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秦风起之功名泪 > 第六十二章 衙门的复杂局势:阴霾下无天理
    李倾正襟危坐,寒气逼人的目光扫向子婴和孟翎:“冰清县几天前遭鬼魂案,紧接着便是盗贼作乱,身为梦贤县的县令,看着鬼魂案向梦贤县蔓延,不得不防着盗贼作乱,虽说这二者之间究竟是否有联系,本官至今还未查清,但为了梦贤县百姓的安危,本官派了不少手下在本县四处巡查,想不到,才几天时间,就有所收获了。本官听闻尔等皆是盗贼,是窝里反,可属实?”看似平静的语气中,声音却极为阴沉。

    “大人不愧为梦贤县的知名好官,回大人,大人所闻皆属实!”孟翎行了个礼,嘴角带着令子婴琢磨不透的笑意。

    “李……不,大人……回大人,我……在下……在下并非盗匪,而这个叫孟翎的,也并未失忆,此人曾立足于朝中,之后不知为何辞官,之后便流落山中,沦为盗匪。”子婴强忍着内心的愤恨,故作淡然地说道。

    孟翎……曾立足于朝中,之后不知为何辞官……经这小子一说,我倒想起来了。呵呵呵呵……冤家路窄啊!孟翎不知为何辞官?呵呵呵呵……孟翎啊……哼,原来如此,怪不得此人报上名来之时我深感那名字极为耳熟……想不到这些年我被贬至此,而孟翎这小子竟比我还堕落,沦为盗匪……呵呵呵呵……孟翎啊孟翎,本官本不想再计较你我过去的恩怨得失,但想不到今日,你竟作乱在我的地盘,那么,就别怪本官的无情了!李倾面朝子婴那边,却斜视者孟翎,渐渐露出了诡异之极的笑,那笑,透着很浓的阴气。

    “孟翎,看在你是外县人,本官不妨告诉你,本官认识你,而且,与你恩怨不……不知你可还记得,几年前那个叫李倾的人……就算朝上朝下,你与本官并未正面打过交道,但本官在那年幕后都做了些什么,相信以你的性格,在辞官之后也有所耳闻。当知道那些事有些与你有关时,你一定竭力打听过,也了解到了本官的所为。”说罢,李倾轻蔑地一笑。

    “李倾!你!……”孟翎似是终于想起了什么,愤恨在一瞬间涌上,又突然想到眼前,便沉默不语,不知所措,却依旧故作镇定,以此来掩饰自己慌乱的心。

    “孟翎,你一个小小盗匪,竟也敢直呼本官的名字,且出言不敬,对照刚才的谦恭,本官只看出来了你的虚伪。”李倾冷冷一笑,目光再次扫向子婴,继续道:“看来你对孟翎这个人极为了解。”

    子婴强忍着眼前这个不断上演猴戏的小人,淡淡道:“回大人,在下与此人素不相识,这些,也只不过是在下听来的闲言碎语。"

    “闲言碎语?却如此完整,似乎一点也不碎啊……哼哼哼哼,孟翎,那么本官问你,你口口声声说本官所闻属实,那么对于这个叫婴的人与你同为盗匪的说法,你可有凭证?”李倾那诡异的笑,是越来越夸张。

    “回大人,沛县并不富裕,就算是富贵人家也不会有钱到身上佩戴无价之宝。这牌子上还刻有一个‘婴’字,就算不是此人自己所刻,也有可能是他人赠送,如此无价之宝,谁会赠送于他人,除非,那人腰缠万贯,或者,是偷取贵族之物,将赃物中的其中一件送予同伙。再就是此人自己所偷自己所刻,以此来证明此物从此属他,也有可能,是找他人装饰、刻画,以免字体与自己相同,这样被发现被告后也可抵赖脱身。草民还有一个假设,那就是此人名字并非与‘婴’有关,而是顾及到草民会拿此物来证明他的偷盗行为,便自称自己为与此物上所刻之字一样的名字。最后一个假设,牌子上的字体与草民字体完全不同,就算此物是草民偷盗来找人刻字诬陷他,或者草民或变幻字体,也只能说明一点,那就是草民认识他,他说他叫婴,若草民不知他的名字,又怎会刻的字与他所说的名字一致,来诬陷他呢?不论大人同意以上哪一猜想,都只能证明,此人的身份极有可能为盗匪。这牌子饰物,原本是他赠与草民,而今他为了独占财产,竟杀了不少弟兄,还将剑架在草民的脖子上,企图要回他赠与草民的牌子,抓草民来的官兵可以作证,他们可是亲眼所见那盗匪拿着抢来的财产正威胁草民啊!官兵既已将那财产交予大人,那个便是凭证呐,还有官兵的所见,还有,这块牌子,大人请过目……”孟翎说罢,忙将牌子交予李倾手中,满是一副故作委屈的样子。

    “大人,这些,全是孟翎的诬陷!是孟翎抢了在下的牌子,在下虽脚上有伤,却会点武功,趁他正看着那牌子,拔剑反抗,躲过他的攻击后与他打斗,后来终于将他制住,他却趁官兵追来将赃物扔给在下,在下毫无防备,亦不知他究竟作何打算,所以拿起那赃物想看看其中有什么诈,不慎中了诬陷计。”子婴如实说道。

    李倾听后只觉好笑,便随口道:“可有人证物证?”

    子婴继续如实说道:“当时天刚亮,四周,无人看见,直到官兵到来……物证……婴暂未找到。”

    答复似乎全在李倾的意料之中,李倾打量了下子婴,记下目前双方所道出的所有供词后,抬头道出了最后一个疑惑:“你说那饰物是你的,被孟翎抢去,那么,本官问你,你怎么会有那么贵重的东西?还有,你怎么会听到与孟翎有关的那么详细的闲言碎语?尤其是此人曾立足于朝中,之后辞官之事?本官当时就有想过,你们很有可能认识,而且曾是推心置腹的朋友,所以他才会将自己的经历告诉于你,而你,却并非他真正的朋友,而是利用他,婴,你回答本官,实情是否如此?”

    子婴听后一惊,欲开口,却最终沉默不语。轻叹口气,脸上写满了无奈,暗暗想着:不行,这两个问题,我无法回答,如果我如实回答,势必自行暴漏了身份,那么我至今的努力,便会功亏一篑,成千上万的百姓还陷于水深火热之中,我此行的目的,正是改变这个局面,如果此时我为了洗刷自己的冤情而如实道来而功亏一篑,连我自己也会看不起自己的,为了百姓,为了不辜负父皇的期望,为了帮父皇分忧,我必须忍,我必须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