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天龙八部之转折 > 第二十一章 信阳之行
    进到屋里,众人已等着开膳,厅子中间是一张八仙桌,段正淳坐主位一侧,右手一侧挤下阮星竹、阿紫和阿朱三人,左手一侧是秦红棉,乔峰坐对面一侧,靠着阿朱一边。八仙桌旁还有一张较小的圆桌,围坐着三个大汉,分著劲装、儒衫、布衣,经段正淳介绍正是贴身三侍卫范骅、朱丹臣、傅公明。众人见过礼后。木婉清也进来了,在秦红棉一旁坐下,我在乔风边靠木婉清一端坐下。菜是阮星竹亲自下厨,鱼有清蒸、红烧、汤煮,红烧肉,爆炒鲜笋,几样时鲜青菜。席间阮星竹对乔峰显得非常热情,不时给乔峰夹些好菜,连我这个当义弟也沾光不少。相较以往,阿朱倒文静了许多,眼神也不敢像以前那般热辣地只盯着乔峰。阿紫一开始还有些怕乔峰,后来熟络了点,也跟着阮星竹起起哄。(我不喜欢古人“食不言”的规矩,这样把一家人好不容易可以放松交流机会都给抹杀了)乔峰尽量装作谈笑如常,只在喝酒时,眼色闪过几丝落寞,想来心中对白天段正淳之言有所挂怀。(早间之事只有我、乔峰、段正淳三人知晓)

    趁着大家谈得热闹,段正淳提出说要和乔风去一趟信阳办事。想来段正淳也知道这次去探访马夫人,少不了要逢场作戏,这种事情让情人、女儿看见了肯定不好,选这当口说明,几位女眷倒也不好反对,也不便详问,阿朱也识趣地装作不知。吩咐三个侍卫留在小镜湖保护阮星竹、秦红棉一众女眷,事情便这样定了下来。(前面这两段我写的也甚是郁闷,就当纯为凑字数吧,请各位读者大大见谅)

    第二天一早,简单收拾好一些行李,我、乔峰、段正淳三人相携着出了小镜湖,林子外边已准备好了一辆马车,想是为照顾我这不会武功之人吧。(我现在怎么说也是乔峰的义弟狗头军师,自然不能被落下)经过阿朱的易容,我和乔峰现在是段正淳身边的朱丹臣、傅公明两名护卫。几日中晓行夜宿,倒是多见了北宋的民生情景:正当初夏,田地里本应是青黄时节,却不想随眼望去,整大片的沃野大多荒芜,长着齐膝的杂草;这路上走的大半是些流民乞丐;所经小镇也是市景萧条,街道两边多有三五成堆,衣物破旧的老弱妇孺挤在一块。这王安石十多年前所行的青苗法、易市法、方田行匀法余害犹深,新政的施行给了贪官污吏盘剥百姓的新法子,天下土地兼并严重,百姓头上税上加税,辛苦一年下来,好不容易有个收成,一算下来倒是钱越欠越多,卖儿当女不过只能多熬些日子,倒不如成为流民乞丐,说不定还能有个活头。乔峰、段正淳见贯此事,只是唏嗤不已,我心里却是堵发得厉害,暗恨自己现在的无能为力。

    三日后到了信阳城,众人先找家客栈住下。天一黑,我们整装出门,段正淳特意打扮了一番,倒显得更加风liu俊朗。乔峰武功高强,先行探察一番,我和段正淳随后跟上,到了城西马家,乔风示意没有特别情况。段正淳正正衣裳,上前扣敲木门,我和乔峰隐在一边,一位五十左右的老妈子出来开门,询问了段正淳一番,又关上门,进了里屋通报,一会儿又出来引段正淳进去。过了半个时辰,觉得时机差不多了,乔峰提起我的腰际,施展轻功,一起一落,便到了屋子东北侧的寝室后窗。声响轻微,非是耳力过人者才能察觉。藏身好了,但见乔峰双手食指一伸一收,便毫无声息地在窗纸上留下两个圆融的指宽小洞,相隔一尺左右。我和乔风两人眼睛便凑了上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