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重生之彼得大帝新传 > 第九十三章 放生
    森林里一片寂静,谁也没有想到阿穆诺夫从对方口中威逼利诱的答案居然会是这个。

    对于彼得而言,今天是他一生中注定难忘的一天。不是因为他成功的使得土耳其苏丹分兵并将五万勤王大军消灭,也不是因为他今天打到了人生的第一头鹿,而是他见证了一头平凡的母鹿而不平凡的母爱,见证了黎民百姓的伟大与忍耐。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是唐太宗李世民总结隋朝亡于农民起义的经验之谈,也是流传后世的历朝历代君主的诫言,然而不知又有几位君主真正理解这句话。

    彼得当然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文言文更是语言精练优美至极,堪称象形文字的巅峰。仓颉造句,到底有没有惊天地泣鬼神,彼得不知道,但是对于全人类的文明发展而言,又何止惊天地泣鬼神。

    中国古代的老子孔子庄子等等,这些思想家的所思所想,均寄托于这些精简的文言文。很多深刻的大道理,往往一句话就说明白了,翻译过来的白话文也很简单,但要真正理解它,却是千难万难,花一辈子也难以读懂。

    比方说,老子作为道家鼻祖,无为思想的开创者,流传于世的不过一篇《道德经》罢了。《道德经》,说是一本经,其实不过寥寥数千字的文章罢了。然而就是这数千字,蕴含的哲理智慧,就可以成就其大思想家的功绩,足以让后世研究数千年之久。其中的智慧,亚里士多德,恐怕也就如此。

    中国的统治艺术实在高超,后世彼得仅仅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普通人,也实在不需要去了解这些。然而,这个土耳其女人,却是给他上了一课。

    西方自诩民主,然而此刻的十七世纪,其实堪比蛮夷野兽。过去不久的三十年战争,竟然神圣罗马帝国一半的人口消灭,许多地方半数以上的成年男子死于这场战争。这又是何等的暴行。

    中国当然也有发生过这样恐怖的死亡率的战争,但是俱都在改朝换代抑或外族入侵,但是一般而言也要数百年的和平才会发生一次。然而在此时的西方,欧洲各国,这样规模的战争只会愈发的庞大,愈发的频繁,百姓就连几十年的和平安逸都享受不到。由此可见,后世的一战二战的残酷,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现在的战争从死亡率上看,一点儿都不亚于一战二战。

    如果彼得是一位纯正的西方人,自然见怪不怪,然而他的灵魂却是来自后世。因此他和现在的欧洲各国的君主有本质上的区别。中国的传统教育,都在教导统治者向善,要求君主善待百姓。虽然彼得因为时势所迫,做出过一些伤害俄国百姓的事情,例如发动内战,乌克兰战争,第一次土耳其战争。但是,他却依旧努力做到善待百姓。

    正因为如此,在第一次俄土战争之后,彼得开始大量地减免税赋。作为第一次俄土战争的战场,满目疮痍的库巴地区,自然也享受到了大量的优惠政策。当时彼得的财政大臣曾劝过彼得,要求把斯拉夫血统的俄国人和这些原本生活在库巴地区的土耳其人区别对待,身为战败者的土耳其人不应该享受到沙皇陛下的仁慈。

    如果是一名土生土长的西方人,自然欣然接受,毕竟免去的税赋是原本应该拿进国库的钱。但是彼得拒绝了,他让库巴地区的土耳其人享受同等的待遇。不为什么,就是因为他自小接受的教育就是民族平等,和平共处,善待百姓。

    今天,作为善政的颁布人彼得,终于明白了善政的好处。他保住了自己的生命。

    那个土耳其男人,原本就是在这里的猎户,依靠从这里得到的动物和皮毛生存。他也没有预料到会在这里碰到彼得,因为其实彼得为了追野鹿已经过界了,事先这里没有被封锁。

    失去了儿子的仇恨让他决定运用自己多年打猎的精湛枪法杀死彼得,但是在最关键的时刻,来给他送午餐的女儿却阻止了他,大喊一声的同时把他一撞,致使这一枪打歪了,只打中彼得的心爱的那匹安达卢西亚战马。

    当彼得问及那个女儿为什么会阻止父亲的行为时,阿穆诺夫的回答瞬间使彼得陷入沉寂。对方的答案是,因为彼得是个好皇帝。

    这是一个极其简单但是实际的答案。东西方虽然文化背景不一样,但是黎民百姓的追求却是立场一致的,他们都渴望获得幸福的生活。而彼得在库巴地区善待百姓,同时也不歧视这些被征服地区的原本的土耳其人,为他带来了声望。

    平民百姓的追求依然简单,对于生活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这样极端专制的国家,就更是如此。而彼得却给了他们这样一份生活。假使今天彼得死在了这里,这里的百姓无论是俄国人还是原来的土耳其人,恐怕将要遭受到更大的灾祸。将来,无论是土耳其苏丹统治这里,抑或是俄国换一位沙皇,民众的生活也恐怕比不上现在这样好。

    因为知道彼得是一位好皇帝,虽然他曾经做出过伤害他们的事情,但是为了更多人幸福地生活下去,却是甘愿放下这份仇恨。

    假使在后世,普及大众的爱国主义教育下,一位别国的优秀君主绝对不能够获得他所侵略国家的人民认同。他们会更愿意接受一位不那么优秀甚至无能的本国人的统治。然而这是十七世纪,爱国主义教育并未深入人心。

    彼得的所作所为为他赢得了土耳其人民的爱戴,这无关信仰,无关血统,无关地位,仅仅是因为彼得给他们带来了看得到希望的生活,而已。

    平民百姓的忍耐和伟大,这个土耳其女人好好的给彼得上了一课。

    彼得命令侍卫们把那两个土耳其人带过来,“你是猎人,会救治动物吗?那只被我打中的鹿,血液快要流干了,铅弹的毒性已经让它活不了。这只小鹿的伤,你能医好吗?”

    阿穆诺夫把彼得的翻译告诉了对方,在威吓中点了点头。好在这种肢体语言,全世界大部分地区代表的意思是一样的。

    “东方有一句古语:上天有好生之德。我愿意放过你们,但是你必须帮我把我的战马和那只母鹿安葬,并且要把这只小鹿治好并好好地保护它。作为你的报酬,十个金卢布,够不够?”

    阿穆诺夫再把他的话翻译,这对土耳其父女把眼珠子都瞪大了,没想到刺杀一位君主不但还能够活命,更是能够拿到自己一辈子都挣不到的金钱。

    看到对方震惊中带着疑惑地点了点头,彼得在隆多夫的帮助下骑上一旁侍卫牵过来的骏马。

    “最后劝告你们一句,今天的事情不要说出去,否则你们的生命可就不敢保证了。”说完就骑马离开了。

    阿穆诺夫和对方说了几句话,也骑上自己的马,转身离开了,一位侍卫居高临下,扔给他们一袋沉甸甸的金币。

    彼得秉承着慈悲的心肠,放生了一只小鹿和二个人类。然而,第二次俄土战争却仍在继续,收割着数不尽的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