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荣耀大唐 > 第一章 洛阳行 2
    以下是:为你提供的《》小说(正文第一章洛阳行(2))正文,敬请欣赏!

    ()宦官叛乱来得突然,想必自身的准备也并不充足,内部隐患重重。只要擒了贼首,想必宦官便会自己溃乱。这个道理,人人都想到了。

    可韩偓还是愁眉不展,道:“阉党手中有圣旨,且已经扶太子御极,皇上也被困在少阳院中。若惩阉党,必须想方设法见到皇上,证实阉党手里的圣旨乃是伪制,否则便是出师无名。”

    许错道:“这一点,南司的诸位大人的确需要顾虑,但作为外官,便没有这个顾虑了。”

    韩偓道:“这话在理,故而我才想去请梁王出兵勤王。可是刚才景度带来了消息,梁王现在是无力出兵的。”

    这一点许错早有所料。梁王的西进之意,在年初便被他们压了下来,最终梁王选择北进,一连半年多对河北道用兵,现在梁军主力还停在河北道中,自然无力西进勤王。

    许错道:“下官以为,这件事倒也不适合大军出动。一来兵马调动尚须时rì,远水救不了近火。二来军镇出兵的消息一传到京里,阉党受惊,怕是要对皇上不利。”

    韩偓点头道:“子恒虑得是。不过阉党手中有神策军,而且似乎是得到了凤翔镇的支持,若没有军镇出兵,又怎能对付得了他们?”

    许错道:“下官只是说不宜出动大军,倒不妨调集jīng锐,迅速潜入长安,刺杀祸首,离间阉党,策反神策军,最终平息这场叛乱。”

    韩偓有些激动起来,道:“这样的动作,可也不小,且须深入京畿,比调动大军更加困难。料想,必须汇聚出类拔萃的俊杰,否则难以成事。”他是看出许错想做这件事,便婉转的提醒许错,一人之力,终究有限。

    许错笑道:“韩阁老倒是可以放心,人是一定不会少的,且必尽是jīng锐。我来之前,去了一趟魏博镇,与罗绍威商量了此事,却没想到,他也与我做了同样的打算,而且他已经派了人前往长安。据悉,河东晋王和东川镇王节度也都派了人。虽说各军镇之间固有隔阂,但毕竟是我大唐臣子,这一次,大家必定是要联手起来,铲除阉党,平息叛乱,救护圣驾。”

    韩偓终于看到了希望,谨慎地道:“子恒,你说魏博镇、晋王、东川镇都派了人,这个消息从何得来?我怎不知?”

    许错笑道:“为防打草惊蛇,自然要加倍保密。若非我亲自去了一趟魏博镇,怕也不能知道这些。而且照这样看,除晋王、魏博镇、东川镇之外,天下众多军镇,定也有不少派人去长安。”

    韩偓笑了笑,这次若能平息叛乱,则是旷世之功,天下定有许多人要挣破头来抢功的。

    不过,肯定也有一些人打算顺应宦官,维护新掌大宝的太子,从而平步青云。

    由此可见,长安血战已是迫在眉睫,一触即发。

    想了一阵,韩偓道:“子恒也打算去长安?”

    许错道:“正是。”

    韩偓道:“甘冒奇险,子恒确是忠勇,后生可畏啊。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尽管说。”

    许错坦言道:“我想请韩阁老去一趟德州,在叛乱平息之前,就留在德州。”

    韩偓不太明白为什么有这个请求。

    旁边的杨凝式却知道,许错是怕自己离开后,梁王会趁机夺下德州。让韩偓去了,什么也不必做,便能让梁王有几分忌惮。

    要劝韩偓,便不能再隐瞒了,许错便把自己和梁王之间的矛盾讲了出来,但尽量避重就轻,只说这矛盾源自安阳郡主。

    韩偓一听,觉得这里面的事自己倒也不宜知道太多,便笑道:“这个忙,我怎能不帮?子恒放心,我明儿就去德州。对了,那安阳郡主……”

    杨凝式忽然脸è一变,赶紧拦道:“天è不早,该是晚饭的时候了,我这当主人只顾着说话,倒是怠慢韩阁老和子恒了,来人啊,赶紧备饭。”

    韩偓便笑道:“这倒也是,子恒一路赶来,是该先吃了饭再说。”

    许错却站起身来,道:“韩阁老,家父家母就在洛阳,已经有近两年没见我了,我得赶快去见二老,这顿饭便不能陪您了。”

    韩偓还没说话,杨凝式便又抢道:“子恒,你既来了,怎能不在我这儿吃个便饭?”

    许错和杨凝式实在太熟,一看他那副嘴脸,便知道家里出了事情,只是碍于韩偓在场,没有立刻质问,先笑了笑,道:“韩阁老,我实在是惦念家里,还请您帮忙说句话。”

    韩偓笑道:“子恒先去拜见令尊令堂,乃是合乎情理的,景度啊,你便别再拦了。”

    杨凝式面露急è,仍要再劝,许错却抢先道:“谢韩阁老体谅,那我先告辞了。”言罢便往外走。

    杨凝式赶紧跟韩偓告了声罪,便大步追了出去,来到门房前,总算追上了许错,道:“子恒留步。”

    许错在门檐下站定,黑着脸,道:“我家里出什么事了?”

    杨凝式尴尬而笑,道:“这话是怎么说的?当初是我把你家人接到洛阳来的,便是天塌下来,我也一定会撑住,绝不能伤了你的家人。放心,令尊令堂还有弟妹都还安好,就住在敦化坊,rì常所需、差役奴婢、进出护卫,我都给配齐了……”

    许错冷笑道:“多谢,还请景度兄给我带个路。”

    杨凝式左右为难,不得已,只好说出实情,道:“子恒,你可知道敦化坊有个通玄观?”

    许错道:“有话快说。”

    杨凝式苦笑道:“这个……安阳郡主正在通玄观落脚。”

    许错骇然è变。

    大唐道教盛行,公主郡主入道玄修的,大有人在,安阳郡主住在道观里倒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住的那个道观在洛阳敦化坊,许错的父母发妻也住在敦化坊,这里面的问题可就大了。

    一看许错目露凶光,杨凝式赶紧道:“你先别动气,且听我解释。”然后便说起了前因后果。

    原来安阳郡主离开魏州后,并没有返回大梁,毕竟她是逃了婚的,也怕梁王责骂,便还是来到了洛阳,且住进了通玄观,扬言若父亲不原谅她,她便当个女道士。

    许错哪里有心管这安阳郡主做不做女道士,问道:“景度兄,你直说了,她是否对我家人如何了?”

    杨凝式赔笑道:“那倒没有,安阳郡主虽然刁蛮了一些,但还是明事理的……”

    许错怒道:“你有完没完?快直说了!”

    杨凝式自知理亏,便惭愧地道:“是我没能面面俱到,安阳郡主来得突然,且一来便去了敦化坊,那你家里自然躲不掉了。不过看起来,安阳郡主还算懂得冤有头债有主,虽然去了几次你家,但没有为难你的家人。”

    许错这才松了一口气。

    杨凝式又道:“可是,你若是现在去了,让安阳郡主瞧见,那可定然是要闹翻了天的。子恒,听我句劝,莫要回家了,免得生出是非。”

    许错默然。