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南宋日记 > 第一百零六章 远行前日
    突然间烟雨婆娑,鹅湖山也被染成了水墨色,此时或是凭栏远眺,或是煮茶论道,或是寂寞矗立,都正是装文人、装骚客的最佳时机。反正不论如何,所谓骚客文人,最是见不得这种鬼天气了,一旦遇上,那矫情的愁绪便会无端端地泛滥起来。

    却说刘秀才也正矗立在这烟雨之中,可他却没装逼,也没犯二,只是临行之前或多或少有些伤感罢了,他来到鹅湖山的学堂前,那“鹤立鸡群”的建筑此刻正孤单落魄地立在云雾底下,前方一个牌坊,却是用上好的青石雕琢而成,上写着那草包赵惇的四个大字“鹅湖书院”。还别说,这赵惇虽入不得刘涣法眼,但长期淫沁在书法之中,又得名师指点,这几个行书还是写得极好的……

    “涣哥儿,你还有甚么放心不下的么?”刘三和一众兄弟披着蓑衣,带着竹编帽,正呆呆地看着呆呆的刘涣。

    等了良久,刘秀才忽地转过身来,急道:“三哥,去寻笔墨来,在请一个雕刻技艺最好的师傅,老子要青史留名了!”

    刘三听得“青史留名”一言,当下也不多问,转身上了马,一勒缰绳,消失在众人眼前……

    刘涣又朝当场众人道:“兄弟们,且把这书院左前方的石碑清理一番。”

    几人闻声而动,打得水来,往石碑上一泼,再将其擦拭干净,那平平整整的石牌便显出青光来,如一张张等待这雕刻的纸张一般……

    这学院正大门的左右两边,都有刘涣设计的两排石碑,石碑高有两米,打磨得光华平整,上头又有遮风挡雨的盖子,从正门牌坊下一直延伸到书院正堂前。

    按刘涣的意思,这些东西,是将来用作宣传“校务”、展示“好文章”、“好调研”的,可他大费苦心设计的东西,却被官家霸占了去。而今太子赵惇回宫,也不晓得有没有将这书院的情况禀报给他老子,关于这“鹅湖书院”安排,朝廷迟迟不见动静。其一怒之下,就要留点东西在上面,也好让世人记住,这学院是他刘秀才一手设计、带头兴建而来的……

    过不多时,刘三驭马而归,身后带着一人,那人的肩上挎着一个木箱子,想必定是那雕刻师傅无疑。

    见得刘涣,那人一抖身上的雨水,脱了蓑衣,却是个清瘦汉子。他开口道:“小哥儿便是这鹅湖山的刘秀才么?”

    刘涣道:“正是!此番烦劳先生而来,是要请先生在这左首石牌上雕刻一些东西。”

    那人道:“能得刘秀才青睐,实乃大幸,莫说烦劳的话了!敢问却是要雕琢甚么?”

    刘涣沉吟片刻,道:“无他,不过将近一千五百个字,对先生而言,当不是难事吧?”

    那人笑道:“莫说是雕刻文字,便是雕龙画凤,对我而言也不再话下的。再者这石碑的材质极好,又早已打磨光滑,更是简易无比了。但却不知是些甚么字?”

    刘涣道:“这个你且不用多问,稍后便就一目了然……三哥,笔墨伺候。”

    刘三取出笔墨交给刘涣,他拿着往石碑下一走——哎哟,身高不够!

    见得他这一窘迫状况,其余兄弟立马搬来一方多余的石头给他踮脚,刘秀才道一声感谢后,深深呼吸,调匀墨水,蘸了笔尖,等狼毫吸食饱满后,一捋大袖,缓缓而写,正是一手漂亮的仿宋体……

    那请来的雕刻师傅见得一个个规规整整的楷体字落在石碑之上,顿时眼前一亮,暗道“百闻不如一见,都说这鹅湖山的刘秀才善于书法,果然名不虚传。”

    涣哥儿也不客气,既然要“留名”,就必须下狠功夫,他且尽量保持着激动的心情,让每一个字写得规规整整,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般……

    众人也不打搅,悄悄地等待着。

    过了许久,那恼人的雨水终于停止,天色也开朗起来。

    众人忽听得涣哥儿一声长叹,却见左首石碑之上,全是一个个灵秀俊朗的字儿,每每三个字衔接在一起,好看极了……

    刘涣道:“先生!这便是要雕琢的字了,你看可有指教?”

    那人沉默不语,暗暗读来,当即震惊万分,愕道:“敢问刘秀才,你这是……”

    刘涣哈哈一笑,道:“小子身来无物,被鹅湖山这块土地所接济养育,未报恩情,只得留一篇启蒙字句,算是为鹅湖山一带孩童尽点绵薄之力了。初初写成,却无过多思量,倒让先生笑话了!”

    那人闻言,拍手惊叫一声,道:“哪里哪里,刘秀才过于谦虚了,这真是太好了、太好了……”或许那师傅肚子中的墨水不多,也说不出甚么夸赞之词来,只是一味叫好!

