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重生之彼得大帝新传 > 第九十五章 回归
    奥地利和波兰立陶宛王国的加入,使得这场战争更加的复杂起来。

    得到土军撤退消息的彼得,也开始在科曼城调动兵马。尚在亚速堡的俄国旅卫师团接到命令,又从亚速堡赶往科曼。彼得的大军原地不动,直到旅卫师团到达之后,才开始调动起来。近卫师团和旅卫师团以及胸甲骑兵旅三个哥萨克骑兵旅,在彼得的命令下向土耳其前进。而防守库巴城近一个月之久的俄国第一第二师团返回莫斯科堡休整补充。

    彼得骑着一匹阿拉伯战马,返回莫斯科堡,他的身后跟着长长的行军线。这些士兵身体邋遢,衣服破损的厉害,军官们骑的马匹也是瘦弱的可怕,大炮上全是坑坑洼洼的凹陷,整支军队竟找不到一套整齐完整的军装。这就是坚守库巴地区承受土军三十万大军的围攻的俄国第一第二师团。

    第一第二师团在这场战争中,彻底的成为了牺牲品,士兵减员严重,伤亡近一万六千余人,两个师团加起来才只有四万名士兵。有的连队甚至只剩下不到五六名的士兵。

    然而,这在第一第二师团上下官兵的眼中,却是值得的,因为他们赢得了荣誉,为俄罗斯赢得了胜利。最重要的是,彼得兑现了承诺,为他们举行了盛大的授旗仪式,所有的团都得到了至少一个十字勋章。已经有一个在战争期间表现特别优秀的步兵团甚至已经可以在团旗上绣上双头鹰。这是莫大的荣耀。

    获得十字章可不仅仅只是荣耀,更代表着利益,军衔军饷抚恤金等等,都会有大幅度的提高,作为一名在这样的团里服役的士兵,家人种地得到的收获甚至可以免税,地方政府也会格外照顾这些为沙皇陛下流血的士兵的家人的。而这支团队也会受到国防部参谋本部内阁乃至彼得本人的关注,得到的隐形好处可是更多。

    彼得行走在道路上,自从在森林里遇险以后,隆多夫愈加的重视彼得的安全问题,围在彼得身边的侍卫至少增加了一倍。老实说,被一大群的大男人围住的感觉不是很好。

    阿穆诺夫像是不耻下问的好学生,憋了许久终于还是问出他的问题,“陛下,我想请问您为什么要放走那两个土耳其人,他们可是差一点儿杀了您!”

    彼得看了一眼阿穆诺夫的痛恨土耳其人的面目,用马鞭指着俄国的行军线反问道:“阿穆诺夫,你看,这些士兵离开了父母妻儿,愿意和我来到南方打仗。究竟是为了什么?”

    阿穆诺夫答道:“因为陛下召唤了他们,他们愿意为您而战。”

    哈哈大笑,彼得道:“你太高看我了。他们所以愿意打仗,那是被逼无奈,谁也不愿意为白白送死。”

    “但是,我能够逼迫他们一次二次,但我能够一直逼迫他们吗?那我又如何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为我打仗?我需要用荣誉褒扬他们,用纪律要求他们,用训练麻木他们,用金钱地位引诱他们,所以他们才愿意三次四次地愿意为我而死。”

    “但是,阿穆诺夫先生,请记住,依靠军队来管理国家,那这个国家是注定不能长久的。无论外在的表现如何,军队的本质就是一群被训练被武装的杀人机器。我所作的,只不过让这架机器更高效罢了。”

    阿穆诺夫震惊于彼得的言谈,眼下文艺复兴刚刚结束,法国知识分子引领的启蒙运动尚在酝酿之中,这样的评价军队的言论简直闻所未闻。

    “那您还是没有回答为什么会放过那两个差一点儿杀死您的土耳其人?”

    “刚刚我说的那些只是表象。军队之所以愿意战斗,最深层的原因还是因为这个国家能够给他们幸福的生活,他们热爱这个国家。因为现在很多的士兵还没有热爱国家的概念,所以我才要这么做。如果他们做不到热爱国家,为国家而死。那么我就有义务让他们热爱我,为我而死。”

    “为什么他们愿意为我而死。根本原因就是我是一个好皇帝,能够带给他们的家人幸福的生活。仅此而已。”

    “你还记得那个土耳其女人的回答吗?因为我是个好沙皇。因为他们在俄国生活的比在土耳其苏丹统治下更好,所以他们愿意放下仇恨,愿意让我活下去。”

    “东方的圣人讲:内圣而外王。仁慈的善待百姓,他们也就会回报于你。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

    突然,彼得把脸凑近阿穆诺夫说道:“可惜,现在的欧洲君主们都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也没有意识到他的错误。他们宁可把钱捐给教堂,让给那些大腹便便的主教,也不愿意给治下的百姓减免哪怕一丁点儿的税。”

    重新把腰直起身来,彼得笑道:“从这一点上看,那些个大帝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阿穆诺夫完全被吓蒙了,目瞪口呆地看着彼得,实在想不到彼得居然敢“诋毁”宗教。

    彼得笑着说道:“你大可以说出去,但是我绝对不会承认说过这些话的。”

    望着彼得骑马离开的背影,阿穆诺夫终于还是咽下了自己的心思。作为彼得的贴身心腹,记录彼得绝大多数命令的书记官阿穆诺夫,了解了太多俄罗斯的秘密,也是最了解彼得的几人之一。等他将来他死后,他所记载的《随军笔记》和私人日记被其后代一同埋入坟墓。后世阿穆诺夫的子孙因为经济原因将之拍卖,由俄罗斯中央博物馆将之拍下。这份珍贵的资料,成为研究当时的俄罗斯和各国史实的重要资料,也是最重要的一份可以深入了解彼得一世本人的文字资料。

    p:关于书评区的为什么放过刺客的问题大概在本章中再解释了一下。另外,又到了和大家求票的时间了。之前跟大家要票,但是好像忘记要收藏了?那么,请大家收藏和投票吧,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