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赵云新传 > 第三十九章 十常侍之乱
    何进走出来,众人上前问道:“大将军,张让等人是在太后那里么?”

    何进点点头道:“应该是在太后那里。”

    曹操问道:“那为何不见张让等人的人头?”

    何进厌烦地看了众人一眼,说道:“太后不让,我如之奈何!”

    主薄陈琳出言道:“张让等人一日不除,这大汉便一日不得安宁,张让等人必须除掉!”

    何进瞪了陈琳一眼道:“一介儒生安知朝廷大事!”说完甩手便要走。

    赵云在一旁暗笑,何进不杀张让等人的原因他心里一清二楚,这群人只顾着杀宦官,却忘了何进是外戚,在他们眼中比宦官好不了多少,这时提出要杀张让等人不是自己找骂么,不过这个陈琳能看清厉害关系,应该是个人才,可以好好结交一翻。此时见何进要走,赵云赶紧出声道:“大将军,现在该去辅佐新皇登基吧。”

    何进醒悟过来,感激地向赵云点点头,带着众人前去找皇子辩,准备立皇子辩为皇帝。

    此时皇子辩才十四岁,皇子协为九岁。何进一群人带着两皇子在灵帝柩前,扶立太子辩即皇帝位。

    次日,董太后宣张让等人入宫商议道:“何进之妹如今贵为太后,朝廷上多为何进心腹,我将如何?”

    张让道:“娘娘可垂帘听政,封皇子协为陈留王,国舅董重为骠骑将军,再重用我等,则大事可图矣!”

    董太后大喜,次日便降旨,封皇子协为陈留王,董重为骠骑将军,张让等人也共掌朝政。

    何太后见董太后专权,心中不满,于宫中设宴请董太后赴席。酒至半酣,何太后说道:“你我皆为妇人,不宜参预朝政。朝廷大事自有老臣商议,我等参与其中,恐有吕后之患啊。”

    董太后一听,立刻明白过来,大怒道:“你当初心中嫉妒,便毒死王美人。如今见我垂帘,又开始嫉妒,仗着自己儿子当了皇帝、兄长是大将军,便在我面前胡言乱语!我让董重取你性命易如反掌!”

    何太后怒道:“我好言相劝,你怎如此说!”两宫争执不休,张让等人见状,赶紧上前劝说不停。

    何、董二人不欢而散。当夜,何太后召何进入宫,说道:“董太后居然辱骂我等!”

    何进皱了皱眉头道:“那你待如何?”

    何太后狠狠心说道:“就照当初王美人那样做!”

    何进吓了一跳,说道:“鸩杀董太后,这个可不太好吧。”

    何太后说道:“你若不这样做,只怕我在宫中难以继续呆下去啊,你在朝廷上也不会再有人对你指手画脚了。”

    何进一听,怦然心动,他早就对张让等人在朝廷上对他指手画脚的大为不满,当下表示同意。

    第二天早朝,何进便以董太后乃藩妃出身不宜久居宫中为由,赶出皇宫,限日赶出国门,迁于河间安置。朝后由立即派兵围骠骑将军董重府邸,追索印绶。董重自知死期已至,自刎于后堂。

    张让等人见董后一枝已废,连忙用金银珠宝并好玩之物讨好结交何进之弟何苗及其母亲舞阳君,又到何太后处善言遮蔽。很快十常侍又得宠信。

    六月,何进暗中差人鸩杀董后于河间,举柩回京,葬于文陵。下葬之日,何进托病不出。袁绍来到何府道:“张让、赵忠等人在外散布谣言,言公鸩杀董后,欲谋大事。此时若不诛尽阉党,今后必为大祸!”

    何进懒洋洋地说道:“且容再议。”

    有人密报于张让等人,张让等人又贿赂何苗,让他为其进好言。何苗欣然应之,见何进说道:“大将军辅佐新君,不行仁慈,专务杀伐,此取乱之道也。”何进点头称是。

    稍后,何进入宫见何太后,商议诛杀宦官之事。何太后说道:“中官统领禁省,自先祖以来便有,先帝新驾崩,你便要杀旧臣,置大汉江山于何地?”何进唯唯而出。

    袁绍见何进回府,上前问道:“大事若何?”

