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秦风起之功名泪 > 第四十六章 亲临虎穴
    转眼已接近黎明,天边泛起了鱼肚白,祭还跪在原地,不知何时,门开了,巫医迈出了大门,看了看四周,目光又转到了祭的身上,只见祭昏昏沉沉地跪着,紧紧抱着枫雯,雪花都落在了自己身上。

    “唉……”巫医长叹了一声:“大秦最不缺的就是人,如今病死的、饿死的横尸遍野,谁还会去理会呢,除了自己,那些人还会为谁着想呢,由于大秦的苛政,贪官污吏自然不多,但这严酷的律法害苦的百姓也不少,做官吏的谁会去回想自己曾经也是普通百姓呢,谁想过自己父母还在受苦呢,这个世道,能自己活命已经很难了,任何人,都可能被人当做是这个世道的多余人,这孩子,真是与众不同啊,拼命地去保护另一个人……”巫医看着似乎有些感动,走近了祭:“让她自生自灭吧,你就不用这么苦了……”

    “不行!如果你能扔下你妻儿,我就能扔下丫头!”祭看着大夫坚定地说着:“丫头对我可好了,每次和我母亲吵架丫头都在一旁劝着,丫头为我家做了不少事,很少真的对我母亲发脾气,我欠了丫头那么多人情,我自己怎么可以这么无情!你是医者,不该说出这么无理的话,路边的狗都是条生命呢!什么叫多余?”

    巫医听后心服口服,微笑着点了点头:“你和我以前认识的病人不同,你们,进来吧,在这样下去,我还是会被吵得睡不着觉,干脆,我来做点好事吧。”祭听后欣喜若狂,背起枫雯进了医馆。

    将枫雯安置好后,祭转身欲走,被巫医突然叫住:“上哪去?不会是想把这丫头丢在我这里好自己脱身吧?我可不是什么大好人,不会免费给病人看病,费用不会低,你是怕付钱吧?”巫医说罢,对上刚转过身的祭的双眼。

    本以为这年轻气盛的小子会因此火冒三丈与自己没完没了地抬杠,不想祭突然走近巫医,顺手卸下挂在腰上的玉佩放到巫医手中,转身边走边说道:“这个,作为抵押,走到这里我似乎有了点印象,我曾经来过这里,而且,是在带丫头逃回山中的路上误入这里的,那时不幸又被盗匪追赶,于是慌张之下将财物埋在了地下,几年来这里并无多大变化,我没记错地点的话,财物有可能还在,我想去找找看,把它挖出来,用它来付医药的费用,这样总可以吧?”

    巫医听罢,看了眼手中这块还算值钱的纯白色玉佩,想想自己似乎也没吃什么亏,便点了点头。

    走到门口,祭回过头,看到巫医这样的反应后,激动万分,冲着巫医一笑:“谢谢大叔!您真是个好人!那我走啦!”说罢回过头欲迈出步子不料被巫医再次叫住:“诶?!大叔?!怎么总这样叫我,这是什么意思?我有那么老么?”祭听后忍不住笑出了声,回过头,忍俊不禁:“噗,不是啦,是……很尊敬您的一个称呼!嗯,很尊敬您!这个称呼挺好的嘛,最初是我用来称呼丫头的父亲的,这样称呼很好哇真的,我们三个公认的呢!哈……”

    “我可不喜欢被人说成大好人……真恶心……”巫医似是发牢骚地嘀咕了句,再次对上祭的眼:“你……不急着去挖那东西了么?”“啊?”祭恍然大悟,转身就跑,边跑边大声说道:“巫医大叔!你也别再废话了,快给丫头看病,不然不给你钱了!还有!不许趁机对丫头做什么那个什么的事,不然我会找我师父来一起拆了你医馆!”

