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重生之彼得大帝新传 > 第一百四十三章 拉拢
    勃兰登堡选帝侯的住所是什切青城内不错的豪宅,作为大贵族的腓特烈即便是成为阶下囚也能够享受到不亚于他在波茨坦享受的待遇,只不过人身自由受到了限制。

    颇为讽刺的是,在波兰国王麾下的勃兰登堡军队因为选帝侯的被俘而拒绝作战,扬·索别斯基担心把这些人放回去反而会成为敌人的助力,一旦腓特烈决定投向荷兰一方,这些军队稍加组织训练就可以重新上战场,只不过这他们将会站在敌人的一方,因此这些士兵被押运会波兰国内看管起来。波兰国王自己都没有钱,自然不会好好对待这些勃兰登堡的军队,所享受的待遇也就可想而知。

    自己的军队在盟友的管理之下痛苦不堪,腓特烈却是在敌人的俘虏营享受着身为大贵族的奢侈待遇。彼得已经逐渐习惯了西方人重视贵族的思维方式,并没有在这方面想太多,自顾自的找了个地方坐下来。

    腓特利认出彼得,倒不是他真的见过彼得的肖像画,能够让本国的商人肆无忌惮地把自己的肖像画四处贩卖,这样几乎于“自恋”的举动恐怕只有彼得做得出来了。虽然各国君主们喜欢把自己的肖像画当作礼物送给其他人,但也是身份高贵的人才有资格得到。彼得却是毫不顾忌,俄国任何一个平民,只要有钱可以在市场上随时买到彼得的肖像画,彼得认为这是能够拉近他与民众关系的好方法,至少需要让俄罗斯人了解他们效忠的沙皇陛下长得什么样子。

    当然,彼得的肖像画只能够在国内流通,绝对是禁止出口的产品。汉诺威的公主夏洛特买的那幅肖像画,也只可能是走私的。显然,这花去了对方许多金钱。

    腓特烈能够一瞬间就认出彼得,却是因为彼得的年纪出卖了他的身份,十几岁的少年却是能够走到他这个重点俘虏的面前,联军之中也只有俄国的沙皇了。

    把双手交叉脑袋架在上面,彼得静静地望着对方,一声不吭。这样持续了两三分钟,腓特烈有些不耐彼得灼人的目光,首先说道:“您有什么事吗?”

    彼得依旧看着他,嘴上发出了声音,他的声带因为压抑而略显粗糙,产生了不同于他的年纪的沧桑感,“我想,也许您应该加入我们?”

    这其实等同于招降了,如果是在东方,也许对方还会哈哈大笑三声,然后一番论辩抬高身价,显然腓特烈也有这个本事,他直接说道:“眼下虽然奥地利已经被您击败,但是维也纳的态度显得很暧昧,他们似乎还并没有下定决心,到底是彻底加入这场战争还是直接宣布退出。”低沉地笑了一声,“眼下的局面依旧并不明朗,陛下。眼前的波兰人才是至关重要,而荷兰能够坚持多久呢?您和卡尔十一世陛下的时间很紧迫,然而波兰国王却是有足够的时间陪您们在什切青消耗。”

    “说实话,我真的佩服您的勇气和智慧,但是显然路易十四和他的盟友实力更加强大。丹麦至今还在虎视眈眈,我并不认为他们真的会被荷尔斯泰因公爵和不来梅挡住。”

    不来梅是瑞典王国的领地,而荷尔斯泰因是瑞典王国的盟友,战争初期两方就集结实力挡住丹麦人的南下。不过彼得倒是认同腓特烈的看法,丹麦既然敢派出舰队直接参加鹿特丹大海战,无疑已经决定同法国一条道走到黑,彻底断绝与荷兰的关系,既然如此陆军同样不弱的丹麦肯定不会被挡住的,至于对方有什么阴谋,彼得还未看出。

    “当然,投靠强势的一方是人类的天性。但是得罪我们,您的勃兰登堡恐怕也不会好受。”给自己到了杯茶,彼得发现竟然是红茶,这个俘虏的待遇竟然比他还好,彼得继续说道:“我始终坚信人类改变自己的想法是困难的,人总是固执己见,但是只要利益足够,应该还是会有人愿意冒险的。”

    说了一些故作深沉的话,彼得继续说道:“您站在胜利的可能性较大的一方,但是即便法国人最后胜利了,您又能够得到什么?但是如果您愿意加入我们,胜利的果实一定很丰硕。即便是失败了,瑞典王国为了维持自己在欧洲本土的地位,相信也会继续扶持您的。”

    “最重要的是,您真的甘愿就一辈子成为大国手中的旗子吗?勃兰登堡和普鲁士公国并不算是弱小,只不过分隔两地因此无法统筹力量。您不打算为您的子孙留下一个强大统一的国家,而不是两块分裂的领地。”

    “难道”

    彼得说道:“您现在能够召集的士兵,恐怕连一万都不到,勃兰登堡境内到底还有多少人愿意为您而战。您的筹码太少了,西波美拉尼亚您绝对是得不到的。”

    显然,腓特烈误以为彼得会开出西波美拉尼亚的价码让他投靠,因为获得了西波美拉尼亚,那么勃兰登堡和普鲁士公国就可以连成一片了,但这明显是不可能的,因为腓特烈的力量太弱小了。

    “但是我想,您可以让普鲁士公国脱离波兰王国的掌控。虽然即便战胜了,您也不可能得到西波美拉尼亚,但是我们却可以要求波兰王国取消对普鲁士公国的宗主权。”

    然而腓特烈垂头丧气地说道:“那样又有什么用。”

    彼得笑道:“我个人认为,您完全可以为您加上一顶王冠。首先,您需要把普鲁士公国从波兰王国手中独立出来,其次您需要夺取波美拉尼亚,最后就是壮大自己并且让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册封您为国王。”

    腓特利仿佛被彼得描述的景象迷住了眼,但是依旧清醒地说道:“这恐怕很难。即便战争胜利,波兰王国手里的西波美拉尼亚恐怕只会到瑞典王国的手里。”

    彼得笑着说道:“先生,事在人为。瑞典王国也不一定总是会强大下去的,现在就请让我们合作吧。”彼得把手伸出去。

    腓特烈震惊了,他突然想到了一些信息,俄国的沙皇认为瑞典不会总是强大下去,这就话隐藏了太多的信息。他突然发现,如果这场战争荷兰一方胜利,波兰战败,那么波罗的海东岸,就只剩下瑞典和俄国两个大国,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从小就颠沛流离看惯了世间冷暖的腓特烈知道,这个世界没有什么纯粹的朋友,瑞典与俄国现在并肩作战,如果将来战败,自然也会团结一致以加强在中欧东欧的影响力。然而此战一旦胜利,波罗的海就会只剩下霸主瑞典和崛起的俄国,如果再加上与瑞典是世仇的丹麦,恐怕

    预料到未来的波罗的海并不平静的腓特烈,感觉到了自己有机可趁的机会,彼得和腓特烈的手握在了一起。

    至此,彼得成功拉拢到了一个盟友。一个目前只剩下不到一万兵马实力弱小的盟友,但是却是他在未来的大北方战争中的第一个盟友。

    得知腓特烈加入联军的卡尔十一世还显得很高兴,毕竟法国阵营的一个重要成员叛变了,对于削弱敌人鼓舞己方的士气很有用,只不过他却在他的眼皮子底下,让彼得把一个波罗的海沿岸北德意志大邦国拉拢了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