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代唐 > 第200章 才子参军惊大隋 中
    大业八年的元月一号,皇帝杨广正式颁下旨意,封太子舍人、大隋朝的第一才子萧让为云骑尉,即日起赴东莱(今山东掖县),任职于右翊卫大将军来护儿麾下江淮水军萧氏宗团宗团之主。//无弹窗更新快//消息一出,举国震惊。

    “喂,听说了吗?雨公子萧让在随军出征了。嘎嘎,好端端的从六品太子舍人不当,偏偏去是当那吃兵仗的武夫,你说他是不是傻了?”

    “傻了?你才傻了。此次陛下起兵两百万征讨高句丽,兵锋所指必定是势如破竹。雨公子此次,那是赚取军功的。归来之日想必会加官进爵的,不是真正的权贵子弟,只怕还去不成呢!”

    “哦?当真如此容易?若是如此,我王家不也应该组织宗团前去助战?”

    “嘿嘿,你们王家的宗团早已组建完毕,不过你只是一旁系子弟,去了恐怕也只能当小兵吧?”

    “小兵就小兵。只要能去伐高,谁说我就一定不能赚得军功?”

    “哈哈,说得不错,那同去,同去……”

    ……

    这样的传闻在之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在整个大隋王朝的每个角落里发生着,发酵着。于是很快,大隋王朝里的各个郡县就都兴起了一股“浪潮”了。这股“浪潮”就是各大家族“组团”去参军的“浪潮”。当然了,这样的一个“浪潮”本来是在萧让还没有正式被封为“去都尉”之前就已经有症兆的了,只是萧让的参军使这个事情在短时间内达到了顶峰而已。

    “让儿啊,你此去辽东路途遥远,,可万要注意安全啊。”

    临近出征之日,老书生把萧让找到身边,语重心长地对萧让说道。

    “爹,我知道。您放心吧,儿子此去是当后勤的,估计连敌军的样子都看不到。没有什么可危险的。”

    这其实就是萧让勉强答应参加“伐高”隋军的重要原因。原来,他知道大隋的这次伐高战争,最后必定是以失败告终的。所以在此之前,曾经千方百计地找借口推掉,可是没有办法,由于不能直接向萧美娘直接言明“隋军此去必定战败”的原因。所以他最后也没能推托掉。不过他虽然是没有成功推托掉,可是他也仍然是找到了一条最为稳妥的路线,那就是跟随右翊卫大将军来护儿率水军,从东莱(今山东掖县)出发,浮海前进。最后到达高句丽的后方“平壤城”。

    当然了,这条路线也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的。因为根据历史记载,在大业八年,也就是公元612年,右翊卫大将军来护儿所率领的江、淮水军,浮海先进,在离平壤城六十里处登陆并大破高丽兵。不过在这之后,来护儿因胜而骄。带四万精兵直至平壤城下。而高丽在城内打好埋伏。出兵与来护儿战而伪败,来护儿追之入城,纵兵俘掠,中埋伏大败,士卒还者不过数千人而已。

    看起来水军此去也算是惨败的,可是相对陆军而言。那可就是好得太多了。史料记载,隋军此次出击高句丽。那是动用了陆军达一百一十万人的,而最后勉强渡过鸭绿江。重新返回大隋的将士有多少人?不过是区区两千七百余人而已。从一百一十万人打到只剩下两千七百人,这场败仗到底有多惨,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