

    广袤无垠的乌克兰的土地上,此时的东欧对西欧南欧来说,依旧还是偏远蛮荒之地,因此彼得的扩张并没有得到欧洲各国的明显遏制。毕竟他们也不喜欢哥萨克这个强盗国家。

    这场战争就不详细说了,哥萨克的人数是比较少的,毕竟不自身从事生产,再能生,养不起又有什么办法呢?可能有人问,彼得灭亡了哥萨克的国家,他们不是会仇恨彼得,又怎么会加入彼得的军队,帮彼得打仗呢?

    这里就要皆是一二。在当时欧洲存在三个民族,名声非常之不好。不如说盛产小偷和的吉普赛人,放高利贷的犹太人,强盗般抢劫的哥萨克人。

    而哥萨克人也是和吉普赛人一样没有国家观念,也没有民族观念。甚至可以说哥萨克就根本不是一个民族,只是一群强盗作风的游牧部落的统称,他自己族群内部也是分成了好几个部族。

    因此,对他们来说,只要你出得起钱,给谁打仗完全无所谓。

    彼得攻下乌克兰后,立刻宣布正式吞并乌克兰。并且向全国号召移民,要求每个村庄,每十户奴隶主必须有一人移民乌克兰,彼得这么做也是在消减奴隶主的影响力,为他将来废除奴隶制打下基础。

    重新从前线回到莫斯科堡的彼得,立刻编写《哥萨克骑兵操典》,组建一支哥萨克人与斯拉夫人七比三组成的哥萨克骑兵部队,大概有三个旅,每个旅八千人,编号很简单,第一第二第三哥萨克骑兵旅。

    再加上彼得之前组建的纯斯拉夫人的编号为近卫骑兵的胸甲骑兵。彼得已经拥有总人数达三万二千人的骑兵部队。并且是完全用近代骑兵训练战术编成的一支常备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