    “不许叫我大叔!”巫医越听越火大,干脆走出屋子大声道:“废话真多!跑步都不安宁!”只可惜,人已经跑远,他的牢骚祭听不见了,看着自己眼前除了白茫茫的雪还是白茫茫的雪,巫医像泄了气的皮球,垂头丧气地走进屋子。

    终于,夜尽,天明,此时,已是五更天。

    “此事不能再搁置了,必须尽快查出真相处理好,百姓再经不起这灾荒的折磨了!”湖边,皇帝嬴政愁眉紧锁,目光扫向丞相李斯。

    “回禀陛下,俗话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老臣以为,此次赈灾款和沛县邻县的闹鬼一事须亲临民间暗查,无须朝中臣子,只需带象征着陛下权势的信物之人,隐瞒身份潜入与此等事有牵连的群众中,找机会有意被卷入事件中,暗中彻查,置之死地而后生,定能有所收获,才有机会查明真相,解决此类事。”李斯说罢,怯怯地低下头再行一礼。

    “咳咳……咳咳咳咳……”一阵剧烈的咳嗽过后,嬴政点了点头,若有所思:“那么,丞相认为现在该派什么人前去才最为可靠呢?”“臣以为,诸公子无权,整日守在自己的住所无所事事,少有参政者,臣以为,诸公子最合适不过,这也正是陛下考验、锻炼他们的好机会呀!”“嗯,言之有理,可……若派太多的人去,只怕他们未必心齐,未必有很好的组织能力,只怕到时只会身份败露或轻易被看出破绽,无法继续查下去,那么,丞相这些天劳心想出的对策,可就白费了。”说罢,目光再次转向李斯:“丞相认为,哪个公子最适合担此重任呢?”“这……”李斯听后迟疑了片刻,才怯怯地道:“臣……恕臣直言……臣不知,陛下子嗣很多,臣并不了解诸公子,这事,还是陛下做主为好。”

    “好,”嬴政转了转眼珠子,顿了顿。继续道:“扶苏……派扶苏去,丞相认为如何?”李斯听后嘴唇微动,片刻之后才道:“回陛下……臣以为……扶苏公子确是贤能,儒雅之气尽显,但,公子过于率真、坦诚,过于仁慈,实在不适合干这类依靠自身随机应变的事,且,近日来一直被重病缠身,只是陛下忙于政事,忘却了此事。”

    嬴政听后再次锁起了愁眉:“公子高近来在我身边,但,公子高不行,这孩子,太过单纯,他还小……将闾比较出色,但他看上去城府太深,虽说他帮朕办了许多事情,但,朕不太喜欢他……亥儿……亥儿如何?虽说亥儿也是个直肠子,脾气想法露于表面,但他认真起来了却也有着自己的主意,如果周围没有干扰他理智的人和事……”“这……公子……胡亥?”李斯正犹豫时,赵高没命地跑了过来:“陛下!陛下!陛下不好了!胡亥公子……公子……公子病倒了!直到现在还高烧不起!”嬴政听后焦急地踱着步子:“这可如何是好,政事繁忙,朕如今还脱不开身,还得再缓一天……”

    “父皇!”一个声音细腻又充满磁性的声音响起。嬴政闻声回头,只见一身高与自己差不多的人儿早已立在了自己身后。“子婴?!”皇帝一惊:“你怎么到这里来了?”

    转眼已过去了十年,如今年龄已二十五岁的子婴与那时相比确实变了不少。

    皇帝打量着子婴。那张脸再没了当年的稚气与情况,气质沉稳了许多,当年白色带子束起部分长发,一些辫子留在背后的孩子相早已加冠成人,还是那张细腻白皙的脸,当年的稍鼓的脸现在消瘦了些,下巴也尖了许多,粗细均匀的长眉间凝聚着一种君子之气,并非儒雅的感觉,而是宁静、温润、随和、督智……

    “呵呵,正愁找不到人选呢,就是你了!”说罢,嬴政满意地点了点头,嘴角带着笑意。不了解状况的子婴被这突来的话语一惊,瞪大水灵灵的眸子,迷惑地问道:“嗯?什么呢?”皇帝轻拍了拍他的肩,向他讲起了自己正在谈论的事和一些想法,子婴听罢微微一笑,轻轻点了点头。

    一切准备妥当,子婴佩戴好嬴政赐给的宝剑后,作别了妻儿,决定先去胡亥住处代替父皇看望一下一直与自己关系最好弟弟,再启程出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