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重生之彼得大帝新传 > 第一百一十七章 东归的诱惑
    彼得看着对面的阿奇玉汗,认真审视对方。前文介绍给沙皇俄国的扩张方向,在以前因为西边的瑞典和波兰立陶宛,以及南方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俱都限制了沙皇俄国西扩和南下的脚步,因此向东开拓土地就成为了数代沙皇的共识。

    而土尔扈特部落就逐渐成为沙皇俄国东进的一块绊脚石,数代沙皇俱都开始在这个部落施加自己的影响力。只不过土尔扈特部落毕竟是一个拥有数十万人口的强大部落,沙皇俄国一直不曾真正控制对方。

    原本历史上,俄国要经过彼得大帝的崛起,到了叶卡捷琳娜二世才真正控制了这个部落。而那时的部落首领,也就是眼前的阿奇玉汗的孙子渥巴锡,因为不能够忍受俄国无休止的兵役和剥削,终于决定东归,返回蒙古草原。

    只不过,彼得眼下把这段历史稍微提前了一些罢了。自从征服了乌克兰以后,俄国就开始了对乌克兰的开发,彼得对其的重视程度犹如后世中国对于东北的重视程度,而乌克兰这块肥沃的矿产丰富且易于开发的土地,实在不负它后世的名声。

    显然,要想开发乌克兰,那么生活在乌克兰之上的数量庞大的众多哥萨克部落,就不可能继续呆在这里了。也是出于分割削弱这些哥萨克部落力量的愿望,彼得将这些部落分别迁往俄国各地。

    而伏尔加河沿岸,这片已经被土尔扈特部落开发百年之久的肥沃草场,自然是其中主要的一个迁移地。彼得将数量超过十万人的哥萨克部落俱都前往此地。

    然而,彼得将这些历史上就有着强盗习性的哥萨克迁移到这里,显然也是没有安着好心。自从迁居到此地,哥萨克部落因为与已经数个世代居住此地的土尔扈特部落关于草场水源等资源的争夺,每年都会爆发极大的武装冲突。显然,双方在此地的消耗,对于俄国来说却是个极有利的。

    就如同对付克里米亚汗国一样,土尔扈特部落也是遭受到了沙皇俄国的经济入侵。只不过土尔扈特部落毕竟是从东方迁居而来,土尔扈特部落来到伏尔加河的历史同样悠久。

    明朝末年,随着后金征服漠南蒙古,势力在蒙古草原上一家独大,当时统治漠西蒙古的瓦剌,感到自己深受威胁,决定西迁。来到中亚以后发生内讧,其他的三个大部落依旧留在当地,包括准噶尔、和硕特、杜尔伯特。而土尔扈特部落决定继续向西前进,来到伏尔加河下游,感慨这片草场的丰硕,于是定居此处。而之后沙皇俄国的东扩,就与之发生了接触和冲突。

    显然,出发时已经是明朝末年的土尔扈特部落,显然啊要比克里米亚汗国这个几百年前的蒙古人留下的后裔要文明先进的多。

    游牧民族有一个特性,那就是一直保持迁徙习惯的他们很难在一个地方固定下来。无法固定下来就无法形成城市,没有城市就几乎没有手工业者,没有城市也就几乎无法诞生文明。因此,游牧部落的文明进程很缓慢,他们的文明进步只能够依靠农业国家。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克里米亚汗国依旧基本停留在几百年前,显然原本也是贫穷落后这几年才开始西化的俄国并没有带给他进步的种子。而深受明朝文化影响的土尔扈特部落,却是文明比之先进多了。现在的伏尔加河下游的土地,早就被其发展的很繁荣,他们甚至已经有意识的在进行屯田,建立固定的营地了。

    土尔扈特部落之所以表现出如此之高的文明程度,一方面是其在蒙古的时候,首领就已经接受明朝皇帝的册封,与明朝关系密切。二来,明朝末年,民不聊生,战火纷飞,大量的中原汉族人口四处逃亡,而土尔扈特部落接受了大量的这些人员,而这些人也把文明的种子带入了这个关外的部落。

    彼得说道:“听说贵部一直还保存着当年明朝皇帝册封你们的文书和印鉴,是不是真的。”

    阿奇玉汗顿时一惊,虽然这不是重要的隐秘,但是在土尔扈特部落也是高层才能够知道的。眼前的这个俄国人的皇帝,怎么知道的。

    虽然心里颇为震惊,但是却是平静的说道:“是的,尊敬的皇帝陛下。”

    “你们为什么不愿意臣服我?”彼得说道。

    对面的阿奇玉汗反而轻轻地笑道:“我们来自遥远的东方,原本就不是俄国的部属,我们的祖先从未像俄国皇帝臣服。”

    彼得继续说道:“听说你们还一直同清朝保持联系,每年都会向清国皇帝进贡。我可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不过,我只想问一下,你们愿意回去吗?”

