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水浒大奸雄 > 第一百章 忠臣难难难
    霹雳火秦明因为宋江的反间计,被刘高和慕容彦达抓住机会,弄成了清风寨被贼寇攻破的替罪羊,却没想到,人生到了最绝望的时候,居然起死回生。传说中九死一生的沙门岛,在九纹龙的治下,成了一片世外桃源,更让秦明感到震惊的是,看似蜗居在八百里水洼之中的史进,居然已经暗中掌握了两州之地。一是登州,而第二个则是海外的流求岛,这个事实让秦明突然从无边的黑暗中看到了一片光明。

    开国建朝,一刹那间,秦明的脑海中只剩下了这一个词,那传说中的史进,是何等的雄才大略,居然在朝廷的眼皮底下,干出了如此惊人的功业来?秦明越想越感到恐怖,与史进这样的人物为敌,那真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啊,可笑当初自己在青州之时,还讥笑过济州没有一个好男儿,才让那九纹龙坐大,但如今看来,自己才是夜郎自大,不知道天高地厚。

    秦明现在有点可怜济州的官吏,面对着这样的一头恐怖的猛兽,这日子该怎么过下去?

    济州官吏整日面对着梁山泊,到底该怎么过下去,霹雳火秦明不知道,但济州太守只觉得度日如年。这种整天活在恐惧中的日子,济州太守是一天都不想过了,到得今日,自家终于算是解脱了。花费了大半个身家,好不容易将自己从济州调了出去,突然之间就像是搬掉了心头上的一块巨石,这让济州太守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而在内心深处,却叹息地为下一任济州太守默哀了一刻钟。

    济州新任太守张叔夜,倒是不知前任太守的辛酸。不过,张叔夜非是常人,出身官宦世家,投身军旅,曾在兰州戍边,除却了边境羌患。后又任襄城、陈留二县知县,做过舒州、海州、泰州三州的太守,最高官至礼部侍郎。但因为两次得罪蔡京,一次被贬为西安草场监司,另一次被贬为海州知州。如今因为济州太守的离任,朝廷就将张叔夜调任至济州。

    其实说来,因为济州有个梁山泊,济州百姓倒是比其他州府的百姓更加安宁富裕。这是因为,一来梁山泊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号,整个济州,除了梁山泊外,再也没有其他的强人;二来,因为梁山泊不断地打击地主恶霸、土豪劣绅,这倒让济州官吏和大户乡绅不敢肆意妄为,如此一来,倒让济州百姓比其它地方的百姓,日子过得舒服了许多。

    张叔夜出任济州太守后,一番视察,觉得济州真的被治理得不错,心中暗道,前任太守倒是个贤良。张叔夜赞叹完前任太守的政绩,随即便叹息前任太守在剿匪这方面做得太差,任由那梁山泊一步步坐大,心中便下定决心要剿灭梁山泊,还济州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张叔夜定下围剿梁山泊的计策,仅仅只是放出了个口风,梁山泊便知道了。这让张叔夜大怒,如此给贼寇通风报信,这还是朝廷的官员吗?张叔夜的愤怒让济州官场上下,不以为意,纷纷暗道:这张太守不识时务,看来是要误了卿卿性命,自家可不能跟着这张太守胡闹。那梁山泊是好围剿的吗?不看前面的曾头市,就看最近的祝家庄,谁人能抵挡梁山兵锋?再说,那九纹龙史进很是上道,做人做事都留一线,人家都如此配合了,你还要蹬鼻子上脸,这就是你的不对了!

    济州官场上下的态度,让张叔夜很颓败,很快,张叔夜便知道济州官场上下为何如此了。一来梁山泊兵强马壮,光凭济州一州兵马,根本不是对手;二来这梁山泊很是奇怪,既不打家劫舍,也不攻城掠地,反而打击土豪劣绅、地主恶霸、贪官污吏,看起来比朝廷还像朝廷;三来,这梁山皮就像是有钱没地方花一般,不断地收拢流民,扶贫济困,你说这还是贼寇吗?

    张叔夜了解到如此情况,便沉下心来,开始研究起梁山泊来,这一研究,倒让张叔夜惊出一身冷汗,没等张叔夜缓过神,自己派出去调查梁山泊的两个儿子,张伯奋和张仲熊回来了。

    两人向张叔夜施礼后,张仲熊抢先说道。

    “父亲,那梁山泊打不得啊。”

    这话一出,让张叔夜脸色一变,瞪了张仲熊一眼,看向张伯奋道。

    “伯奋,你且说说情况。”

    张伯奋整理了一下思路,沉重道。

    “父亲,我和二弟两人,化妆成客商,前往梁山泊打探情况。没想到这一路畅通无阻,来到梁山水泊前,倒是被震住了。只见那梁山水泊前,有一座大集市,乃是独龙山下的独龙冈,之前是那祝家庄所在地,但如今祝家庄的村民都被梁山泊掳走了。先不说祝家庄之事,只说这座大集市,每日繁华无比,不仅山东各州的客商来此贸易,就连河北、河东、淮西、江南、浙江、福建等地的客商也来此,更有那燕云之地的汉人,辽国的契丹人,金国的女真人,辽东之外的高丽人,前来此地贸易,真是让人惊讶。更让人惊叹的是,梁山泊管理的这个集市,买卖公平之极,而且最为重要的是,你可以在这个集市中,买到任何你想买的东西。父亲,梁山泊在山东民间的威望,已如日中天,莫说是攻打梁山泊,就是说梁山泊一些坏话都不成。”

    张伯奋这番话让张叔夜感到浑身直冒冷汗,这梁山泊想干什么?一旁的张仲熊看大哥张伯奋说完,急忙又补充道。

    “父亲,你可听过‘吃他娘,穿他娘,梁王来了不纳粮’这首民谣?”

    张仲熊的问话让张叔夜缓过神来,看向张仲熊,这让张仲熊感到一阵压力,但面对着父亲疑问的目光,心中一狠道。

    “父亲,不说其他地方,只说山东之地,民间早就认为那九纹龙史进为梁王了。父亲若是想进剿梁山泊,只会是痴心妄想,不说济州官场上下,只说济州的百姓便不支持。民心向背在于梁山泊,可谓是梁山泊占了人和;八百里水泊乃是天然的屏障,这又让梁山泊占了地利;如今朝廷军马不堪一用,梁山泊又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号,天时也在梁山泊那一边。如此天时、地利、人和,我们都不占一个,怎么围剿梁山泊?”

    张仲熊倒是看得很清楚,但正因为太清楚了,让张仲熊彻底地熄灭了与梁山泊为敌的心思,尤其是看到梁山泊设立的大集市,是如此的繁华,让张仲熊起了捞一笔的心思。这种情况下,张仲熊怎会支持张叔夜进剿梁山泊呢?

    张叔夜倒不知道自己二儿子心中的小算盘,但如今这情景下,张叔夜想打都无法打了,这让张叔夜长叹了一口气道。

    “这事先到此为止,你们下去吧。”

    这话让张伯奋松了一口气,而张仲熊则是一脸喜相,似乎看到了钱景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