    何进无奈道:“太后不允啊。”

    袁绍想了想,说道:“不如召四方有志之士,带兵前来尽诛阉党。如此,则不容太后不从。”

    何进闻言赞道:“此计大妙!”便要发檄文至各镇,召赴京师。

    主薄陈琳急忙说道:“不可!今大将军仗皇威,掌兵要,龙骧虎步,若欲诛宦官,易如反掌。但当速发雷霆,行权立断,则宦官不足为患也。如今却外檄大臣,犯临京阙,难保不会又心怀不轨之徒。若倒戈相持,授人以柄,功不成,反生乱矣!”

    何进一看陈琳便有三分不爽,听他这么一说,好象自己就是个笨蛋似的,骂道:“又是你这竖儒!休得多言!”

    旁边曹操大笑道:“宦官之祸,古今皆有。若欲治其罪,当诛元恶,只一狱卒足矣,何必召外兵?欲尽诛之,事必泄露。吾料其必败也。”

    何进大怒道:“莫非孟德也怀有私意?”

    曹操挥袖离去,赵云跟上,心中暗笑,何进这厮离死不远矣。

    曹操见赵云跟上来,问道:“子龙怎么也出来了?”

    赵云装模做样叹口气,说道:“乱天下者,必进也!”

    曹操诧异道:“不想子龙和我想的竟是一样。那为何刚才一言不发?”

    赵云心中才巴不得何进不听,早点去死,怎么会说话。不过当着别人就不能这么说了。赵云脸上装出一副苦笑的表情道:“孟德兄认为我说了还管用么?”

    曹操叹口气,摇摇头走了。

    却说董卓自从到了西凉后,招兵买马,统领二十万大军。得诏后大喜,留女婿牛辅守陕西,自己则点起军马,带着李傕、郭汜、张济、樊稠等人望洛阳而去。董卓谋士李儒进言道:“如今虽是奉诏,但其中颇有意味。何不差人上表,名正言顺,则大事可图!”董卓闻言大喜,立刻差人上表。

    何进得表后,出示众大臣。侍御史郑泰说道:“董卓豺狼也,少时便有对抗朝廷之举,如今引入京城,必会生祸乱!不如止之勿来。”

    何进哂笑道:“汝太多疑,不足谋大事!”众人皆劝,何进一律不听。一时间,众大臣辞官去者大半。

    何进差人迎董卓于蝇池,董卓欲前往,李儒制止道:“如今朝廷局势尚且不明,不宜现在进京。况现在张让等人应该知道何进之谋,若不出我所料,何进不久将死矣。”

    董卓惊讶道:“为何?”

    李儒道:“何进此人有勇无谋,骄傲自大,又无决断,事泄后张让等人必会先下手为强,何进必死无疑!”

    董卓想了想,问道:“那你的意思就是让我们在这里等朝中动静?”

    李儒点头道:“恩,待朝中局势快要明了之际再去,方可浑水摸鱼。”董卓从其言,按兵不动。

    张让等人知外兵到,商议道:“此必是何进之谋!我等若不先下手,恐有灭族之祸矣。”

    于是到何太后那里哭诉道:“娘娘救我等,大将军不听太后之言,矫诏外兵至京师,要杀害我等!”

    何太后皱眉心想这兄长也太过分了,居然把自己的话当耳边风,当即说道:“你们勿惊慌,待本宫请他前来细细询问。”

    张让等人大喜,暗伏刀斧手于长乐宫嘉德门内。

    何进得诏后,毫不怀疑,便要前往,陈琳进言道:“太后此诏,必是十常侍之谋,将军不可入宫!恐有大祸!”

    何进不满地说道:“太后诏我,能有何事?”

    袁绍道:“今谋已泄露,大将军不可入宫!”

    曹操在一旁插言道:“先召十常侍出,然后可入!”

    何进笑道:“此小儿之见也!本大将军掌天下之权,十常侍能奈我何?”

    赵云冷眼看了半天,见终于要进入主题,于是说道:“既如此,我等便引甲士护从,以防不测!”于是袁绍、曹操、赵云各自引五百精兵与后,护送何进来到长乐宫前。

    一黄门传旨道:“太后特宣大将军,余人不许辄入!”袁绍、曹操等一众人没法,只好在宫外等候。

    何进昂首直入,至嘉德殿门外,张让、赵忠等带人迎出来,将何进团团围住,何进大惊,问道:“你们这是要干什么?想造反吗?”

    张让不答,厉声责问道:“董后何罪,竟以鸩死?国母丧葬,还托病不出!汝本一屠夫,我等荐于天子,以致荣贵,汝不思报效,反欲相谋害!汝言我等甚浊,其清者是谁?”说完不待何进回答,指挥众人上前将何进砍成两段。可怜何进堂堂大将军,不听良言,竟死于宵小之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