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重生之彼得大帝新传 > 第七十三章 安卡莉娜
    “陛下,该您跳第一支舞了。”

    彼得回过神来,轻轻点了点头,双臂一撑,缓缓的站了起来。彼得不可能像一个小孩子一样活泼灵动,作出“蹦起来”这样的动作。虽然西方的王室宫廷礼仪没有像东方那样严苛,对于王子的束缚也没有那么过分,即便是功课要求也是较轻松的。然而,彼得身为沙皇,总是要庄重的。虽然不会有清朝那样有一批清流御史奏折失仪,俄国的官员也绝对不敢轻易得罪这位实权沙皇。但是,表现的庄重一点总会让人忽略你是一个孩子的事实。彼得总是在细节处维护他身为沙皇的“颜面”。

    西方的舞会是需要有一对男女先跳一支舞。一般而言是在场的最尊贵最显赫的男子,邀请在场的某位女士跳舞。等他们跳完了,现场的男女就可以和自己的舞伴跳舞了。这算是舞会的规则。

    这次的舞会本来就是为了彼得准备的,况且配上他沙皇的身份,在场众人也没有谁比他更加尊贵的。因此,第一支舞是需要彼得上场的。

    彼得作为一个年仅不过十岁的孩子,就算他愿意,他的身材条件也绝对不允许他要求一位成年女子的。这也是为什么宾客会带自己的女儿来的原因之一了。沙皇陛下要跳舞,至少也要找个跟他同等身高的吧。否则,彼得恐怕就会比较尴尬了。

    慢慢的走下台阶,进入舞池。宾客们很自觉的环绕在四周,中间留下了一大片空地。彼得把目光缓缓的从四周一一移动。所有的女孩都将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示在自己面前。

    因为出门前母亲的告诫,这次恐怕是她们这些乡下贵族有生之年唯一一次见到沙皇陛下的机会了。如果被沙皇陛下看重,也许能够进入俄罗斯最显赫的宫廷,享受无数的鲜花富贵。而自己也不用像姐姐们一样,因为找不到门当户对的对象,或者因为父母无法拿出使对方满意的嫁妆,而到现在还是孤身一人。即便是孩子,也意识到这是一个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

    当彼得的目光移动到某一个姑娘的脸上,即便再是如何胆怯,也是抬头挺胸,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现出来。毕竟彼得可是在土耳其杀人如麻,下达过近乎于“屠城”命令的劫掠地方,制造了近百万的土耳其难民,靠近俄土边境的科曼自然有所耳闻。而这些女孩能够鼓起勇气,目视彼得这样的“大魔王”,权势富贵的威力果然不可小觑。

    西方人一直推崇自信,敢于表现自己。这确实是一种很好的品质。但是面对有着东方人审美观的彼得来说,可就敬谢不敏了。彼得当然喜欢自信的人。然而他又不是挑选大臣将军,他是在挑选舞伴。

    对于东方人来说,明目张胆地把自己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的女人,其实心底里还是有些异样的。因为东方人的大男子主义比较强烈。不过其实东方还算好的,信奉伊斯兰教的土耳其帝国,女子要用布巾把自己的脸部一层层的裹起来,只露出眼睛和可以呼吸的鼻孔,这才是夸张。

    东方人的审美,白居易的《琵琶行》里的一句“犹抱琵琶半遮面”,就很好的概括了。

    当彼得将目光一一上扫过,被他掠过的女孩纷纷垂头丧气,很是难过。毕竟是孩子,还无法掩饰控制自己的情绪。当看到舞池的一角时,他会心的一笑。一个拥有一头金色及肩头发的小女孩正躲在母亲的身后,他的几个姐姐正在和母亲努力的试图将之拉出来,可是小女孩死死的拉住母亲的裙角,就是不肯出来。把一双大大的眼睛探出母亲的后背,却是小心翼翼的看着外面。彼得的目光正好和她对视,像是看到了什么恐怖的事物,赶紧把小脑袋缩了回去。

    彼得微微笑了笑,整理了一下袖口上的褶皱,缓缓的走了过去。虽然这里是大后方,但是此时毕竟正值战争期间。而且彼得要随时应对突发情况,所以此时的彼得身穿戎装。这是一件俄罗斯军服,上面没有军衔。彼得的马靴踩着坚实的木质地板,发出“嘎嘎”的声响。在这寂静无乐的舞会大厅中,显得怪异平静。

    彼得慢慢走到那位女孩儿面前,那位母亲显然也吃惊于沙皇陛下会选择她的小女儿,一时间竟忘了行屈膝礼。

    不过彼得并不在意对方母亲的失礼,而是摘下手上的白手套,向对方伸出手,“那么,美丽的小姐,愿意陪我跳一曲吗?”

    女孩儿依然有些恐惧,但是浅褐色的大眼睛明显闪烁着激动的泪花,仿佛是下意识的,重重的点了一下小脑袋,发出“嗯”的声音。向着彼得伸出了她的手。

    就这样,彼得毫无顾忌毫无缘由甚至仅仅出于一些简单的恶作剧一样的心理,就这样的闯入了一个年轻女孩儿的心灵。

    即便彼得自己也不知道的是,这个女孩儿会成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在场的众人也没有预料到的是,这个现在看上去还很平凡的女孩,将来会成为左右俄罗斯乃至整个世界走向的人物。

    原本历史上,彼得没有遇到过这个女孩,也没有参加过这样的舞会。但是,现在,因为彼得来自于后世的原因,都被改变了

    然而,事物的发展,一切都悄然改变。

    ——————

    文艺复兴以后,东西方世界也开始注重起孩子的教育问题。东方的子弟教育,现在基本成型,以“家规族规”的类似于家庭教育和“私塾学堂”的类似于学校教育为主,二者相辅相成。

    而西方世界也基本形成了先“家庭教育”后“学校教育”的模式。作为贵族孩子,富裕的家庭可以请老师,经济拮据的则一般由母亲担任家庭教师的职责。

    作为贵族阶层主要交际活动之一的舞会,跳舞很明显是无论男女都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

    音乐,悄然升起。

    彼得就和那个金色头发浅褐色眼睛的女孩儿,跳起舞来。

    彼得问道:“我叫彼得。那么,请问你叫什么名字。”

    女孩儿脸蛋红了起来,细声细语地答道:“安卡莉娜。我叫安卡莉娜,陛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