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卧龙逆天 > 第一百七十七章 寻访李严
    第一百七十七章寻访李严(求收藏。//无弹窗更新快//。。推荐票。。谢谢!!!)

    阳春三月,诸葛亮领着家眷,惬意的微服前往南郡各县巡查私访,这样既能陪陪家人,又能兼顾公事,可谓是做到了公私兼顾。

    临出发前,诸葛亮已经接到了豫章方面的消息,张飞和邓芝、刘敏顺利攻下了豫章十县,与长沙方面的宜春城和柴桑连成了一片。

    根据清点户籍人口,邓芝统计得知柴桑十一县,人口共十六万三千余人,户籍三万八千余户。

    接到捷报,诸葛亮随即命张飞率领顺平营和刘敏八千余人返回江陵,任命邓芝为柴桑都尉府长史,并且留下一万步卒驻守柴桑城,协助甘宁和文聘镇守柴桑都尉府,一万步卒,加上两万锦帆右军,柴桑都尉府的兵力,达到了三万之众。

    又有甘宁、文聘、邓芝三人镇守,足可万无一失,而且夏口还有吕蒙的锦帆左军一万五千兵马,随时可以接应柴桑,这两支水军兵马,正在全力整备训练。诸葛亮已经下令下口造船作坊,在三年之内,打造出一百艘五牙战舰,配备水军服役,真正的打造出一支可以横行长江水域的水军。

    这日,诸葛亮一行人,来到南郡辖制下的秭归城,此城历史悠久,乃是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的故乡,也是汉代美人王昭君的祖籍地。

    秭归地处荆州西部,与益州接壤,乃是荆益咽喉要地,是长江水域进入益州的唯一通道,水利运输发达,往来客商不断,从而使得这座小城,远近闻名,经济十分繁荣。

    全城人口超过四万人,户籍过万,乃是荆州西部重县,诸葛亮夫妻数人,在邓艾率领的亲兵卫队护送下,打扮成商人模样,大摇大摆的进入了秭归城。

    另外李信还率领了五百神武军士卒,尾随其后,进入了城中,李信得兵马都是铁甲士卒,人人手执铁枪,威风凛凛。

    冒过几次孤身危险的诸葛亮,自是不会再只身犯险,但为了不让士卒打扰,所以诸葛亮才让李信得兵马,相隔了一里,只要自己没有危险,他们就不会出现在自己面前。

    诸葛亮此次来秭归,一来是视察民情,二来是祭祀屈原这位爱国诗人,三来是看能否把秭归令找回来。

    尤其是第三条,是促成诸葛亮到秭归最大的缘由,因为诸葛亮在此次出行前,查阅了南郡十七县县志官长,看到了秭归令是一个叫李严的人担任,而其祖籍也是荆州南阳人氏,与诸葛亮所知道的李严是南阳人得记载,是不谋而合。

    同名的李严或许有,但同祖籍的这也未必太巧合了,若是这个李严,是历史上那个被诸葛亮称之为可挡陆逊的李严,那无疑是诸葛亮求之不得大将之才,抱着这份期待,诸葛亮才来到了秭归城。

    进入城中,诸葛亮坐在马车车辕上,黄月英、甄宓、邹欣儿三女带一对儿女,坐在车厢内,年幼好奇的诸葛陵,扎着两只羊角发髻,探头趴在诸葛亮面前,望着街面上热闹场景,满脸都是兴奋劲。

    “主人,这一路走来,各县要么萧条,要么混乱,像秭归这样稳定繁荣的局面,还真是少见,看来本县县令,到也确实是个能人。”坐在诸葛亮身旁赶车的邓艾,虽然只有十三岁,个头也显得瘦弱,但他那副沉静的面容,却隐含一股与年龄不符的老成。

    诸葛亮让他担任亲卫卫队队率,队中的老卒,对于这个还是孩子的队率,起初都颇为轻视,然而邓艾很快就表现出了过人手段,先是用他善于弩箭长处,约军卒比试了一番,来了个技压群雄,接着他又拉着队伍,举行了三次长跑急行军,并且扬言,只要谁行军长跑超过他,他就让出队率职务,甘当小卒。

    可结果连续三次急行军长跑,邓艾都排第一名,亲卫队的士兵,眼见体能弓弩,都比不上邓艾,有个聪明的什长,反应过来这是邓艾耍诈,用长处跟他们短处比,自身表示了不服。

    为此邓艾有把亲兵卫队的四个什长,连他兼任的一什,举行了一次演练,结果这些勇武的什长,竟然全部被邓艾给收拾了,从此之后,亲卫队的士卒,这才真正的心服口服,接受了邓艾的调遣。

    “士载推测的不错,此地县令姓李名严,字正方,也是南阳人氏,吾听闻此人文武兼备,起初还认为有些夸大,现在看来,此人确实有些了不起。”诸葛亮点头附和回了一句邓艾,邓艾决定从军那天起,诸葛亮就以长辈的名义,给他按历史记载的表字取了士载二字。

    “此人既然有此才能,也难怪主人你要亲自拜访。”邓艾闻言,心中不由释然道。

    穿过大街小巷,诸葛亮一行人,来到秭归城县府,当邓艾投上名刺时,前来迎接的却不是李严,却是县府的一名主薄。

    “不知上官到来,有失远迎,还望恕罪。”县府主薄是个四十开外的中年男子,这会他虽然有些惊奇站在眼前的邓艾,过于年轻,但刚才他确认过邓艾的印绶,确认了眼前的少年确实是督邮橼,负责巡查地方官吏的官员,所以他自是不敢怠慢。

    诸葛亮此次出行,也确实给邓艾安排了一个荆州刺史部督邮曹橼的身份,以方便巡查和住宿。

    “本县县令何在?”邓艾面色一沉,望着面前的几名县府佐官,唯独没有看到身穿县令官袍之人。

    “本县县令,日前已经去任,据说前往巫山隐居去了,所以未前来迎接,下官暂代任县令之责。”县主薄眼见面前的少年郎,虽然个头不高,说起来话,竟然有此威势,心头一震,慌忙回道。

    诸葛亮刚才一直在门外的马车辕上安坐,这会听到主薄的回话,想到历史上的李严,在赤壁之战后,弃官去了益州投奔刘璋一事,心头不由暗叫一声不好,显然是自己来迟了。

    当下诸葛亮忙开口道:“李县令去了几日,汝可知道去处?”

    县主簿看了一眼坐在车辕上的诸葛亮,抬眼望着邓艾,意思是请示该不该回诸葛亮的话,毕竟此刻的诸葛亮一身灰衣,头戴着斗笠,远远看起,就像一个车夫,也难怪县主薄有眼不识泰山。

    “上官问你话,就回答。”邓艾不满的瞪了县主薄一眼道。

    “是,是……”县主簿口中虽然称是,心中却不以为然的暗忖:“一个车夫,也能称之为上官,真是岂有此理。”

    虽然如是想,县主簿还是道:“据衙役汇报,县令大人前日在巫山游览过,上官要是想见李县令,只怕要去那边寻访一下。”

    “你安排向导,这就带我们去巫山一趟。”邓艾回头看了眼诸葛亮,见他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对县主薄说道。

    “下官这就安排,请上官入府歇息片刻?”

    “主薄大人立刻安排向导便是,勿要多言。”邓艾沉声说道。

    (今天是小虾老丈人生日,小虾今天做了次大厨,累了够惨,这也是国庆小虾回家的主要目的,女婿难当啊。。。。。。。呵呵)

    继续求一个收藏,昨天求了一下,收藏加了一百多,没收藏的,都收藏一下吧,感激,感激。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