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水浒大奸雄 > 第一百一十一章 梁州三年成
    梁州,淡水县,史进选定的淡水县所在地,就是后世的台北市所在地。按理说,淡水县的地理位置是整个流求岛中最佳的位置,但此刻,除了梁州城有所开发外,整个流求岛其他地方都是化外之地。

    黄文炳出任淡水县知县后,心中的野心便急剧地膨胀起来。黄文炳对于梁山的体系,看得很清楚,梁山不缺少能征善战的武将,但梁山缺少治理州县的文官。整个梁州,一府三县,居然凑不出四个文官来,还让许贯忠这个武状元一人身兼两职。这种情况,让黄文炳看到了一条通天大道。

    梁山此时,除了梁州,没有其他的根据地,而梁州一府三县,许贯忠早晚是要离开梁州的,盐城县的神算子蒋敬,若是做个帐房,倒也算是个良才,但做为一任知县,这神算子还差得远呢?也就是盐城县面对澎湖,主要是开发盐田,才让蒋敬还能玩得转。

    黄文炳看到这种情况,便越发地斗志昂扬起来,整个淡水县,在黄文炳的手中,一点一滴地建立了起来。这其中的艰辛,外人怎能体会?可以这样说,梁州辖下的三县,梁州城乃是府治所在,又是汉人在流求岛上最先开发的地方,所以说梁州城的基础最好,再加上梁山对于梁州城抱有最大的期望,所以梁州城最先建成;盐城县,一开始便被定位为盐仓,整个盐城县就是一个大盐场,其他的功能只能慢慢来,这让黄文炳很是不屑;只有淡水县,才是真正的从无到有,看着淡水县在自己的手中一天天地建成,这让黄文炳有一种创造一个新世界的感觉。这种感觉让黄文炳豪情万丈,一种野望在黄文炳心中熊熊燃烧,那就是让淡水县取代梁州城在梁州的地位。

    黄文炳的野心不可谓不大,一切的情况都像黄文炳所想象的那样,直到梁州城来了一个新知县。

    时文彬,前任济州郓城县知县,进士出身。这些黄文炳都不在意,但时文彬显然不是那些酒囊饭袋,只会风花雪月的大头巾。这时文彬才能出众,手段高超,又清正廉明,这让黄文炳有了危机感。

    时文彬就是自己最大的对手,这个认知让黄文炳越发地奋发起来。梁山之中,自己最大的本事就是治理州县,开发蛮荒之地,可现在,多了一个时文彬,这让黄文炳一下子感到了危机。

    这样说吧,黄文炳的野心可不仅仅只是梁州知府,他的野心可是要踏入朝堂,位至宰相的。之前,在大宋的官场中,黄文炳觉得自己此生能做个知县就已经是天大的运气,但加入到梁山后,黄文炳不这样想了。

    九纹龙史进是个什么样的人?黄文炳看得很清楚,史进就是一个雄主,一个气吞天下,横扫六合的雄主,有这样的主公在,黄文炳怎能不起心思?再说,梁山明显地武将众多,可治理州县的文官却没有几人,这让黄文炳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只是时文彬的出现,让黄文炳心头一沉,时文彬可是大宋的文官,没想到这时文彬居然有如此决断,放弃了自己的县令位置,直接投靠了梁山,这真是不可思议。看来天下的能人异士,已经察觉到了梁山的勃勃生机,这对于黄文炳个人来说,可不是个好消息。

    黄文炳在时文彬出任梁州城知县后,便一直注视着这位进士出身,前任郓城县的正牌知县。时文彬没有让黄文炳失望,梁州城在时文彬的手中,就像是涓涓细流一般,看似波澜不惊,但一天天地潜移默化,居然赶上淡水县来。

    这个结果让黄文炳心中震惊,说起来,淡水县的地理位置,便决定了淡水县比梁州城能养活更多的人,所以,自梁州创建以来,淡水县便接纳了来自梁山泊的一大半流民,这个结果,甚至一度让梁山的资源大部分都倾斜到淡水县身上。但是,自从时文彬来到梁州城后,事情有了变化。

    商贸,时文彬来到梁州城后,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商贸,梁州城成了一个大港口,每日商船云集,南来北往的客商,让梁州城飞速地繁荣起来,已经可以媲美一峡之隔的福州城。这个结果让黄文炳不得不佩服,但黄文炳也毫不示弱,既然你时文彬将梁州城定位为商贸重镇,那我黄文炳就将淡水县定位为梁州的行政中心。

    这个决定,让黄文炳将极大地力气花费在民生上来,如此一来,淡水县便飞速地开拓起荒地来。流民,荒地,屯田,这三者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不仅仅只是流民,就连居住于高山之上的番民,也开始走下山来,融入到这股拓荒浪潮之中。

    不管怎么说,对于老百姓来说,土地才是他们最渴望的,而梁山颁布的《宅地法》,则彻底地引爆了整个梁州。

    黄文炳看着淡水县日渐众多的人口,便知道,自己要比时文彬领先一步。果不其然,三年来,移民到梁州的二十万流民,淡水县就占了十三万,梁州城只有五万,至于盐城县,则只有区区的二万,这个结果,让黄文炳暗自得意。

    近来,有一个消息,让黄文炳更是喜出望外。许贯忠要离开梁州了,这个消息怎能不让黄文炳雀跃?许贯忠离开梁州,那谁来接任梁州知府?黄文炳想来想去,除了自己,似乎没有其他人了。

    黄文炳的想法不足为奇,如今梁州日渐兴旺,可以说,对岸的福建路都不如现在的梁州。这才仅仅只是三年,若是再过个三年,说不定梁州就可以与杭州比比。

    黄文炳的心很大,这是因为梁州从无到有,都是黄文炳亲身经历的。这个过程,不可与外人说。黄文炳看着眼前的淡水县城,心中是越发地激动,梁州知府,我来了!

    许贯忠就要离开梁州,这个消息已经传开了,此刻的梁州府衙内,官吏众多,都在等着梁州下一任知府会是谁?在梁州官员看来,许贯忠走后,必是黄文炳接任,要知道,这三年来,黄文炳的政绩是有目共睹的,将淡水县从无到有地建成梁州第一大县,这份能力,简直是惊人。

    许贯忠看着眼前的文书,心中一阵思索。史进哥哥要将黄文炳调离梁州,出任登州知府,而梁州知府交由圣手书生萧让接任。时文彬调任淡水县县令,辅佐萧让,蒋敬出任梁州城县令,而梁州的府治就由梁州城移至淡水县。

    这一连串的命令,让许贯忠思来想去,终于算是明白了。黄文炳的政绩太耀眼了,已经不再适合继续待在梁州,时文彬此时又不能完全信任。这样一来,黄文炳调离梁州,时文彬出任淡水县知县,这都说得通,而萧让从登州调任至梁州,则是史进要开始培养萧让了。蒋敬出任梁州城知县,也是如此。看来,史进哥哥是要为下一步计划做准备了。

    黄文炳接到自己出任登州知府的命令,这让黄文炳既惊喜又失落,惊喜的是,自己终于向前踏出了一步,而失落的则是,若是自己再在梁州待上三年,那定能将整个梁州推上一个新的高度。可这一切,都与自己无关了。

    黄文炳心里很清楚,自己这次离开梁州,恐怕今生都很难再回到梁州。与黄文炳一同离开的梁州的,还有许贯忠、石宝、李俊、穆弘、穆春、童威、童猛七人。可以说,从现在起,梁山的重心开始从流求岛转向燕云十六州,而与此同时,燕云之地,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