    这刘涣所写的,就是“三字经”!故而是剽窃无疑,便在落款之处,写着“乾道七年、鹅湖山刘涣”等字样!

    他以前一直在实地考察,或是走访,或是差人询问,都没有听说过“三字经”的相关信息,从那时候起,其心中那邪恶的念头便一发不可收拾。

    他很清楚,到底这“三字经”是谁所作?有许多不尽相同的论断,但姑且推到最早的出处,便是南宋一个叫做“王应麟”的人编撰的,可就算如此,那王应麟也是1223年出生的人,而今却是乾道七年1171年,按时间计算,要等到“三字经”问世的话,还得等半个世纪,即五十年左右。

    五十年何其之长,他刘涣等不急,也等不起了。这等万世传承的启蒙读物,越早面世越好,对一个民族,乃至一个时代之教育,都是能起到良好作用的。

    抛去其中的典故不论,但从文字之简洁与押韵而言,真是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如此这般,学的人不会太难,教的人也不会太费心……

    那雕刻师傅久久不敢动手,他说这等好文,不是他一个凡夫俗子敢去雕琢的。刘涣听了好不生气,怒斥他矫情,又给金钱诱惑。

    那人到底答应了下来,但那钱财却分文不敢再要,他说能得此等文字雕刻,是他的福分。刘涣也由得他了……

    刘三多少读过一些诗书,当即也觉得涣哥儿这文写得极好,出口叹道:“哎……要是某年幼求学之时,能得此蒙育,那便好了!”

    刘涣呵呵一笑,道:“三哥就算不学这等启蒙字句,而今不也是满腹锦纶么,何必嗟叹!走,该上山了,师父等着我等呢!”

    刘三这才一个恍惚,道:“却不知令师等着我等作甚?却还要跑去那山巅,是极其隐秘之事么?”

    刘涣道:“我师父是多年的江湖老熟客,自有他要交代的事情,想必在这出游一事上,你我兄弟还有何人能比得过他老人家。”

    刘三点头称是,招呼兄弟们一声,踩着湿滑的山道去了山顶……

    到得山巅之时,却见那大汉早已等着。

    刘涣上前见礼,道:“师父!”

    大汉冷哼一声,骂道:“怎地耽搁这久?老子都等得不耐烦了。”

    刘涣谦逊道:“师父恕罪,徒儿和一众兄弟在鹅湖书院做一件大事呢!”

    大汉道:“哼!甚么大事?既要老子带你出游去访高人隐士,就得听老子的话!人齐了么?”

    刘涣道:“齐了!”

    大汉道:“先发毒誓!”

    他这一句“先发毒誓”,却把众人搞得莫名其妙。

    刘涣问道:“师父……发甚么毒誓?”

    大汉道:“不是说好的要外出历练么,此番一去,定是磨难多多,坎坷多多,若不能上下一心,我看是不能历险的。倘若危机时刻,有个把人见死不救、或是脱扯后退,却不是害苦了大家么?”

    刘涣还是不太明白,道:“师父,那……那这到底要发甚么毒誓了?徒儿还是不明白!”

    大汉怒道:“生死同命,富贵同享,若有私心之人,必遭天谴,五雷分尸……老子把你们叫到这鹅湖山顶,正是距离老天最近的地方,便在此处发了誓罢,要不然,老子可不愿意做你的跟班!”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暗道这人未免小题大做了,听涣哥儿言,不是说出去潇洒的么,怎地到了大汉这里,却变得严肃起来?

    刘涣也是无奈摇头,赶紧一整衣衫,双腿跪地……

    旁人见状,也跪成了一排。

    大家在大汉的带领下,说了一通恶毒不堪的誓言……

    等程序完毕,刘涣起身而来,问道:“师父,可还有甚么安排么?”

    大汉道:“徒儿,你不是说要‘急流勇退’,甚至要‘隐姓埋名’么?老子虽不知你具体用意,但想了一夜,如果非得按你要求,我等便只有一个法子了!”

    刘涣道:“甚么法子?”

    大汉正色道:“伪装成走卒经商之辈!”

    刘涣心中腹诽,原来这就是他想了一夜的法子,当即忍不住要笑,可又不敢笑出声来。逼红了脸问道:“那……请教师父,又该如何伪装呢?”

    大汉深沉道:“就装成贩卖茶叶的,你不是要去大理么?那里可是盛产好茶的地方!你们兄弟要听老子安排,这名字也得改、身份也得变,自己想想改成甚么?”

    刘涣道:“有这个必要么?”

    大汉骂道:“哼!你没有功名在身,不改也行,但不得时常提及!可你这八个兄弟都是朝廷禁军,这身份必须隐藏起来,要记住,此番是去做你所谓的‘大事’,却不是去享福的。你既要作为,就必定吃苦!路是你选的,可怨不得旁人!”

