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荣耀大唐 > 第十四章 游刃有余 4
    以下是:为你提供的《》小说(正文第十四章游刃有余())正文,敬请欣赏!

    ()傅公和下葬,德州痛失父母之悲愤稍稍得以疏解,一场民变便也化于无形,拓跋远见地面安稳了一些,便把街市上的兵马撤了下来,商得以开市,民得以营生,德州秩序便也井然起来。

    最为高兴的莫过于商贾大户,这些人倒也知恩图报,看出进驻德州的梁军之中,唯有一个许错是靠得住的,略一合计,便择了一个风和rì丽的好rì子,结伴来到河朔会馆向许错道谢。

    既是大户,出手自然豪阔,备下了一车礼品,其中满是绫罗绸缎金银珠宝。

    许错喜形于è,现在德州官僚中有个蔡洪能跟自己说上话,再得这些商贾大户拥戴,他在德州的立足之地,便更稳了几分。

    不过商人重利,他光收礼还不成,须得施以恩惠,方能笼络住这些商贾。

    因而许错便把这些德州大户请入房中,谈笑风生一番后,便正è道:“昨rì许某巡查了德州兵库,发觉兵戈甲胄皆已破旧,急需更换。可官府的兵器作坊久不启用,形同虚设,实在是一桩难题,许某既为德州司兵,这个难,自然得许某担当起来。”

    前任刺史傅公和以民计民生为首务,每年官府的用度,大多用在农耕商市之上,兵事上用的便就少了,现在梁军进驻德州,许错便得收拾德州军务的烂摊子。

    那些大户一听,相互看了看,便有一人出来应道:“参军大人有什么需要,便请示下,我等能帮上忙的地方,定然倾囊相助。”

    此人名叫凌百岁,世代耕猎为业,直到他这一代,几个兄弟肯于吃苦,便得以白手起家,积累起来一些财富。不过穷人致富,代价却也不小,凌百岁本有两个兄长,却都因ā劳过度,前几年便先后亡故。凌百岁也担心自己身体,便请了一个算卦的先生来,问问命数。百姓常言,倒霉上卦摊,凌百岁请的那个卜卦子,便是个走南闯北的骗子,看出凌百岁既有钱又怕死,便云山雾罩地胡诌了一番,称凌百岁命里有个大劫,不易渡过,把凌百岁吓了个半死。紧接着,那卜卦子便给他出谋划策,教他如何渡街,其中一环,便是把名字改了,凌百岁自然俯首帖耳,尊言行事,把名字改为“百岁”。

    或也是因这名字改得粗俗,入不得品,凌百岁便一直只是个穷人乍富的豪强,那些在德州扎根已久的大户人家便都有些瞧不起他,他的家业也因而受制,这些年便没有什么长进了。

    此次梁军入主德州,凌百岁便瞧见了转机,从一开始,便是有意讨好梁军,故而一听许错有求,他便率先应了话。

    许错倒也留意到这凌百岁了,德州大户多与官僚来往密切,许错虽打算以本地人为主治理德州,但也不愿官商之间走得太近。这凌百岁既是暴富之流,在官在商都有一点交情,但交情却又不深,正是他最需要的人选。因笑了笑,道:“凌老板如此爽快,许某手里这桩难题,便有望疏解了,这便跟诸位说道说道。依许某愚见,这官府的兵械作坊,本来就形同虚设,现下官府也收拾不起来了,不妨就让诸位接手。”

    众大户立时有些为难起来,凌百岁便说道:“参军大人如此厚爱,我等实在受宠若惊,只是商家经营兵械,且是将公产充为私用,实在……实在不合规制。”

    许错暗笑:我不怕你们造反,你们倒先嘀咕起来了。便微笑道:“我梁军乃是听令于朝廷的王师,诸位为我梁军经营兵械作坊,便是官商,只有好处,绝无害处。所产兵械,全由我梁军收购,一来不愁销路,二来官制兵械不会外流,诸位也不会担什么责任。”

    众大户这才忧虑稍减。

    许错又道:“我梁军这些年不断用兵,随后几年战事自不会少,用兵就需兵械,诸位接手兵械作坊,必是一本万利的买卖。诚然,兹事体大,诸位也不忙就此应下,许某也只是提前给诸位通个气,诸位先回去考量考量,过些rì子再给许某回话不迟。”

    众大户便唯唯诺诺地起来告退了,临走也不说拒绝,但也没敢立刻应下。

    凌百岁正要和大伙儿一起走,却被许错叫住。

    待其他人走后,房里只剩下他俩,许错便道:“凌老板,许某有个不情之请。”

    凌百岁赔笑道:“参军大人尽管吩咐。”

    许错也不拐弯抹角,直言道:“方才提的那桩事,许某想请凌老板做个表率,先接手一两间作坊。”

    凌百岁一听,自己要来当出头鸟,抢德州先,心里嘀咕起来,期期艾艾地道:“这个……敝人只是中富,怕是力所不及。”

    许错笑道:“那也不妨,凌老板看看,今rì许某接的这些礼品,够接手几家作坊?”

    凌百岁立刻明白了,这许错也是想从中赚钱,便道:“我等送来这点薄礼,实在有如鸿毛,不值一提。”

    许错道:“没有外人,凌老板直说吧,够接手几间?”

    凌百岁见他不耐烦了,连忙道:“四五间总是够的。”

    许错道:“那就请凌老板帮许某用这些钱,至于花销的明细,凌老板自己掂量着办,许某不愿过问,只要用在兵械作坊上,能够为德州军务出一分力,便就是了。只要凌老板办好了这件事,将来朝廷必有封赏,或还能给凌老板转入官籍,那可是光宗耀祖的事情了。”

    凌百岁一琢磨,此事倒也并非不可为,办得好了,对自己的确大有裨益,况且许错现在是和颜悦è跟他商量,若他不吃敬酒,惹许错翻了脸,他可担待不起。便道:“参军大人抬爱,敝人必尽心竭力。”

    许错喜上眉梢,笑着勉励了几句,便让凌百岁赶紧去办事。

    凌百岁走后不久,便又派人送了两个花容月貌的小姑娘来,自是孝敬许错的。

    好在凌百岁懂得轻重,送来这俩姑娘是从后门进了河朔会馆,并没让旁人知觉。

    许错一看,不免哭笑不得,暗忖:凌百岁果然是乍富的小人,我稍给他点好脸子,他便近之则不恭了,竟要以女è奉我!

    其实两个姑娘而已,收下也无不可,只是许错正打算把家人接来德州,孝养父母,与妻团聚,若是留两个姑娘在身边,一来发妻怕是要闹事,二来父母也会唠叨,自然就不能收了。

    不过送还给凌百岁,怕是要让凌百岁多心,许错便把沈龚叫来,让他想法子安置这俩姑娘,只要别留在他身边就成。

    这件事,让沈龚颇为满意,笑着说了一句:“看来许参军是吃过一堑长了一智。”

    许错为之气结,苦笑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