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水浒大奸雄 > 第六十九章 三碗不过冈
    武松在清河县杀了那张大户后,在那张大户的尸体上,割下一片衣襟来,蘸着血,去那白墙壁上,写下八个大字道。

    “杀人者,清河武松也!”

    随后,带着潘金莲和武大二人,驾着早就准备好的车子,趁着夜色,离开了清河县,一路朝梁山泊赶来。

    只说武松杀了人,到得次日,才有人发现,随即报官。那清河县知县,见得这张大户死在武大家,又不见了武大和潘金莲,随即上报州府,发下缉捕文书。

    武松三人一路急行,那缉捕文书又有程序耽搁,倒是让武松三人一路相安无事。这日,武松三人来到阳谷县地面,正是晌午时分,走得肚中,望见前面有一个酒店,挑着一面招旗在门前,上头写着五个字——三碗不过冈。

    这让武松三人见了,心中欢喜,来到酒店,叫道。

    “主人家,快把酒肉来吃。”

    店主人看武松三人,一路风尘仆仆,随即拿来三只碗筷,四碟热菜,放到武松三人面前,又拿来一壶酒。武松拿起酒壶,先给武大倒了一碗,又给自己倒了一碗,正要放下,潘金莲却说道。

    “官人,给奴家也倒一碗。”

    这话带着情意,让武松听了心中一颤,一旁的武大看了,倒是笑呵呵。自家这兄弟生得威武不凡,倒是和这潘家娘子是一对,这让武大看着二人欢喜。

    潘金莲听得武大的笑声,有些害羞道。

    “大郎笑什么?”

    武大喝了一口酒,放下酒碗,这才笑道。

    “我看二哥和潘娘子倒是一对。”

    武大如此说话,让武松脸色一急,说道。

    “大哥莫要说浑话?”

    潘金莲听武松这样说,脸色一变,这让武大郎心中一急,开口道。

    “二哥,如今我们三人逃了出来,就是一家人。难道你还要抛下潘娘子,让她一人流落江湖不成?”

    武大这话说得让武松一怔,一旁的潘金莲急忙道。

    “官人若是不要奴家,奴家也只好去死,省得让官人烦心。”

    潘金莲这话让武松大急,说道。

    “谁说不要娘子你了?”

    武松这话一出,潘金莲顿时大喜,急忙回道。

    “还望官人怜惜。”

    这话赶话,一桩良缘就成了。此事一成,让武松、潘金莲和武大三人,都是欢喜。这男女一事,一旦捅破这层窗户纸,顿时便不同起来。潘金莲再也没有了刚才的烈气,一副小女儿的神态,而武松此刻也如一毛头小子,这让武大看了,一脸的好笑。

    看得自家兄长调笑,武松无法,只好闷头喝酒,连喝两碗,倒得第三碗时,酒壶中却没酒了,这让武松叫道。

    “店家,再上酒来。”

    酒家却说道。

    “酒没有,只有熟牛肉。”

    这话让武松一愣,遂道。

    “肉也要,酒也要,一并上来。”

    酒家看了看武松,回道。

    “要肉便切来,要酒却是没有。”

    武松一听,有些生气道。

    “却又作怪!为何不肯卖酒与我?”

    酒家看武松已经喝了两碗,遂道。

    “客官,你须见我门前招旗上明明写着——三碗不过冈。”

    武松问道。

    “怎地唤作三碗不过冈?”

    酒家笑了起来,指着自家的酒道。

    “俺家的酒,虽是村酒,却比老酒的滋味,有个名号,唤作透瓶香。但凡客人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便都醉了,过不得前面的山冈,因此唤做三碗不过冈。”

    武松听了,笑道。

    “原来如此。只是我已吃了两碗,却无一丝醉意,这又如何?”

    酒家急忙道。

    “我这酒既叫透瓶香,又叫出门倒。初入口时,香醇好吃,少刻时便倒。”

    武松却不信,说道。

    “休要胡说。没地不给你酒钱,再来一壶。”

    酒家见劝不住,只好又拿来一壶,这让武松又连喝三碗,赞道。

    “端的好酒!主人家再来一壶。”

    酒家看武松喝了五碗,急忙道。

    “客官休要只管饮,这酒端的要醉倒人,没药医。”

    武松依然不信,摇头道。

    “休得胡说!便是你使蒙汗药在里面,我也有鼻子。”

    酒家无奈,只好又上一壶,这时武松来了酒兴,说道。

    “再切些肉,上些菜来。”

    一旁的潘金莲看武松将这壶酒又喝完,便劝道。

    “官人,咱们还要赶路,莫要醉了。”

    这话让一旁的武大也是跟着劝道。

    “二哥莫要发酒兴,只顾自己快活。”

    武松听了,摇了摇酒壶,已经空了,再看自己已经喝了八大碗,遂道。

    “听娘子和大哥的。”

    随即武松便不再喝了,只顾吃菜来的。吃了这顿酒食,三人给了酒钱,就要离开,那酒家却急忙赶出来说道。

    “客官哪里去?”

    三人立住,武松看向酒家,说道。

    “叫我们作甚?又不缺你酒钱?”

    酒家一听,急道。

    “客官有所不知,我是好意,你且回来,看这抄白的官司榜文。”

    这话让三人一惊,武松问道。

    “什么榜文?”

    酒家回道。

    “如今前面那景阳冈上,有只吊睛白额大虫,晚上出来伤人,已经坏了十数个大汉的性命,官司如今杖限猎户擒捉发落。冈子路口,多有榜文,可教来往客人,结伙成队,于巳、午、未三个时辰过冈,其余寅、卯、申、酉、戌、亥六个时辰,不许过冈。你们三人,此时过冈,正是未末申初时分,岂不枉送了自家性命?不如就在我这里歇了,等明日慢慢凑得二、三十人,一齐好过冈子。”

    三人听了,一愣,但随即武松酒兴上来,笑道。

    “这景阳冈,我少说也走了一、二十遭,几时见说有大虫?你休要拿这般鸟话唬人,即便是有大虫,我也不怕!”

    酒家听武松这样说,叹道。

    “我也是好意救你,你若不信,进来看官司榜文。”

    武松心中思索,自家杀了人,断不能停留,遂道。

    “莫要再说,便是真有虎,老爷定杀了请赏。”

    这话让酒家无奈,气道。

    “我一片好心,你却不听,等枉送了自家性命,到时后悔也来不及了!”

    酒家看武松冥顽不灵,摇了摇头,回店里去了。武大这时有些担忧道。

    “二哥,莫不是前面真有虎?”

    武松却看向潘金莲,只见潘金莲脸色一肃,说道。

    “官人,就算前面真有虎,只有官人在,奴家就不怕。”

    这话让武松听了,心情大爽,笑道。

    “大哥莫怕,就算前面真有虎,有我武松,定要杀了这畜生!”

    武大看武松执意如此,无法劝说,只得随武松前行。三人上得景阳冈,行了四、五里路,来到冈子下,见一大树,刮去了皮,一片白,上面写两行字:近因景阳冈大虫伤人,但有过往商客,可于巳、午、未三个时辰,结伙成队过冈,请勿自误。

    武松三人看了,心中一惊,这景阳冈上真有虎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