    充满疑惑的看着彼得,“请问陛下是什么意思?是想要驱逐我们吗?哥萨克骑兵虽然厉害,我们的马刀也不是泥捏的。”

    “当然不是,如果你们愿意,自然可以继续留在这里。我大概了解一点儿你们的历史,你们当初之所以来到这里,就是因为强大的准格尔部落不断的压迫你们的生存空间。”

    “而现在,准格尔部落在东方不断的挑衅清国,康熙皇帝绝对不会继续容忍他们的。”

    阿奇玉插话道:“难道这不是陛下的推波助澜吗?”沙皇俄国一直支持准格尔进犯清国,这话倒是不错。

    彼得哈哈笑道:“没有错,这我并不否认。将来,康熙皇帝想要重新征服漠西蒙古,如果你们那时候回到东方,一定会成为康熙皇帝眼中的好帮手的。你们原本就是漠西蒙古的一员,曾经的你们因为准格尔而不得不背井离乡。现在你们重新回到故乡,康熙皇帝要想征服准格尔,一定会找你们联手。到时候,击败了准格尔,康熙皇帝肯定会扶持你们,好让你们能够牵制准格尔。两虎相争,居中调停,他们对于你们这些蒙古人的政策不就一直是这样吗?”

    “到时候,我可以与你们贸易,也会支持你们。得到了两国支持,同时准格尔一蹶不振,那么你们不就是漠西蒙古最强大的部落了吗?”

    阿奇玉汗听到此处,也是不得不佩服眼前这个俄国人的皇帝。虽然土尔扈特部落远在俄国,但是同东方的联系却是一直没有断绝。也确实如同对方所说,土尔扈特部与准格尔恩怨甚深,也一直保持向清朝进贡的习惯。

    正因为如此,阿奇玉当然知道对方所言非虚,准格尔这几年,年年挑衅清朝,双方虽不能够说是如水火,但是一战在所难免。只不过,准格尔和清朝都没有准备好罢了。

    对于清朝,他必须把台湾解决了,因为眼下的台湾正式历年来最弱的时候,此时不解决恐怕夜长梦多。而北边的屡屡挑衅的罗刹人,也是先得解决。毕竟罗刹只有一千余人,相比于有数万大军的准格尔,柿子先得捡软的捏。

    而准格尔虽然现在已经发展成漠西蒙古最强大的部落,但是另外两个大部落也不是吃素的,准格尔还没有在漠西蒙古成为一家独大的势力,因此他也要先掌控漠西蒙古。

    正因为双方都没有做好一战的准备,因此反而是挑衅年年有,战事却是一拖再拖。

    正因为阿奇玉汗知道准格尔不断挑衅康熙皇帝的底线,这是在找死,因此他当然对于“成为漠西蒙古最强大的部落”非常感兴趣。

    如今的土尔扈特部落因为在这里发展了几个世代,而且在沙皇俄国东进之前一直就是附近最强大的势力之一,因此没有战争的情况下部落人口发展很快,现在已经有着几十万人口,其实力其实一点儿不亚于准格尔了。

    重新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成为最强大的部落,这个仿佛遥远但是做到却是一点儿都不困难。说实话,阿奇玉汗已经被这个皇帝说的心动了。

    彼得看到对方渴望的眼神,继续说道:“眼下,你们尚有三个难题。第一个,你们缺少回去的生活物资,这个不难解决。我即将进入西方打仗,如果你们愿意出兵帮助我,那么在战场上缴获的战利品再加上我雇佣你们的费用,应该可以满足这部分消耗了吧。毕竟你们在伏尔加河也已经发展了这么久了,应该还有点儿家底吧?”

    “第二个难题,与清国的沟通。这个更加不是问题,康熙皇帝肯定会很高兴你们的到来的,你们可以自行同清国联系,我不会阻止。”

    “第三个难题,如何让我同意你们回家,而不会派兵阻挠。嗯,只要你们愿意出兵帮助我,我想我愿意帮助你们解决这个困难。怎么样?”

    阿奇玉汗说道:“我需要回去找部落的长老头人商量一下。”

    “没关系。如果你们同意,我会在莫斯科堡等待你的再次光临,如果你不放心,我愿意同你们签订条约。相信我,对于我这样的皇帝而言,名誉比什么都重要。”

    满怀兴奋但是却依旧有些困惑的阿奇玉回到了部落里,他需要仔细思考这其中的利益纠葛。

    而随着克里米亚汗国格莱汗和土尔扈特部落阿奇玉汗的回归,荷兰外交部长科斯恩特再一次的访俄,而这一次他带来的坏消息比上一次的更加地恶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