    刘涣道:“好好好……就依师父所言吧,三哥,你想想改成甚么呢?”

    刘三道:“我这名字却平常得很,也没有改动的必要,至于这身份嘛,却不好安排!”

    刘涣灵光一闪,道:“三哥,我有一个想法,索性你我就以亲兄弟相称算了,你做大哥、我做老九,算是一个妈生的又有何不可,你看成与不成?”

    刘三道:“这可不行,你我虽是兄弟,但却不能委屈了你……”

    几人争论一番,也没个具体结论。大汉看不下去了,怒道:“算逑算逑!小崽子们,这里老子年纪最大,以后你们就叫一声‘魏伯’,至于你们八个嘛,不如全都姓了刘,就从刘一一直排到刘八!”

    众人听闻恰如惊雷乍响,这连姓氏也改了,未免过于儿戏……当下不好反驳,沉默不语。

    刘涣道:“算了吧,我曾记得一句诗经,叫做‘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刚好八个字,兄弟们不如就一人取一个字吧,三哥排在首位,叫‘岂哥’难免不好听,就不改也行;二号取‘曰’过于拗口,索性叫做‘跃’吧,里鱼跃龙门的意思。无改成‘武’,反正老三也是个武痴,沉迷箭术不能自拔。衣改成‘翌’,也有期待之感。与改成‘瑜’,与周瑜同名。子改成‘志’,志存高远之意。同改成‘桐’,与传说中岳飞的师父同名。袍改成‘炮’,老九就叫‘炮哥儿’……”

    他这是瞎说一番,本来没甚大事的,却被他师父一阵折磨,他也索性顽劣起来。

    可这不说不要紧,一说还说得有点意思,众人尽然满口答应了!

    可老九却不乐意,他道:“涣哥儿,我这‘炮’字是不是有点难听了?再改一个吧!”

    刘涣忍住不笑,一本正经地道:“如何不好了?老九,你将来要做大事的,绝对会与你的名字有关系。我保证,绝不诓你,不成么?”

    众人听闻当即劝说一阵,老九也只好委屈地答应了……

    如此,“岂曰无衣与子同袍”,除了第一个字以外,被冠以人名,变成了“跃武翌瑜志桐炮”。

    也正是今日刘涣的“瞎搞”,这历城八兄弟尽以这几个字为名,后来在每个字的面前加了一个“子”字,成了自己的“字”,有名有字,最后的最后全部成了刘涣的家臣……

    几人笑呵呵地调戏老九,“炮哥炮哥”地叫他,他愤怒难当,可也不敢乱来,跟着大家下了山。

    下山之后,刘涣好言好语,软磨硬泡,终于把张年丰老头请来,住在自家的屋子之中……

    本来打算等明日天气放开,大家就扬鞭远行的。哪晓得深夜时分,黑娃气冲冲地跑来,一脚踢开了刘涣的院门,大叫道:“刘涣,给老子出来!”

    众人正和“魏伯”吃酒,突听得屋外骂话,当即出门一看……

    原来这黑娃听说众人要远走高飞,却不带着他,他一时间气不过,来找刘涣理论。

    “涣哥儿,你为何不带我走?”

    “黑娃,你有父母么?”

    “有!”

    “你有婆娘么?”

    “有!”

    “这不就结了么?我等全是孤家寡人,无父无母,无妻无妾,了无牵挂。你却不同,所以……”

    “不行!老子不管,老子那爹娘身体好着呢,哪里用得着老子照顾?至于那婆娘么,老子可以休了她!带上老……”

    “啪”的一声,黑娃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刘涣一巴掌打去。

    刘涣怒道:“黑娃,你休得犯浑!老子告诉你:‘家有老母不远行’,你父母俱在,又有娇妻相佐,做人子弟,为人丈夫,当体贴父母,孝顺父母,多为父母着想,多为你婆娘着想才是……再说,你而今是禁军身份,大小是个从七品的官儿,如何敢儿戏?”

    黑娃道:“那他们就不是禁军了么?”

    刘涣道:“你……你……哎……”

    黑娃道:“你叹什么气,到底带不带上我?”

    刘涣道:“黑娃,哦不,黑哥!我的黑哥,不是做兄弟的不带上你,实在是不能带上你啊。你若也走了,这家里家外的该怎么办?你张爷爷怎么办?丫头还在山上守孝呢,她怎么办?这鹅湖山的一切该怎么办?等我们归来之时,房屋潦倒、草木衰折、乡音难寻,到哪里去找依靠?黑哥啊,留下你,我们才放心!这番苦心,你咋就不明白?你以为我等是去外面玩耍么?哎……你肩上之重担,比我等兄弟的要重千万倍不止啊……”

    黑娃道:“你……你此言当真?”

    刘涣道:“若有虚言,天打雷劈!”

    毒誓一发,黑娃心底好受了许多……

    接着又被众人灌酒,大醉酩酊、不省人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